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军区中心医院介入诊疗中放射防护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强 于海军 +1 位作者 赵进沛 李秀芹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65-366,共2页
目的研究军区介入诊疗工作中存在的放射防护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方法在总结全区介入放射防护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需着重在4个方面下功夫:(1)加强放射防护相关法规标准的宣... 目的研究军区介入诊疗工作中存在的放射防护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方法在总结全区介入放射防护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需着重在4个方面下功夫:(1)加强放射防护相关法规标准的宣贯和教育培训。(2)加强放射防护监督监测力度。(3)加大介入放射项目的设备投入。(4)提高介入放射人员的诊疗和防护技术水平。结论对介入放射工作现状的分析探讨以及针对性的建议对于改进全区介入放射防护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放射防护 部队医院
下载PDF
放射科医疗服务投诉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伟宾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12期1183-1184,共2页
目的分析医院放射科医疗服务投诉的原因。方法对我院放射科2001年1月~2010年1月发生的57例医疗服务投诉从社会和医学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服务投诉主要原因有:医患双方医疗服务理念存在差异、医疗服务单向道德规范的... 目的分析医院放射科医疗服务投诉的原因。方法对我院放射科2001年1月~2010年1月发生的57例医疗服务投诉从社会和医学的角度,结合实际工作进行分析。结果医疗服务投诉主要原因有:医患双方医疗服务理念存在差异、医疗服务单向道德规范的局限性、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医患双方沟通不畅、患者及家属缺乏医学知识、医疗设备与医院发展不协调、科室日常管理缺乏规范性、新闻媒体的报道有失公允。结论放射科医疗服务投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院管理者、临床医师、放射科医务人员都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投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科 医院 医疗服务 医院管理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微小肝癌DSA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强 李京雨 +2 位作者 徐力杨 刘涛 路军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DSA对肝硬化并发微小肝癌(MHCC)的诊断价值。方法340例肝硬化患者,腹部增强CT及B超检查未见肝脏占位病变,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行肝动脉DSA,多角度投照,对造影发现的MHCC用微导管行肝段TACE治疗。结果DSA检查诊断MH... 目的探讨DSA对肝硬化并发微小肝癌(MHCC)的诊断价值。方法340例肝硬化患者,腹部增强CT及B超检查未见肝脏占位病变,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前行肝动脉DSA,多角度投照,对造影发现的MHCC用微导管行肝段TACE治疗。结果DSA检查诊断MHCC20例。病灶均为单发,直径0.4~1.0cm,DSA表现为肝动脉造影早期至中期出现边缘较清楚的结节状染色,染色持续时间15s以上。病灶分布在左叶2例,右叶18例。AFP阳性4例,阴性16例。TACE治疗1次11例,2次7例,3次2例。栓塞后均见病灶内碘油聚集。1例TACE治疗1次后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结论DSA对肝硬化并发MHCC的检出能力优于常规增强CT及B超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微小肝癌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
下载PDF
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京雨 张强 +1 位作者 徐力扬 刘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 评价介入放射方法诊断治疗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8例肢体动脉创伤伴有远端肢体缺血改变,其中2例伴大出血,伤者接受了选择性患肢动脉造影检查;7 例随后进行了动脉病变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分支或主...  目的 评价介入放射方法诊断治疗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8例肢体动脉创伤伴有远端肢体缺血改变,其中2例伴大出血,伤者接受了选择性患肢动脉造影检查;7 例随后进行了动脉病变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分支或主干栓塞、动脉内溶栓和血管内支架置放。结果 血管造影精确显示了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或动脉内膜损伤等病变性质。3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脉血栓病变综合应用介入治疗方法取代外科手术获得满意疗效。1例溶栓后证实动脉破裂和1例造影证实动静脉瘘后转手术治疗。结论 介入放射与外科方法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肢体动脉创伤的诊断治疗水平,有效挽救伤者肢体和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病变 创伤性 诊断与治疗 肢体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假性动脉瘤 动脉造影检查 动脉内膜损伤 动脉创伤 治疗方法 动脉破裂 内支架置放 动脉内溶栓 诊断治疗 放射方法 缺血改变 动脉分支 血管造影 病变性质 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肝硬化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DSA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京雨 张强 +2 位作者 刘涛 徐力扬 刘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60-663,共4页
目的评价DSA对肝硬化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诊断价值。方法170例非肿瘤肝硬化患者在接受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行DSA检查。对造影图像进行动态播放观察,记录APS出现时相、持续时间和相应区域肝实质染色特点,对非肿瘤性... 目的评价DSA对肝硬化非肿瘤性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诊断价值。方法170例非肿瘤肝硬化患者在接受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前行DSA检查。对造影图像进行动态播放观察,记录APS出现时相、持续时间和相应区域肝实质染色特点,对非肿瘤性APS和肝癌造影特征作鉴别。对术中发现的小肝癌行节段性TACE治疗。结果170例肝硬化患者DSA检查中31.7%显示了APS相关征象(54/170)。术前CT检查未见APS的142例中21.8%在DSA中显示了APS(31/142)。23例增强CT不均匀强化病例均有DSA阳性发现,其中16例诊断非肿瘤性APS,7例因CT动脉期局部密度增高区在门静脉期无明显低密度表现而不能确诊肿瘤者,经DSA诊断为小肝癌,其中1例伴有肿瘤性APS。结论DSA对肝硬化患者APS的发现率高,有助于肝内非肿瘤性改变与肝癌的鉴别诊断并指导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动脉 门静脉 分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刚 王子真 吴新淮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5期1984-1985,共2页
目的评价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GE HD750宝石CT机扫描,上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观察其在螺旋CT下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36例... 目的评价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GE HD750宝石CT机扫描,上腹部平扫加增强扫描,观察其在螺旋CT下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36例胰腺体积增大,其中局限性增大24例,弥漫性增大12例;5例患者胰腺出血,10例胰腺坏死。结论螺旋CT应用于急性胰腺炎诊断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肝血管性疾病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性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京雨 徐力扬 +1 位作者 张强 刘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对肝血管性疾病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6例因慢性肝病史临床初诊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增强CT及MRI检查发现门静脉显影时间及形态异常。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4例为肝动脉-门静脉畸形,2例为布-... 目的探讨介入方法对肝血管性疾病门静脉高压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 6例因慢性肝病史临床初诊疑似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增强CT及MRI检查发现门静脉显影时间及形态异常。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4例为肝动脉-门静脉畸形,2例为布-加综合征肝静脉狭窄。造影后分别予以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和肝静脉扩张成形治疗。结果所有介入性治疗操作均获得技术性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后血管造影显示肝动脉畸形血管完全消失或大部分已不显影,肝静脉狭窄解除。所有患者介入治疗后近期临床门静脉高压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1例弥漫性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2次栓塞后6个月发现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行溶栓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后症状消失;1例布-加综合征肝静脉狭窄于3年后复发,在外院植入肝静脉支架。结论应用介入方法对肝血管性疾病导致的门静脉高压进行确诊和治疗确切有效,是安全而微创性的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下载PDF
《请您诊断》病例20答案:绿色瘤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志钦 戈明媚 +2 位作者 廖玉珍 刘小林 王秋良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0期1172-1173,共2页
关键词 病例资料 绿色瘤 诊断 软组织密度 骨质疏松 骨质破坏 圆形肿块 眼球突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主动脉缩窄4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强 顾雪梅 《武警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429-430,共2页
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vta,COA)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一般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大类,其各类尚有亚型^[1]。西方国家发生率较高。本组为4例婴儿患者,在综合性医院相对少见。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主动脉缩窄
下载PDF
MSCT诊断主动脉弓离断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共1页
患者男,11天。主因"呼吸急促4天"入院,无发热抽搐,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65kg。MSCT容积再现成像:主动脉弓细小,于动脉导管开口前方明显狭窄呈细线状与降主动脉相连接,主动脉弓远端延续为左侧锁骨下动脉;肺动脉明显增宽,可见对比... 患者男,11天。主因"呼吸急促4天"入院,无发热抽搐,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65kg。MSCT容积再现成像:主动脉弓细小,于动脉导管开口前方明显狭窄呈细线状与降主动脉相连接,主动脉弓远端延续为左侧锁骨下动脉;肺动脉明显增宽,可见对比剂经动脉导管与降主动脉相交通(图1)。诊断:主动脉弓离断(导管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离断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MSCT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一例
11
作者 韩威 路军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7-247,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体检发现腹部肿块一年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腹腔可触及巨大肿块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无压痛,活动差,表面欠光滑,腹部扣诊呈浊音,肠鸣音正常。CT检查:腹腔内大量液体密度影,包绕肝脾,肝脏边缘呈扇贝形压迹...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体检发现腹部肿块一年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腹腔可触及巨大肿块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无压痛,活动差,表面欠光滑,腹部扣诊呈浊音,肠鸣音正常。CT检查:腹腔内大量液体密度影,包绕肝脾,肝脏边缘呈扇贝形压迹(图1),肝、脾和胰腺密度尚均匀,小肠受压向后下积聚,结肠游离于腹腔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假性黏液瘤 MSCT诊断 腹部肿块 腹腔内 病例资料 腹部膨隆 耻骨联合 液体密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腹膜后炎症性脂肪肉瘤1例
12
作者 张志强 顾雪梅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61-,672+679,共3页
  患者,男性,54岁.因两次右腹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1年,再次发现右腹部肿物11个月,腹胀3个月,发热10 d入院.患者2006年3月无诱因突发右上腹部疼痛,诊断肝肾间隙脓肿,切开引流.……
关键词 脂肪肉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下载PDF
经肝动脉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强 李京雨 +3 位作者 徐力扬 刘明 姚鹏 王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能性及效果。方法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9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ChildPugh分级:A级2例,B级6例,C级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及肝脏功能等...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自体骨髓干细胞肝内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应用可能性及效果。方法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9例,酒精性肝硬化1例。ChildPugh分级:A级2例,B级6例,C级1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影像学及肝脏功能等检查。移植术当日抽取患者自体骨髓30~50ml,分离出骨髓干细胞,经肝固有动脉注入。对于造影发现肝内有单发小肝癌者,先行肝段超选择TACE治疗,再选择性插管至正常肝动脉供血区,注入骨髓干细胞。术后1周、2周、1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复查肝功能等实验室指标。结果2例造影发现合并单发小肝癌。20例患者中,14例有效,6例无效。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发热、过敏反应及其他不适。结论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安全可行;部分肝硬化患者用此方法治疗近期有效;治疗中通过肝动脉造影可能发现其他影像学检查未能显现的早期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干细胞 移植 肝脏 肝硬化 肝动脉 治疗
下载PDF
慢性主-髂动脉闭塞内膜下再通治疗的可行性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京雨 刘涛 +2 位作者 徐力扬 张强 路军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可行性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慢性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经右肱动脉穿刺,使用超滑导丝自腹主动脉闭塞端穿入内膜下腔,分别向两侧髂动脉行内膜下再通。右侧导丝顺利重入髂外动脉真腔,左侧使用了... 目的探讨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可行性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慢性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经右肱动脉穿刺,使用超滑导丝自腹主动脉闭塞端穿入内膜下腔,分别向两侧髂动脉行内膜下再通。右侧导丝顺利重入髂外动脉真腔,左侧使用了双向内膜下再通技术。2支导丝经双侧股动脉穿刺点引出体外。经两侧股动脉用对吻技术行球囊扩张和支架置放(主动脉下端支架1枚,双侧髂动脉支架5枚)。结果主-髂动脉闭塞经内膜下途径成功再通。治疗后主-髂动脉支架内腔形态良好,血流通畅。双下肢缺血症状完全消失,踝臂指数(ABI)由0.32上升至0.96。10个月随访未见再狭窄表现。结论经动脉内膜下途径治疗主-髂动脉闭塞安全、可行,适用于慢性动脉硬化闭塞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 闭塞 内膜下再通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双向内膜下再通术治疗髂动脉长段闭塞1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京雨 刘涛 +2 位作者 张强 徐力扬 刘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6期475-476,共2页
关键词 闭塞 髂动脉 再通术 右股动脉穿刺 下肢间歇性跛行 长段 治疗 内膜
下载PDF
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京雨 于建 +2 位作者 张强 刘涛 徐力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52-1554,共3页
目的发展和应用动脉内膜下再通技术作为治疗左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途径。方法2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有典型的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症表现。经股动脉穿刺,应用常规方法做顺行动脉腔内再通失败后使用经动脉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超滑... 目的发展和应用动脉内膜下再通技术作为治疗左锁骨下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新途径。方法2例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患者,有典型的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症表现。经股动脉穿刺,应用常规方法做顺行动脉腔内再通失败后使用经动脉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超滑导丝在导管和长鞘支持下穿入闭塞端动脉内膜下腔,经过闭塞段后顺利重新进入动脉真腔,继而用8mm直径球囊完成闭塞段扩张成形并置入8mm×40mm支架。结果治疗后造影显示左锁骨下动脉形态恢复正常,左椎动脉血流方向转为正常。术后锁骨下动脉窃血症状消失。无动脉损伤或动脉栓塞并发症。结论应用内膜下再通技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症安全、简便,近期疗效满意。是治疗左锁骨下动脉闭塞时可供选择的另一重要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动脉 闭塞 内膜下 再通
下载PDF
旋转DSA在节段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京雨 张强 +2 位作者 徐力扬 刘明 陈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7期915-917,共3页
目的 评价旋转DSA(RDSA)在节段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 0例拟行节段性肝动脉栓塞的肝癌患者 ,TACE之前行常规DSA和RDSA肝动脉造影。对两种方法显示肝动脉分支、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结构等情况做对比观察 ,... 目的 评价旋转DSA(RDSA)在节段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 0例拟行节段性肝动脉栓塞的肝癌患者 ,TACE之前行常规DSA和RDSA肝动脉造影。对两种方法显示肝动脉分支、肿瘤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结构等情况做对比观察 ,进行 χ2 检验。结果 常规DSA在整体图像质量和显示肿瘤血管染色方面优于RDSA ;而RDSA显示能够独立分辨的肝亚段动脉及肿瘤供血动脉的能力则明显超过常规DSA(P <0 .0 0 1)。结论 RDSA在显示肝亚段动脉分支和明确肿瘤供血动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与传统DSA结合使用有助提高肝癌TACE治疗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DSA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癌
下载PDF
GE Discovery XR650 X线系统在儿童双下肢不等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伟宾 张燕 +5 位作者 吴新淮 顾雪梅 李金 胡刚 裴蕾 张志刚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3年第8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GE Discovery XR650 X线系统在儿童双下肢不等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 DiscoveryXR650 X线系统对18例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患者进行立位全脊柱、骨盆和全下肢全景拼接,评价图像效果。结果:所得矫正前后36幅图像均满足... 目的:探讨GE Discovery XR650 X线系统在儿童双下肢不等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GE DiscoveryXR650 X线系统对18例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患者进行立位全脊柱、骨盆和全下肢全景拼接,评价图像效果。结果:所得矫正前后36幅图像均满足临床骨科对患者矫正过程中的定性及相对定量评价。结论:GE Discovery XR650 X线系统在儿童双下肢不等长中的应用为骨科医生的全面评估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 DISCOVERY XR650 X线系统 全景拼接 儿童 双下肢不等长
下载PDF
介入性再通术治疗下肢动脉平齐闭塞病变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京雨 张强 +2 位作者 路军良 徐力扬 刘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0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性再通术治疗下肢动脉平齐闭塞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7例经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诊断的下肢主要动脉起始部平齐闭塞患者,病变分别位于髂总动脉(4例)、髂外动脉(2例)、股浅动脉(8例)、胫后或胫前动脉(3例),临... 目的探讨介入性再通术治疗下肢动脉平齐闭塞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7例经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诊断的下肢主要动脉起始部平齐闭塞患者,病变分别位于髂总动脉(4例)、髂外动脉(2例)、股浅动脉(8例)、胫后或胫前动脉(3例),临床表现为静息痛等下肢严重缺血症状。经同侧、对侧股动脉或右肱动脉等途径,主要使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方法对平齐闭塞端血管进行顺行开通治疗。结果17例患者中,12例成功使导丝和导管经平齐闭塞端进入并通过闭塞端,完成再通治疗,其中11例(11/12)使用了内膜下血管成形技术,在髂、股动脉共植入支架19枚;1例髂总动脉、2例股浅动脉和2例胫(胫前、胫后)动脉平齐闭塞病变因无法使导管导丝嵌入闭塞起始部而终止再通操作,再通成功率为70.59%(12/17)。未发生与介入操作相关的并发症。再通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踝臂指数(ABI)平均值从0.47上升至0.71。6个月近期随访无症状复发,8、12和24个月各有1例患者症状加重,其中1例复查CAT显示支架内完全闭塞。结论使用内膜下血管成形术对下肢动脉平齐闭塞病变进行再通治疗可以获得安全而良好的临床疗效,拓展了介入治疗对于复杂、严重下肢缺血病变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动脉 平齐闭塞 血管成形术 内膜下
下载PDF
恶性脑膜瘤7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方园 王鲁平 +2 位作者 张玉萍 刘志钦 皋岚湘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12,共6页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7例恶性脑膜瘤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5.9岁。患者因...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7例恶性脑膜瘤病例进行临床资料、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 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20~78岁,平均年龄55.9岁。患者因抽搐、头痛、肌力减退、视力丧失等就诊。肿瘤位于大脑镰旁、额颞部、前颅凹及鞍上斜坡等。头颅MRI示病变不均匀异常信号及等信号影,增强扫描后病变出现明显强化。其中横纹肌样脑膜瘤2例,镜下见中等偏大、偏位核及胞质红染的横纹肌样细胞;乳头状脑膜瘤1例,镜下见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及血管周围假菊形团结构;间变型脑膜瘤4例,镜下见排列密集、明显异型、核分裂象多见的癌样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EMA和vimentin(+),CD34、GFAP和CK均(-);其中3例PR(+),Ki-67阳性指数为14%~57%。结论恶性脑膜瘤(WHOⅢ级)较为少见,可分为横纹肌样、乳头状、间变型3个组织学亚型,具有高复发和高侵袭性生长特点,需与黑色素瘤、非典型畸胎样瘤/横纹肌样瘤、胶质细胞来源肿瘤、转移癌等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脑膜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