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在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路军良 李京雨 +2 位作者 张强 徐力扬 刘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27-729,共3页
目的探讨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在治疗周围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5例长段动脉闭塞患者,其中腹主动脉下端合并两侧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闭塞1例,髂外动脉闭塞2例,股浅动脉闭塞2例。在单向内膜下再通... 目的探讨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在治疗周围动脉完全闭塞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术治疗5例长段动脉闭塞患者,其中腹主动脉下端合并两侧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闭塞1例,髂外动脉闭塞2例,股浅动脉闭塞2例。在单向内膜下再通时,进入真腔失败后而在患肢闭塞动脉远端血管穿刺,使用导丝从病变对侧进入闭塞段内膜下,在病变内膜下腔,采用导丝贯穿至对侧导管技术,成功后,将导丝从对侧导管引出体外,然后用球囊扩张成型并植入支架。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双向内膜下再通,共植入支架9枚。结论双向内膜下再通可以作为单向内膜下再通进入真腔失败时的补救方法,可有效提高血管成形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放射学 介入性 双向内膜下血管成形
下载PDF
腹腔内脏血管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探讨 被引量:21
2
作者 路军良 李京雨 +2 位作者 张强 徐力扬 刘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索腹腔内脏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的9例内脏动脉动脉瘤患者,总共11枚动脉瘤,其中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部动脉瘤合并右侧结肠动脉动脉瘤,1例为2枚脾动脉瘤,另外还有5例各1枚脾动脉瘤,1例胃右动脉瘤,1例肝动... 目的探索腹腔内脏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进行介入治疗的9例内脏动脉动脉瘤患者,总共11枚动脉瘤,其中1例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部动脉瘤合并右侧结肠动脉动脉瘤,1例为2枚脾动脉瘤,另外还有5例各1枚脾动脉瘤,1例胃右动脉瘤,1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使用弹簧圈分别成功对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7枚脾动脉瘤及1枚右侧结肠动脉瘤,1枚胃右动脉瘤,1枚肝动脉假性瘤进行了栓塞,1例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的使用覆膜支架植入隔离动脉瘤。结果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未出现相关并发症。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瘤植入支架后瘤腔被完全封闭,肠系膜上动脉主干通畅。结论介入栓塞技术可以成功栓塞大部分内脏动脉动脉瘤,对于部分栓塞困难者可以使用覆膜支架隔绝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 动脉瘤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消化道大出血12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恕军 盛剑秋 +7 位作者 陆晓娟 金鹏 付蕾 王继恒 范如英 杨欣艳 李娜 李京雨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的消化道大出血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别观察出血部位...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消化内科2008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经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的消化道大出血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别观察出血部位、病因的诊断情况以及止血效果。结果急诊内镜明确出血部位和病因者7例,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Dieulafoy病4例,内镜下给予钛夹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治疗仍有活动性出血随即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3例急诊内镜检查后初步确定为小肠出血,随后选择性动脉造影证实而转外科择期手术,术后证实其中2例为小肠憩室,1例为小肠间质瘤;另2例无法完善内镜检查,行血管造影栓塞止血后,内镜进一步诊治,其中1例为急性出血性直肠溃疡综合征,1例为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底部深溃疡。选择性动脉造影显示典型造影剂溢出征9例,异常血管分支增粗紊乱间接征象3例。本组12例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同时结合内镜检查均给予相应病变血管弹簧栓或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治疗并成功止血。结论急诊绿色通道并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消化道大出血,协同互补,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亦能为手术做好定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内镜 选择性血管造影 急诊绿色通道
下载PDF
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恕军 金鹏 +9 位作者 陆晓娟 付蕾 王继恒 范如英 杨欣艳 赵晓军 李娜 田笑然 李京雨 盛剑秋 《胃肠病学》 2012年第4期230-232,共3页
背景:上消化道大出血属急危重症,联合多种诊治手段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经急诊内镜止血失败或止血成功后再... 背景:上消化道大出血属急危重症,联合多种诊治手段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在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经急诊内镜止血失败或止血成功后再次大出血的7例患者并给予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观察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明确病因诊断和止血效果的价值。结果:7例患者行急诊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并经镜下止血治疗后仍有严重活动性出血.行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7例患者就诊后行急诊内镜的平均时间为4.4h.选择性动脉造影平均时间为8.4h。4例患者表现为造影剂外溢的出血直接征象.其余3例表现为异常血管分支增粗紊乱的间接征象;给予弹簧圈栓塞或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后均成功止血。结论: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是一种及时、安全、有效的诊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出血 急诊内镜 血管造影术 治疗
下载PDF
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恕军 陆晓娟 +10 位作者 金鹏 王继恒 付蕾 范如英 杨欣艳 赵晓军 李娜 王海红 田效然 李京雨 盛剑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831-834,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收治Dieulafoy病18例,对其中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进行临床分析,通过急诊...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治Dieulafoy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共收治Dieulafoy病18例,对其中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救治Dieulafoy病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4例进行临床分析,通过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的协同应用,观察对出血部位、病因的诊断价值和止血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在就诊1~24h内胃镜检查确诊Dieulafoy病,其中3例给予镜下钛夹止血或药物喷洒止血后仍有活动性出血随即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1例因镜下出血表现为喷射样,并血压下降,给予病灶旁钛夹标记后随即行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治疗。本组4例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同时结合内镜所见均给予相应病变血管弹簧栓或明胶海绵栓塞止血治疗并成功止血。结论急诊内镜联合选择性动脉造影血管栓塞术协同诊治Dieulafoy病所致消化道出血,两者互为补充,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DIEULAFOY病 选择性动脉造影 急诊内镜
下载PDF
急诊小肠镜联合DSA诊断小肠间质瘤合并出血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恕军 王昕 +5 位作者 李京雨 李娜 余东亮 金鹏 朱志超 盛剑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95-796,共2页
小肠间质瘤常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急诊小肠镜联合DSA诊治小肠间质瘤合并消化道出血,两者互为补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关键词 小肠间质瘤 小肠镜
下载PDF
DSA下排除胆道异物1例
7
作者 路军良 李京雨 +2 位作者 张强 徐力扬 刘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80-880,共1页
患者女,79岁。因十二指肠壶腹癌,梗阻性黄疸,先行PTCD引流胆汁后手术切除十二指肠壶腹部肿瘤,行十二指肠乳头成形。术中在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留置一段直径约4mm长度约50mm塑料支撑管(裁截自输液器)支撑吻合口,
关键词 胆道 异物 介入
下载PDF
肝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一例 被引量:3
8
作者 于聪慧 吕民生 +2 位作者 姚军波 李京雨 张强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43-643,共1页
关键词 肝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诊断 治疗 肝脏损伤 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个体化治疗方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松 刘涛 +2 位作者 于文文 周更须 封志纯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年第9期852-853,85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儿47例,依据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及主动脉瓣上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然后行介入封堵术。结果 46例(97.9%)介入治疗成功,1例(2.1%)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儿47例,依据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及主动脉瓣上造影进行诊断分型,然后行介入封堵术。结果 46例(97.9%)介入治疗成功,1例(2.1%)介入治疗失败;2例术后存在少量残余分流;1例术后出现三尖瓣轻-中度反流,未行特殊处理,术后3个月经胸超声心动图复查三尖瓣功能恢复正常;患儿均未发生膜部瘤破裂、封堵器脱落、持续溶血、房室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反流等术后并发症。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安全、有效,采用正确个体化介入封堵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 经胸超声心动检查术 心血管造影 介入封堵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