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业特色大学国学教育的思考与举措
1
作者 孔德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215-221,共7页
自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学术界与教育界对国学教育的期待与热情空前高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次会议与论坛。在我国大学中所占比重甚高的理工科大学与服务于某一个... 自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来,学术界与教育界对国学教育的期待与热情空前高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次会议与论坛。在我国大学中所占比重甚高的理工科大学与服务于某一个行业领域的特色大学的国学教育问题更为突出。为实现党中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不同的行业特色大学的国学教育改革提出了设立与加强国学教育机构的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开设学术讲座以弥补课程不足、加大行业大学人文社团的指导力度等具体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传统文化 行业特色大学 顶层设计
下载PDF
如何公正?——《老子·七十七章》“孰能有余以奉天下”新解
2
作者 周耿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6-11,共6页
《老子·七十七章》主旨在“孰能有余以奉天下”一句,关于这句话的意涵,学者们意见不一,简帛本与传世本的文字差异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从老学史来看,“有余”不仅可以理解为余财,还可以理解为余德,旨在通过无为改变不公正的... 《老子·七十七章》主旨在“孰能有余以奉天下”一句,关于这句话的意涵,学者们意见不一,简帛本与传世本的文字差异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为复杂。从老学史来看,“有余”不仅可以理解为余财,还可以理解为余德,旨在通过无为改变不公正的“人之道”。简言之,无为是方法,公正是结果,通过无为以实现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七十七章 无为 公正
下载PDF
清代文言小说对《聊斋志异》的“去同质化”写作
3
作者 张姣婧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70,共10页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 《聊斋志异》在清代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后的小说家难免会创作出与《聊斋志异》“同质化”的作品,于此,“去同质化”便成为后来者们革新文本与展现自我艺术追求的重要写作路径。在“去同质化”的过程中,小说家或试图改造润饰作品的细节,或致力于将模糊之处进行化虚为实的明确与弥缝,抑或扭转小说既有的情节走势。如此多样化的“去同质化”写作不仅为清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更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对《聊斋志异》的突破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文言小说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去同质化”写作
下载PDF
《聊斋志异》篇名命题研究
4
作者 张姣婧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2-128,共7页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搭建起了以“专有名称”、“行为事件”与“代称称谓”命题法为核心的篇名命名体系,以此为小说集松散的文本赋予了凝合之力。同时,《聊斋志异》中不同小说的题名对内容的彰显、小说应题的时机以及文本间的以题相...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搭建起了以“专有名称”、“行为事件”与“代称称谓”命题法为核心的篇名命名体系,以此为小说集松散的文本赋予了凝合之力。同时,《聊斋志异》中不同小说的题名对内容的彰显、小说应题的时机以及文本间的以题相聚,都反映了小说文题间的有效互动。此外,创作手稿能够揭示题名在小说编创流播过程中的异动情况。《聊斋志异》手稿本的题名更迭状况复杂,或非一人一时之举,然多数题名修正皆展现了修改者为完善小说集之篇题所做出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命题方法 题文互动 手稿本
下载PDF
阮籍的悲剧意识与精神超越
5
作者 宋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89-97,共9页
悲剧意识是魏晋士人会通名教与自然、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内在驱动力。阮籍的玄学思辨没有达到王弼、嵇康的高度,尚未从精神内核上真正会通儒道两家,形成浑融的诗化人生境界,因此其悲剧意识尤为强烈,文化心理结构相对来说更加复杂。阮籍... 悲剧意识是魏晋士人会通名教与自然、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内在驱动力。阮籍的玄学思辨没有达到王弼、嵇康的高度,尚未从精神内核上真正会通儒道两家,形成浑融的诗化人生境界,因此其悲剧意识尤为强烈,文化心理结构相对来说更加复杂。阮籍力图将王弼的精神本体“无”践行于现实生活,但由于无法解决个体与社会关系失衡的现实问题而陷入困境。分析阮籍的悲剧意识和复杂人格的关系,找出他精神超越的方式和特质,对认识这一时代士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嬗变有独特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悲剧意识 精神超越 名教 自然
下载PDF
结构神话学视域下的《聊斋志异》创作动因探究——以《白于玉》的深层结构与潜在思想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姣婧 《蒲松龄研究》 2022年第3期67-73,共7页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分析法对《聊斋志异》的创作思想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尤其在揭示蒲松龄的潜意识方面呈现出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小说《白于玉》为例,通过这一方法析出其看似散乱难解的细节背后,由肯定欲望与否定欲望、肯定...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分析法对《聊斋志异》的创作思想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尤其在揭示蒲松龄的潜意识方面呈现出重要的价值。本文以小说《白于玉》为例,通过这一方法析出其看似散乱难解的细节背后,由肯定欲望与否定欲望、肯定父亲权威与否定父亲权威的矛盾组合与转换关系所构成的深层结构,进而从中窥见蒲松龄渴望强化其家庭权威的内心诉求与自我疗伤的创作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神话学 《聊斋志异》 《白于玉》 深层结构 潜意识
下载PDF
嵇康的悲剧意识与诗化人生境界
7
作者 宋颖 《关东学刊》 2022年第4期147-160,共14页
最深层的悲剧意识与最高层次的诗性超越,是魏晋士人的一体两面。悲剧意识是魏晋士人会通名教与自然、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内在驱动力,而诗化人生境界则是魏晋士人价值建构的最高境界。嵇康以先秦儒道两家为资源,在王弼新的“自然”概念... 最深层的悲剧意识与最高层次的诗性超越,是魏晋士人的一体两面。悲剧意识是魏晋士人会通名教与自然、建构新的价值体系的内在驱动力,而诗化人生境界则是魏晋士人价值建构的最高境界。嵇康以先秦儒道两家为资源,在王弼新的“自然”概念的基础上,就“心”“性”“情欲”“智用”等有关人本身的“自然”进一步做了非常细致的探讨,为魏晋人的诗化人生境界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在现实中尝试践行,有意识地将山水自然和音乐作为进入诗化境界的手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后世的文化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其理论并不系统和缜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中又内蕴了对名教的肯定,这一内在矛盾是其深层悲剧意识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嵇康 悲剧意识 诗化人生境界 名教 自然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的“复述”现象初探--以早期说唱文学与白话小说文本为重心
8
作者 张姣婧 《明清小说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67,共20页
“复述”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该现象集中显现于敦煌变文、宋元话本小说、明成化说唱词话与《西游记》四种文献。通过综合考察,可将“复述”的呈现方式归纳为“基础构成”“文体转换”与“综合运用”三大类型,每种... “复述”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一个重要的艺术现象。该现象集中显现于敦煌变文、宋元话本小说、明成化说唱词话与《西游记》四种文献。通过综合考察,可将“复述”的呈现方式归纳为“基础构成”“文体转换”与“综合运用”三大类型,每种类型又包含不同的细化模式。“复述”不仅具有丰富的形式,同时亦在说唱演艺、文本叙事与艺术审美方面有独特价值。纵观“复述”现象的历史流变,可知程式化色彩隐退、文人化与艺术化不断增强的发展路径在成就“复述”的同时,亦为其带来了无可避免的桎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述” 模式类型 艺术功效 演化规律
原文传递
从谏如流——秦始皇的政治智慧之一
9
作者 颜吾芟 《金融世界》 2016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人称“千古一帝”,他是典型的政治成功人士,在他的领导下,秦国顺应历史的潮流,灭亡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时代,实现了统一。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秦始皇曾有许多残暴之政,并因此被贴上...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人称“千古一帝”,他是典型的政治成功人士,在他的领导下,秦国顺应历史的潮流,灭亡了东方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时代,实现了统一。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秦始皇曾有许多残暴之政,并因此被贴上“暴君”的标签,但能够完成统一这样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本身就说明,他一定具有一些过人的政治智慧,他的政治智慧对后世政治领导者以及现代企业管理者来说不无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智慧 秦始皇 现代企业管理者 中国历史 成功人士 领导者 秦国 灭亡
原文传递
韬光养晦 一鸣惊人——秦始皇的政治智慧之三
10
作者 颜吾芟 《金融世界》 2017年第1期122-124,共3页
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有韬光养晦之时,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的韬光养晦完成于年纪尚轻之时,具体说是13岁到22岁的时候。13岁的时候他成为秦国国王,22岁的时候他亲秉朝政,真正掌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那么,这么小的年纪... 大名鼎鼎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有韬光养晦之时,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的韬光养晦完成于年纪尚轻之时,具体说是13岁到22岁的时候。13岁的时候他成为秦国国王,22岁的时候他亲秉朝政,真正掌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那么,这么小的年纪他为何会韬光养晦,经历了什么使他如此心有城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秦始皇 政治智慧 朝政 经历
原文传递
屈尊使能——秦始皇的政治智慧之二
11
作者 颜吾芟 《金融世界》 2016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秦始皇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目空一切的“千古一帝”,他集高傲、冷酷、残暴于一身,是令臣下望而生畏、难以亲近的领导者?但为了完成统一大任,为了让能将贤臣能够殚精竭虑地与其一起完成历史所交付的这一使命,秦... 秦始皇是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是目空一切的“千古一帝”,他集高傲、冷酷、残暴于一身,是令臣下望而生畏、难以亲近的领导者?但为了完成统一大任,为了让能将贤臣能够殚精竭虑地与其一起完成历史所交付的这一使命,秦始皇也时常能屈尊行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始皇 政治智慧 领导者 历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