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及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娜 任长虹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37-342,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脑梗死急性期水平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急诊和卒中筛查工程基地及北京市仁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 目的探讨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脑梗死急性期水平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急诊和卒中筛查工程基地及北京市仁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就诊的早期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并选择同期在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61名非卒中对象作为对照组。测定脑梗死组及脑梗死发病不同时间组(发病〈12 h组和发病12-24 h组)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不同评分组(NIHSS 0-4分组和NIHSS 5-19分组)和对照组人群的血清UCH-L1、GFAP水平并进行各组间比较。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相关参数在脑梗死诊断中的阳性与阴性的临界值及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脑梗死组血清UCH-L1、GFAP均高于对照组[0.13(0.09,0.21)μg/L比0.05(0.02,0.13)μg/L,0.030(0.008,0.130)μg/L比0.004(0.004,0.020)μg/L;Z值分别为3.62、4.95,均P〈0.01];NIHSS评分5-19分组血清UCH-L1、GFAP水平高于NIHSS评分0-4分组[0.12(0.08,0.21)比0.09(0.08,0.18),0.07(0.01,0.11)比0.04(0.01,0.10);均P〈0.05]。发病12-24 h组血清UCH-L1、GFAP水平与发病〈12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0.08,0.21)μg/L比0.09(0.08,0.18)μg/L,0.030(0.010,0.110)μg/L比0.040(0.008,0.100)μg/L;均P〉0.05]。UCH-L1、GFAP诊断急性脑梗死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血清UCH-L1≥0.18μg/L时,UCH-L1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8%、74%;当血清GFAP≥0.11μg/L时,GFA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86%;UCH-L1、GFAP诊断脑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及0.71。结论血清UCH-L1、GFAP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时有明显变化。血清UCH-L1、GFAP水平与卒中的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 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下载PDF
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巢蛋白及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槐雅萍 杨永轩 +2 位作者 贾子善 郭宗成 贾新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77-980,共4页
目的:观察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巢蛋白(nestin)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其中60只以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探索学习组(n=30)居于探索笼,对照组(n=30)每5只一组群居... 目的:观察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巢蛋白(nestin)及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其中60只以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探索学习组(n=30)居于探索笼,对照组(n=30)每5只一组群居于标准笼,假手术组(n=10)仅开颅不电凝大脑中动脉,居于标准笼。探索学习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1周、第2周、第4周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假手术组分别于MCAO第1周、第4周时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即进行巢蛋白及NGF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其在脑梗死灶周围皮质巢蛋白及NGF的表达情况。结果:探索学习组巢蛋白及NGF阳性神经元数在MCAO术后第7天、第14天明显多于手术对照组(P<0.05)。结论:探索学习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巢蛋白及N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学习 脑梗死 大鼠 巢蛋白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Sneddon综合征并周围神经病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辉 张淑英 +3 位作者 安晓光 姜景丽 赵明彰 朱燕鸣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4年第7期69-70,共2页
sneddon综合征(SN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皮肤网状青斑和脑血管病为主要临病表现的综合征,可累及心、肾、眼底及外周神经等多脏器。本文报道1例SNS的临床和皮肤神经病理改变特点,分析认为SNS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与微血管病有关,抗凝、血... sneddon综合征(SNS)是一组原因不明的皮肤网状青斑和脑血管病为主要临病表现的综合征,可累及心、肾、眼底及外周神经等多脏器。本文报道1例SNS的临床和皮肤神经病理改变特点,分析认为SNS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与微血管病有关,抗凝、血小板抑制剂及活血化瘀等综合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S 综合征 周围神经病 皮肤 原因不明 多脏器 神经病理改变 外周神经 眼底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
4
作者 姜景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64-66,共3页
探析 进展性脑卒中 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抽选神内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在院时间2018.7到2022.4,入选例数66,组别进行随机划分,保证每组患者数为33,第一组拟定为对照组,药物疗法为神内脑卒中... 探析 进展性脑卒中 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盐酸替罗非班的效果。方法本次试验抽选神内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在院时间2018.7到2022.4,入选例数66,组别进行随机划分,保证每组患者数为33,第一组拟定为对照组,药物疗法为神内脑卒中基础用药,第二组拟定试验组,静脉泵入盐酸替罗非班,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给药后不良反应率(6.06%)相比另一组略低P﹥0.05,替罗非班治疗组效果更佳,P<0.05;治疗前患者应激因子水平较高,治疗后数值回落,4项炎性应激因子水平对比均为试验组更低,P<0.05;治疗前凝血指标对比无意义,药物治疗后,试验组APTT、PT、AT-Ⅲ等凝血指标水平更高,P<0.01;治疗前卒中量表对比无意义,治疗后试验组NIHSS分低,BI和MMT分高,P<0.01。结论 SIP和TIA使用盐酸替罗非班,疗效优异,给药不良反应小,可对患者体内凝血功能起调节作用,疗程给药后卒中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得到改善,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进展性脑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 临床疗效 给药反应
下载PDF
血清Hcy、hs-CRP、D-D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晓艳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6期894-89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ACI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2例ACI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并对比观察组不同病灶直径及不同神经损伤程度患者的血清Hcy、hs-CRP、D-D水平;同时对血清Hcy、hs-CRP、D-D水平与病灶直径、神经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展开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亚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亚组血清Hcy、hs-CRP、D-D水平相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D-D水平与病灶直径、神经损伤程度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Hcy、hs-CRP、D-D水平呈高表达,且与病灶直径、神经损伤程度存在正相关性,检测其水平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HCY HS-CRP D-D 梗死灶面积 神经损伤程度
下载PDF
急性症状性发作对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王雪 刘霄 王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463-467,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症状性发作(ASS)是否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8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 目的探讨急性症状性发作(ASS)是否为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功能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8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将患者预后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mRS≤2)和预后不良组(mRS>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SS与抗NMDA受体脑炎功能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ASS(P=0.033)、精神行为异常(P=0.007)、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P=0.032)比例均较高,男性(P=0.045)比例较低,年龄(P=0.010)较大,发病至首次免疫治疗时间(P=0.009)较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校正年龄、性别、发病至首次免疫治疗时间、精神行为异常、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后,ASS比例增加是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023,95%CI:1.594~203.771,P=0.019)。结论ASS是抗NMDA受体脑炎的主要表现,对免疫治疗疗效明确,也是脑炎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注意该症状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MDA受体脑炎 癫痫 预后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发作性运动障碍(附33例临床分析和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凤君 王薇薇 +2 位作者 李建川 李险峰 吴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了解发作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33例发作性运动障碍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PKD) 32例 (96 .97% ) ;(2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PNKD) 3例 (9.0 9% ) ;... 目的 了解发作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 33例发作性运动障碍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1)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PKD) 32例 (96 .97% ) ;(2 )发作性非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PNKD) 3例 (9.0 9% ) ;(3)发作性过度运动导致的运动障碍 (PED) 6例 (18.18% ) ;(4)发作性睡眠诱发性运动障碍 (PHD) 3例 (9.0 9% )。除 2 4例为单纯 PKD外 ,其余病例均与其它类型互相重叠。 EEG大多正常 (32 /33) ,32例 CT/MRI正常。部分可合并癫痫 (5 /33) ,抗癫痫治疗多数 (2 9/33)有效。结论 发作性运动障碍是一种少见的运动障碍疾病 ,和癫痫有一定关系 ,各型可互相重叠 ,EEG大多正常 ,大部分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运动障碍 正常 PKD 运动诱发 癫痫 文献复习 EEG
下载PDF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及抗凝血酶Ⅲ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娜 任长虹 +2 位作者 孙菲 李宁 吉训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时间<24h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时间<24h的脑梗死患者95例作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对象的血浆ATⅢ、FIB、DD的水平。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5分组和5~19分组,分析ATⅢ、FIB、DD水平对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影响。结果①脑梗死组FIB的水平为(3.1±0.9)g/L,DD为0.15(中位数)mg/L,高于对照组的(2.6±0.6)g/L和0.07mg/L;ATⅢ的水平为(101±11)%,低于对照组的(109±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脑梗死<12h组与脑梗死≥12h比较,FIB、DD、ATⅢ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脑梗死组中,NIHSS<5分者的FIB、DD水平低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TⅢ水平高于NIHSS5~19分者的水平[(105±11)%比(98±10)%],P<0.05。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OR=8.489×103,95%CI:91.587~78.67×104)、FIB(OR=2.736,95%CI:1.446~5.176)水平升高、ATⅢ(OR=0.929,95%CI:0.877~0.984)水平降低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结论 FIB、DD、ATⅢ在脑梗死急性期有明显变化。3者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ATⅢ可能是影响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纤维蛋白原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急性期
下载PDF
环磷腺苷葡胺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海马iNOS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雒东江 平蕾 沈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中的表达,观测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AC)在对其含量的影响,探讨MAC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诱...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海马中的表达,观测环磷酸腺苷葡甲胺(MAC)在对其含量的影响,探讨MAC在脑缺血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TTC染色观察再灌注48h缺血损伤面积。结果iNOS活性在正常组及假手术组脑组织内极低,在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活性显著升高(P<0.01),于再灌注48h达到高峰,在MAC预处理组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MAC预处理组TTC染色缺血损伤面积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iNOS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活性显著增高,MAC预处理能有效抑制iNOS激活,减轻缺血性损伤范围,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脑损伤中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环磷酸腺苷葡胺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梁晓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情况、SF-36评价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心理职能、活力、躯体与心理相关生活质量、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优良,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癫痫 卡马西平 醒脑静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晓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30期6-7,1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变化情况,治疗前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MT及斑块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MT及斑块面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个月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体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脑心通胶囊 阿托伐他汀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小血管内放置支架治疗脑动脉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雒东江 吕宪利 +3 位作者 姜鹏 李佑祥 姜除寒 吴中学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9期3107-3108,共2页
目的报告应用Neuroform支架、Leo支架及Wingspan支架治疗12例颅内小血管动脉瘤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颅内小血管的宽颈动脉瘤的病例资料,血管的直径是1.0~2.5mm。动脉瘤的位置:4例A1段,2例前交通支,1例A2... 目的报告应用Neuroform支架、Leo支架及Wingspan支架治疗12例颅内小血管动脉瘤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的颅内小血管的宽颈动脉瘤的病例资料,血管的直径是1.0~2.5mm。动脉瘤的位置:4例A1段,2例前交通支,1例A2段,2例M1段,1例M2段,2例P1段。术后3~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术后3~12个月进行临床随访。结果对12例载瘤动脉直径≤2.5mm的颅内动脉瘤进行了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共放置自膨式支架12个(Neuroform支架6个,Leo支架3个,Wingspan支架3个)。11例支架放置过程顺利,术中及术后没有发生介入相关的并发症;1例支架释放时没有准确放置到位。1例术中发生支架内血栓。随访没有发现与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随着Neuroform支架、Leo支架及Wingspan支架等新型微血管内支架系统的发展,提高了对颅内小管径血管的宽颈动脉瘤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小血管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两种封管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3
13
作者 王怀芝 《现代护理》 2002年第10期753-754,共2页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肝素封管液与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 ,选择最佳封管方法。方法 深静脉置管术病人 70例分为两组 ,肝素封管液每次 4ml,封管时边推液边退针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每次用 0 .9%生理盐水 ...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肝素封管液与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两种封管方法的效果 ,选择最佳封管方法。方法 深静脉置管术病人 70例分为两组 ,肝素封管液每次 4ml,封管时边推液边退针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每次用 0 .9%生理盐水 4ml冲洗中心静脉导管内残余药液。对中心静脉导管堵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与肝素封管液相比堵管率低 ,优点显著 ,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结论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堵管率低于肝素封管液堵管率 ,提示我们为延长中心静脉导管的留置时间最好采用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作为封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肝素封管液 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下载PDF
不安腿综合征33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洪波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3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临床及预后。方法 对已明确诊断的33例RLS,对其临床及预后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 发现RLS在老年病人中并不少见,多数病人发病找不到任何原因,应用苯二氨(艹卓)类药、血管扩张...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不安腿综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的临床及预后。方法 对已明确诊断的33例RLS,对其临床及预后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 发现RLS在老年病人中并不少见,多数病人发病找不到任何原因,应用苯二氨(艹卓)类药、血管扩张药及抗惊厥药等治疗好转率占90%;无1例死亡。结论 RLS是可以治疗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安腿综合征 临床表现 药物治疗 苯二氨ZHUO类药 血管扩张药 抗惊厥药
下载PDF
浅谈多发性硬化的临床诊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锦峰 姜景丽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2期72-73,共2页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作为一种难治性疾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自身免疫 临床诊疗
下载PDF
年轻人卒中116例病因分析
16
作者 于洪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2期1333-1333,共1页
关键词 年轻人 病因 脑卒中 统计学分析
下载PDF
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巢蛋白及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槐雅萍 杨永轩 +2 位作者 贾子善 郭宗成 贾新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巢蛋白(nestin)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其中60只经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探索学习组(n=30)和手术对照组(n=30),探索学习组居... 目的探讨探索学习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巢蛋白(nestin)及突触素(synaptophysin,SY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其中60只经电凝法造成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后,随机分为探索学习组(n=30)和手术对照组(n=30),探索学习组居于探索笼,手术对照组5只一组群居于标准笼;假手术组(n=10)仅开颅不电凝大脑中动脉,居于标准笼。探索学习组和手术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7、14、28天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第7、28天随机选取5只大鼠处死,即进行巢蛋白及突触素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其在脑梗死灶周围皮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探索学习组大鼠巢蛋白阳性神经元数在第7、14天明显多于手术对照组(P<0.01),探索学习组突触素的表达在第14、28天明显多于手术对照组(P<0.01)。结论探索学习能促进梗死灶周围皮质巢蛋白及突触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学习 脑梗死 大鼠 巢蛋白 突触素
下载PDF
帕金森氏患者多巴胺失调综合征危险因素研究
18
作者 姜景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9-10,12,共3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氏患者多巴胺失调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帕金森病患者,收集数据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服用高剂量左旋多巴药物是DDS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其余因素相互作用亦能引起DDS症状;高剂量药物服用组患... 目的研究帕金森氏患者多巴胺失调综合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帕金森病患者,收集数据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服用高剂量左旋多巴药物是DDS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其余因素相互作用亦能引起DDS症状;高剂量药物服用组患者DDS发病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避免上述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帕金森氏患者多巴胺失调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失调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附一家系报告
19
作者 赵建荣 李险峰 张敏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一家系报告 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以急性脑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并发DIC1例报告
20
作者 张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年第4期325-325,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首发 恶性肿瘤 DIC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