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萝卜硫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见冬 袁其朋 钱忠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6-80,共5页
萝卜硫素 (1 异硫氰酸 4 甲磺酰基丁烷 )是蔬菜中所发现的抗癌效果最好的植物活性物质 ,能够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仅对身体有益的Ⅱ型酶 ,同时抑制Ⅰ型酶的产生 ,使细胞形成对抗外来致癌物浸蚀的膜 ,达到抗癌效果。本文主要对萝卜硫素... 萝卜硫素 (1 异硫氰酸 4 甲磺酰基丁烷 )是蔬菜中所发现的抗癌效果最好的植物活性物质 ,能够刺激人或动物细胞产生仅对身体有益的Ⅱ型酶 ,同时抑制Ⅰ型酶的产生 ,使细胞形成对抗外来致癌物浸蚀的膜 ,达到抗癌效果。本文主要对萝卜硫素的抗癌机制、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硫素 抗癌机制 生产方法 蔬菜 活性物质 生理功能
下载PDF
产辅酶Q_(10)酵母的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延静 袁其朋 梁浩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5-69,共5页
研究了豆油、豆粉、胡萝卜汁、西红柿汁、烟叶、β -胡萝卜素、桔子皮汁等自然物的添加对酵母发酵生产CoQ1 0 的影响 ,结果表明它们均能大幅度提高酵母菌中CoQ1 0 的含量。其中豆油、豆粉、西红柿汁、桔子皮汁是富含CoQ1 0 和胡萝卜素... 研究了豆油、豆粉、胡萝卜汁、西红柿汁、烟叶、β -胡萝卜素、桔子皮汁等自然物的添加对酵母发酵生产CoQ1 0 的影响 ,结果表明它们均能大幅度提高酵母菌中CoQ1 0 的含量。其中豆油、豆粉、西红柿汁、桔子皮汁是富含CoQ1 0 和胡萝卜素合成途经中的前体物质因而提高了CoQ1 0 的产量 ;烟叶和 β -胡萝卜素阻断了合成 β -胡萝卜素的途经从而起到提高CoQ1 0 合成的作用 ;胡萝卜汁的作用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微生物中CoQ1 0 的合成与 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酵母 发酵条件 生物合成 发酵生产 Β-胡萝卜素
下载PDF
添加氧载体及表面活性剂对番茄红素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朱艳 袁其朋 王航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3,共4页
通过添加氧载体(正十二烷、正己烷、过氧化氢),有效改善发酵体系中的氧传递速率,从而促进了三孢布拉氏霉菌合成番茄红素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第0d加入1.0%的正己烷、正十二烷时番茄红素的生成量分别提高了25.32%、72.84%,在第1d,添... 通过添加氧载体(正十二烷、正己烷、过氧化氢),有效改善发酵体系中的氧传递速率,从而促进了三孢布拉氏霉菌合成番茄红素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第0d加入1.0%的正己烷、正十二烷时番茄红素的生成量分别提高了25.32%、72.84%,在第1d,添加50μL/100mL过氧化氢时番茄红素的生成量提高了40.35%,在加入正十二烷的同时,再加入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Tween20,Tween80,Span-20等,可使番茄红素的产量最多提高11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红素 氧载体 过氧化氢 氧传递速率 表向活性剂
下载PDF
小分子效应物对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永生 袁其朋 +1 位作者 秦敬改 钱忠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7-100,共4页
利用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生产番茄红素具有较大的工业化生产潜力。本文主要考察了在小试过程中,不同小分子效应物对三孢布拉氏霉菌合成番茄红素的影响。结果表明:trinton-X100对菌体中番茄红素含量影响较小,span-20、β-紫罗酮和异烟肼... 利用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生产番茄红素具有较大的工业化生产潜力。本文主要考察了在小试过程中,不同小分子效应物对三孢布拉氏霉菌合成番茄红素的影响。结果表明:trinton-X100对菌体中番茄红素含量影响较小,span-20、β-紫罗酮和异烟肼却可以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特别是添加span-20可使番茄红素含量提高2倍,达98.6mg/L发酵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效应物 发酵法生产 番茄红素 三孢布拉氏霉菌
下载PDF
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莱菔硫烷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梁浩 袁其朋 +2 位作者 东惠茹 钱忠明 刘玉梅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98-899,909,共3页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莱菔硫烷的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种属、不同产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子提取物中莱菔硫烷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莱菔硫烷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青花菜种... 目的研究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莱菔硫烷的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种属、不同产地的十字花科植物种子提取物中莱菔硫烷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十字花科植物种子中莱菔硫烷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且青花菜种子中莱菔硫烷的含量最高,可达4.748mg·g-1。结论青花菜种子是制备莱菔硫烷的优良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十字花科植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产γ-内酰胺水解酶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海泉 苏磊 +2 位作者 杨柳 王建军 郑国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1-575,共5页
(-)γ-内酰胺是合成两种抗艾滋病药物(-)carbovir和(-)abacavir的重要原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微生物酶法拆分(+/-)γ-内酰胺生产(-)γ-内酰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N-乙酰苯丙氨酸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69株具有酰胺... (-)γ-内酰胺是合成两种抗艾滋病药物(-)carbovir和(-)abacavir的重要原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微生物酶法拆分(+/-)γ-内酰胺生产(-)γ-内酰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N-乙酰苯丙氨酸为唯一碳源,从土壤中筛选得到了69株具有酰胺水解酶活性的菌株,利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确定了其中20株有较高的酰胺水解酶活性,利用手性色谱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得到了一株具有较高立体选择性,能拆分(+/-)γ-内酰胺而获得(-)γ-内酰胺的菌株L29-9,对该菌株的产酶培养基的碳、氮源及初始pH值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选择碳源柠檬酸2g/L、氮源酵母提取物5g/Lp、H 7.0、培养时间40h时,通过完整细胞转化,在30℃下经过12h的反应,产物(-)γ-内酰胺产率达40%,ee值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内酰胺 2-氮杂双环-[2.2.1]-庚烷-5-烯-3-酮 拆分
下载PDF
高纯度大豆黄苷及大豆黄素的制备 被引量:13
7
作者 贾乃堃 袁其朋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使用不同的溶剂从大豆异黄酮粗品中提取大豆黄苷。通过溶剂回流萃取及不同溶剂组合萃取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 ,丙酮和乙酸乙酯的组合萃取可以将原料中大豆黄苷的含量提高 2 .5倍以上。最终可以得到纯度为 90 %的大豆黄苷... 使用不同的溶剂从大豆异黄酮粗品中提取大豆黄苷。通过溶剂回流萃取及不同溶剂组合萃取实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 ,丙酮和乙酸乙酯的组合萃取可以将原料中大豆黄苷的含量提高 2 .5倍以上。最终可以得到纯度为 90 %的大豆黄苷产品 ,收率 4 0 %。产品再通过盐酸水解可以得到其相应甙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大豆黄苷 溶剂萃取 组合萃取
下载PDF
pH对两步法非离子模板合成MSU-X类硅基介孔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金政伟 刘长玲 梁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0-154,共5页
采用两步法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 20 为模板剂合成硅基介孔材料, 研究了 pH 对介孔材料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没有氟离子存在且模板剂浓度较低(约为2%(w))的条件下, 在弱酸性环境中(pH=3.32-4.26)可以制备有序的 MSU-X 类硅基介... 采用两步法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 20 为模板剂合成硅基介孔材料, 研究了 pH 对介孔材料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没有氟离子存在且模板剂浓度较低(约为2%(w))的条件下, 在弱酸性环境中(pH=3.32-4.26)可以制备有序的 MSU-X 类硅基介孔材料, 本研究中的简单合成体系有助于查明MSU-X合成机理. 对所得介孔材料测试表明, 在同样的合成体系中, 随着体系pH的变化, 所得硅基介孔材料的形貌和孔壁结构都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法 MSU—X 硅基介孔 TWEEN 20
下载PDF
重组hepcidin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亚平 袁其朋 张怀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建立了重组hepcidin的分离纯化方法,并鉴定其抗菌活性。经金属螯合初步纯化的重组蛋白在cysteine/cystine氧化还原体系中氧化形成二硫键,用变性条件下的凝胶过滤除去多聚体,稀释复性后用于肠激酶酶切反应,得到重组hepcidin。融合蛋白His... 建立了重组hepcidin的分离纯化方法,并鉴定其抗菌活性。经金属螯合初步纯化的重组蛋白在cysteine/cystine氧化还原体系中氧化形成二硫键,用变性条件下的凝胶过滤除去多聚体,稀释复性后用于肠激酶酶切反应,得到重组hepcidin。融合蛋白His-hepcidin经氧化、复性后的总收率为50%,纯度大于95%。酶切后所得重组hepcidin经抑菌圈试验检验,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抗菌活性。LC-ESI-MS与园二色光谱检测显示重组hepcidin与天然hepcidin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二级结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hepeidin 二硫键 复性 纯化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的γ内酰胺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建军 郑国钧 吴胜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88-994,共7页
γ-内酰胺酶属于酰胺酶,其中的(+)γ-内酰胺酶能够高效率的动力学拆分外消旋体γ-内酰胺,获得光学纯的(-)γ-内酰胺。光学纯的(-)γ-内酰胺是制备抗病毒药物碳环核苷化合物的重要手性中间体。目前报道共有7个来源于微生物的γ-内酰胺酶... γ-内酰胺酶属于酰胺酶,其中的(+)γ-内酰胺酶能够高效率的动力学拆分外消旋体γ-内酰胺,获得光学纯的(-)γ-内酰胺。光学纯的(-)γ-内酰胺是制备抗病毒药物碳环核苷化合物的重要手性中间体。目前报道共有7个来源于微生物的γ-内酰胺酶,其中来源于Aureoacterium sp.的(-)γ-内酰胺酶的晶体结构获得了解析。根据晶体结构推测的(-)γ-内酰胺酶的催化机理与α/β水解酶超家族的催化机理是类似的。但是,目前还没有(+)γ-内酰胺酶的晶体结构模型的数据及机理的描述。γ-内酰胺酶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γ-内酰胺酶的蛋白质工程改造,对不同对映体选择性的γ-内酰胺酶的催化机理的阐述,以及γ-内酰胺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内酰胺酶 硫磺矿硫化叶菌 手性中间体 催化机理
原文传递
野油菜黄单胞菌8004甘天丝亮特征序列酯酶及其酯酶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包涵体复性及性质(英文)
11
作者 王建军 杨柳 +1 位作者 曹燕萍 郑国钧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了解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8004 GDSL(蛋白序列中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特征序列)酯酶的性质。【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Xcc_ est及其不同结构域的基因,这些基因以组氨酸标签融合蛋... 【目的】了解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8004 GDSL(蛋白序列中甘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亮氨酸特征序列)酯酶的性质。【方法】利用PCR方法扩增Xcc_ est及其不同结构域的基因,这些基因以组氨酸标签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融合蛋白通过镍亲和色谱纯化。【结果】部分纯化的Xcc_ est在催化对硝基苯丁酸酯时,最适pH值为8.0 ,最适温度为52℃。Xcc_ est对于对硝基苯丁酸酯的Km值和Vmax值分别是47.6 ±4.6μmol/L,和67.6 ±7.8 U/mg,Xcc_ est的酯酶结构域(Xcc_ est N1-334)对于同一底物的Km值和Vmax值分别是469.4 ±9.8μmol/L和2.5 ±0.9 U/mg。Xcc_ est的成熟结构域(Xcc_ est N26-606)可以获得成功复性,但是成熟酯酶结构域(Xcc_ est N26-334)不能获得复性。复性后的Xcc_ est N26-606底物谱较广,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稳定性。【结论】复性的成熟结构域蛋白(Xcc_ est N26-606)具有一定的生物转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SL酯酶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复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