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家兔多器官衰竭发病过程中的病理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树均 张莉 +3 位作者 夏红天 郑成贵 卢立军 刘昌顺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3期1-5,F003,共6页
利用家兔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从形态和机能两方面结合观察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平铺切片和电镜观察均显示MOF家兔的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明显损伤。血浆Fn含量锐减,而ⅧR:Ag含量却明显增加,其72h值与实验前比、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 利用家兔多器官衰竭(MOF)模型,从形态和机能两方面结合观察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结果平铺切片和电镜观察均显示MOF家兔的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明显损伤。血浆Fn含量锐减,而ⅧR:Ag含量却明显增加,其72h值与实验前比、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TXB_2含量随时间明显增加,而6—酮—PGF_(1a)含量则明显下降,故二者的平衡失调。提示内皮细胞损伤在MOF发病过程中可能是重要环节,由此引起的种种变化可能是机体微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和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发病过程 病理意义 家兔 6-酮-PGF1A 血浆TXB2 器官功能障碍 ⅧR:Ag 微血栓形成 微循环障碍 电镜观察 Fn含量 平衡失调 重要环节 病理基础 MOF 实验前 72h 对照组
下载PDF
芹灵冲剂对雏鸭体内DHBV-DNA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正明 杨新波 +8 位作者 曹文斌 陈鸿雁 郑鸣 张敬珍 梁晓莉 卢立军 眭翔 陈鸿珊 李壮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芹灵冲剂(QL) 在鸭体内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 - DNA 的抑制效果。方法:用DHBV感染雏鸭进行药物治疗试验,芹灵冲剂设3 个剂量组,疗程10d,分离血清,样品点膜,标记DHBV- DNA探针,( 血清... 目的:观察芹灵冲剂(QL) 在鸭体内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 - DNA 的抑制效果。方法:用DHBV感染雏鸭进行药物治疗试验,芹灵冲剂设3 个剂量组,疗程10d,分离血清,样品点膜,标记DHBV- DNA探针,( 血清) 斑点杂交,放射自显影膜片斑点检测。以杂交斑点光密度值(OD 值) 进行自身和组间比较,并作鸭肝病理检查评价。结果:芹灵冲剂高剂量组(5、10g·kg-1)能降低DHBV感染鸭血清DHBV- DNA 水平,给药d5 和d10 的抑制率与病毒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01) ,并呈量效关系。低剂量组(2.5g·kg-1)也有一定的疗效。肝病理镜检结果证实,空白对照组鸭肝细胞的变性坏死较重,而芹灵冲剂治疗组( 大、中剂量) 则较轻。结论:芹灵冲剂不仅对DHB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有保护鸭肝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灵冲剂 雏鸭 DHBV-DNA 抑制作用 QL 药物治疗 乙型肝炎
下载PDF
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镇痛微胶囊镇痛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初步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伟京 肖秀斌 +5 位作者 何立敏 苏航 达永 陈喜林 贾海威 薛毅珑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588-5589,共2页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移植于患者蛛网膜下腔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腰椎穿刺术,将微胶囊按0.5×107,1.0×107,1.25×107,1.5×107/次·人4个剂量组,注入癌痛患者...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化牛肾上腺嗜铬细胞BCC移植于患者蛛网膜下腔后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腰椎穿刺术,将微胶囊按0.5×107,1.0×107,1.25×107,1.5×107/次·人4个剂量组,注入癌痛患者蛛网膜下腔内。结果:全组发生I,II度或轻度不良反应14例70%),其中腰腿酸痛((65%)、头晕(50%)、头痛(35%)、发热(25%)、乏力(30%)、恶心(5%)、心悸(5%),持续中位时间在0.5×107,1.0×107剂量组多为两三天,1.25×107,1.5×107剂量组多为4~11d;发生重度不良反应2例(10%),均为1.5×107剂量组,分别表现为双下肢频发抽搐、肩背部压迫感,持续2~5d,无需特殊处理可自愈。移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免疫功能均无明显改变。结论:APA-BCCs微胶囊蛛网膜下腔移植具有操作简便、不良反应轻、安全的特点,尤其剂量低于1.5×107/次·人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 微囊化 肾上腺嗜铬细胞蛛网膜下腔移植 微胶囊 镇痛 不良反应 恶性肿瘤
下载PDF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族肠外肿瘤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立新 刘硕 宫恩聪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7期643-644,共2页
目的 通过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肠外肿瘤的病变特点来探讨其发病规律。方法 采用Amsterdam标准Ⅱ收集HNPCC家系 ,对收集的 9个家系进行病例查阅、随访和回顾。结果 在 9个家系中 ,有 2 1例肠外肿瘤发生 ,4例为同步肿... 目的 通过分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肠外肿瘤的病变特点来探讨其发病规律。方法 采用Amsterdam标准Ⅱ收集HNPCC家系 ,对收集的 9个家系进行病例查阅、随访和回顾。结果 在 9个家系中 ,有 2 1例肠外肿瘤发生 ,4例为同步肿瘤 ,1 7例为异步性肿瘤。常见的为胃癌和子宫内膜癌。结论 大肠外肿瘤是HNPCC家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常见的为胃癌和子宫内膜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肠外肿瘤 HNPCC 诊断 结肠癌 直肠癌
下载PDF
家兔多器官衰竭发病过程中脂质过氧化损伤及维生素E对其影响
5
作者 魏树均 张莉 +3 位作者 夏红天 郑成贵 卢立军 刘昌顺 《微循环学杂志》 1993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利用家兔MOF模型观察了血中MDA、SOD、Se—GSH、CAT的含量变化及应用Vit E后对其影响。结果MOF动物血中MDA含量随着MOF的发生发展呈逐渐上升趋势,其72h值(48.2±5.9nmol/ml)与实验前(2.7±0.1)及对照组(3.1±0.4)比均... 本文利用家兔MOF模型观察了血中MDA、SOD、Se—GSH、CAT的含量变化及应用Vit E后对其影响。结果MOF动物血中MDA含量随着MOF的发生发展呈逐渐上升趋势,其72h值(48.2±5.9nmol/ml)与实验前(2.7±0.1)及对照组(3.1±0.4)比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此时SOD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72h值(231.1±1.077μg/gHb)与实验前比(589.4±4.4)与对照组比(569.8±23.4)也有非常显著差异。同时其他抗氧化酶含量也发生不同情况的变化。当补充Vit E后前述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提示MOF时体内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明显增强。这种平衡失调可能在MOF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病理生理意义;早期应用Vit E对防治MOF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脂质过氧化损伤 维生素E 病理生理 平衡失调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APC基因胚系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3
6
作者 焦益群 宫恩聪 +3 位作者 孟桂霞 刘叔平 鄂文 丁怡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人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FAP)患者APC基因胚系突变的规律。方法:运用PCR-SSCP法对15个FAP家系18例患者的APC基因4个片断的胚系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6例来自不同家系的患者存在突变,其中一个患者在3个片段有突变,另... 目的:探讨国人家族性腺癌性息肉病(FAP)患者APC基因胚系突变的规律。方法:运用PCR-SSCP法对15个FAP家系18例患者的APC基因4个片断的胚系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6例来自不同家系的患者存在突变,其中一个患者在3个片段有突变,另一个患者在两个片断有突变。结论:此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经济和无同位素污染等特点,可望成为FAP症前及产前基因诊断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性 息肉病 基因 APC 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