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糖类物质的抗辐射防护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秀芹 刘士敏 +2 位作者 赵进沛 赵亚朴 魏刚 《华北国防医药》 2005年第5期349-351,共3页
关键词 辐射防护 多糖类 多糖类 细菌 香菇多糖 壳多糖
下载PDF
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医学救援的防护与快速处置要点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进沛 李秀芹 徐书显 《华北国防医药》 2007年第3期22-23,共2页
核事故、放射事故、核恐怖袭击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程度的不确定性、后果的惨烈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这类事件一旦发生,除造成人员伤亡之外,还会引起人们严重的心理恐慌和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医学应急救援作为应... 核事故、放射事故、核恐怖袭击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程度的不确定性、后果的惨烈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这类事件一旦发生,除造成人员伤亡之外,还会引起人们严重的心理恐慌和社会经济秩序混乱。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医学应急救援作为应对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抢救伤员生命、指导公众防护、评估和协助消除事件后果的使命,对有效应对并及时控制事态扩散、减轻事故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辐射 救援作业 辐射防护
下载PDF
北京军区2002~2008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秀芹 谷悦 +2 位作者 赵进沛 杨新芳 孟园 《中国辐射卫生》 2011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了解辖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方法用热释光剂量法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对监测结果按照不同年份、不同工种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从2002~2008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为2.9 mSv.a-1,放射诊断... 目的了解辖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方法用热释光剂量法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对监测结果按照不同年份、不同工种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从2002~2008年人均年有效剂量为2.9 mSv.a-1,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剂量逐年下降,介入、核医学、放疗工作人员剂量逐年增高。结论该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符合国家标准,但要注意介入、核医学和放疗工作人员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剂量 监测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微核培养方法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秀芹 赵进沛 +2 位作者 任庆余 杨睿峰 魏刚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5年第5期1249-1250,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剂量估算 淋巴细胞微核 BLOCK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 培养 电离辐射技术 职业受照人群 胞质分裂阻断 甲基纤维素法
下载PDF
新型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的性能测试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进沛 周超 +3 位作者 王新彤 江其生 张建 李秀芹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对新型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方法:参照国家标准"个人与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GB/T10264-2014)和计量检定规程"个人与环境监测用X、γ辐射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JJG593-2016)对新型热... 目的:对新型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方法:参照国家标准"个人与环境监测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GB/T10264-2014)和计量检定规程"个人与环境监测用X、γ辐射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JJG593-2016)对新型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的非线性响应、能量响应、量值检验、相对误差及变异系数等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并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结果:新型热释光个人剂量计的非线性响应、能量响应、量值检验、相对误差及变异系数等相关性能指标经测试,能够满足国家标准和计量检定规程规定的标准限值。结论:新型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各相关性能均可满足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剂量监测 个人剂量计 性能评价
下载PDF
一种热释光剂量计的性能检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进沛 王琳杰 +3 位作者 周超 张建 江其生 李秀芹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第3期37-40,共4页
目的通过系统检测一种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全面评价该系统的可靠性。方法参照JJG 593-2006、GBZ207-2016和GB/T 10264-2014,对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的批均匀性、稳定性、入射角响应、线性、能量响应、量值检验、残余剂量、探测... 目的通过系统检测一种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全面评价该系统的可靠性。方法参照JJG 593-2006、GBZ207-2016和GB/T 10264-2014,对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的批均匀性、稳定性、入射角响应、线性、能量响应、量值检验、残余剂量、探测限等8个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要求比对。结果各项性能指标检测结果满足国家及行业规定的指标限值。结论该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可以用于人与环境辐射剂量的测量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剂量检测 性能评价 个人剂量
下载PDF
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HACCP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秀芹 赵进沛 +4 位作者 吴欣 杨新芳 徐春艳 杨会锁 石德光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8期1007-1008,1011,共3页
目的建立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医疗照射安全。方法采用HACCP管理系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射线项目从预审到使用的各个环节辐射危害分析、危害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估计,确立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 目的建立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医疗照射安全。方法采用HACCP管理系统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射线项目从预审到使用的各个环节辐射危害分析、危害的严重性和危险性估计,确立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关键控制点。结果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HACCP包括建设项目设计预审、施工监督、验收检测、状态检测和检测技术的质量保证等关键环节。结论 HACCP质量保证体系赋予了放射卫生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军队放射卫生监督监测工作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 放射卫生 监督监测 HACCP 质量保证体系
原文传递
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检定的质量保证及刻度因子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秀芹 赵进沛 +2 位作者 米宁 杨新芳 侯金兵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18期2191-2193,共3页
目的为保证辐射受照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探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检定过程影响因素,计算线性和不同能响刻度因子,确定不同类别照射群体所使用的刻度因子。方法依据标准JJG 593-2006,设计2种方案进行系统检定。方案1:已筛选退... 目的为保证辐射受照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探讨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检定过程影响因素,计算线性和不同能响刻度因子,确定不同类别照射群体所使用的刻度因子。方法依据标准JJG 593-2006,设计2种方案进行系统检定。方案1:已筛选退火后的探测器片放于有机玻璃平衡板中,分别予以不同剂量的137Csγ射线照射;方案2:将探测器片放于剂量计盒中,置于与方案1相同位置,予γ射线照射和窄谱过滤X射线照射。计算线性和刻度因子。结果直接照射探测器片与将探测器片放于剂量计壳中照射刻度因子差异以及不同辐射能量响应刻度因子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检定时应严格控制平衡条件,带剂量计盒平衡。对于放射诊断照射群体,应用低能量刻度因子;对于放射治疗照射群体,应用γ射线照射的刻度因子。2种刻度因子的使用,使监测数据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 检定 质量保证 刻度因子
原文传递
热释光辐射剂量探测技术在医疗照射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赵进沛 刘志鹏 许泽 《职业与健康》 CAS 2013年第16期2090-2091,2094,共3页
该文对热释光辐射剂量探测技术在放射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热释光辐射剂量探测技术在不同种类医疗照射中应用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关注对象既包括患者或受检者,也包括放射诊... 该文对热释光辐射剂量探测技术在放射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和放射治疗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热释光辐射剂量探测技术在不同种类医疗照射中应用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关注对象既包括患者或受检者,也包括放射诊疗从业人员。指出热释光技术在医疗照射辐射剂量学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将在今后医疗照射剂量学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辐射 检测 医疗照射
原文传递
利用Barracuda系统测量医用CT剂量指数量值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秀芹 赵进沛 +2 位作者 杨会锁 胡平 杨新芳 《职业与健康》 CAS 2012年第8期954-955,共2页
目的为保证医用CT剂量指数量值的准确性,评定其不确定度。方法建立Barracuda系统10 cm长杆电离室测量CT剂量指数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通过计算给出不确定度。结果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6.5%。结论利用Bar-racuda系统测量医用CT剂量... 目的为保证医用CT剂量指数量值的准确性,评定其不确定度。方法建立Barracuda系统10 cm长杆电离室测量CT剂量指数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通过计算给出不确定度。结果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6.5%。结论利用Bar-racuda系统测量医用CT剂量指数量值不确定度主要受测量系统不确定度、校准因子、层厚偏差等分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acuda、医用CT 剂量指数 测量不确定度
原文传递
退火冷却方式对热释光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进沛 张建 +1 位作者 卢世玉 李秀芹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19期2637-2639,共3页
目的探讨在退火温度240℃条件下,不同冷却方式对热释光探测器分散性、灵敏度及发光曲线的影响,探究最优化冷却条件。方法将分散性为±5%的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取出96片,随机分为12个小组,每小组8片,首先进行退火处理,随后对各... 目的探讨在退火温度240℃条件下,不同冷却方式对热释光探测器分散性、灵敏度及发光曲线的影响,探究最优化冷却条件。方法将分散性为±5%的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取出96片,随机分为12个小组,每小组8片,首先进行退火处理,随后对各组进行不同方式的冷却,在标准辐照源照射完成后进行测量。实验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 5℃的冷却条件和应用风扇的情况下,实验结果的变异系数为最小(3.6%),发光曲线的形状、一致性最好。结论退火冷却方式对实验结果有明显影响,240℃退火条件下的最优化冷却方式为5℃的冷却温度和应用风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探测器 退火 冷却 发光曲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