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未婚生育社会政策:从限制到默许
1
作者 高碧叶 《北方论丛》 2024年第5期29-37,共9页
中国的未婚生育政策正在调整过程中,近年来对于未婚生育者给孩子落户、享受生育保险和津贴都给予了一定政策上的支持,凸显了中国对于未婚生育行为由过去的限制到现在的默许。在第二次人口转型过程中,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未婚生育的高增长... 中国的未婚生育政策正在调整过程中,近年来对于未婚生育者给孩子落户、享受生育保险和津贴都给予了一定政策上的支持,凸显了中国对于未婚生育行为由过去的限制到现在的默许。在第二次人口转型过程中,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未婚生育的高增长率,这些国家在经济、就业、住房、税收、社会救济等方面对未婚母亲进行政策支持,十分有利地改善了未婚母亲的生活质量。随着中国未婚生育人口的增加,对未婚生育者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是大势所趋,也是符合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生育 社会政策 社会抚养费
下载PDF
论劝诫的权力与方法——庄子“心斋”说解读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耿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在《庄子·人间世》首章中,颜回自恃"君子",力图通过救世责任的主动担当,把自身所拥有的道德资本、智识资本及孔门集团的政治资源转化为劝诫的权力,并把劝诫权的合理性与劝诫方法的有效性建基于孔门集团的核心价值——仁... 在《庄子·人间世》首章中,颜回自恃"君子",力图通过救世责任的主动担当,把自身所拥有的道德资本、智识资本及孔门集团的政治资源转化为劝诫的权力,并把劝诫权的合理性与劝诫方法的有效性建基于孔门集团的核心价值——仁与礼之上,以此教化卫君、救民水火。在孔子看来,颜回以这样的方式去劝诫,只可能遭遇失败,而失败的原因不仅来自双方不对等的权力地位,还有其自身强烈的求名之心。面对孔子的质疑,颜回从仁与礼的原则出发,两次调整劝诫方法,都不被孔子认可,孔子甚至认为,颜回在名利心的刺激下,对道德劝诫的执持可能异化为道德暴力,成为"新暴君"。在孔子看来,最好的劝诫不在于植入自己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而在于劝诫者的自我修养。只有彻底放下"师心"成见,解除道德理性对自我的宰制,复归虚静的内心,才可能启发劝诫对象反省自我、改变自我,从而达成劝诫的目的,这便是"心斋"的思想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心斋 劝诫权 劝诫方法
下载PDF
論莊子的“無情”觀
3
作者 周耿 《诸子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41-158,共18页
本文主要從三個層次來探討'無情':'齊物'以去世俗之情;'坐忘'以忘世俗之情;'心齋'以順本性之情。這三個層次相互融通,'齊物'有利於'忘',而'坐忘'也有利於齊物,同時,内心虚静... 本文主要從三個層次來探討'無情':'齊物'以去世俗之情;'坐忘'以忘世俗之情;'心齋'以順本性之情。這三個層次相互融通,'齊物'有利於'忘',而'坐忘'也有利於齊物,同時,内心虚静、忘記一切,有利於順應自然。這三個層次呈現出逐步提升的人性境界:通過'齊物'去情,心中仍然有物;而'坐忘'卻是物我皆忘,忘記了一切。最後,回到現實生活中,名利、生死畢竟是不可避免的,那麽一切順應自然,隨任情感的去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莊子 無情 齊物 坐忘 心齋
下载PDF
“芥蒂”与“成全”:熊式一与胡适关系考
4
作者 唐娒嘉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年届而立的熊式一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戏剧学博士学位,他抛妇别雏远赴海外,主要是由于缺乏留学背景致使其在国内难评教授。此外,胡适对其所翻译的《巴蕾戏剧全集》译稿的否定态度也令他深受刺激。怀揣着强烈的自我正名的目的动机,熊式一... 年届而立的熊式一赴英国伦敦大学攻读戏剧学博士学位,他抛妇别雏远赴海外,主要是由于缺乏留学背景致使其在国内难评教授。此外,胡适对其所翻译的《巴蕾戏剧全集》译稿的否定态度也令他深受刺激。怀揣着强烈的自我正名的目的动机,熊式一赴英后师从戏剧专家聂可尔,并积极与戏剧大师萧伯纳、巴蕾等往来互动,先后改编创作了《王宝川》《西厢记》等戏剧,赢得了海外主流文坛与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可以说,熊式一的成名海外与胡适对他的鞭策激发密切相关,而对熊式一译笔的否定一定程度上也便于我们重新理解胡适的翻译观,管窥现代学人的交往情状与文坛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熊式一 翻译观 《王宝川》 《八十回忆》
原文传递
张爱玲《小团圆》计划连载与出版事宜考辨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娒嘉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尚在写作中便已引起出版界与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小说单行本出版权与报刊连载权在稿本尚未寄出给其文学代理人宋淇时就已敲定。本文希图借助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的完整版通信《纸短情长》与《书不尽言》... 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尚在写作中便已引起出版界与批评界的广泛关注,小说单行本出版权与报刊连载权在稿本尚未寄出给其文学代理人宋淇时就已敲定。本文希图借助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的完整版通信《纸短情长》与《书不尽言》,对《小团圆》原计划的连载与出版事宜及未刊经过进行细致考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团圆》 自传体小说 张爱玲 批评界 出版权 宋淇 书不尽言 报刊连载
原文传递
苏轼词中的时空与意境 被引量:1
6
作者 宋颖 《中国苏轼研究》 2018年第1期45-55,共11页
意境是什么?意境因何而产生?简单的'情景交融',似乎并未揭示出中国诗词中意境的真谛。'意'为情感意绪,'境'为界域,空间时间皆有界域,意境离不开空间,也离不开时间。在中国古诗词中,意境,其实是时空中附着的情... 意境是什么?意境因何而产生?简单的'情景交融',似乎并未揭示出中国诗词中意境的真谛。'意'为情感意绪,'境'为界域,空间时间皆有界域,意境离不开空间,也离不开时间。在中国古诗词中,意境,其实是时空中附着的情感意绪,或者是生命对时空的无依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词 悲剧意识 璧月琼枝
原文传递
论苏轼“心理本体”的情理结构
7
作者 宋颖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1期29-49,共21页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苏轼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他基于开放的情理结构,通过'人的自证'的方式创造的'以心理为本体'的全新价值建构模式。在中唐到北宋文化价值嬗变的历史转折中,苏轼以其天才之力和独特的文化性格,承继了传...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苏轼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他基于开放的情理结构,通过'人的自证'的方式创造的'以心理为本体'的全新价值建构模式。在中唐到北宋文化价值嬗变的历史转折中,苏轼以其天才之力和独特的文化性格,承继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子,在开放的情理结构中将之与具体历史情境相结合进行价值自证,将传统的'天道本体'转换成'心理本体',在更高层次上解决了传统文化中情理、出处、家国等价值的矛盾分裂,生成了新的士人人格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 价值 文化 传统 心理 本体
原文传递
再论苏轼“心理本体”的情理结构
8
作者 宋颖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2期103-121,共19页
前文《苏轼心理本体的情理结构》(《中国苏轼研究》第七辑)论述了苏轼心理本体的基础和生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论心理本体的本质和机制。传统文化前期,士人的价值归宿基本可以概括为'天道本体';而苏轼承继了传统文化核心... 前文《苏轼心理本体的情理结构》(《中国苏轼研究》第七辑)论述了苏轼心理本体的基础和生成,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详论心理本体的本质和机制。传统文化前期,士人的价值归宿基本可以概括为'天道本体';而苏轼承继了传统文化核心精神中最富有合理性的部分,将天道本体进一步发展为'心理本体',基于文化情理结构生成了新的士人人格境界,并深度弥合了传统文化中情理、出处、家国等价值的矛盾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理结构 道德境界 价值建构 《东坡易传》 《性自命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