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制定 被引量:71
1
作者 陶然 黄秀琴 +4 位作者 王吉囡 刘彩谊 张惠敏 肖利军 姚淑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针对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影响社会功能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制定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该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标准草案对以"沉溺于网络,明显影响学习、工作或人际... 目的针对因过度使用网络而影响社会功能并出现精神行为异常的患者制定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该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应用标准草案对以"沉溺于网络,明显影响学习、工作或人际交往"为主诉就医的110例患者进行症状调查,根据症状出现率及症状关联情况草拟标准初稿-1。对使用初稿-1诊断为网络成瘾的408例患者于出院后1年内进行随访,统计诊断符合率与复发率,并据此调整初稿-1,草拟初稿-2。由全国多家医院精神科医师采用初稿-2对以上述相同主诉就诊的150例患者进行现场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决定是否对初稿-2的语言描述作调整,最后确定诊断标准定稿。结果症状标准共7条,概括为①对使用网络的渴求;②减少或停止使用后的戒断;③耐受;④对网络的使用难以控制;⑤不顾危害性后果;⑥放弃其他活动;⑦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确诊须具备①和②2条核心症状及后5条附加症状中的任意1条。病程标准为平均每天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6h、符合症状标准≥3个月。随访观察发现,网络成瘾患者出院1年时复发率为70.6%,诊断符合率96.1%。两评定员间各症状条目一致性为89.3%~98.0%,Kappa值为0.73~0.87(P<0.01)。不同技术职称评定员间症状诊断一致性为96.2%~98.8%,Kappa值为0.89~0.95(P<0.01)。结论本标准制定过程符合循证医学要求、评定者间一致性高、可操作性强,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诊断标准 随访 现场测试
下载PDF
网络成瘾的命名、定义及临床诊断标准 被引量:66
2
作者 陶然 王吉囡 +6 位作者 黄秀琴 刘彩谊 姚淑敏 肖利军 张惠敏 席延荣 张英 《武警医学》 CAS 2008年第9期773-776,共4页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命名 非物质成瘾
下载PDF
网络成瘾患者的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英文) 被引量:9
3
作者 陶然 黄秀琴 +2 位作者 王吉囡 张惠敏 张英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294-301,共8页
目的:比较网络成瘾(IAD)青少年与正常对照组的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方法:在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对204例诊断为IAD的青少年进行评定。同时... 目的:比较网络成瘾(IAD)青少年与正常对照组的心身症状、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方法:在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间,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EMBU),对204例诊断为IAD的青少年进行评定。同时应用上述3种测量工具对100例正常青少年进行评定。结果:IAD青少年SCL-90的躯体化(P=0.006)、抑郁(P<0.0001)、敌对(P=0.001)和偏执因子(P=0.000)均高于正常对照,总症状指数也比正常对照高出近10%(P=0.001)。IAD青少年EPQ的内外向因子分低于正常对照(P<0.0001),精神质因子分高于正常对照(P=0.000)。EMBU测查表明,总体来说IAD青少年较正常对照的父母养育方式缺少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仅为母亲)(P<0.001)。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常常出现各种精神症状,表现出内向和精神质的人格特征。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常常表现为过分干涉、惩罚、缺少情感温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心身症状 人格特征 父母养育方式
下载PDF
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卑与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宁丽 高文斌 +2 位作者 刘彩谊 李焕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5期375-380,共6页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卑与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82例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住院青少年参与了自卑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1)自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负相关(r=0.233-0.445,P<0.05);...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自卑与其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82例符合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住院青少年参与了自卑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1)自卑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性负相关(r=0.233-0.445,P<0.05);(2)自卑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性正相关(r=0.226-0.411,P<0.05);(3)人际关系因子﹑支持利用度、客观支持﹑抑郁因子分别对自卑各因子具有重要预测作用(R2=0.127-0.314);(4)体能自卑、整体自卑、自尊自卑分别对强迫性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及包含饮食睡眠等的其他因子具有正向预测作用(R2=0.094-0.169)。结论: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社会支持情况﹑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自卑相互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青少年 社会支持 自卑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网络成瘾者错误监控异常的ERP证据 被引量:4
5
作者 王莹 翟天野 +4 位作者 盛文斌 邵永聪 张英 马海春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97-199,223,共4页
目的:通过ERP技术,探讨网络成瘾(IAD)个体错误监控功能异常的神经心理机制。方法:以符合陶然等人制定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1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与研究组匹配性别、年龄的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Eriksenflanker任务刺激由5个箭头组成的... 目的:通过ERP技术,探讨网络成瘾(IAD)个体错误监控功能异常的神经心理机制。方法:以符合陶然等人制定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1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与研究组匹配性别、年龄的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Eriksenflanker任务刺激由5个箭头组成的箭头串为刺激材料。刺激呈现时间为100 ms,随后空屏800 ms作为反应时间。记录被试者执行任务时的脑电图。利用NeroScan软件离线分析Eriksen flanker任务错误反应的ERN波幅,利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行为学数据。结果:IAD组反应时(358.51±s 36.35)明显低于对照组(398.24±s 26.95,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表明Eriksen flanker刺激的ERN波幅在组间、反应、反应×电极位点存在主效应(组间:F(1.30)=5.396,P<0.05;反应:F(1.30)=130.384,P<0.05,反应×电极位点:F(1.30)=40.975,P<0.01)。经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FZ点的波幅最高。IAD组ERN波幅比对照组低。结论:IAD具有错误监控能力降低的神经心理与ERP的特征,指示IAD可能是一种与错误监控机制相关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错误监控 事件相关电位 Eriksen flanker任务
下载PDF
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心身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秀琴 李梦晨 +1 位作者 张惠敏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IAD)青少年的心身症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诊断为IAD的青少年施测,得到有效问卷214份。将IAD青少年的心身症状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并对心理健康水平与...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IAD)青少年的心身症状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对诊断为IAD的青少年施测,得到有效问卷214份。将IAD青少年的心身症状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并对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IAD青少年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01)。焦虑、精神病性、总均分及阳性项目数与神经质人格呈正相关(P<0.05);抑郁、恐怖因子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呈负相关(P<0.01);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阳性项目数与父亲惩罚、严厉呈正相关(P<0.05,P<0.01);强迫、抑郁及焦虑因子与父亲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呈正相关(P<0.05,P<0.01);焦虑与父亲过度保护呈正相关(P<0.05)。结论:住院IAD青少年存在广泛的心身症状,其心身症状与神经质人格、父亲不当教养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症状 住院IAD青少年 神经质人格 家庭教养方式
下载PDF
部队医院对住院的网瘾患者护理管理经验介绍
7
作者 张惠敏 宁丽 +1 位作者 陶然 沈洁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4-76,共3页
自2007年开始,随着青少年网瘾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国内各类治疗网瘾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然而因网瘾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症状的严重性及患者个性的独特性,致使诸多网瘾治疗机构在对网瘾青少年的管理过程中屡屡出现各类问题,如集... 自2007年开始,随着青少年网瘾问题在中国日益严重,国内各类治疗网瘾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然而因网瘾发病机制的复杂性、症状的严重性及患者个性的独特性,致使诸多网瘾治疗机构在对网瘾青少年的管理过程中屡屡出现各类问题,如集体逃跑、患者与管理者发生武力冲突、患者被管理者殴打致死等等[1]。以致于2010年开始,在各类媒体对网瘾治疗机构的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后,网瘾青少年家长宁愿孩子因网瘾问题荒废在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瘾 患者 管理经验 部队医院 护理 住院 治疗机构 青少年
下载PDF
住院网络游戏成瘾者人格特质与游戏类型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任楚远 李焕 +2 位作者 张英 刘彩谊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目的獉獉:探索网络游戏成瘾者人格特质与游戏类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獉獉: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收集到的434名住院网络游戏成瘾者的病历进行研究。结果獉獉:角色扮演、射击、动作、即时战略和多人联机在线竞技这... 目的獉獉:探索网络游戏成瘾者人格特质与游戏类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獉獉: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收集到的434名住院网络游戏成瘾者的病历进行研究。结果獉獉:角色扮演、射击、动作、即时战略和多人联机在线竞技这五类游戏成瘾的人数最多,合占总样本的90.79%。One-Way ANOVA显示:这五组成瘾者在恃强性(P<0.05)、兴奋性(P<0.01)、独立性(P<0.05)、内外向型(P<0.01)和心理健康因素(P<0.05)方面组间差异显著。结论獉獉:不同网络游戏类型的成瘾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人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戏成瘾 游戏类型 人格特质
下载PDF
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及心理风险因素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运 陶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7期4091-4092,共2页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及心理风险因素。方法抽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实验组),及同期北京市某中学学生60名(对照组),均给予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行为问卷及UCLA...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及心理风险因素。方法抽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实验组),及同期北京市某中学学生60名(对照组),均给予网络成瘾诊断问卷、网络行为问卷及UCLA孤独量表等调查,对比两组青少年的调查数据。结果实验组平均每天上网次数、每周上网次数、在线时间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网络消极评价、行为倾向上,差异明显(P<0.05);网络情感方面,实验组上网焦虑及网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孤独感、内控性、是否独生子女、网络满意度及平均每天在线时间、单次在线时间可预测青少年是否网络成瘾。结论与非网络成瘾青少年相比,网络成瘾青少年在网络行为特点、心理风险因素等方面,均有显著的特点,研究为指导网络成瘾青少年诊治、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了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青少年 网络行为 心理风险因素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决策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颖 陶然 万春琳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90-192,共3页
为了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决策认知能力的特点,随机抽选出网络游戏成瘾男大学生42名,正常对照组41名,使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采用爱荷华博弈测试(IGT)进行决策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组的IGT净得分少于对照组,两... 为了分析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决策认知能力的特点,随机抽选出网络游戏成瘾男大学生42名,正常对照组41名,使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采用爱荷华博弈测试(IGT)进行决策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发现,网络游戏成瘾组的IGT净得分少于对照组,两组被试的决策模式不同。由此可见,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可能存在决策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健字:网络游戏成瘾 认知决策能力 爱荷华博弈测试
下载PDF
网瘾青少年所在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探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惠敏 宁丽 +1 位作者 陶然 刘彩谊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307-311,317,共6页
目的:探讨网瘾青少年所在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79例有网瘾孩子的家长及79例无网瘾孩子的正常家庭的家长进行评定;并对该79例有网瘾孩子的家长及网瘾青少年进行访谈。结果:(1)t检验发现网瘾组家庭在情感介入... 目的:探讨网瘾青少年所在家庭的家庭功能状况。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79例有网瘾孩子的家长及79例无网瘾孩子的正常家庭的家长进行评定;并对该79例有网瘾孩子的家长及网瘾青少年进行访谈。结果:(1)t检验发现网瘾组家庭在情感介入、情感反应、沟通、总体功能上分值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访谈发现,网瘾青少年所在家庭在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上都未能较好地实现其各项基本功能。结论:家庭功能失调是造成和维持青少年网瘾症状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家庭功能 家庭互动模式
下载PDF
网瘾患者的自尊与其家庭因素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宁丽 张惠敏 +1 位作者 陶然 高文斌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79-384,共6页
目的:探讨网瘾患者的自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关系,为网瘾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108例符合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住院男性网络成瘾患者参与了缺陷感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测试。结果:(1)父母教... 目的:探讨网瘾患者的自尊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的关系,为网瘾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108例符合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住院男性网络成瘾患者参与了缺陷感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测试。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拒绝、否认,父惩罚严厉,家庭环境因素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与自卑呈负相关(|r|=0.193-0.518);父过分干涉、母干涉保护、矛盾性与自卑呈正相关(r=0.210-0.341)。(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教养方式中母干涉保护及家庭环境中组织性、娱乐性、独立性、亲密度、情感表达、道德宗教观、控制性进入回归方程,其联合解释总变异量为(R2=0.100-0.541);(3)反向回归分析显示自卑学习、自卑社交、自卑体能对父母教养方式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037-0.117)。结论:父母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如过度干涉)和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是滋生网瘾患者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网瘾患者的自卑对其父母教养方式也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自尊 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环境
下载PDF
一例“网瘾”女孩的个案分析与治疗 被引量:1
13
作者 宁丽 张惠敏 +1 位作者 李小霞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1一般资料 月月(化名),是某小学六年级的女孩。12 a,身高162 cm,体重68 kg,打扮中性,无重大躯体疾病史。5 a时父母离异,5 a前主要抚养人为奶奶,性格开朗。5 a后跟随母亲生活至今。期间和父亲沟通较少,也不经常见面。与母亲生活后,性... 1一般资料 月月(化名),是某小学六年级的女孩。12 a,身高162 cm,体重68 kg,打扮中性,无重大躯体疾病史。5 a时父母离异,5 a前主要抚养人为奶奶,性格开朗。5 a后跟随母亲生活至今。期间和父亲沟通较少,也不经常见面。与母亲生活后,性格开始变得内向。月月与母亲生活期间,母亲因工作及家庭压力,常常吸烟、喝酒、上网,花钱无度。月月曾多次劝说母亲注意个人生活问题,不要乱花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分析 女孩 治疗 网瘾 性格开朗 生活期 父母离异 家庭压力
下载PDF
男性网瘾患者心理治疗的经验分享
14
作者 张惠敏 宁丽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78-480,共3页
1一般资料 小武(化名),男,16岁,高一学生,河北人,下有一5岁妹妹。初二开始,小武出现逃课、偷跑去网吧玩游戏的现象,学习成绩因此直线下降,每次下线都要父母反复催促。强行下线后,小武就会出现脾气暴躁,摔砸家里物品,与父母吵架。进... 1一般资料 小武(化名),男,16岁,高一学生,河北人,下有一5岁妹妹。初二开始,小武出现逃课、偷跑去网吧玩游戏的现象,学习成绩因此直线下降,每次下线都要父母反复催促。强行下线后,小武就会出现脾气暴躁,摔砸家里物品,与父母吵架。进入初三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患者 网瘾 男性 高一学生 学习成绩 脾气暴躁 玩游戏
下载PDF
茶质滤嘴的祛烟瘾减害作用研究
15
作者 颜景奇 底晓静 +9 位作者 刘彩谊 张惠敏 黄秀琴 张俊敬 赵燕 张龙泽 常彦忠 梁永林 陶然 赵保路 《科技传播》 2011年第7期20-25,共6页
吸烟可以引起一系列严重疾病,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科学研究和医疗工作者试验了各种方法,但是效果仍不理想,控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为了寻找破解这一难题的新战略,我们研制了一种茶质滤嘴(国际... 吸烟可以引起一系列严重疾病,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尽管科学研究和医疗工作者试验了各种方法,但是效果仍不理想,控烟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为了寻找破解这一难题的新战略,我们研制了一种茶质滤嘴(国际发明专利:PCT/CN2009/000763)可以对吸烟依赖有明显的祛致瘾作用,而且初步探明了其作用机理。在第一批临床试验发现,吸烟志愿者使用茶质滤嘴两个月,吸烟量减少52%左右,其中31%减少到0。在另一批临床试验发现,吸烟志愿者使用茶质滤嘴三个月,吸烟量在第一、二和三个月分别减少约48%,83%和91%,在最后一个月每天吸烟量由原来平均每天24.5支减少到每天3支左右(ClinicalTrials.govIdentifier:NCT00971529)。动物试验发现,茶质滤嘴中的茶氨酸可以明显抑制小鼠对尼古丁的偏爱,与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抑制剂有类似的效果。测定小鼠脑nAChRs发现,茶氨酸处理动物可以抑制尼古丁引起的三种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亚基的表达上调,而且多巴胺释放增加受到明显抑制。茶质滤嘴还可以明显降低吸烟产生的有害物质,降低吸烟引起动物的急性毒性和慢性致癌性。本工作发现了抑制烟草和尼古丁成瘾的新物质,茶质滤嘴和茶氨酸,提供了一种可以战胜吸烟危害的新策略。该工作的实施和推广将可以保护当代和后代免受吸烟对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对建设和谐的人类文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成瘾 祛除烟瘾 茶质滤嘴 茶氨酸 尼古丁成瘾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AChR) 多巴胺 公共健康
下载PDF
血尿酸和5-羟色胺水平与青少年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关系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陶然 李焕 +2 位作者 张惠敏 张英 马海春 《武警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363-364,367,共3页
目的研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尿酸和5-羟色胺水平,探索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和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各106例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测,对41例抑郁症患者的5-羟色胺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血尿酸为(435.61... 目的研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尿酸和5-羟色胺水平,探索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和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各106例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测,对41例抑郁症患者的5-羟色胺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血尿酸为(435.61±101.36)μmol/L,高于对照组(332.73±63.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P<0.001)。病例组中高血尿酸者51例,占48.11%;病例组5-羟色胺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05),并与血尿酸水平显著负相关(r=-0.48,P<0.01)。结论高血尿酸可作为青少年抑郁症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青少年抑郁症可能是由于脑内神经元DNA氧化损伤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血尿酸 5-羟色胺
下载PDF
男性网络成瘾患者与父母人格及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彩谊 宁丽 +2 位作者 方晓义 张慧敏 陶然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 探讨男性网络成瘾患者亲子之间的人格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和应对方式问卷对住院男性网络成瘾患者及其父母进行人格和应对方式的测试,采用偏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 目的 探讨男性网络成瘾患者亲子之间的人格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使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测验和应对方式问卷对住院男性网络成瘾患者及其父母进行人格和应对方式的测试,采用偏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男性网络成瘾患者16项人格因素中多项(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怀疑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实验性、自律性、忧虑性、紧张性)与父(r=0.72~0.85或r=-0.71~-0.93)或母亲(r=0.73~0.92或-0.72~-0.81)的人格因素呈显著性相关.但无一项与父亲和母亲的该对应因素相关;男性网络成瘾患者应对方式与父亲的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但解决问题、合理化、自责分别与母亲的求助、合理化、退避呈显著性正相关(r=0.27~0.36).结论 父、母亲的人格对男性网络成瘾患者的人格特征均有影响,但是受到网络成瘾的冲击,父母对青少年人格的影响减弱;在应对方式上,父亲的影响远弱于母亲,提示网络成瘾患者成长过程中往往存在父亲功能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应对方式 人格
原文传递
品行障碍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惠敏 宁丽 +1 位作者 刘彩谊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285-287,312,共4页
目的:探讨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35例住院品行障碍青少年及194例中学生进行评定;并对该35例品行障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访谈。结果:(1)CD组在父亲过... 目的:探讨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患者父母养育方式及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对35例住院品行障碍青少年及194例中学生进行评定;并对该35例品行障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访谈。结果:(1)CD组在父亲过度干涉、父亲拒绝及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干涉和保护、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5因子上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访谈发现,亲子之间彼此接纳程度低,家庭气氛不和谐。结论:CD患者父母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及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可能是导致CD疾患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 家庭环境
下载PDF
灾难性创伤事件后青少年危机应对问卷的编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卫红 王琳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6-150,共5页
本研究以"5.12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在文献综述、抗震救灾心理援助个案分析以及专家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灾难性创伤事件后青少年危机应对的理论构想,并形成了初始问卷;随后对位于极重灾区的1 000名青少年进行预测,通过项目分析... 本研究以"5.12汶川地震"为研究背景,在文献综述、抗震救灾心理援助个案分析以及专家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灾难性创伤事件后青少年危机应对的理论构想,并形成了初始问卷;随后对位于极重灾区的1 000名青少年进行预测,通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问卷的项目和结构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实证模型与理论模型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性创伤事件 青少年 危机应对 问卷编制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下载PDF
品行障碍青少年的家庭护理干预建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惠敏 宁丽 +1 位作者 刘彩谊 陶然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0-72,共3页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指18 a以下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或规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障碍[1]。包括广泛的行为表现,即经常地说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打架斗殴,以及... 品行障碍(conduct disorder,CD)是指18 a以下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的违反与其年龄相对应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或规则,侵犯他人或公众利益的行为障碍[1]。包括广泛的行为表现,即经常地说谎、偷窃、逃学、离家出走、打架斗殴,以及婚前性淫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行障碍 家庭护理干预 青少年 道德规范 行为准则 行为障碍 公众利益 行为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