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塞PTCA术病人的康复运动方案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宝慧 刘晓明 +3 位作者 王晓红 张澍 毛节明 陈明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5期197-200,共4页
观察16例急性心肌梗塞 PTCA 术病人的康复运动,根据心梗部位、心功能和冠脉阻塞程度,进行3个阶段康复运动方案。心功能Ⅱ级和Ⅲ级病人,在6.59±2.11 min 内完成400m 步行试验,METs达2.86±0.42,自觉劳累程度(RPE)为13。9例有单... 观察16例急性心肌梗塞 PTCA 术病人的康复运动,根据心梗部位、心功能和冠脉阻塞程度,进行3个阶段康复运动方案。心功能Ⅱ级和Ⅲ级病人,在6.59±2.11 min 内完成400m 步行试验,METs达2.86±0.42,自觉劳累程度(RPE)为13。9例有单支和双支冠脉阻塞的病人,其心脏功能容量为5.4~6.7METs。当运动强度从第1阶段到第3阶段增加时,16例病人的双乘积(心率×收缩血压)降低,RPE无明显变化。经过3个阶段康复运动,改善了心脏功能,提高了心血管效率,为维持冠脉再通,使防止再狭窄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康复运动 心脏功能 PTCA
下载PDF
康复运动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李筱雯 王晓红 张宝慧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 :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16例 AMI患者进行半年个体化的康复治疗 ,并于发病半年后进行心脏功能评定 ,其中 8例患者还于发病 1个月后进行了心脏功能评定。结果 :8例患者心脏功能... 目的 :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 16例 AMI患者进行半年个体化的康复治疗 ,并于发病半年后进行心脏功能评定 ,其中 8例患者还于发病 1个月后进行了心脏功能评定。结果 :8例患者心脏功能由发病 1个月时的 4.98± 0 .6 6 METs提高到发病半年时的 8.2 0± 2 .33METs,峰值心率血压乘积(RPP,10 2 m m Hg×次 /分 )亦由 12 5 .36± 2 9.6 3提高到 184.42± 30 .6 0。 16例患者发病半年时心脏功能为 8.0 2±2 .0 3METs。结论 :对 AMI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增强其心脏功能 ,改善心肌氧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康复运动 心脏功能评定
下载PDF
早期康复运动对急性右室梗死病人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宝慧 李筱文 王晓红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右室梗死病人住院期康复运动方案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 :2 3例急性右室梗死病人 ,均合并下壁、后壁或前壁心肌梗死 ,其中 18例经血管造影发现右冠脉梗死。待病情稳定后均参加 3阶段康复运动治疗。根据完成康复运动的天数... 目的 :观察急性右室梗死病人住院期康复运动方案的特点及其疗效。方法 :2 3例急性右室梗死病人 ,均合并下壁、后壁或前壁心肌梗死 ,其中 18例经血管造影发现右冠脉梗死。待病情稳定后均参加 3阶段康复运动治疗。根据完成康复运动的天数将病人分为运动 11天 (n=15)以上和运动 10天 (n=8)以下两组 ,对比运动后两组心功能容量 ,冠脉组梗死程度、数量及心功能的差异。结果 :运动后心功能容量与康复运动次数呈正相关 r=0 .875(P<0 .0 0 0 5) ;11天组心功能容量值为 4 .73± 1.83 METs,10天组为 2 .68± 0 .2 1METs,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5)。结论 :急性右室梗死病人住院期接受 3阶段康复运动方案是安全的 ,参加适宜的康复运动治疗能帮助急性右室梗死病人改善心功能和恢复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右室梗死 心脏功能容量 早期康复运动
下载PDF
运动对心脏康复的有益作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宝慧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z1期499-503,共5页
  1 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   冠状动脉对运动训练适应性反应的研究,已在动物微观水平和冠心病病人直接和间接心肌血流的测量方面进行.……
关键词 运动 心脏康复 冠心病
下载PDF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冠脉再通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宝慧 刘晓明 +3 位作者 王晓红 郭敬萱 郭丽君 张媛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 1994年第2期1-4,F004,共5页
21例急性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经过三阶段康复运动训练后,6例曾接受冠脉溶栓者出现明显的冠脉再通,另4例阻塞的冠脉有改善。11例为对照组,其中3例也接受冠脉溶栓,在年龄、心梗部位、心功能和冠脉受累情况相似条件下,三周后冠脉造影复查,... 21例急性心梗和不稳定心绞痛,经过三阶段康复运动训练后,6例曾接受冠脉溶栓者出现明显的冠脉再通,另4例阻塞的冠脉有改善。11例为对照组,其中3例也接受冠脉溶栓,在年龄、心梗部位、心功能和冠脉受累情况相似条件下,三周后冠脉造影复查,无1例显示有改善。提示了康复运动有提高冠心病急性病变冠脉溶栓治疗成功率,并对未进行冠脉溶栓者可致冠脉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运动 冠心病 冠脉再通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心脏康复运动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张宝慧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早期康复 康复运动 功能评定
下载PDF
牛磺酸应用于冠心病康复的可行性研究──对运动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
7
作者 侯香玉 李维根 高云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8,共2页
为观察牛磺酸应用于冠心病康复的可行性,我们研究了牛磺酸对运动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牛磺酸组血清中牛磺酸浓度较对照组、运动组都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血清中CH、LDL显著降低,运动+牛磺酸组CH、... 为观察牛磺酸应用于冠心病康复的可行性,我们研究了牛磺酸对运动大鼠血清脂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牛磺酸组血清中牛磺酸浓度较对照组、运动组都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血清中CH、LDL显著降低,运动+牛磺酸组CH、LDL和TG都显著降低;与运动组比较,运动+牛磺酸组的TG显著降低,HDL显著增加.提示牛磺酸可能使运动降血脂的作用更加完全而有效,牛磺酸在冠心病等与血脂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运动 血脂 冠心病 康复
下载PDF
心电积分图判定心肌缺血、心脏康复、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李筱雯 王晓红 张宝慧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心电积分图对于判断心肌缺血、冠脉支架术后冠脉再狭窄及心脏康复效果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心电积分图对 3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及 14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检测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对照。结果 :心电积分图判定心肌缺血的总... 目的 :探讨心电积分图对于判断心肌缺血、冠脉支架术后冠脉再狭窄及心脏康复效果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心电积分图对 37例临床拟诊冠心病及 14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进行检测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对照。结果 :心电积分图判定心肌缺血的总准确率为 78.4 % ,敏感性为 72 .7% ,特异性为 80 .8% ;判定支架术后患者冠脉再狭窄的准确率为 6 4 .3%。结论 :心电积分图是一种判定心肌缺血较敏感的无创性方法 ,可用于评价心脏康复的疗效 ;它对判定支架术后冠脉再狭窄亦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心肌缺血 心脏康复 冠脉再狭窄 冠脉支架术 术后再狭窄 无创性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殷松楼 张宝慧 刘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49-51,共3页
用2FFogarty球囊导管剥脱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以建立大鼠动脉壁细胞过度增殖模型。每天游泳训练90min能增加被损伤动脉的内皮和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生成,并可抑制细胞增殖,游泳大鼠动脉拉伤后3天未见有内膜细... 用2FFogarty球囊导管剥脱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以建立大鼠动脉壁细胞过度增殖模型。每天游泳训练90min能增加被损伤动脉的内皮和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的生成,并可抑制细胞增殖,游泳大鼠动脉拉伤后3天未见有内膜细胞,10天和28天内膜细胞分别较单纯拉伤组低19%(P<0.05)和25%(P<0.01),中层细胞数分别低25%(P<0.05),17%(P<0.01)和54%(P<0.01),实验结果提示运动可以作为预防球囊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有效方法,运动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生成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损伤 细胞增殖 运动疗法 大鼠 PTA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评定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付桂敏 张宝慧 +1 位作者 姜军 段京平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病1个月以内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水平及影响ADL水平的因素。方法:对1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ADL水平及功能评定。结果:97.69%的患者ADL...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发病1个月以内的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水平及影响ADL水平的因素。方法:对13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ADL水平及功能评定。结果:97.69%的患者ADL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的ADL水平与患侧上、下肢及手功能水平呈正相关。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ADL水平明显低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其AD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ADL水平与诸多因素有关,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物理治疗与作业治疗结合,以便达到最佳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出血 脑栓塞 日常生活活动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c-myc、c-fos和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殷松楼 张宝慧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1,共3页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分析了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原癌基因cmyc、cfos和抗癌基因p53表达情况,并观察运动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动脉损伤后cfos、cmyc表达明显增加,p53表达下降;运动组cfos和cmyc...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分析了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原癌基因cmyc、cfos和抗癌基因p53表达情况,并观察运动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动脉损伤后cfos、cmyc表达明显增加,p53表达下降;运动组cfos和cmyc明显被控制,p53表达增强。研究结果提示运动对纠正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表达失衡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大鼠 胸主动脉损伤 原癌基因 抗癌基因
下载PDF
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1个月内ADL水平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桂敏 张宝慧 +1 位作者 姜军 段京平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5期488-489,共2页
本文对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一个月以内的ADL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显示:96.67%的患者ADL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ADL水平与患侧上、下肢及手功能水平呈正相关(P<0.0001).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ADL水平... 本文对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一个月以内的ADL水平进行评定,结果显示:96.67%的患者ADL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ADL水平与患侧上、下肢及手功能水平呈正相关(P<0.0001).受过高等教育的患者ADL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作者提出,在制定康复计划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PT与OT结合,以便达到最佳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ADL 脑血管疾病 康复医学
下载PDF
单拐和四脚拐对偏瘫患者站立位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桂敏 张宝慧 +3 位作者 姜军 段京平 李文芹 王伟 《中华理疗杂志》 2000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使用单拐或四脚拐对其站立位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2 6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受试者 ,分别对其独立站立、使用单拐站立及使用四脚拐站立三种状态进行平衡能力定量测定。结果 无论使用单拐或者使用四脚拐...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使用单拐或四脚拐对其站立位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2 6名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受试者 ,分别对其独立站立、使用单拐站立及使用四脚拐站立三种状态进行平衡能力定量测定。结果 无论使用单拐或者使用四脚拐均能明显减少重心移动占据面积 ,缩短重心移动路径总长 ,降低平均摆动速度 ,减少X轴及Y轴最大摆幅 (P <0 .0 0 1) ;使用四脚拐与使用单拐相比能够使上述参数进一步减小 (P <0 .0 0 1)。结论 使用单拐或四脚拐均能改善偏瘫患者站立位平衡能力 ;使用四脚拐与使用单拐相比 ,对平衡能力的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杖 偏瘫 运动平稳 立体位平衡能力
下载PDF
运动对大鼠胸主动脉损伤后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殷松楼 张宝慧 《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 1997年第1期14-16,F003,共4页
用2FFogarty球囊导管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观察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运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损伤4周后血浆和胸主动脉ET的含量较假手术组(SO)升高显著(P<0.01),运动明显增强损... 用2FFogarty球囊导管剥脱大鼠胸主动脉内皮,观察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和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运动对它们的影响。结果发现:动脉损伤4周后血浆和胸主动脉ET的含量较假手术组(SO)升高显著(P<0.01),运动明显增强损伤动脉NOS活性,抑制ET的生成,较动脉损伤组明显低(P<0.05)。提示运动增强NOS活性、抑制ET的合成是运动防治内皮损伤和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胸主动脉损伤 内皮素 一氧化氮合成酶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CT与CET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淑兰 杨艾生 贾凤荣 《现代康复》 CSCD 1998年第6期533-533,共1页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的正确性和物理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方法:对已经有腰椎正侧位片检查及CT检查结果的患者,进行《计算机化电热成像检查》(COMPUTERELECTROCHERMATHERMION简称C.E.... 目的: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的正确性和物理治疗后的疗效评定。方法:对已经有腰椎正侧位片检查及CT检查结果的患者,进行《计算机化电热成像检查》(COMPUTERELECTROCHERMATHERMION简称C.E.T)分别对健侧和患侧进行自腰部及双下肢温度测定,并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患侧与健侧皮肤温度有显著差异。结论:说明C.E.T检查对确定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所引起的腰骶神经压迫的定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CT检查 CET检查 计算机化电热成像检查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