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22
1
作者 郑加生 孙斌 +6 位作者 生守鹏 崔雄伟 李睿 史勤生 高文峰 李建军 袁春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必要时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8例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再...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必要时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及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8例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再行CT引导下RFA治疗,根据肿瘤位置以及是否侵犯门静脉主干,联合应用PEI或3D-CRT治疗。以mRECIST标准为评价指标。结果联合治疗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总体完全缓解(CR)率为42.11%(16/38),部分缓解(PR)率为15.79%(6/38),稳定(SD)率为2.63%(1/38),进展(PD)率为39.47%(15/38)。结论以TACE+RFA治疗为主,必要时联合PEI和3D-CRT治疗侵犯门静脉的原发性肝癌,方法安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射频消融
下载PDF
CT引导下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的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建军 郑加生 +6 位作者 崔雄伟 季伟 孙斌 李睿 史勤生 高文峰 王春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7-369,共3页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肝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252例肝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34例,肝转移癌11例,肝血管瘤7例。所有患者先行肝动脉栓塞术(TAE),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肿瘤共计385个,直径为0.5~16 cm,行RFA 424... 目的分析CT引导下肝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252例肝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234例,肝转移癌11例,肝血管瘤7例。所有患者先行肝动脉栓塞术(TAE),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治疗。肿瘤共计385个,直径为0.5~16 cm,行RFA 424例次,共计735个位点。结果13例次(13/424,3.06%)出现并发症,分别为肝被膜下出血6例次,其中1例肝血管瘤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急诊行肝动脉栓塞后出血控制,余患者经内科止血治疗后好转;气胸5例次,其中1例气胸量为90%,经胸腔闭式引流后吸收,余为少量气胸,自行吸收;胆汁瘤1例,经皮肝穿胆汁瘤引流后消失;无症状胆管分支扩张1例,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CT引导肝肿瘤RFA治疗是安全的,常见并发症为肝被膜下出血和气胸,经治疗后可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并发症
下载PDF
肝肿瘤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术后胆道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建军 郑加生 +2 位作者 崔雄伟 崔石昌 孙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84-987,共4页
目的分析肝肿瘤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 136例肝肿瘤患者共行RFA 1 944例次。其中35例次(35/1 944,1.80%)出现胆道并发症,观察胆道并发症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35例次胆道并发症中无症状胆管分支扩张12例... 目的分析肝肿瘤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 136例肝肿瘤患者共行RFA 1 944例次。其中35例次(35/1 944,1.80%)出现胆道并发症,观察胆道并发症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35例次胆道并发症中无症状胆管分支扩张12例,未予特殊治疗。梗阻性黄疸2例,均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结合内支架植入治疗。胆汁瘤18例,其中7例胆汁瘤继发感染形成肝脓肿。均行经皮肝穿胆汁瘤引流术(PTBD)。梗阻性黄疸合并胆汁瘤1例,同时行PTCD和PTBD结合内支架植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继发胆汁瘤1例,先行PTCD,然后行PTBD治疗。胆汁瘤继发梗阻性黄疸1例,先行PTBD,然后行PTCD治疗。结论梗阻性黄疸和胆汁瘤是CT引导肝肿瘤经皮RFA后症状较重的胆道并发症,应及时行PTCD/PTBD术治疗,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消融 胆道 并发症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与介入治疗
4
作者 袁春旺 翟仁友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759-762,共4页
自1963年Starzl开展了世界首例肝移植以来,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和肝恶性肿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肝移植术后各种并发症,尤其是最常见的胆道并发症(biliary complications,BC)一直是阻碍受体长期存活的重要原因^[1~6]。
关键词 术后胆道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 介入治疗 肝恶性肿瘤 终末期肝病 世界首例 治疗方法 长期存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郑加生 李建军 +6 位作者 崔雄伟 季伟 孙斌 李睿 史勤生 高文峰 王春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HCC患者200例先行TACE术,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术。200例患者共行TACE术495例次。肿瘤病灶共计378个,直径为0.5~16 cm,共行RFA术362人次,663个位点。结果...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HCC患者200例先行TACE术,然后在CT引导下行RFA术。200例患者共行TACE术495例次。肿瘤病灶共计378个,直径为0.5~16 cm,共行RFA术362人次,663个位点。结果术前、术后12个月AFP分别为(2 156.79±574.61)ng/ml、(269.53±146.65)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1,P<0.01)。术前、术后3、6和12个月的肿瘤体积分别是(72.64±24.74)cm3、(46.78±18.95)cm3、(28.27±11.70)cm3和(10.82±8.3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7,P<0.01)。肿瘤完全坏死率为87.8%。结论肝TACE联合CT引导下RFA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疗效
下载PDF
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急诊动脉栓塞治疗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加生 崔雄伟 禹纪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28-231,共4页
目的评价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动脉导管栓塞(TAE)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2005年9月的16例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TAE治疗过程。16例患者中6例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结果16例患者急诊TAE治疗均止血成功,成功率100%。从肿... 目的评价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动脉导管栓塞(TAE)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2005年9月的16例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TAE治疗过程。16例患者中6例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结果16例患者急诊TAE治疗均止血成功,成功率100%。从肿瘤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发现血性腹水到TAE治疗结束时间为1.5~5h,平均3.6h,其中3例为1.5h。TAE止血治疗后每例患者进行了2~6次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平均3.7次,结合CT导引肿瘤内无水乙醇注射(CT-PEI)5~9次/例,平均6.8次/例;3例未再进行介入及外科治疗;1例TAE术后3d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平均生存时间为14.3个月。结论急诊栓塞是治疗自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安全有效的手段。在TAE止血后对肿瘤进行TACE联合CT-PEI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下载PDF
犬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建军 翟仁友 +4 位作者 张东坡 黄强 于平 戴定可 包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良好的适合进行影像学实验研究的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颈内静脉,置鞘,经鞘置入Swan-Ganz导管,用其球囊栓塞犬的右肺下叶动脉4h,然后再撤除球囊,使血流再灌注4h,制... 目的建立一种良好的适合进行影像学实验研究的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颈内静脉,置鞘,经鞘置入Swan-Ganz导管,用其球囊栓塞犬的右肺下叶动脉4h,然后再撤除球囊,使血流再灌注4h,制成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缺血前、缺血4h和再灌注4h3个时间点进行肺部CT扫描。最后处死犬,把双下叶肺组织送检病理和电镜检查。结果成功制作20只犬的闭胸式活体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T、病理和电镜扫描显示均符合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即渗透性肺水肿。结论犬的闭胸式活体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可真实模拟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良好的适合进行影像学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种良好的适合进行影像学实验研究的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方法健康杂种犬20只。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右颈内静脉,置鞘,经鞘置入Swan-Ganz导管,用其球囊栓塞犬的右肺下叶动脉4h,然后再撤除球囊,使血流再灌注4h,制成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缺血前、缺血4h和再灌注4h3个时间点进行肺部CT扫描。最后处死犬,把双下叶肺组织送检病理和电镜检查。结果成功制作20只犬的闭胸式活体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CT、病理和电镜扫描显示均符合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变化,即渗透性肺水肿。结论犬的闭胸式活体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可真实模拟肺栓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是一种良好的适合进行影像学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犬肺栓塞
下载PDF
64排CT与DSA及C臂CT检出肝癌小病灶的对比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建军 郑加生 +1 位作者 崔雄伟 王向东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比较64排CT、DSA和C臂CT对肝癌小病灶(直径≤3.0 cm)的检出能力。方法对48例肝癌患者先行64排CT扫描,再行肝动脉DSA、TACE和C臂CT扫描。2周内复查CT(碘化油CT),由3名影像科医师对64排CT、DSA、C臂CT和碘化油CT图像进行分析,计数... 目的比较64排CT、DSA和C臂CT对肝癌小病灶(直径≤3.0 cm)的检出能力。方法对48例肝癌患者先行64排CT扫描,再行肝动脉DSA、TACE和C臂CT扫描。2周内复查CT(碘化油CT),由3名影像科医师对64排CT、DSA、C臂CT和碘化油CT图像进行分析,计数4种方法对直径≤3.0 cm病灶的显示情况,并以碘化油CT诊断结果作为标准,用McNemar检验比较64排CT、DSA和C臂CT诊断肝癌小病灶的检出率。结果碘化油CT证实48例患者共133个病灶(直径0.5~3.0 cm),其中64排CT检出55个(55/133,41.35%),DSA检出110个(110/133,82.70%),C臂CT检出130个(130/133,97.74%),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根据病灶大小将133个病灶分为3组,A组(直径0.5~1.0 cm)98个病灶,B组(直径1.1~2.0 cm)27个,C组(直径2.1~3.0 cm)8个。64排CT、DSA、C臂CT分别检出A组病灶29、76和95个,B组19、26和27个,C组7、8和8个。结论 C臂CT可提高对肝癌小病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诊断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172例原发性肝癌行射频消融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春华 尹玉华 +4 位作者 刘莉 刘芳 崔颖 杜丽丽 郑加生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6期4-6,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的护理体会,探讨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护理规范。方法对1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包括术前准备、心... 目的回顾性总结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的护理体会,探讨射频消融围手术期护理规范。方法对1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及对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术后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 17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RFA治疗,发放焦虑心理量表80份,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严格无菌操作,无院内感染发生,无护理差错发生。出现不同并发症25例,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无与护理及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 CT导引下射频消融治疗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可重复治疗HCC的新技术。护士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与医师的良好配合,能够消除患者的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的顺利完成、提高RFA治疗效果、术后对并发症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及护理,能更好的协助医师工作,为减轻患者痛苦、顺利完成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射频消融术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3
10
作者 高文峰 郑加生 孙斌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2期19-20,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从2009年6月~2010年7月进行的活检病理结果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73例患者的血清AFP水平,以及41例肝硬化患者及33例正常体检者的AFP水平。分析血清甲胎蛋白水平... 目的评价血清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从2009年6月~2010年7月进行的活检病理结果中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73例患者的血清AFP水平,以及41例肝硬化患者及33例正常体检者的AFP水平。分析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肿瘤TNM分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AFP在原发性肝癌组病人中的水平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AFP水平在不同TNM分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且随着肿瘤增大数值增高。AFP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9%、87.8%。结论血清AFP在原发性肝癌的检测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下载PDF
联合检测α-L-岩藻糖苷酶、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文峰 郑加生 孙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49-350,352,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从2009年6月~2010年7月进行的活检病理结果中确诊为HCC的73例患者的血清AFU、AFP水平,以及41例肝硬化患者及33例...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及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从2009年6月~2010年7月进行的活检病理结果中确诊为HCC的73例患者的血清AFU、AFP水平,以及41例肝硬化患者及33例正常体检者的AFU、AFP水平。结果:AFU和AFP在HCC组患者中的水平高于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在肿瘤直径≥5cm或<5cm时AFU、AFP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FU、AFP单独检测对于HCC的阳性率分别为65.8%、69.9%,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2%。结论:血清AFP在HCC的检测中阳性率高于AFU。联合检测AFU及AFP后可以提高HCC检出率,对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下载PDF
大鼠肝纤维化组织内ROCK-I、磷酸化MBS Thr-697和α-SMA表达增强 被引量:3
12
作者 扈彩霞 郑加生 +1 位作者 王玉珍 姜慧卿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ROCK-I、磷酸化MBS Thr-697、α-SMA蛋白及其mRNA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变化。方法结扎胆总管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与RT-PCR检测ROCK-I、α-SMA蛋白及其mRNA... 目的探讨ROCK-I、磷酸化MBS Thr-697、α-SMA蛋白及其mRNA在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变化。方法结扎胆总管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与RT-PCR检测ROCK-I、α-SMA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用特异性荧光染色检测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大鼠肝脏中ROCK-I及α-SMA阳性细胞明显增多;造模1~4周,肝组织ROCK-I、α-SMA的阳性面积及ROCK-I、磷酸化MBS Thr-697、α-SMA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ROCK-I基因表达与α-SMA表达呈正相关(r=0.718,P<0.05);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肝组织肌动蛋白荧光信号增强。结论ROCK-I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表达上调和功能活化,可能通过诱导肌成纤维细胞表型形成而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 细胞骨架
下载PDF
CT导引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瘤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雄伟 郑加生 禹纪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7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CT~PEI)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瘤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骨转移瘤患者(25个病灶)采用CT—PEI治疗,使用无水乙醇和超化碘油10:1的混合剂,用CT精确定位、准确穿刺瘤灶并密切监控无水乙醇弥...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CT~PEI)治疗溶骨性骨转移瘤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骨转移瘤患者(25个病灶)采用CT—PEI治疗,使用无水乙醇和超化碘油10:1的混合剂,用CT精确定位、准确穿刺瘤灶并密切监控无水乙醇弥散情况及用量,以减少并发症。对接近椎管及椎间孔的病灶,采用利多卡因实验性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术前及术后定期CT检查,3例病人行同位素骨扫描检查,与治疗前检查进行对照研究。对患者随访3~30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1次CT—PEI治疗后,疼痛即明显减轻,经2~3次CT-PEI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CR)16例(24处病灶),疼痛部分缓解(PR)1例。术后随访3个月时,23处病灶内肿瘤组织均发生坏死,被高密度碘油混合液均匀浸润。其中,9处病灶体积缩小。随访3~30个月,除1例因周边出现新的肿瘤浸润灶而再次出现疼痛,其余病例转移瘤处止痛效果无反复。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T—PEI是一种治疗骨转移瘤有效、微创、安全、简便的方法,使骨转移瘤内肿瘤组织坏死,最大限度的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满意的止痛效果,明显改善恶性肿瘤溶骨性转移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骨性转移瘤 注射 乙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
14
作者 崔雄伟 李睿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7年第4期320-322,F0003,共4页
目的评价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2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经CT及腹腔穿刺证实。所有病例均先行DSA造影,找到出血靶动脉,采用同轴微导管技术用超液化碘油加明胶海棉进行栓塞治疗,进行了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20例... 目的评价急诊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20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均经CT及腹腔穿刺证实。所有病例均先行DSA造影,找到出血靶动脉,采用同轴微导管技术用超液化碘油加明胶海棉进行栓塞治疗,进行了急诊动脉栓塞治疗的20例患者中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11例。观察术前术后血压变化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造影均可见肿瘤血管和染色征,其中13例可见造影剂外溢,其余病例因血管痉挛或肿瘤染色掩盖等原因而未显示。20例患者急诊动脉栓塞治疗止血成功,成功率100%。从肿瘤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或发现血性腹水到TAE治疗结束时间(3.18±1.18)h。术前术后血压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及术后1周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诊栓塞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出血 栓塞 治疗性 急诊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15
作者 袁春旺 郑加生 +5 位作者 黄强 高堃 王剑峰 于平 戴定可 翟仁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64-1368,共5页
目的评价肝移植(LT)术后胆道并发症(BC)的介入治疗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至2009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41例LT术后B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BC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综合诊断,部... 目的评价肝移植(LT)术后胆道并发症(BC)的介入治疗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7月至2009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介入放射科收治的41例LT术后B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BC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综合诊断,部分患者行肝穿刺活检;疗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黄疸相关指标综合评判,采用SPSS 18.0软件对黄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41例患者BC包括弥漫性肝内胆管狭窄(32/41)、局限性胆管狭窄(16/41)、胆漏、胆汁瘤(3/41)、胆泥淤积(2/41)、胆管结石(1/41)、肝外胆管迂曲延长(2/41)。全部患者术后近期(1个月内)黄疸明显缓解,黄疸指标显著下降(P<0.05);多数患者中远期黄疸复发,但予以介入干预后均再获缓解。结论胆管狭窄是LT术后最常见的BC,经皮穿刺胆汁引流适用于各型BC,球囊扩张成形对局限性胆管狭窄效果良好。早期诊断并及时采取适当的介入治疗有助于患者顺利渡过LT危险期,随后适时的介入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亦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并发症 胆道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42例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雄伟 郑加生 李睿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7期6725-6726,共2页
目的:评价42例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应用介入同轴导管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脾下极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术后白血胞(W BC)、血小板(P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迅速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有统... 目的:评价42例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应用介入同轴导管技术,将微导管超选择送至脾下极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1)术后白血胞(W BC)、血小板(PL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迅速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2)术后2周内肝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以后逐渐改善。结论:超选择脾下极动脉栓塞术是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治疗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东坡 翟仁友 +2 位作者 李建军 戴定可 于平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 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比较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PTBD)不同引流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PTBD治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91例,男性57例,女性34例,年龄范围30~81岁,平均(60.4±11.6... 目的 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比较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PTBD)不同引流方法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近期疗效。方法 应用PTBD治疗符合入组标准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91例,男性57例,女性34例,年龄范围30~81岁,平均(60.4±11.6)岁。行PTIEBD(内外引流)的患者随机入组:IED-A组(餐后关闭引流2 h)20例、IED-B组(日间关闭引流)20例、IED-C组(持续关闭引流)15例;行PTEBD(外引流)患者36例。对术前3天内、术后2~4天、术后8~10天、术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结果 术前3天内各组肝功能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TBIL、DBIL水平IED-B组〉IED-A组〉ED组,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AST水平ED组〉IED-A组〉IED-B组; IED-A组、B组与E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ALP水平IED-B组〉IED-A组〉ED组,ED组、IED-A组与IED-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IED-C组患者术后2~4天TBIL、DBIL、AST、ALP均无明显降低( P均〉0.05)。结论 不同的引流方法各有其特点,可根据临床情况选择不同的引流方法。IED-C组引流方法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梗阻性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放射学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20例的应急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艳霞 李惠聪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927-1928,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病理学 破裂 自发性/护理 出血/护理
原文传递
精囊腺囊肿合并同侧肾脏缺如一例
19
作者 郭丽 生守鹏 +2 位作者 李飞宇 王霄英 蒋学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177-1177,共1页
患者男,19岁,半个月前剧烈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呈酱油色,为无痛性全程血尿,伴尿频,间隔2~3h。于2010年7月6日就诊于我院泌尿科。腹部CT平扫检查:膀胱后直肠间隙囊肿(图1),大小4.2cm×5.5cm×5.9cm(前后×左... 患者男,19岁,半个月前剧烈运动后出现肉眼血尿,呈酱油色,为无痛性全程血尿,伴尿频,间隔2~3h。于2010年7月6日就诊于我院泌尿科。腹部CT平扫检查:膀胱后直肠间隙囊肿(图1),大小4.2cm×5.5cm×5.9cm(前后×左右×上下),考虑来源于精囊腺可能大;左肾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囊腺囊肿 肾脏缺如 同侧 腹部CT平扫 肉眼血尿 左肾缺如 运动后 无痛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