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综合医院神经科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冯瑞 王志刚 +1 位作者 李海峰 魏海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6期680-682,共3页
为了解住院患者在神经科感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笔者对某综合医院神经科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3104份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综合医院 直接经济损失 神经科 控制医院感染 2009年 住院患者 住院病历
下载PDF
北京地区医院感染与住院死亡患者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向玲 武丽真 王志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2期127-129,132,共4页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部分医院感染(院感)和死亡的关系,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现状,为临床对院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于北京10家医院,对入院时间超过48 h的死亡患者进行病历资料的调查和死亡分析,其中,医院感染与... 目的评估北京地区部分医院感染(院感)和死亡的关系,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现状,为临床对院感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来自于北京10家医院,对入院时间超过48 h的死亡患者进行病历资料的调查和死亡分析,其中,医院感染与患者死亡之间的相关性由临床医生和院感专业控制人员做出诊断。结果共对1 945例符合要求的死亡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518例(26.6%)患者死亡时发现有医院感染,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死亡患者有285例(14.6%),6.6%的死亡患者与医院感染有明确的相关性,8.0%的死亡患者可能与医院感染有关。在所有死亡患者中,医院感染的影响占了2.8%,多见于呼吸道(39.0%)、尿道(19.0%)、血液(16.9%)和胃肠道、腹腔(6.6%)。结论医院感染引起的死亡比80年代明显降底,为了进一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对引起致死性医院感染的原因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医院感染 分析
下载PDF
北京军区总医院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3
作者 李海峰 王志刚 +2 位作者 霍春雨 卓晓 樊林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3期5791-5792,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10/2008-09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509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99例,医院感染率3.18%。ICU的感染率最高,感染...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10/2008-09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5098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99例,医院感染率3.18%。ICU的感染率最高,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人 交叉感染/流行病学 北京
原文传递
医院感染219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牛菊茹 孙欣 +1 位作者 王筱婧 赵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发病规律及特点,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19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以神经内科、ICU病房、呼吸内科、干部病房、烧伤科为主要发病科室;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上... 目的研究医院感染发病规律及特点,为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19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以神经内科、ICU病房、呼吸内科、干部病房、烧伤科为主要发病科室;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感染为主;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奇异变形菌为主;年龄>60岁,住院时间>10 d,病情危重,罹患多种慢性疾病,手术及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抗菌药物不规范使用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病规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感染控制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医院设施改善是减少血液病患儿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5
作者 李南平 王宪珍 +1 位作者 刘松君 邱林怀 《中国小儿血液》 1999年第2期86-87,97,共3页
通过对我院新旧病房大楼部分医疗用房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及对同期儿科住院血液病、肿瘤患儿院内感染率调查表明,旧病房楼的医疗用房细菌含量远远超过WHO提出的空气微生物含量标准,而新病房楼细菌含量大多低于或接近WHO空... 通过对我院新旧病房大楼部分医疗用房定期进行空气微生物监测,及对同期儿科住院血液病、肿瘤患儿院内感染率调查表明,旧病房楼的医疗用房细菌含量远远超过WHO提出的空气微生物含量标准,而新病房楼细菌含量大多低于或接近WHO空气微生物含量标准,二者对比差异显著(P<0.01)。在旧病房楼时的血液病、肿瘤患儿感染率为75%,搬入新病房后的感染率为59%,比以前下降17%,因此说明医院设施的改善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医院设施 医院感染 预防
下载PDF
极早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爱华 李海峰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极早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极早产NICU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69例,对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 目的探讨极早产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极早产NICU诊断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69例,对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患儿送检痰标本共569例次,分离病原菌13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2株,占99.25%,革兰阳性菌1株,占0.75%;检出率占前3位的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均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唑林钠、头孢曲松钠等严重耐药。结论应及时监测并掌握极早产儿下呼吸道感染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呼吸道感染 细菌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医务人员感染SARS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7
作者 樊晓宁 于忠和 +2 位作者 阮新建 陈力强 邢红霞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351-351,共1页
关键词 医务人员 感染 SARS 流行病学 非典型肺炎
下载PDF
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李海峰 车飞 +1 位作者 夏娴 王志刚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69对患者的医疗费用,计算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病例组的平均医疗费用为62 332.03元,对照组为29 144.84元,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例... 目的:分析某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69对患者的医疗费用,计算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结果:病例组的平均医疗费用为62 332.03元,对照组为29 144.84元,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例多支出医疗费用33 187.18元(P<0.001)。医疗费用的增加以西药费为主,占总增加费用的59.65%;其次是治疗费和检验费,分别占总增加费用的18.3l%和7.12%。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经济损失最高,平均每病例109 769.51元;其次为冠心病患者和早产儿,分别为39 384.67元和28 505.21元。病例组的平均住院日为41.02天,比对照组的22.12天高出18.85天(P<0.001)。结论:医院感染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可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经济损失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感染管理能力建设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志刚 夏娴 周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719-2720,共2页
关键词 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感染管理
原文传递
387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海峰 王志刚 +2 位作者 霍春雨 卓晓 樊林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400-2402,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1月1920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387例,医院感染率2.02%,ICU的感染率最高,为24.32%,感染...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2月-2007年11月19203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感染387例,医院感染率2.02%,ICU的感染率最高,为24.3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7.58%;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2.00%。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调查分析 危险因素 病原菌
原文传递
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梅 王志刚 +4 位作者 封志纯 樊林科 赵文利 张万巧 王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470-5472,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八一儿童医院2011-2013年44 817例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分析,使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完成细菌的...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八一儿童医院2011-2013年44 817例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监测数据进行回顾分析,使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完成细菌的鉴定和药敏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 329例,感染率为5.20%;共检出病原菌2 57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 660株占64.37%;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较高,均>85.00%。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以降低细菌耐药性,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住院患儿 病原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车飞 魏海龙 +1 位作者 王志刚 李海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697-698,共2页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8年7月—2009年6月33774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医院感染862例,感染率2.55%,ICU感染率最高,为41.43%;易...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8年7月—2009年6月33774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医院感染862例,感染率2.55%,ICU感染率最高,为41.43%;易感年龄为60岁以上和1岁以下,感染率分别为4.00%和3.54%;住院时间超过20d的患者感染率可达10.66%。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回顾性调查
原文传递
基于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描记技术的心理测量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骆利 王爱华 +3 位作者 甄海鹰 肖利军 安育林 罗晓民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第5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PG)技术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阐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PPG技术的背景及其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案例,比较分析PPG技术与其他主客观评价手段的互补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与分析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PPG)技术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阐述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PPG技术的背景及其在心理测量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案例,比较分析PPG技术与其他主客观评价手段的互补性和潜在的应用价值。结果:PPG技术具有其他主客观心理评价手段所不具备的优势,显示出在心理生理计算领域所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应用空间。结论:PPG技术以其简单、方便和实用的特点为心理生理计算及相关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提示未来应加强面向不同人群和病症的针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容积血流脉搏波描记 脉动波形信号分析 心理测量 心理生理计算
下载PDF
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梅 卓晓 +4 位作者 封志纯 王自珍 商明霞 雷娜 董建英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6期76-80,共5页
目的了解22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探讨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儿在出生后0.5h^5d发病,低体重儿13例。患儿住院2~77d,治愈出院10例,病情好转家属签字出院7... 目的了解22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临床特点,探讨疾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2例李斯特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儿在出生后0.5h^5d发病,低体重儿13例。患儿住院2~77d,治愈出院10例,病情好转家属签字出院7例,死亡5例,均为极低体重儿,死亡原因为脑膜炎和败血症。结论及时准确地留取标本送检,严密的病情观察,注重患儿喂养,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对提高疾病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李斯特菌败血症 护理
下载PDF
某院2010—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爱华 李海峰 王志刚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8期71-73,共3页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医院内感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常规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3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VITEK-2全自动生物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医院内感染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对14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常规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3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采用VITEK-2全自动生物鉴定仪对细菌进行鉴定,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1862株,在痰液分离率最高,其他依次为伤口分泌物拭子、脓液、血液、尿液、脑脊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干部病房、神经外科及重症监护病房。本组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唑林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庆大霉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其中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钠-舒巴坦钠及头孢唑林钠的耐药率在90.00%以上。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已经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易产生多重耐药。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控制医院内感染,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可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抗菌药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海峰 樊林科 +2 位作者 卓晓 夏娴 王志刚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8期2953-2955,共3页
医院感染也称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的定义各国尚不统一,我国定义为“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 医院感染也称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或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的定义各国尚不统一,我国定义为“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人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不但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导致患者死亡或预后不良,还增加患者、医院和公共卫生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研究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军人保障卡数据质量提升建议
17
作者 杜立 夏娴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5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通过对军人保障卡管理工作中的思考,对提高军人保障卡数据质量提出建议。首先是数据的采集、审核、更新和管理方面要打牢基础;其次是日常运行中要提升运行环境,规范管理资料,认真检查评估,加强沟通和巩固常态化;三是要在服务保障方面强... 通过对军人保障卡管理工作中的思考,对提高军人保障卡数据质量提出建议。首先是数据的采集、审核、更新和管理方面要打牢基础;其次是日常运行中要提升运行环境,规范管理资料,认真检查评估,加强沟通和巩固常态化;三是要在服务保障方面强化责任心、爱心和进取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保障卡 数据质量 建议
下载PDF
Fas基因转导大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作用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李恕军 王志刚 +2 位作者 韩英 姜泊 肖冰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5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表达Fas基因的大肠癌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今后大肠癌的基因治疗、临床化疗打下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反应观察Fas转导细胞株(Lovo Fas cells)对化疗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实验分组包括:非转导细胞... 目的:观察表达Fas基因的大肠癌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今后大肠癌的基因治疗、临床化疗打下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微量酶反应观察Fas转导细胞株(Lovo Fas cells)对化疗药物作用的敏感性,实验分组包括:非转导细胞组;②Fas转导细胞组;③Fas转导细胞+Fas抗体组(抗体结合组),Fas抗体浓度1∶100;各组分别培养3个复孔相应细胞株为对照组,未加化疗药物。将转导细胞和非转导细胞接种于96孔细胞培养板,各组分别加入顺铂(CDDP)、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已知临床血浆高峰浓度的0.1倍、1.0倍及10倍的剂量,各设3个复孔,培养3天,加入MTT溶液,继续孵育4h,弃上清,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酶联免疫检测仪上选择590nm波长测定各孔OD值。结果:各组细胞存活率比较,Fas转导细胞经过CD-DP、5-FU、VCR作用细胞存活率在0.1倍、1.0倍、10倍剂量均低于非转导细胞,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结合组经上述化疗作用,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与非转导细胞组和Fas转导细胞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与未加化疗药物组比较,细胞存活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明显下降(P<0.01),以抗体结合组最为明显。结论:Fas转导细胞株与Fas抗体联合作用较非转导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Fas基因转导 细胞凋亡 化学疗法
下载PDF
新型医院感染信息实时监测及管理网络平台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勇 魏畅 +9 位作者 田晓丽 刘运成 庄英杰 王志刚 韩雪玲 黄荔红 赵东升 吕雪峰 赵静雅 韩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17-219,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网络的医院感染信息实时自动监测与管理平台,达到掌握监测区域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动态、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决策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目的。方法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基于B/S架构进行开发,集中式网络架构,开发和部署... 目的建立基于网络的医院感染信息实时自动监测与管理平台,达到掌握监测区域医院感染相关信息动态、提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决策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目的。方法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基于B/S架构进行开发,集中式网络架构,开发和部署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研发在医院内部网络中的数据适配器,利用医院内部信息系统和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生成业务数据,通过通用接口和网闸,将数据自动推送至医院感染网络监测信息系统指定数据库中。结果初步建设完成基于网络的医院感染信息实时自动监测与管理平台,通过选择不同地域和不同情况的医院进行试点,形成了医院感染监测报告体系,实现了监测数据的网络自动报告、数据整合、审核和统计分析功能,并在4所医院试点成功;平台的拓展性能强,实时自动报告效率和数据标准化程度高。结论利用网络信息监测和数据推送技术,可实现医院感染监测信息的网络实时自动监测,可用于高效、灵活、统一开展区域及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网络 监测平台 实时自动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梅 王志刚 +4 位作者 封志纯 王爱华 赵文利 张万巧 王艳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692-1695,共4页
目的 分析近3年李斯特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 分析近3年李斯特菌感染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2例新生儿李斯特菌感染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出生后 0.5 h~5 d发病(平均17.45 h);出生体质量(2 331.82 ±677.64)g;足月儿7例,早产儿15例;低出生体质量儿 13例。住院时间(21.91±17.64)d,治愈率为45.45%(10/22例)。产妇孕晚期出现发热15例,体温37.5~39.5 ℃ 。李斯特菌3年感染率分别为0.03%(2/7137例)、0.11%(8/7281例)、0.19%(12/6394例)。2011年至2013年李斯特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分别为82.72% 、75.40% 、50.66% ;耐药率分别为17.28% 、17.50% 、11.01% ,3年中耐药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P 〉0.05),敏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36.87,P 〈0.01)。李斯特菌对青霉素类药物敏感率为 33.93%(19/56例),耐药率为 51.79%(29/56例),各年间其耐药率分别为100.00% 、40.00% 、46.43% ,敏感率为0、60.00% 、25.00% 。李斯特菌对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糖肽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其他(如利福平等)等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对苯唑西林、青霉素和硝基呋喃类耐药率为33.33% ~100.00% 。结论 本组患儿具有早发型感染的特点,孕妇和新生儿是易感的高危人群,感染率及临床分离菌株呈逐年增多趋势,李斯特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对青霉素类药物耐药性有一定程度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和硝基呋喃类药物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李斯特菌 感染 脓毒症 耐药性变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