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蜀学背景下的苏东坡文论 被引量:3
1
作者 高云鹏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5-60,共6页
蜀学具有兼容并包、以情为本、重主观性情等特点。苏轼的文论追求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打通不同艺术领域、重新认识美丑的内涵、从人情出发解读作品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蜀学特征。另外,苏轼"以水喻文"的批评方式也与蜀学有密... 蜀学具有兼容并包、以情为本、重主观性情等特点。苏轼的文论追求艺术风格的多样性、打通不同艺术领域、重新认识美丑的内涵、从人情出发解读作品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蜀学特征。另外,苏轼"以水喻文"的批评方式也与蜀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学术、人格、文学高度统一的学术,苏氏蜀学以其生命化、艺术化的特征在宋代学术中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学 苏轼文论 以水喻文
下载PDF
关联词语诊断性测试个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匡昕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1-76,共6页
关联词语是汉语学习者成段表达的显性语法手段之一,观察并研究汉语学习者对关联词语运用的偏误对学习者的成段表达和教师的教学都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地判断和排除关联词语在理解和运用上的障碍,本文设计了一套关联词语诊断性测试,并... 关联词语是汉语学习者成段表达的显性语法手段之一,观察并研究汉语学习者对关联词语运用的偏误对学习者的成段表达和教师的教学都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地判断和排除关联词语在理解和运用上的障碍,本文设计了一套关联词语诊断性测试,并进行了个案施测,简析了被试者在关联词语使用方面的情况,展示了诊断性测试对对外汉语教学及测试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 关联词语 诊断性测试 个案研究
下载PDF
从三个诗学命题看苏东坡文论的佛教背景
3
作者 高云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15,共7页
从苏轼"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随物赋形""物无陋者"这三个诗学命题可以看出,苏轼的文艺思想具有深厚的佛教背景。佛教的基本观念、认识论,尤其是禅的本质、不可言说性、判断标准、认知和观照方式... 从苏轼"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随物赋形""物无陋者"这三个诗学命题可以看出,苏轼的文艺思想具有深厚的佛教背景。佛教的基本观念、认识论,尤其是禅的本质、不可言说性、判断标准、认知和观照方式以及佛经中对丑怪事象的描写乃至佛教的绘画、造像艺术等多个方面都对苏东坡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思想的影响是苏轼诗学观既深刻而又极具个性色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栻 诗学 佛教思想
下载PDF
《儒林外史》君王形象论——兼说吴敬梓的创作思想
4
作者 邢学波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10,共4页
《儒林外史》以士林为中心,穷极文士情态,又由此敷演开去,上溯至官场、朝廷,下及芸芸众生,描绘出一幅封建社会末世的世相图,其中,还描写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以及"当今"天子朱厚熜等三位君王形象。在吴敬梓看来,五常沦... 《儒林外史》以士林为中心,穷极文士情态,又由此敷演开去,上溯至官场、朝廷,下及芸芸众生,描绘出一幅封建社会末世的世相图,其中,还描写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以及"当今"天子朱厚熜等三位君王形象。在吴敬梓看来,五常沦丧的社会现实,正是这些自私、愚昧的为上者推行八股取士制,不行礼乐教化的直接后果,由此而"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终至于整个社会风俗人心有厄。这几个形象,着墨不多,却用意良苦,作家的创作思想、政治主张也深寓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君王形象 创作思想
下载PDF
20年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发展过程研究述评
5
作者 匡昕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5年第2期11-15,共5页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中国已开展了20年,近年来对汉语发展过程的研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对近20年来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研究的论文进行评述,并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项目、过程分析、原因阐释等方...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中国已开展了20年,近年来对汉语发展过程的研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试对近20年来汉语语法发展过程研究的论文进行评述,并从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项目、过程分析、原因阐释等方面探讨其研究现状与特点,以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发展过程 文献综述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知语斋论书
6
作者 衣雪峰 《书画世界》 2015年第5期67-72,66,共6页
1。张怀瓘《书断》云:曹喜"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悬针者,竖画之末,锋锷显见。垂露者,竖画之末,锋锷隐见。一显一隐,非是二法,实为一法。
关键词 悬针 书概 论书 艺概 张怀瓘 书断 熙载 鸟虫书 王逸少 新莽六书
下载PDF
“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趣”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云鹏 《中国苏轼研究》 2016年第2期180-195,共16页
'趣'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概括地说,诗学领域中的'趣'字主要有以下两种意思:一是指作品的义理、旨趣,主要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关;二是指作品的审美情致、情韵,'兴趣'、'妙趣'、'... '趣'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概括地说,诗学领域中的'趣'字主要有以下两种意思:一是指作品的义理、旨趣,主要与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关;二是指作品的审美情致、情韵,'兴趣'、'妙趣'、'天趣'等概念都属此类。清人刘熙载《艺概·诗概》云:'东坡长于趣。'~①作为一代大家,苏轼充分注意到'趣'之于诗歌的重要性,他不仅创作了大量有'趣'的作品,同时还对'趣'的内涵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性 创作 诗学 艺概 概念 概括地说 作品 天趣
原文传递
从苏轼的历史人物评论看苏轼与王安石的分歧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云鹏 《中国苏轼研究》 2019年第1期123-138,共16页
苏轼的史论以新奇警策的议论和行云流水的风格著称。不仅如此,苏轼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还是他卓越的政治才能的体现。作为北宋历史上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王安石变法对宋代政局和文化的走向,乃至赵宋王朝命运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很多... 苏轼的史论以新奇警策的议论和行云流水的风格著称。不仅如此,苏轼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还是他卓越的政治才能的体现。作为北宋历史上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王安石变法对宋代政局和文化的走向,乃至赵宋王朝命运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很多宋代文人都对王安石变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苏轼自然不例外。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除了见于他给皇帝的上书和直接议论新法的诗文尺牍外,苏轼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更能体现出他在改革的方式、策略、手段等方面的立场,同时亦可见出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欧阳修 《苏轼文集》 人物评论
原文传递
苏轼黄州时期作品的主题、意象研究
9
作者 高云鹏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1期230-246,共17页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佥书公事'[1]654(《到黄州谢表》)。苏轼于元丰三年一月抵达黄州,元丰七年量移汝州。谪居黄州在苏轼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苏轼文学...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佥书公事'[1]654(《到黄州谢表》)。苏轼于元丰三年一月抵达黄州,元丰七年量移汝州。谪居黄州在苏轼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苏轼文学创作的许多转变都发生在这一时期,如其弟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所说:'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2]1127另一方面,苏轼的思想和心态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都鲜明地体现在苏轼此时期作品主题、意象的使用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川 检校 主题 亡兄 黄州 墓志铭 作品 氏书 员外郎
原文传递
“无不尽意”与“深观其意”——苏轼“言”“意”关系理论阐释
10
作者 高云鹏 《中国苏轼研究》 2016年第1期182-199,共18页
'言'与'意'的关系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它所考察的是语言(作品)与意义(思想)表达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创作活动的意义、如何看待文本的价值等文艺活动的根本性问题,同时还与创作手法、表达方法、接受... '言'与'意'的关系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它所考察的是语言(作品)与意义(思想)表达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创作活动的意义、如何看待文本的价值等文艺活动的根本性问题,同时还与创作手法、表达方法、接受方式等多个问题都发生关联。目前已有大量论文对古代的'言''意'关系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阐释,本文不再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 意义 创作 关系 问题 表达方法
原文传递
苏轼庐山诗综论
11
作者 高云鹏 《中国苏轼研究》 2017年第2期262-277,共16页
庐山是一座名山,历代文人向往和热衷吟咏庐山,苏轼也不例外。苏轼两度登上了庐山,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可以说与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苏轼的庐山诗是他特定时期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对深入认识他的生平、思想、心态都具有重要价值... 庐山是一座名山,历代文人向往和热衷吟咏庐山,苏轼也不例外。苏轼两度登上了庐山,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可以说与庐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苏轼的庐山诗是他特定时期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对深入认识他的生平、思想、心态都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如此,这些诗还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因此,对苏轼的庐山诗做一番较为全面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坡居士
原文传递
徐铉与宋人小篆的新标准
12
作者 衣雪峰 《艺术品》 2016年第2期62-67,共6页
一、从240年的《魏三体石经》到766年的《阳华岩铭》 唐以前的《石经》只有两种,一为东汉《熹平石经》,一为三国魏《正始石经》。《熹平石经》由于全部用隶书书写,因此也称《一体石经》。
关键词 标准 小篆 宋人 徐铉 熹平石经 魏三体石经 书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