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金霉素降解新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慈 张茹 +4 位作者 李思琦 李文进 宋哲华 王晓慧 沈鹏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82-2088,共7页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潜在的危害。以金霉素制药厂污泥为原料,从中分离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金霉素的纯菌株,命名为ZL-1。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鉴定,表明该菌株属于革兰氏阴性菌、不动杆菌属...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对人类和动物具有潜在的危害。以金霉素制药厂污泥为原料,从中分离出一株能够高效降解金霉素的纯菌株,命名为ZL-1。经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鉴定,表明该菌株属于革兰氏阴性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碳源、温度、pH、初始金霉素浓度、接种量对菌株ZL-1降解金霉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接种量和初始金霉素浓度对该菌株降解金霉素的影响较大。以正交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该菌株对金霉素的降解条件,确定了最优条件为金霉素初始浓度134.864 mg/L,温度34.409℃,接种量5.223%(体积比)。在最佳降解条件下,金霉素的实际降解率为93.70%,预测降解率为93.723%,表明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的降解效果较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生物降解 降解特性 正交试验 响应面优化
下载PDF
PEI分子质量对纳滤膜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刘明侨 张薛 王晓慧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100,共7页
通过在商业纳滤膜表面接枝聚乙烯亚胺(PEI)和2,3-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其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PEI分子质量对改性膜表面特征和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膜的zeta电位较原始膜明显升高,膜表面平均孔径减小。随着PEI分子质量... 通过在商业纳滤膜表面接枝聚乙烯亚胺(PEI)和2,3-氯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其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PEI分子质量对改性膜表面特征和过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膜的zeta电位较原始膜明显升高,膜表面平均孔径减小。随着PEI分子质量的减小,膜表面孔径降低;采用小分子质量PEI(600 Da)制备的改性膜对Mg^(2+)的截留率达到94.9%,Mg^(2+)/Na^(+)分离因子增至9.8。在32 h的混盐测试中,改性膜能保持较为稳定的水通量和离子截留性能,对重金属离子Mn^(2+)、Ni^(2+)、Cd^(2+)截留效果及选择性较原始膜有明显提升。以牛血清蛋白为污染物的膜污染测试表明,改性膜较原始商业膜具有更好的抗有机污染性能,缘于改性膜具有更好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改性 PEI分子质量 化学接枝 阳离子分离 抗污染
下载PDF
1株金霉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基于响应面法的降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汶珊 张茹 +5 位作者 李思琦 李文进 宋哲华 彭光 沈鹏 王晓慧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3-58,66,共7页
从河南驻马店金霉素制药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金霉素降解菌,经16SrDNA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命名为JMS-B01。为进一步提高该菌株的金霉素降解率,对其进行降解条件优化。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显著影响金霉素降解率的3个因素... 从河南驻马店金霉素制药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金霉素降解菌,经16SrDNA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命名为JMS-B01。为进一步提高该菌株的金霉素降解率,对其进行降解条件优化。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显著影响金霉素降解率的3个因素(温度、金霉素浓度、接种量),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确定最佳降解条件。结果表明:拟合所得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关性良好,最佳降解条件为温度34.0℃、金霉素浓度102.5 mg/L、接种量2%(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金霉素降解率可达到96.50%。其中,温度是影响菌株JMS-B01对金霉素降解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生物降解 Box-Behnken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