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分子量PE凝胶膜的超拉伸性与旁式构象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清仁 洪昆仑 +3 位作者 季力强 戚嵘嵘 周贵恩 宋名实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58-663,共6页
通过IR方法,观测并讨论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超高分子量PE(WHMPE)凝胶膜中旁式(G构象)构象与超拉伸性的关系,提出了G构象浓度及分布对UHMPE凝胶膜超拉伸性影响的新概念,同时也讨论了它与链缠结之间的联系,发现... 通过IR方法,观测并讨论了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超高分子量PE(WHMPE)凝胶膜中旁式(G构象)构象与超拉伸性的关系,提出了G构象浓度及分布对UHMPE凝胶膜超拉伸性影响的新概念,同时也讨论了它与链缠结之间的联系,发现:反映G构象的相对浓度的比值σ=I1303I1352随制膜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在临界浓度C0(0.4~0.5g@100ml)附近所形成的膜,具有超高拉伸性(λ=200),其G构象的变化与Matsuo由比浓粘度提出的缠结链改变相对应;热处理温度比热处理时间对σ值的影响更显著,在一定温度下约4分钟后σ值基本不变;在σ值最低的温度范围拉伸,凝胶膜具有良好的超高拉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旁式构象 超高拉伸性 凝胶膜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极限断裂强度和破坏性能的研究(Ⅰ)等速拉伸下聚合物网极限断裂强度的动力学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宋名实 张焕芝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27-235,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等速拉伸下聚合物网极限断裂强度的动力学理论.从化学活化反应速度理论和橡皮大形变弹性分子理论出发,建立了以链的应力集中系数为变量的断链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等速拉伸下聚合物网的极限断裂状态方程,成功地把极限断裂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等速拉伸下聚合物网极限断裂强度的动力学理论.从化学活化反应速度理论和橡皮大形变弹性分子理论出发,建立了以链的应力集中系数为变量的断链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等速拉伸下聚合物网的极限断裂状态方程,成功地把极限断裂性能同聚合物网的结构和测试条件联系起来.并用4种聚合物网的极限断裂性能数据验证了该理论,得到了理论同实验很好地符合,亦为建立聚合物的破裂包络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极限断裂强度 破坏性能
下载PDF
自增强高性能聚合物的成型工艺同力学性能间相关性研究——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应力诱导结晶理论和其自增强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名实 林涵庆 胡桂贤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303-317,共15页
本文发展了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熔融体的应力诱导结晶结构形态模型,它是由微晶聚集体(以下简称微区)-高分子链组网和缠结网的网络结构组成。基于上述模型,把二种网中的单个链组作为独立的统计单元和形变单元,计算了二种网中单个链组的末... 本文发展了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熔融体的应力诱导结晶结构形态模型,它是由微晶聚集体(以下简称微区)-高分子链组网和缠结网的网络结构组成。基于上述模型,把二种网中的单个链组作为独立的统计单元和形变单元,计算了二种网中单个链组的末端距分布函数,进一步计算了二种网和总网的形变自由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诱导结晶结晶机理和自增强聚合物网络自由能的依赖性,并着重地研究了超拉伸高聚物的起始熔点拉伸比间的关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膜和超取向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起始熔点和拉伸比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理论予期的近似直线关系,初步验证了聚合物网应力诱导结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自增强 应力诱导结晶
下载PDF
取向高聚物的抗张强度对其形态结构和起始分子量分布依赖性的研究——一种从实验上来测定理论强度的新方法
4
作者 宋名实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36,共11页
采用以自增强高聚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液晶)的非晶区中伸直应力集中链系数作为自变量,建立了等速形变下微区伸直应力集中链(Taut Tie Molecule和/或Trapped Entarglement Chain)的断链动力学方程,经积分和化简后,得到了自增强高聚物... 采用以自增强高聚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液晶)的非晶区中伸直应力集中链系数作为自变量,建立了等速形变下微区伸直应力集中链(Taut Tie Molecule和/或Trapped Entarglement Chain)的断链动力学方程,经积分和化简后,得到了自增强高聚物的抗张强度同其形态结构、起始分子量和其分布、成型工艺和断裂时间等最一般化定量关系式。当引入起始分子量和成型过程中牵伸化趋近于很大后,再同光子强度理论结果相结合,最后得到超高取向高聚物的抗张强度同理论强度、微区中伸直应力集中链(TTM和/或TEC)的重量分数和热涨落等间的定量关系式。基于该式建议一种从等形变实验来测定取向高聚物理论强度新方法,用该法测定了聚乙烯和尼龙6的理论强度,并讨论了液晶的抗张强度同起始分子量分布的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张强度 高聚物 成型工艺 形态 取向拉伸
下载PDF
PPTA/尼龙1010分子复合材料流变行为的研究
5
作者 廖肃然 吕亚非 李相魁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1992年第4期6-8,12,共4页
本文介绍用共沉淀法制得PPTA/尼龙1010分子复合材料,讨论了不同组成的分子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发现PPTA/尼龙1010分子复合材料的表观熔体粘度比纯尼龙1010的大,且熔体粘度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不象尼龙1010那样突出。
关键词 PPTA 尼龙 分子复合材料 流变行为
下载PDF
聚氨酯弹性体相分离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宋名实 沈一丁 任志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7-50,共4页
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TPUE)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研究已有许多报导,但多集中于弹性体的链结构及其组成等方面,本文则侧重于研究聚醚氨酯(ET)和聚酯氨酯的相分离过程及其程度,考察硬段含量(W_h)和软段分子量(M_(n·3)等因素对微相... 热塑型聚氨酯弹性体(TPUE)的动态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研究已有许多报导,但多集中于弹性体的链结构及其组成等方面,本文则侧重于研究聚醚氨酯(ET)和聚酯氨酯的相分离过程及其程度,考察硬段含量(W_h)和软段分子量(M_(n·3)等因素对微相结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相分离 动态力学
下载PDF
Cl_2/TiCl_4体系引发IBVE活性阳离子聚合的研究(Ⅰ)——引发活性中心及其络合竞争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文莉 徐瑞清 武冠英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460-1463,共4页
采用UV光谱法证明了IBVE/Cl_2/TiCl_1/甲苯聚合体系中同时存在着两种引发活性中心及络合竞争,研究了Cl_2/TiCl_1和H_2O/TiCl_1络合平衡,求出了20℃时2TiCl_1←Cl_2和TiCl_1←H_2O络合平衡不稳定常数.
关键词 异丁基 乙烯基醚 阳离子聚合
下载PDF
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引发体系CH_3COO-t-Bu/BCl_3/CH_2Cl_2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一弦 刘原林 +1 位作者 武冠英 饶国英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0-43,共4页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技术,研究了在极性溶剂CH_2Cl_2中异丁烯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乙酸叔丁酯/三氧化硼/二氧甲烷中,各组分间的作用及组分配比对活性中心结构的影响,发现Lewis酸与酯的比值不同,体系中存在络合竞争,以至存在...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技术,研究了在极性溶剂CH_2Cl_2中异丁烯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乙酸叔丁酯/三氧化硼/二氧甲烷中,各组分间的作用及组分配比对活性中心结构的影响,发现Lewis酸与酯的比值不同,体系中存在络合竞争,以至存在一种或两种(或以上)活性中心;当Lewis酸与酯之比很小时,活性中心失活,并由此探讨其聚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 阳离子聚合 活性 光谱
下载PDF
ClⅡR/PS接枝共聚物研究——Ⅳ.形态及相容性 被引量:2
9
作者 武冠英 徐坚 +1 位作者 沈一兵 陈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应用广角X衍射,动态粘弹仪,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ClIIR-g-PS共聚物的形态和相容性。结果表明,ClIIR-g-PS共聚物在PS含量较低及拉伸条件下,可生成微晶,共聚物的两相相逆转变点在PS含量为33%—36%,共聚物的两相区随PS组分增加... 本文应用广角X衍射,动态粘弹仪,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研究了ClIIR-g-PS共聚物的形态和相容性。结果表明,ClIIR-g-PS共聚物在PS含量较低及拉伸条件下,可生成微晶,共聚物的两相相逆转变点在PS含量为33%—36%,共聚物的两相区随PS组分增加而减小;在一定组成范围内,共聚物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成为两相相容体系。对共聚物及共混物体素研究证明,共聚物具有较好的两相相容性,共聚物对共混体系有较强的增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IR/PS 接枝共聚物 形态 相容性
下载PDF
用DSC谱研究TPE的微相分离结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一丁 宋名实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0年第1期52-55,共4页
本文以DSC谱研究了聚氨酯弹性体的相分离过程和其分离程度,考察了Wh。Mn·s和热历史的影响,并以试样和纯软段在Tg·s转交区的热容比△Cp2/△Cp1,对FS系列聚酯氨酯的相分离程度进行了定量表征。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相分离 DSC谱
下载PDF
用相转换法制备非对称膜的凝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本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08-312,共5页
本文采用了一套先进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用相转换法制备非对称膜的凝胶速度,得到了和Strathmann等人不同的结果。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凝胶动力学过程不能简单地用一个Fick扩散定律来描述。本文提出可以用凝胶速度常数K来表征凝胶速度... 本文采用了一套先进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用相转换法制备非对称膜的凝胶速度,得到了和Strathmann等人不同的结果。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凝胶动力学过程不能简单地用一个Fick扩散定律来描述。本文提出可以用凝胶速度常数K来表征凝胶速度和生成的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动力学 非对称膜 相转换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结晶与熔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亚非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3-36,共4页
作者用DSC法研究了LDPE的等温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和熔化行为。LDPE的平衡熔点和晶片折迭表面自由能分别为111.7℃和1.33×10^(-11)J/m^2,有8%的长支链参与主链结晶。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结晶 熔化 LDPE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的极限断裂强度和破坏性能的研究——Ⅱ.蠕变持久强度的动力学模型理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名实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0年第1期91-96,共6页
本文对当前蠕变持久强度的表征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了它是高分子材料的可形变性、分子链应力集中情况和应力集中链断链滑移动力学三者统一的体现。基于这种破坏概念,推导出一种能表征半晶态、玻璃态和弹性体等聚合物的蠕变持久强度动力... 本文对当前蠕变持久强度的表征进行了系统总结,指出了它是高分子材料的可形变性、分子链应力集中情况和应力集中链断链滑移动力学三者统一的体现。基于这种破坏概念,推导出一种能表征半晶态、玻璃态和弹性体等聚合物的蠕变持久强度动力学模型理论和一般化断裂状态方程。当该方程引入一、二级近似条件后,该式就分别还原为准脆性状态下粘弹性蠕变断裂方程,受迫高弹性状态下蠕变断裂方程和高弹性状态下蠕变断裂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断裂 蠕变 强度 动力学
原文传递
PEO/PVC,PEO/PS共混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亚非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3-26,共4页
根据相容PEO/PVC,不相容PEO/PS共混体系的实验结果,提出分子界面模型,阐述了结晶/非晶高聚物共混体系相容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组分结晶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下载PDF
PPTA/尼龙1010分子复合材料的结晶与熔化行为
15
作者 吕亚非 廖肃然 +2 位作者 柳百坚 朱震宇 李相魁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17,共6页
研究了PPTA/尼龙1010分子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与熔化行为,发现PPTA对尼龙1010有强的成核作用,使尼龙1010的T_c,k值,T_m提高,n值减小,这是由于PPTA作为晶核其表面与尼龙1010分子链的相互作用所致。PPTA还可减弱尼龙1010自身形成氢健的温... 研究了PPTA/尼龙1010分子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与熔化行为,发现PPTA对尼龙1010有强的成核作用,使尼龙1010的T_c,k值,T_m提高,n值减小,这是由于PPTA作为晶核其表面与尼龙1010分子链的相互作用所致。PPTA还可减弱尼龙1010自身形成氢健的温度依赖性而有利于改善尼龙1010在等温结晶时的晶格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尼龙 PPTA 复合材料 结晶
下载PDF
热氧化处理聚苯硫醚结构的FTIR研究
16
作者 吕亚非 李瑞珊 +1 位作者 饶国英 王桂花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52-55,62,共5页
本文对淬火、退火和热氧化处理PPS的红外光谱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表征熔体和固相热氧化处理PPS的特征谱带。实验结果表明,PPS在熔体热氧化处理中发生热氧化交联反应,具有网络结构;在固相热氧化处理中结晶度增大,具有线... 本文对淬火、退火和热氧化处理PPS的红外光谱及其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表征熔体和固相热氧化处理PPS的特征谱带。实验结果表明,PPS在熔体热氧化处理中发生热氧化交联反应,具有网络结构;在固相热氧化处理中结晶度增大,具有线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热处理 聚苯硫醚 热氧化处理
下载PDF
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研究(Ⅱ)TDE-85/DDS和TDE-85/PAI/DDS体系固化行为及其动力学
17
作者 王惠琼 李洁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4-40,共7页
采用DSC,TBA.FTIR等手段,研究了TDE-85/DDS(4,5-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二氨基二苯基砜)和TDE-85/PAI/DDS体系的固化行为及其动力学。发现在TDE—85/DDS体系的固化反应行为与TDE—85/m-PDA体系有很大差别,前者由于固化反应... 采用DSC,TBA.FTIR等手段,研究了TDE-85/DDS(4,5-环氧环己烷1,2-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二氨基二苯基砜)和TDE-85/PAI/DDS体系的固化行为及其动力学。发现在TDE—85/DDS体系的固化反应行为与TDE—85/m-PDA体系有很大差别,前者由于固化反应起始温度大于107℃,使TDE-85中所含的两种不同结构的环氧基——脂环族环氧基和缩水甘油酯环氧基均能同DDS发生固化反应,它们参加固化反应的起始温度没有明显的差别,固化过程是按一次完成,当TDE—85/DDS体系中加入PAI后,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稍有提高,放热量有所下降,但对固化过程的规律无明显影响,根据TBA和DSC研究得出的有关数据,确立了该体系的固化制度,并用Arrhenius方程求得TDE-85/DDS体系在凝胶点前的表观活化能为43.9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固化 反应动力学 PAI
下载PDF
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及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研究——(Ⅰ)聚酰胺酰亚胺的合成及其表征
18
作者 王惠琼 李洁 章耀林 《北京化工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43,共8页
采用偏苯三酸酐酰氧(TMAc)和二氨基二苯醚(DDE)或二氨基二苯砜(DDS)合成不同分子量及不同分子结构的聚酰胺酸(PAA),再用化学酰亚胺化方法进行酰亚胺化制备线形可溶可熔的聚酰胺酰亚胺(PAI),详细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用FTI... 采用偏苯三酸酐酰氧(TMAc)和二氨基二苯醚(DDE)或二氨基二苯砜(DDS)合成不同分子量及不同分子结构的聚酰胺酸(PAA),再用化学酰亚胺化方法进行酰亚胺化制备线形可溶可熔的聚酰胺酰亚胺(PAI),详细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用FTIR、元素分析、热分析等方法对TMAc、PAA及PAI进行了分析表征,证明只要反应条件控制恰当,可以制得所需的P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聚酰胺酰亚胺 聚酰胺酸
下载PDF
CIIR与α-甲基苯乙烯接枝共聚的研究——Ⅱ.影响因素及增容性的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淑芹 冯真泰 武冠英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本工作就共聚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並探讨了接枝共聚物作为PSt和橡胶共混时的增容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接枝率、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Pα-MeSt含量均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增加单体α-MeSt用量,转化率和接枝率均降低;在CH_2Cl_2/n... 本工作就共聚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並探讨了接枝共聚物作为PSt和橡胶共混时的增容剂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接枝率、接枝共聚物的分子量及其Pα-MeSt含量均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增加单体α-MeSt用量,转化率和接枝率均降低;在CH_2Cl_2/n-C_6H_(14)混合溶剂中,当两溶剂的体积比为30/70时,转化率,接枝共聚物分子量及其Pα-MeSt含量均出现最大值。用相差显微镜观察PSt/CIIR共混物的相态,发现当接枝共聚物/(PSt/CIIR)等于50/50(质量比)时,可使CIIR与PSt完全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丁基橡胶 甲基苯乙烯 接枝共聚
下载PDF
CIIR与α-甲基苯乙烯接枝共聚的研究——Ⅰ.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淑芹 冯真泰 武冠英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4-307,共4页
本工作采用引发-转移(inifer)技术对氯化丁基橡胶(CIIR)与a-甲基苯乙烯(a-MeSt)进行接枝共聚。在该反应中CIIR既是大分子引发剂又是接枝物主链,而AlEt_2Cl则是共引发剂,两者组成了inifer体系。采用IR、GPC、~1H-NMR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本工作采用引发-转移(inifer)技术对氯化丁基橡胶(CIIR)与a-甲基苯乙烯(a-MeSt)进行接枝共聚。在该反应中CIIR既是大分子引发剂又是接枝物主链,而AlEt_2Cl则是共引发剂,两者组成了inifer体系。采用IR、GPC、~1H-NMR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证明接枝共聚物为CIIR-g-Pa-Mest 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丁基橡胶 Α-甲基苯乙烯 接枝共聚物 引发-转移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