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2-乙型肝炎病毒前S抗原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章国 马大龙 +3 位作者 张颖妹 宋泉声 狄春辉 万艳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协同人白细胞介素与乙型肝炎病毒前S抗原的生物学功能,探索治疗慢性乙肝的特异性免疫药物。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HBV完整前S抗原和IL-2的嵌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IL-2-前S抗原融合蛋白... 为协同人白细胞介素与乙型肝炎病毒前S抗原的生物学功能,探索治疗慢性乙肝的特异性免疫药物。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HBV完整前S抗原和IL-2的嵌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IL-2-前S抗原融合蛋白。结果该融合蛋白保留了IL-2和前S抗原天然分子的生物学活性,能维持白细胞介素2依赖株细胞增殖,其比活性10^7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抗原 白细胞介素-2 融合蛋白
原文传递
人源化IL-2免疫毒素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露 马大龙 +3 位作者 张颖妹 狄春辉 宋泉声 陈章国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7-120,共4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表达成功人白细胞介素2(IL-2)和人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的融合蛋白(IL-2-Ang)。活性检测证明,它具有IL-2免疫毒素的作用,在体外可以杀伤IL-2依赖性CTLL细胞株...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大肠杆菌表达成功人白细胞介素2(IL-2)和人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的融合蛋白(IL-2-Ang)。活性检测证明,它具有IL-2免疫毒素的作用,在体外可以杀伤IL-2依赖性CTLL细胞株和经ConA活化的小鼠脾脏IL-2R阳性细胞。在双相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中,IL-2-Ang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在体内实验中,IL-2-Ang注射小鼠可使其抗原活化的脾细胞数量减少。由于IL-2和Ang均为正常人体成分,IL-2-Ang融合分子作为人源化免疫毒素可望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免疫毒素 融合蛋白 白细胞介素-2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佐剂
3
作者 陈章国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9-121,共3页
本文介绍了多种细胞因子的佐剂效应,介绍了细胞因子与抗原融合分子的构建和佐剂效应的优越性及其在抗病毒和抗肿瘤实验研究中所显示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细胞因子 佐剂 抗原
下载PDF
高活性人重组双体GM-CSF在大肠杆菌的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马大龙 张颖妹 +2 位作者 宋泉声 狄春辉 袁勇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8-171,共4页
利用基因融合与基因工程技术,将两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经白细胞介素—3(IL—3)的N端亲水序列串联起来,插入表达质粒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出含凝血酶识别序列的MS2—双体GM—CSF融合蛋白。表达蛋白经凝血酶... 利用基因融合与基因工程技术,将两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经白细胞介素—3(IL—3)的N端亲水序列串联起来,插入表达质粒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出含凝血酶识别序列的MS2—双体GM—CSF融合蛋白。表达蛋白经凝血酶消化后,可去除MS2细菌蛋白,获高活性的双体GM—CSF分子(G2)。利用GM—CSF依赖性细胞株TF—1检测活性表明,G2的比活性高于单体GM—CSF的10倍以上,为研制新一代GM—CSF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体分子 融合蛋白 大肠杆菌 GM-CSF
原文传递
人重组血管生成素对造血细胞生长促进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颖妹 王露 +2 位作者 马大龙 袁勇 吴月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5-197,共3页
为进一步研究人重组血管生成素(Ang)的新生物学活性,利用MTT法进行细胞增殖试验,发现人重组Ang对白血病细胞株TF-1细胞和正常人骨髓细胞具有生长促进作用,1~1000ng/ml浓度范围呈现剂量反应曲线,并且少至... 为进一步研究人重组血管生成素(Ang)的新生物学活性,利用MTT法进行细胞增殖试验,发现人重组Ang对白血病细胞株TF-1细胞和正常人骨髓细胞具有生长促进作用,1~1000ng/ml浓度范围呈现剂量反应曲线,并且少至0.625U的肝素可使这种活性提高至193%。流式细胞仪分析证明荧光素标记的Ang可特异结合TF-1细胞,阳性率为99.46%,而阴性对照的CTLL细胞阳性率为9.53%。这些新的发现表明Ang在造血细胞发育中可能起生理和病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造血细胞
原文传递
重组人补体 C3 片段抑制小鼠内毒素休克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红梅 宋泉声 +3 位作者 张颖妹 狄春辉 吴月红 马大龙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4-277,T004,共5页
目的利用补体灭活片段iC3b上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酰胺(RGD)序列的重组蛋白,探索其抗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含RGD序列的重组蛋白(简称C33),并进行体内外活性分... 目的利用补体灭活片段iC3b上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酰胺(RGD)序列的重组蛋白,探索其抗炎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含RGD序列的重组蛋白(简称C33),并进行体内外活性分析。结果电泳分析C33分子量约15000,纯化后纯度可达95%以上,氨基酸组成分析与理论计算值相符。低剂量醋酸苯汞刺激U937细胞可粘附于包被的C33,抗CD11b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断这种粘附。提前静脉注射C33可使小鼠内毒素休克的死亡率较未注射组明显降低。结论重组蛋白C33可与CD11b/CD18特异结合,C33可降低小鼠的内毒素休克死亡率,作为预防性给药防治内毒素休克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休克 补体 内毒素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