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黄芩药对煎煮液沉淀物的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乔梁 彭嘉柔 +1 位作者 濮训生 魏璐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2-353,共2页
目的:研究黄连与黄芩复方煎煮液产生沉淀物的成分。方法:应用聚酰胺柱层析、薄层层析和飞行时间质谱对黄连黄芩药对煎煮液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沉淀物主要成分是黄连中的黄连碱、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及黄芩中的... 目的:研究黄连与黄芩复方煎煮液产生沉淀物的成分。方法:应用聚酰胺柱层析、薄层层析和飞行时间质谱对黄连黄芩药对煎煮液的沉淀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沉淀物主要成分是黄连中的黄连碱、小檗碱、表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及黄芩中的黄芩甙、汉黄芩甙等组成。结论:煎煮液的沉淀物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为研究黄连黄芩药对的药效作用提供了新的科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黄芩 飞行时间质谱 柱层析 中药
下载PDF
对乳腺癌细胞形态定量分析中形状因子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建茹 陈跃 +3 位作者 管增伟 徐妙生 李华江 袁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形态 定量分析 形状因子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蛇毒组分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彭嘉柔 孙徐林 +1 位作者 于亭 彭师奇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用MALDI-TOFMS对江浙蝮蛇毒混合物及其几个分离样品的组分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表明MALDI-TOFMS灵敏度高,且可以直接分析混合物的组分,同时还比较了不同基质对混合物分析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基质 激光解吸电离 飞行时间质谱 蛇毒 组分分析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核的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妙生 管增伟 王丽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6期544-545,共2页
目的 测定乳腺癌及乳腺不典型增生细胞核面积 ,周长 ,直径 ,圆度 ,长短轴比五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按照乳腺癌及乳腺不典型增生的不同分级进行分组 ,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 目的 测定乳腺癌及乳腺不典型增生细胞核面积 ,周长 ,直径 ,圆度 ,长短轴比五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在乳腺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按照乳腺癌及乳腺不典型增生的不同分级进行分组 ,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实验组及对照组中细胞核的上述五项参数 ,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表明 ,不典型增生及乳腺癌各组的细胞核面积 ,周长 ,直径 ,圆度四项参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长短轴比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中不典型增生Ⅰ、Ⅱ级间 ,核面积、周长和直径三项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乳腺癌三个分级间 ,其细胞核周长和直径在Ⅰ、Ⅱ级间 ,Ⅱ、Ⅲ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核面积及圆度在Ⅱ、Ⅲ级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细胞核面积、周长、直径及圆度在乳腺癌及乳腺不典型增生时都明显增大。这四项参数对乳腺癌及乳腺不典型增生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典型增生Ⅲ级是真正的癌前病变 ,与乳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不典型增生 图像分析
下载PDF
平均光密度在医学图像分析中的定量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建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2-323,共2页
近年来,由于图像分析系统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它已成为对医学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医学图像分析系统(imageanalysissystem)是医学、光学、电子学、图像图形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可用... 近年来,由于图像分析系统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它已成为对医学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医学图像分析系统(imageanalysissystem)是医学、光学、电子学、图像图形学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可用于对医学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及图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 定量分析 光密度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SNR102构像分析中的应用
6
作者 彭嘉柔 杨峰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A12期70-70,共1页
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与Glu-C蛋白酶限制酶解相结合的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R的C-末端缺失片段SNR102的构像特性进行研究,从所获质量肽谱图,比较各切点位置相对蛋白酶进攻的灵敏度,... 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与Glu-C蛋白酶限制酶解相结合的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Nase-R的C-末端缺失片段SNR102的构像特性进行研究,从所获质量肽谱图,比较各切点位置相对蛋白酶进攻的灵敏度,取得了有关该片段结构的某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 SNR102 Glu-C蛋白酶 构像分析
下载PDF
图像分析系统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跃 杨建茹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图像分析系统(Image Analysis system)是指用于图像测试、图像处理及分析的仪器、设备和方法。粗略地说,图像是任一二维或三维景物呈现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像。更确切地说,图像是用各种观测系统以不同形式和手段观测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可以... 图像分析系统(Image Analysis system)是指用于图像测试、图像处理及分析的仪器、设备和方法。粗略地说,图像是任一二维或三维景物呈现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像。更确切地说,图像是用各种观测系统以不同形式和手段观测客观世界而获得的,可以直接或间接作业于人眼并进而产生视知觉的实体。 图像可根据其形式或产生方法来分类。为此,引入一个集合论的方法见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系统 医学中的应用 形态定量 图像通信 图像处理和分析 图像采集 染色体 计算机 图像分割 阴影校正
下载PDF
凋亡细胞细胞膜和线粒体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3
8
作者 管增伟 王盛兰 +5 位作者 李勇 杨业鹏 袁兰 杨建如 马士良 王起恩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6,共4页
应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VP-16及化学毒物叠氮钠分别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坏死,在0、2、4、8、16及24h各时间点,应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核形态进行观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二乙酸荧光素(FDA)、罗丹明123(Rh123)和碘化... 应用拓扑异构酶抑制剂VP-16及化学毒物叠氮钠分别诱导HL-60细胞凋亡及坏死,在0、2、4、8、16及24h各时间点,应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及透射电镜对核形态进行观察,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二乙酸荧光素(FDA)、罗丹明123(Rh123)和碘化丙啶(PI)荧光强度的变化,观察细胞凋亡及坏死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HL-60细胞在VP-16处理4h时核形态开始变化,有核浓缩的细胞比例在8h达高峰,然后下降;核碎裂细胞的比例在24h达高峰,约占80%,表明核浓缩发生在核碎裂之前。线粒体跨膜电位在8h后渐渐降低,16h可见明显降低。坏死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在4h降低50%,细胞膜通透性也在8h之后出现变化。随处理的时间延长,FDA荧光强度进一步降低,对PI的摄取渐渐升高。结果提示,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通透性逐渐增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这两个指标能反映细胞凋亡及其程度,结合对细胞核形态观察,能更准确、可靠地反映细胞凋亡的发展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细胞膜 线粒体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与血小板活化因子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管增伟 李勇 +3 位作者 王盛兰 杨建如 马仕良 袁兰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应用血浆 Percoll梯度分离技术分离健康供血者的中性粒细胞 (PMN)并以 2× 10 7PMN/ml培养2 4h,实验分白细胞介素 6 (IL- 6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单独处理组。 PAF受体拮抗剂 BN5 2 0 2 1预处理后再以 PAF、IL - 6分别处理组。... 应用血浆 Percoll梯度分离技术分离健康供血者的中性粒细胞 (PMN)并以 2× 10 7PMN/ml培养2 4h,实验分白细胞介素 6 (IL- 6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单独处理组。 PAF受体拮抗剂 BN5 2 0 2 1预处理后再以 PAF、IL - 6分别处理组。吖啶橙和溴乙啶染色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记数进行细胞凋亡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IL- 6和 PAF均有抑制 PMN凋亡的作用。PAF受体拮抗剂 BN5 2 0 2 1能消除 IL- 6和PAF抑制 PMN凋亡的作用。提示 IL - 6抑制 PMN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 PAF而实现的。从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IL- 6和 PAF介导的损伤后炎症反应及继发性器官功能衰竭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加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中性粒细胞 炎症
下载PDF
乙醇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管增伟 李勇 +2 位作者 王盛兰 杨业鹏 王起恩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6,F004,共3页
为了解乙醇导致血液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的原因,以HL-60细胞为凋亡研究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电子显微术等方法探讨了乙醇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HL-60细胞在50、100、150、200、250m m ol/L乙醇处理72h 后,各组凋... 为了解乙醇导致血液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的原因,以HL-60细胞为凋亡研究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电子显微术等方法探讨了乙醇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HL-60细胞在50、100、150、200、250m m ol/L乙醇处理72h 后,各组凋亡细胞比例均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 0.01),且呈剂量-效应关系(r= 0.975)。说明乙醇对HL-60细胞有促凋亡作用。提示长期饮酒者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乙醇 流式细胞术 细胞凋亡 白血病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与细胞凋亡 被引量:16
11
作者 管增伟 王盛兰 李勇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80-282,共3页
研究发现 ,有些细胞毒化疗药物通过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而诱导癌细胞凋亡。目前 ,通过调节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促使癌细胞凋亡是肿瘤治疗研究中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肿瘤 治疗
下载PDF
大鼠脑局灶缺血再灌注后NMDA受体的改变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乐焱 王世真 +5 位作者 左萍萍 郭玉璞 刘士民 袁兰 陈越 杨剑茹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59-262,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中N 甲基 D天冬氨酸 (NMDA)受体随时间的变化。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 ,产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快速取脑 ,冰冻切片。以3H MK 80 1作为放射性配基 ,将恒温保温后的标本在室温... 目的 研究大鼠脑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模型中N 甲基 D天冬氨酸 (NMDA)受体随时间的变化。方法 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 ,产生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快速取脑 ,冰冻切片。以3H MK 80 1作为放射性配基 ,将恒温保温后的标本在室温下氚片上进行放射自显影 ,勾划脑左右两侧感兴趣区 (ROI) ,采用LETCAQ 5 5 0IWL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并比较缺血侧与对侧ROI内NMDA受体的密度。在受体结合法中 ,分离出缺血区中段皮层 ,匀浆、离心后与放射性配基进行受体结合反应 ,将液闪测得的数值作Scatchard图 ,求出NMDA受体的亲和力 (Kd)及最大结合容量 (Bmax)并进行比较。结果 根据放射自显影图 ,缺血 2h组以及缺血 2h再灌 2h组同假手术组相比 ,相应的NMDA受体密度比值明显升高 ,表明NMDA受体通道大量开放。这主要是兴奋性氨基酸升高所致。再灌注2 4h组及再灌注 72h组相应ROI中NMDA受体开放明显降低 ,且两组无明显差异。各实验组中缺血及再灌注区Kd 值都未发生明显变化 ,表明缺血再灌注前后受体亲和力未发生改变。缺血 2h组及再灌注 2h组Bmax值明显升高 ,再灌 2 4h及 72h组的Bmax明显降低。结论 大鼠脑局灶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 ,兴奋性氨基酸明显上升并维持数小时 ;NMDA受体在 4h内被大量激活 ,通道开放 ,引起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NMDA 放射自显影 脑梗塞 局灶性脑缺血
下载PDF
槲寄生抗血小板激活因子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管增伟 刘雪辉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2000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以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为检测指标,追踪观测了中草药槲寄生对PAF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从槲寄生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体外试验证实对... 本文以血小板激活因子(PAF)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试验为检测指标,追踪观测了中草药槲寄生对PAF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从槲寄生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体外试验证实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显著性抑制作用。提示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是槲寄生抗PAF的有效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寄生 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苷 血小板激活因子 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 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β-榄香烯在兔眼内的分布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彤 张惠蓉 +2 位作者 接传红 邹安庆 杨彬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测定正常兔眼球后注射榄香烯后药物在眼内的分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正常兔眼单次及连续1周球后注射榄香烯后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中β-榄香烯的浓度。结果单次球后注射榄香烯后1h,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 目的测定正常兔眼球后注射榄香烯后药物在眼内的分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正常兔眼单次及连续1周球后注射榄香烯后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中β-榄香烯的浓度。结果单次球后注射榄香烯后1h,房水、玻璃体、视网膜和脉络膜中均检测到β-榄香烯。连续1周注射后,仅视网膜和脉络膜中检测到β-榄香烯,浓度与单次注射相比无明显增加。结论正常兔眼球后注射榄香烯可通过血-视网膜屏障进入眼内,连续用药后无明显蓄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榄香烯 视网膜新生血管形式
下载PDF
双哌嗪双季铵盐类衍生物的快原子轰击质谱和电子轰击离子化质谱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梅 李润涛 +2 位作者 欧阳荔 胡长风 蔡孟深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4-61,共8页
〕双派嗪双季铵盐类化合物(M2+ 2Br- 2HCl)具有良好的抗肿瘤,镇痛和抗氧化作用。本文对三个1,10-双(N-取代哌嗪)癸烷双季铵盐新化合物进行了质谱及其裂解规律的研究。从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得到了[M... 〕双派嗪双季铵盐类化合物(M2+ 2Br- 2HCl)具有良好的抗肿瘤,镇痛和抗氧化作用。本文对三个1,10-双(N-取代哌嗪)癸烷双季铵盐新化合物进行了质谱及其裂解规律的研究。从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得到了[M+ X]+ 峰,[M- H]+ 峰和[M- R+ H]+ 峰。此[M- H]+ 峰可由R+ 重排而来。从电子轰击离子化质谱(EIMS)得到了主要碎片峰,特征峰m /z99,m /z113,m /z281,m /z311,等也可由类霍夫曼(Hoffm ann)降解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哌嗪双季铵盐 质谱 FAB EIMS 药物
下载PDF
尿中S-羟乙基半胱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来玉 沈惠麒 +3 位作者 黄建勋 王大成 邰昌松 孙徐林 《中国职业医学》 CAS 2000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尿液 S-羟乙基半胱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用多种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确定乳糖酸阿奇霉素的化学结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梁 高从元 +2 位作者 刘洪峰 涂光忠 刘雪辉 《现代仪器使用与维修》 1999年第2期9-13,共5页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尤其是二维波谱技术是有机大分子化学结构鉴定的强有力的测试工具和信息获得手段。本文用多种一维和二维技术(如:DEPT、COSY、TOCSY、HETCOR和HMBC等)成功地确定了一种新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为乳糖酸-9-脱氧-...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尤其是二维波谱技术是有机大分子化学结构鉴定的强有力的测试工具和信息获得手段。本文用多种一维和二维技术(如:DEPT、COSY、TOCSY、HETCOR和HMBC等)成功地确定了一种新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为乳糖酸-9-脱氧-2α-氮杂-9α-甲酯-9α-红霉素A。其药品名为乳糖酸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Lactobion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乳糖酸盐 核磁共振波谱 化学结构
下载PDF
异核苷杂寡核苷酸的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
18
作者 张虎翼 杨振军 +5 位作者 于宏武 闵吉梅 马灵台 张礼和 彭嘉柔 孙徐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8-11,共4页
以芥子酸(sinapinicacid)为基质,对异核苷杂寡核苷酸(3-(R)-IsodT)13·dT和(3-(S)-IsodT)13·dT进行了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准确地测得分子量,合成的寡核苷酸得以鉴定。
关键词 飞行时间质谱 质谱 寡核苷酸 异核苷
下载PDF
1-O-烯丙基-a-L-鼠李糖苷类化合物的快原子轰击质谱研究
19
作者 欧阳荔 胡长风 +1 位作者 张键 蔡孟深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1-0-烯丙基-a-L-鼠李糖苷 质谱分析 裂解机理
下载PDF
飞行时间质谱解析苯乙炔基银的聚合方式
20
作者 胡长风 XUYihui +2 位作者 Boon.K.TEO 欧阳荔 彭嘉柔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63-64,共2页
To study The MALDI-TOF- Mass Spectfometry of silver phenylacetylid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aggregation of The functionalized transition metal coordinated compounds including clusters and determine The de... To study The MALDI-TOF- Mass Spectfometry of silver phenylacetylid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state of aggregation of The functionalized transition metal coordinated compounds including clusters and determine The degree of ploymerization of the Silver phenylacetylide. Methods: The silver phenylacetylides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MALDI-TOF-MS. Results: The main members of The silver phenylacetylide were tetramer and pentamer 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was found to be up to twelve. Conclusion: The polymerization series of The silver phenylacetylide are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Mn= nM+ Ag, (n = 1.2.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炔基银 聚苯乙炔基银 聚合物 聚合方式 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