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心房肿物切除术的麻醉安全策略
1
作者 于晖 李海 +3 位作者 苗永盛 时迎斌 赵楠楠 左明章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2期18-19,共2页
右心房肿物患者本身即有猝死的危险,进行右心房肿物切除术时麻醉和手术操作能加剧这种风险。因为术中要避免放置肺动脉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近年来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监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此类... 右心房肿物患者本身即有猝死的危险,进行右心房肿物切除术时麻醉和手术操作能加剧这种风险。因为术中要避免放置肺动脉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近年来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监测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此类手术。本文将分析右心房肿物切除术的麻醉安全隐患,总结麻醉要点,并详细介绍TEE在麻醉安全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房 肿物切除术 麻醉安全 肺动脉导管 超声心动图 恶性心脏肿瘤 麻醉诱导 三尖瓣反流 血流动力学监测 黏液瘤
下载PDF
全麻中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上腹部大型手术患者术后肺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曲宗阳 包杰 左明章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47-150,165,共5页
目的 比较全麻手术过程中应用保护性通气策略与传统通气对老年上腹部大型手术术后肺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入选42例患者(年龄≥65岁,手术时间≥2h):分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21例,术中采用保护性通气方法,潮气量:5 ~6 ml/kg... 目的 比较全麻手术过程中应用保护性通气策略与传统通气对老年上腹部大型手术术后肺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入选42例患者(年龄≥65岁,手术时间≥2h):分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21例,术中采用保护性通气方法,潮气量:5 ~6 ml/kg(采用理想体重计算),呼气末正压(PEEP) 5cmH2O和周期性肺复张方法;传统通气组21例,术中采用传统通气方法,潮气量:10~12 ml/kg(采用理想体重计算).观察术后患者第1d、3d (d1、d3)氧合;术后d1、d3、d5、d7肺功能;术后d1或d2胸片改变;术后肺部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死亡情况.结果 保护性通气策略组较传统通气组术后胸片渗出改变减少(P<0.05);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发生降低(P<0.05);其他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减轻老年上腹部大型手术患者术后肺脏损伤可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全身麻醉 保护性通气策略 肺脏保护 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成人鼾声来源特点及分类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董云鹏 许辉杰 +4 位作者 彭好 贾瑞芳 于晖 高瞻 黄魏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目的 分析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不同严重程度的睡眠呼吸障碍患者鼾声来源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选择74例(19~55岁,平均 37.9±8.70 岁)AHI<50的单纯打鼾(simple snoring,SS)和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 目的 分析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不同严重程度的睡眠呼吸障碍患者鼾声来源的特点及分类。方法 选择74例(19~55岁,平均 37.9±8.70 岁)AHI<50的单纯打鼾(simple snoring,SS)和不同程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SS及轻度OSAHS组(39例)和中、重度OSAHS组(35例);各组分别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进行诱导睡眠后,通过纤维鼻咽喉镜观察两组对象仰卧位打鼾时咽部组织振动及塌陷的情况,并进行分类比较。结果 74例患者中,鼾声来源及振动形式不同,分为软腭振动为主型(I型,前后型),咽侧壁振动为主型(II型,左右型),软腭+咽侧壁共同振动型(III型,向心型)三种类型;软腭振动为主型在SS及轻度OSAHS组和中、重度OSAHS组中的例数分别为24例(61.54%)和10例(28.57%);咽侧壁振动为主型在两组中的例数分别为9例(23.08%)和16例(45.71%);软腭+咽侧壁共同振动型在两组中的例数分别为6例(15.38%)和9例(25.71%),两组间鼾声来源类型及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6)。结论 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碍的患者睡眠中鼾声来源部位及咽部组织振动形式不同;咽侧壁振动为鼾声的主要来源(Ⅱ型及Ⅲ型),且随打鼾者阻塞程度加重而占比增加;以鼾声主要来源为依据的分类法可为该类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鼾声来源 药物诱导睡眠内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下载PDF
闭孔神经阻滞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俊峰 段宏军 左明章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9期952-954,共3页
目前闭孔神经阻滞已被应用在泌尿外科、骨科及神经内科的镇痛与治疗中,其操作技术也随着超声等辅助仪器的引进而逐渐完善,本文将主要阐述不同的闭孔神经阻滞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证据支持。
关键词 闭孔神经 神经阻滞 耻骨结节法 腹股沟法 垂直法
下载PDF
右室起搏致心肺转流脱机困难二例
5
作者 曲宗阳 周淑珍 +1 位作者 徐婷 左明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31-831,共1页
例1男,73岁,诊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扩张”,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肺转流(CPB)下升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升主动脉环缩成型术,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提示轻度左心扩大,轻度二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操作顺利,复跳后HR 30次/... 例1男,73岁,诊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升主动脉扩张”,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肺转流(CPB)下升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术+升主动脉环缩成型术,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提示轻度左心扩大,轻度二尖瓣反流,轻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操作顺利,复跳后HR 30次/分,先后给予阿托品0.3 mg、异丙肾上腺素3μg后心率提升不明显,考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决定术中放置右室起搏导线(起搏点在下壁和侧壁),ECG显示起搏心律,HR 80次/分,给予儿茶酚胺10 μg·kg^-1·min^-1与等待后试停机,BP低(70~80/40-50 mmHg),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査发现左心室室壁运动不协调,表现为五腔心切面及经胃左室短轴切面左室运动不协调,舒张期室间隔向左室侧移动,影响左心室充盈,收缩期室间隔向右室侧移动,影响左室射血,术中考虑低心排可能原因为起搏心律导致,暂停右室起搏,间断推注并泵注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多巴胺泵注,患者自主心率至70-80次/分,有创血压H0/60 mmHg,此时成功脱机。患者随后恢复顺利,于术后第15天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肺转流 右室起搏 升主动脉 异丙肾上腺素 起搏点 起搏心律 有创血压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贾瑞芳 孟小燕 +2 位作者 周淑珍 石妤 左明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6-679,共4页
目的 评价不同麻醉方式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患者5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20~ 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7):七氟醚复合麻醉组(... 目的 评价不同麻醉方式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患者54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体重指数20~ 28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7):七氟醚复合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复合麻醉组(P组).2组患者常规诱导后,S组吸入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维持麻醉;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于术前(T0)、拔除气管导管后5和10 min(T1.2)时记录HR和MAP;记录T2时疼痛程度及术后1、2、4、24和48 h(T3-7)时VAS评分和吗啡用量;T7时记录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补救情况和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2组各时点HR和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组比较,P组T2时疼痛程度减轻,T34时VAS评分和吗啡用量降低(P<0.05);2组T5-7时VAS评分和吗啡用量、T7时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补救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麻醉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术后急性疼痛的缓解作用优于七氟醚复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麻醉药 吸入 疼痛 手术后 重症肌无力 胸腔镜检查 胸腺切除术
原文传递
顺阿曲库铵用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肌松效应与重症肌无力分型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贾瑞芳 孟小燕 +1 位作者 周淑珍 左明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457,共4页
目的确定顺阿曲库铵用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肌松效应与重症肌无力分型的关系。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5例,性别不限,年龄20~75岁,体重53~92 kg,身高155~185 cm,ASA分级Ⅰ或Ⅱ级,其中单纯眼肌型(Ⅰ型)... 目的确定顺阿曲库铵用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肌松效应与重症肌无力分型的关系。方法择期行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65例,性别不限,年龄20~75岁,体重53~92 kg,身高155~185 cm,ASA分级Ⅰ或Ⅱ级,其中单纯眼肌型(Ⅰ型)8例,轻度全身型(Ⅱa型)19例,重度全身型(Ⅱb型)33例,急性进展型(Ⅲ型)2例,迟发重症型(Ⅴ型)3例。患者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启动肌松监测,采用滴定法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首次静脉注射的剂量为0.05 mg/kg,若6 min内T1抑制〈95%,则再次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015 mg/kg,直至T1抑制〉95%后行气管插管。记录顺阿曲库铵气管插管用量、肌松起效时间(从给药开始到T1抑制〉95%的时间)和恢复时间(T4/T1恢复到25%的时间)。给予1倍ED95顺阿曲库铵后6 min内T1抑制〉95%认为对肌松药敏感,T1抑制〉95%时需要〉1倍ED95顺阿曲库铵认为对肌松药不敏感,计算肌松药敏感/不敏感比例。结果Ⅰ型和Ⅱa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顺阿曲库铵气管插管用量、肌松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型和Ⅱa型比较,Ⅱb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顺阿曲库铵气管插管用量降低,肌松药敏感/不敏感比例升高,肌松起效时间缩短,恢复时间延长(P〈0.05)。结论随分型的加重,顺阿曲库铵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的用量降低,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甾烷醇类 重症肌无力 插管法 气管内 剂量效应关系 药物
原文传递
地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乳腺癌术后认知能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崔瞻 张宏江 +1 位作者 张凤凯 于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10期50-52,共3页
目的:对比地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中年患者乳腺癌术后认知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乳腺手术的中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地氟烷(D组)和丙泊酚组(P组),术中分别采用地氟烷或丙泊酚作为主要麻醉药物的全身麻醉。采用认知功能问... 目的:对比地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中年患者乳腺癌术后认知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乳腺手术的中年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地氟烷(D组)和丙泊酚组(P组),术中分别采用地氟烷或丙泊酚作为主要麻醉药物的全身麻醉。采用认知功能问卷和术后恢复量表法对患者术后2、48、72 h和1周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根据认知功能问卷,D组和P组患者术后72 h认知功能的恢复分别为65%和66%,术后1周分别为71%和72%。根据术后恢复量表,D组和P组术后2 h认知功能的恢复分别为52%和50%,术后48 h分别增加到71%和87%。结论:行乳腺手术的中年患者,无论是接受地氟烷还是丙泊酚麻醉,术后1周的认知能力均未完全恢复,两组的认知能力恢复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烷 丙泊酚 麻醉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鼾症患者模拟打鼾与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鼾声来源部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董云鹏 许辉杰 +5 位作者 高瞻 贾瑞芳 于晖 黄卫红 彭好 黄魏宁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1-44,49,共5页
目的对单纯打鼾(SS)及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通过鼻咽纤维喉镜观察清醒状态下模拟打鼾及药物诱导睡眠下打鼾时的鼾声来源,研究这两种检查方法判断鼾声来源部位的一致性及模拟打鼾判断鼾声来源的可靠度。方... 目的对单纯打鼾(SS)及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患者,通过鼻咽纤维喉镜观察清醒状态下模拟打鼾及药物诱导睡眠下打鼾时的鼾声来源,研究这两种检查方法判断鼾声来源部位的一致性及模拟打鼾判断鼾声来源的可靠度。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PSG)诊断为单纯打鼾患者及轻度OSAHS患者共40例,依次进行清醒状态下模拟打鼾及药物诱导睡眠,通过纤维鼻咽喉镜观察患者仰卧位打鼾时咽部组织的振动情况。结果在模拟打鼾及药物诱导睡眠两种状态下咽部组织的振动情况有所不同。统计学Mc Nemar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对软腭振动及会厌/舌根振动判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4,0.077),对咽侧壁振动判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种检查对软腭及会厌/舌根振动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0,0.110),药物诱导睡眠对咽侧壁振动的检出率远高于模拟打鼾(P=0.005)。结论与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相比,模拟打鼾能较好地判断软腭振动,其次为舌根/会厌,对咽侧壁振动则较难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单纯鼾症 鼾声 药物诱导睡眠 纤维鼻咽喉镜
原文传递
钢丝加强型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对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置管术成功几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宁 左明章 +6 位作者 孟小燕 彭文平 石妤 赵楠楠 程锐铌 时迎斌 张静静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 评价钢丝加强型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对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置管术成功几率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剖宫产术患者182例,年龄25~43岁,身高145~178 cm,体重51~10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评价钢丝加强型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对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置管术成功几率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的剖宫产术患者182例,年龄25~43岁,身高145~178 cm,体重51~10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聚氯乙烯硬膜外导管组(Ⅰ组,n=94)和钢丝加强型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组(Ⅱ组,n=88)。于L2,3或L3,4间隙行脊椎-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各组置入相应的硬膜外导管。发生置管困难、导管误入血管和穿刺或置管时异感均为硬膜外置管术失败。记录硬膜外置管术失败的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比较,Ⅱ组硬膜外置管术失败率降低(P〈0.05)。结论 钢丝加强型聚脲胺酯硬膜外导管可提高剖宫产术患者硬膜外置管术的成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硬膜外腔 剖宫产小
原文传递
头孢呋辛钠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患者过敏性休克伴低氧血症抢救成功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宁 陈冰 左明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7-768,共2页
患者,男性,年龄55岁,身高170em,体重80kg,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分级Ⅱ级,ASA分级Ⅲ级,无其他慢性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术前青霉素皮试阴性。心... 患者,男性,年龄55岁,身高170em,体重80kg,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拟于全身麻醉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功能分级Ⅱ级,ASA分级Ⅲ级,无其他慢性病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术前青霉素皮试阴性。心电图示:异常Q波,异常ST-T改变,室性早搏。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30%,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左心室心尖室壁瘤,左心功能减弱。冠脉造影示:左室后支近中段90%狭窄,左冠前降支中段90%狭窄,中远段95%狭窄,对角支99%狭窄,回旋支中远段99%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前患者 过敏性休克 头孢呋辛钠 低氧血症 左心室射血分数 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陈旧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长QT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全麻管理1例
12
作者 杨明 段宏军 左明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1-892,共2页
患者,女性,年龄51岁,体重90 kg,10d前在全麻下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由于麻醉诱导后出现HR减慢(36次/min)并发生室颤而暂停手术,转入ICU治疗.入ICU后复查ECG示I、avL导联T波倒置,V2-V6导联T波双向或倒置,QT间期〉500 ms,确诊为长QT综合... 患者,女性,年龄51岁,体重90 kg,10d前在全麻下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由于麻醉诱导后出现HR减慢(36次/min)并发生室颤而暂停手术,转入ICU治疗.入ICU后复查ECG示I、avL导联T波倒置,V2-V6导联T波双向或倒置,QT间期〉500 ms,确诊为长QT综合征.ICU期间适当补钾和补镁,维持电解质平衡,避免心动过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综合征 癌根治术 子宫内膜 全麻 患者 ICU期间 AVL导联 管理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PB停机后顽固性低血压处理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思文 杨宁 +1 位作者 张瑞生 左明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67-768,共2页
患者,男性,49岁,因查体发现冠心病5d,入住我院.既往糖尿病18年,高血压10余年,均控制不佳;脑梗塞病史10年,后遗左侧肢体麻木.冠状动脉造影示:呈右冠优势型,前降支近端管状90%病变,前降支中段弥漫75%~90%病变,回旋支两处 50%~80%病变,右... 患者,男性,49岁,因查体发现冠心病5d,入住我院.既往糖尿病18年,高血压10余年,均控制不佳;脑梗塞病史10年,后遗左侧肢体麻木.冠状动脉造影示:呈右冠优势型,前降支近端管状90%病变,前降支中段弥漫75%~90%病变,回旋支两处 50%~80%病变,右冠状动脉近端弥漫 75%~90%病变.心功能Ⅱ级.诊断为:冠心病,三支病变.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压处理 顽固性 停机后 CPB 三支病变 冠状动脉造影 右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羟考酮与左旋布比卡因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疼痛的效果对比
14
作者 崔瞻 张宏江 于晖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7年第11期74-76,共3页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左旋布比卡因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PAOD)患者中度/重度疼痛的效果。方法:40例PAOD患者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X组)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RA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7 d或未手术出院前进行疼痛治疗,OX组口服缓释羟考酮10~20 m... 目的:比较羟考酮与左旋布比卡因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PAOD)患者中度/重度疼痛的效果。方法:40例PAOD患者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X组)和左旋布比卡因组(LRA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7 d或未手术出院前进行疼痛治疗,OX组口服缓释羟考酮10~20 mg,bid;LRA组每6 h硬膜外注射4 mL 0.25%左布比卡因。采用静息(VASs)和运动(VASd)视觉模拟评分测定镇痛效果;记录生命体征、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疼痛控制满意,VAS评分中位数分别是VASs<3和VASd<4;但是动态情况下,LRA组疼痛控制较OX组更好(P<0.05)。除了少数和短暂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n=38)对疼痛治疗满意度是好或优秀。结论:硬膜外给予左旋布比卡能有效控制PAOD患者的疼痛;对于硬膜外禁忌或未行手术和门诊的患者,口服缓释羟考酮可作为替代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治疗 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 硬膜外 阿片类药物 羟考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