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凝血机制异常所致出血—DIC
- 1
-
-
作者
万远廉
黄莚庭
-
机构
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
出处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85年第9期494-496,共3页
-
文摘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常继发于感染、休克、缺氧、创伤、肝病以及恶性肿瘤等,表现为严重的出血倾向,死亡率高达68~86%。一、DIC发病机理 DIC是指某些致病因素导致微血管内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从而引起凝血因子过度消耗,继发纤维蛋白溶解,出现广泛的出血倾向,又称为消耗性凝血障碍。其发生过程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DIC的激发。在正常的情况下,机体的凝血系统包括3个主要的作用机理。①血浆—血小板系统,称之为凝血的内在系统。②组织—血浆—血小板系统,属于凝血的外在系统。③蛋白溶解酶,如胰蛋白酶、蛇毒、白细胞蛋白酶等。
-
关键词
DIC
凝血因子
恶性肿瘤
致病因素
血小板
纤维蛋白溶解酶
凝血功能
肝素治疗
微血栓
纤维蛋白单体
促纤溶
凝血机制
血管内凝血
-
分类号
R5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下肢先天性动静脉瘘二例报告
- 2
-
-
作者
王维亮
黄德祥
赵春起
彭勃
蒋学祥
-
机构
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
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线科
-
出处
《实用外科杂志》
1985年第6期307-308,共2页
-
文摘
先天性动静脉瘘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下肢较多见。由于病变常很广泛,有时侵及邻近的肌肉、神经、骨骼等,因此手术疗效多不满意。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国外最初用于治疗脑及脊髓的动静脉畸形,约60年代开始用来治疗肢体和其它部位的动静脉痿,为此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关键词
选择性动脉栓塞
栓塞术
静脉
动脉插管造影
下肢
四肢
动静脉痰
-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