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刘燕 詹同彤 +7 位作者 胡昕 卢岩 郝菲儿 由玉岩 崔多英 刘赫 滑荣 张成林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7-551,共5页
对北京动物园2005—2016年病死野生动物病原菌分离的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在168种537只动物的935份样本中,307只动物的515份样本分离到病原菌580株,检出率为57.1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2.20%,同时还发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链球菌... 对北京动物园2005—2016年病死野生动物病原菌分离的情况统计分析发现,在168种537只动物的935份样本中,307只动物的515份样本分离到病原菌580株,检出率为57.17%;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2.20%,同时还发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等。病变脏器以肝脏(31.33%)和肺脏(22.46%)最多,肺脏标本的病原菌检出率最高(62.38%),说明呼吸系统疾病在圈养野生动物疾病中的占比较高。部分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原菌对磺胺、青霉素的耐药性为25.00%~78.57%,而对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等的耐药性为10.00%~36.36%。本结果可以指导临床治疗用药,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野生动物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圈养野生动物捻转血矛线虫诊断及防控综述
2
作者 蒋鹏 赵素芬 +4 位作者 滑荣 张欢 刘燕 詹同彤 卢岩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8-935,共8页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反刍动物体内常见的寄生虫,圈养食草类野生动物感染捻转血矛线虫须引起重视,因其致病性更强,会增加宿主的死亡率。从捻转血矛线虫的病原学特点和诊断方法入手,对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技术,包括药...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反刍动物体内常见的寄生虫,圈养食草类野生动物感染捻转血矛线虫须引起重视,因其致病性更强,会增加宿主的死亡率。从捻转血矛线虫的病原学特点和诊断方法入手,对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技术,包括药物防治、免疫防治和生物防治进行综述,结合圈养食草类野生动物的饲养特点,提出加强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和保护易感动物的措施,为圈养野生动物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捻转血矛线虫 诊断 防控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在圈养野生动物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霍永腾 国欣欣 +8 位作者 普天春 姜瑞婕 王昕 赵京 孙亚美 李思涵 卢岩 赵素芬 张成林 《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5期337-341,共5页
随着影像学技术在小动物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和推广,野生动物影像学检查在国内圈养单位逐步开展。但临床上野生动物存在不易保定、参考资料少等难题,影像学检查操作难度较大,尤其是大动物或者凶猛动物,涉及麻醉、保定、苏醒护理等,程序相... 随着影像学技术在小动物医学上被广泛应用和推广,野生动物影像学检查在国内圈养单位逐步开展。但临床上野生动物存在不易保定、参考资料少等难题,影像学检查操作难度较大,尤其是大动物或者凶猛动物,涉及麻醉、保定、苏醒护理等,程序相对复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野生动物健康体检及疾病诊疗工作,北京动物园自上世纪80年代起,逐步开展野生动物影像学检查。本文报告4例动物B超及X射线影像检查数据,总结影像学技术在野生动物上的应用及技术难题,以期为圈养野生动物疾病诊治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野生动物 影像学技术 B超 X射线
下载PDF
狒狒圈舍废弃栖杠的嗅觉丰容对圈养食肉动物行为的影响
4
作者 曹雅妮 黄心蕊 +7 位作者 张媛媛 张轶卓 何绍纯 赵荆 马骏 张涛 张成林 刘定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8,共10页
单调的饲养环境是导致圈养食肉动物表现刻板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圈养动物刻板行为的发生,探索便于操作、经济且有效的丰容方式是动物饲养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以狒狒圈舍废弃栖杠作为嗅觉丰容材料,对北京动物园小型(9种... 单调的饲养环境是导致圈养食肉动物表现刻板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少圈养动物刻板行为的发生,探索便于操作、经济且有效的丰容方式是动物饲养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以狒狒圈舍废弃栖杠作为嗅觉丰容材料,对北京动物园小型(9种)、中型(4种)和大型(7种)食肉动物进行嗅觉丰容实验。在非投喂时段,采用扫描动物取样和瞬时记录法,分别对28只动物在丰容前后的5种行为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小型和中型食肉动物在丰容后对旧设施的使用频次显著下降(小型:P=0.026;中型:P=0.038),而大型食肉动物无显著变化(P>0.05)。仅小型食肉动物的刻板性走动、休息和观望行为频次显著下降(走动:P=0.023;休息:P=0.023;观望:P=0.017),其他类群的各类行为均无显著变化(P>0.05)。同时,丰容后小型食肉动物的行为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P=0.008),主要表现为动物花费较多的时间探究新的丰容设施;中型和大型食肉动物的行为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显著。结果表明,使用带有狒狒身体气味的栖杠进行嗅觉丰容,仅对小型食肉动物有效,对中型和大型食肉动物无效。研究认为,以其他动物圈舍的废弃栖架等物品作为丰容材料,对小型食肉动物进行嗅觉丰容,是一种低成本、有效且操作简便的嗅觉丰容方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丰容 食肉动物 行为 栖杠 动物福利
下载PDF
三种圈养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组差异分析
5
作者 张媛媛 赵素芬 +5 位作者 王运盛 李祥翔 蒋鹏 刘燕 张成林 卢岩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80-592,共13页
川、滇、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Rh.bieti、Rh.brelichi)均为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作为典型的食叶动物,其肠道微生物组特性研究也备受学者关注。为探究川、滇、黔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组结构,促进金丝猴胃肠... 川、滇、黔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Rh.bieti、Rh.brelichi)均为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作为典型的食叶动物,其肠道微生物组特性研究也备受学者关注。为探究川、滇、黔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组结构,促进金丝猴胃肠道健康及为相关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数据,以北京动物园管理处圈养的3种7只金丝猴为研究对象,采用16S r DNA测序及分析技术,开展相同圈养环境下3种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圈养健康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组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这与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成分相似,金丝猴暴露于人类影响和圈养环境中可能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组人源化;川金丝猴样本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低于滇、黔金丝猴,3种金丝猴在细菌域不同分类水平上存在多物种的差异,且3种金丝猴OTUs在不同分类水平共检测到47个微生物标志物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圈养条件下,3种金丝猴的食物种类和结构基本一致,这提示相同圈养环境下3种金丝猴肠道微生物组间的差异可能并非源于圈养环境下的食物组成;此外,腹泻滇金丝猴样本肠道微生物组多样性显著降低,同时伴随着优势菌结构的改变和潜在病原菌的出现,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紊乱可能导致个体腹泻的发生,变形菌门弧菌属(Vibrio)、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和泛菌属(Pantoea)4个属的出现可能导致个体腹泻。研究结果可为圈养金丝猴的饲养繁殖、营养代谢和胃肠道适应等方面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 川金丝猴 滇金丝猴 黔金丝猴 16S rDNA 肠道微生物组
下载PDF
舒泰对18只黑猩猩短期重复化学保定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霍永腾 赵素芬 +13 位作者 陈海良 夏茂华 戴春阔 卢岩 李胜 雷英 焦思敏 朱云芸 范昕琳 韩俊武 杨明海 刘金鹏 普天春 张成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47,共6页
为配合黑猩猩引进检疫和转运,本试验使用舒泰分别对18只(第1次)和15只(第2次)黑猩猩进行短期内2次化学保定,通过比较用药剂量及诱导期、麻醉期和恢复期的持续时间差异,探讨舒泰对不同年龄和性别黑猩猩的保定效果。结果显示:保定效果总... 为配合黑猩猩引进检疫和转运,本试验使用舒泰分别对18只(第1次)和15只(第2次)黑猩猩进行短期内2次化学保定,通过比较用药剂量及诱导期、麻醉期和恢复期的持续时间差异,探讨舒泰对不同年龄和性别黑猩猩的保定效果。结果显示:保定效果总体良好,黑猩猩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2次保定的用药剂量介于1.69~9.75 mg/(kg·bw),平均用药剂量为(4.90±2.02)mg/(kg·bw);诱导期黑猩猩四肢逐渐无力,对外部刺激逐渐失去反应;麻醉期生理状况平稳,肌松效果良好,睁眼,呼吸平稳通畅,翻正反射和痛觉消失;恢复期眼睑和前肢手指最先活动,随后肢体动作逐渐加大,至完全恢复正常;统计结果显示,成年组的平均用药剂量显著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P<0.05);恢复期时长存在年龄依赖性增长(P<0.05);雄性组的诱导期时长显著少于雌性组(P<0.05)。本试验结果可为临床使用舒泰对黑猩猩进行化学保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猩猩 舒泰 用药剂量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研究进展
7
作者 詹同彤 王平峰 +8 位作者 郑晓美 文琦琦 叶刚 邓林华 由玉岩 何鸣 王茜 李才武 凌珊珊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0-778,共9页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在圈养大熊猫中的耐药性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情况,对大熊猫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能导致出血性肠炎、泌尿道感染等多种疾病。随着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 近年来,肺炎克雷伯菌在圈养大熊猫中的耐药性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多重耐药情况,对大熊猫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可能导致出血性肠炎、泌尿道感染等多种疾病。随着大熊猫数量的增加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显著。其致病机制涉及荚膜、脂多糖、菌毛及铁载体等多个因素,共同参与了该菌的定植和侵袭过程。从传统培养到现代分子检测,针对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的病原鉴定和诊断技术变得简便快速、可靠性逐渐凸显。目前,积极开展抗菌药物研发,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探索中药和植物提取物等替代治疗方式,抑制细菌生长并减缓耐药性发展势在必行。笔者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大熊猫肺炎克雷伯菌病原生物学特性、耐药现状及诊断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和分析,为进一步控制和延缓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耐药性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大熊猫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耐药机制 检测
下载PDF
大熊猫从幼年到亚成体粪便真菌多样性及功能分析
8
作者 刘燕 刘学锋 +8 位作者 胡昕 郝菲儿 崔多英 刘赫 滑荣 卢岩 郑常明 杨明海 张成林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5-821,共7页
为分析圈养幼年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向亚成体转变过程中的真菌菌群组成和变化规律,以北京动物园圈养的3只14~36月龄大熊猫为研究对象,通过Mi Seq测序平台分别测定3只大熊猫14、16、21、26、31、36月龄粪便样本的真菌菌群多... 为分析圈养幼年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向亚成体转变过程中的真菌菌群组成和变化规律,以北京动物园圈养的3只14~36月龄大熊猫为研究对象,通过Mi Seq测序平台分别测定3只大熊猫14、16、21、26、31、36月龄粪便样本的真菌菌群多样性和群落功能。结果表明:(1)3只大熊猫个体间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无显著差异,26月龄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最高;(2)门水平上,3只大熊猫的主要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36月龄与其他月龄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Phragmoplastophyta、unclassified_d__Eukaryota、unclassified_k__Metazoa__Animalia_和unclassified_k__Fungi等,说明不再饲用奶粉的36月龄大熊猫真菌组成发生较大变化;(3)真菌群落功能预测发现3只大熊猫的真菌主要属于腐生营养型。研究结果可为亚成体大熊猫肠道微生态健康状况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粪便 真菌多样性 功能分析 亚成体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DSS诱导肠炎小鼠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9
作者 刘宇航 陈晓林 +3 位作者 陈建酬 滑荣 李同好 冯鑫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32-41,共10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草药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肠炎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1日龄的SPF级雄性BALB/c小鼠42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DSS组)、治疗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前6天为适应期,所有小鼠自由饮用灭菌水。试验期间...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草药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肠炎小鼠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1日龄的SPF级雄性BALB/c小鼠42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DSS组)、治疗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前6天为适应期,所有小鼠自由饮用灭菌水。试验期间(共12天)对照组小鼠自由饮用灭菌水;DSS组和治疗组小鼠在试验期前5天饮用3.5%DSS溶液;试验后7天DSS组小鼠恢复为灭菌水,而治疗组小鼠改为复方中草药溶液(30 mg/m L)。试验最后一天采集小鼠血液和肠道组织样品,用于血液抗氧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指标分析,以及肠道菌群差异性分析等。结果 各组小鼠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差异(P>0.05),DSS组和治疗组小鼠的AD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SS组和治疗组小鼠的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SS组和治疗组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IL-4、IL-10、TNF-α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复方中草药能提高优势菌厚壁菌门、降低拟杆菌门丰度,同时提升有益菌乳杆菌的丰度,显著降低Alistipes的丰度。结论 复方中草药溶液(30mg/m L)对治疗DSS诱导的肠炎小鼠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葡聚糖硫酸钠 复方中草药 抗氧化指标 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一例丹顶鹤幼鹤血液原虫致死病例报告
10
作者 赵素芬 王运盛 +7 位作者 李婧伦 蒋鹏 滑荣 张欢 胡昕 詹同彤 李茹 卢岩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93-797,共5页
依据临床病理变化、系统病理学观察、实验室检测及病原菌分离培养等技术对大连某动物园1只死亡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幼鹤进行诊断。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心肌、肺、肝和脾组织大面积坏死,坏死区域及周边散在分布大量寄生于细胞内... 依据临床病理变化、系统病理学观察、实验室检测及病原菌分离培养等技术对大连某动物园1只死亡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幼鹤进行诊断。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心肌、肺、肝和脾组织大面积坏死,坏死区域及周边散在分布大量寄生于细胞内的蓝染的、直径6~14μm、呈圆形、椭圆形或香蕉状的虫体,肾间质及肠黏膜固有层亦可观察到大量虫体,诊断该病例为感染血液原虫(Leucocytozoon sp.)致死,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相关野生动物疾病诊断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血液原虫 圈养
下载PDF
大熊猫食用竹营养价值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滑荣 张欢 +5 位作者 魏珊 杨宵宵 徐海泓 刘学锋 张成林 丛一蓬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99-103,共5页
试验旨在测定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饲用毛竹笋、雷竹笋、笔竿竹、水竹、苦竹、早园竹、合江方竹、斑苦竹、巴山木竹、八月竹和小方竹的叶、枝、茎样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确定营养较为均衡的竹类饲料。结果显示:水竹叶干物质含量最高,为87.34%... 试验旨在测定我国人工圈养大熊猫饲用毛竹笋、雷竹笋、笔竿竹、水竹、苦竹、早园竹、合江方竹、斑苦竹、巴山木竹、八月竹和小方竹的叶、枝、茎样品的营养成分含量,确定营养较为均衡的竹类饲料。结果显示:水竹叶干物质含量最高,为87.34%;雷竹笋粗蛋白含量较高,为24.64%;早园竹粗脂肪含量较高,为3.68%;苦竹叶粗灰分含量最高,为27.26%;巴山木竹茎粗纤维含量最高,为53.41%。毛竹笋、雷竹笋含水量较高,分别为86.04%和89.57%;苦竹枝总能含量较高,为20.02 MJ/kg。小方竹叶钙含量为1.18%,具有补充钙的利用价值;而笋类的磷和总糖含量高于竹类,分别约为0.3%、15.0%。研究表明,大熊猫食用竹营养价值存在差异,笋类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竹类的营养价值表现为由叶、枝、茎依次降低,在选择大熊猫竹子饲料时应兼顾其营养价值和适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饲料 竹子 竹笋 营养价值
下载PDF
牛乳外泌体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晓林 滑荣 +5 位作者 刘宇航 李同好 祝惠 柒启恩 张辉华 冯鑫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2-8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牛乳外泌体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影响。选取21日龄SPF级雄性BALB/c小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DSS组)、牛乳外泌体组(Exo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试验期间对照组小鼠自由饮水;DSS... 试验旨在研究牛乳外泌体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影响。选取21日龄SPF级雄性BALB/c小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DSS组)、牛乳外泌体组(Exo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试验期间对照组小鼠自由饮水;DSS组小鼠前5 d自由饮用3.5%的DSS溶液,后7 d自由饮水,Exo组小鼠前5 d自由饮用3.5%的DSS溶液,后7 d每只小鼠灌喂10μL牛乳外泌体(1 g/L)。试验期12 d。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的平均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DSS组和Exo组小鼠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DSS组和Exo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小鼠血清的抗氧化指标和肠道长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12 d,Exo组小鼠的DAI评分显著低于DSS组(P<0.05)。研究表明,灌喂10μL牛乳外泌体(1 g/L)对DSS诱导结肠炎的小鼠影响有限,可能是由于灌喂的剂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外泌体 葡聚糖硫酸钠 结肠炎小鼠 血清指标
下载PDF
圈养大熊猫肠道乳酸菌分离及益生特性
13
作者 李倜 胡昕 +6 位作者 张潇月 杨晨曦 李静 曹雪笛 石雪雪 邹立扣 赵珂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063-4077,共15页
【背景】大熊猫数量稀少、繁殖困难,在其生长过程中极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死亡。【目的】分析圈养大熊猫肠道可培养乳酸菌的群落结构与功能,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为大熊猫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背景】大熊猫数量稀少、繁殖困难,在其生长过程中极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死亡。【目的】分析圈养大熊猫肠道可培养乳酸菌的群落结构与功能,筛选具有益生特性的乳酸菌菌株,为大熊猫消化系统疾病的预防和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及菌种资源。【方法】采用3种培养基分离大熊猫粪便中的乳酸菌,通过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过氧化氢试验对分离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基于BOXA1R-PCR图谱遗传多样性选取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同时分析乳酸菌菌株安全性和益生特性。【结果】通过初步鉴定共分离获得58株乳酸菌,根据BOXA1R-PCR结果挑选20株菌进行测序,结果显示20株菌分属于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肠球菌属(Enterococc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这4个属,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大熊猫肠道乳酸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20株乳酸菌均不溶血,17株乳酸菌对11种抗生素均敏感;11株菌耐pH值2.0酸性条件,14株菌对0.3%的胆盐具有良好的耐受性。5株菌SW-51、SW-48、MQ-41、SW-58和MX-23对3种指示菌均具有抑菌效果,50%以上的供试菌株具有自凝聚和共凝聚能力,3株菌的产酸和生长速率较一致,其中乳酸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MX-23生长最快且产酸能力最强。【结论】大熊猫肠道内蕴藏着丰富的乳酸菌资源,其结构与组成受其年龄影响,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养大熊猫 乳酸菌 分离 益生特性
原文传递
分区饲养和环境丰容对黑麂行为的影响
14
作者 张媛媛 姚雪梅 +11 位作者 曹雅妮 张轶卓 刘萍 侯杨 张成林 胥哲 冯妍 倪艳霞 王蕊 姚昕 何绍纯 刘定震 《生物学通报》 CAS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新引入个体与原有个体间的冲突是导致圈养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种群建群失败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首次采用分区饲养和丰容的方式建立一个新黑麂种群,同时采用焦点取样、瞬时记录法观察记录4只黑麂在展区改造后和种群建立初期的行为... 新引入个体与原有个体间的冲突是导致圈养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种群建群失败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首次采用分区饲养和丰容的方式建立一个新黑麂种群,同时采用焦点取样、瞬时记录法观察记录4只黑麂在展区改造后和种群建立初期的行为,并分析其在室外不同区域的行为与时间分配。结果表明,在种群建立初期,黑麂走动时间所占比例最大(30.6%),选择室内区域时间所占比例最大(42.1%),其中外血雄性个体选择室内区域所占比例最大(50.2%)。在实验期间种内打斗行为频次低,表明分区饲养和丰容可有效避免打斗行为的发生,有助于建立圈养黑麂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麂 展区改造 环境丰容 动物转移
下载PDF
亚洲象胃蝇生态习性观察及一龄幼虫形态研究
15
作者 安琢玮 保明伟 +7 位作者 周方易 徐雯恬 闫利平 汤雨明 杨明海 张成林 周同山 张东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6-463,共8页
【目的】首次报道我国象胃蝇属新纪录,记录亚洲象胃蝇Cobboldia elephantis产卵习性,确定了其孵化的条件并对1龄幼虫的形态进行描述,与胃蝇属Gasterophilus、犀胃蝇属Gyrostigma其他物种形态进行比较。【方法】野外观察并记录亚洲象胃... 【目的】首次报道我国象胃蝇属新纪录,记录亚洲象胃蝇Cobboldia elephantis产卵习性,确定了其孵化的条件并对1龄幼虫的形态进行描述,与胃蝇属Gasterophilus、犀胃蝇属Gyrostigma其他物种形态进行比较。【方法】野外观察并记录亚洲象胃蝇的产卵习性;实验室测试亚洲象胃蝇幼虫的孵化条件,记录幼虫孵化过程,对卵及1幼虫的形态鉴别特征进行描述。【结果】野外记录到亚洲象胃蝇产卵于象牙基部,卵块为紧密相接的排布方式,计数了单侧象牙被寄生的卵量为56-385枚之间;实验表明亚洲象胃蝇幼虫需在水中孵化,水温达到35℃时幼虫孵化时间为5min,与亚洲象在3-5月份野外活动时段当地的最高气温相吻合,也符合亚洲象需要经常沐浴或泥浴来维持体表水分的特点;通过观察1龄幼虫的形态特征,发现亚洲象胃蝇口钩侧面存在两对副口钩、未发现剑状的唇基、后气门不突出于虫体且尾节末端存在棘刺等明显有别于胃蝇属及犀胃蝇属已知物种的特征。【结论】胃蝇亚科在我国记录增至2属,明确了象胃蝇属1龄幼虫的形态鉴别特征。鉴于该类群为野生动物胃蝇蛆病的病原体,建议对亚洲象等濒危动物持续实施胃蝇蛆病监测,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胃蝇属 生态习性 1龄幼虫 形态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