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难点分析
1
作者 刘周英 杜俊 +2 位作者 张劲松 刘东戈 杨重庆 《肝脏》 202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诊断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病理科2013年至2022年诊断的6例肝脏血管肉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镜下形态多样,高分化血管肉瘤可见肝板萎缩...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诊断难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病理科2013年至2022年诊断的6例肝脏血管肉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无特异性,镜下形态多样,高分化血管肉瘤可见肝板萎缩,肝窦内衬覆肿瘤细胞,低分化血管肉瘤细胞异型性较大,需要与其他肉瘤相鉴别,肿瘤细胞均表达血管内皮标记CD31,CD34及ERG等。结论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综合分析临床及形态学,并辅以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肝脏 病理
下载PDF
间质性膀胱炎33例临床病理观察
2
作者 刘周英 刘东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9-373,共5页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3例间质性膀胱炎(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2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的活检标本作为对照组,镜下观察HE形态,并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患者年龄40~79岁,中位年龄62岁,... 目的探讨间质性膀胱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33例间质性膀胱炎(实验组)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24例非膀胱肿瘤患者的活检标本作为对照组,镜下观察HE形态,并行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患者年龄40~79岁,中位年龄62岁,仅1例为男性,余均为女性,其中20例(占61%)患者曾有盆腔和(或)腹腔手术史。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68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5例。镜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可见上皮糜烂伴急慢性炎细胞浸润,但实验组黏膜下层出血明显高于对照组(70%vs 17%,P<0.001),且实验组黏膜下层或肌层浸润的肥大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4.8±16.6/HPF vs 0.31±1.08/HPF,P<0.001)。结论间质性膀胱炎患者仍需根据病史进一步细分,如是否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以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肥大细胞 出血 甲苯胺蓝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态与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雪晴 赵赟博 +3 位作者 杜俊 王晖 张子瑾 黄莹莹 《中国医药》 2021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态与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北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67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病理特征、临床预后与错配修复蛋...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态与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北京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67例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病理特征、临床预后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状态的相关性。结果267例患者平均年龄(67±13)岁,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45例(16.9%)。患者肿瘤原发部位为右半结肠的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比例高于左半结肠和直肠者,组织学分级高级别者表达缺失比例高于低级别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型者表达缺失比例高于野生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组5年无疾病生存(DFS)率为82.2%(37/45),表达完整组5年DFS率为64.0%(142/222),生存曲线显示表达缺失组DFS情况优于表达完整组(Log-rank P=0.039)。102例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接受辅助化疗(无论单药或双药)者DFS情况优于无辅助化疗者(Log-rank 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风险比=0.366,95%置信区间:0.123~0.983,P=0.031)、T分期(风险比=2.313,95%置信区间:1.332~4.653,P=0.014)是影响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DFS的危险因素。结论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是Ⅱ期结直肠癌患者良好预后因素之一,高危Ⅱ期结直肠癌患者无论错配修复蛋白状态如何接受辅助化疗均可使DFS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蛋白 预后
下载PDF
三维超声成像判断老年人膀胱癌浸润程度及分期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川予 陈秀华 +4 位作者 范小晶 刘媛 王建龙 何淑蓉 郭发金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及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在判断老年人膀胱癌浸润程度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老年膀胱癌患者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判断膀胱癌的浸润程度及其分期。结果三维超声提示:膀胱癌T1期24例,癌灶局限于膀胱黏膜层;T2期6...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成像及三维超声断层显像技术在判断老年人膀胱癌浸润程度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老年膀胱癌患者采用三维超声检查,判断膀胱癌的浸润程度及其分期。结果三维超声提示:膀胱癌T1期24例,癌灶局限于膀胱黏膜层;T2期6例,癌灶侵犯膀胱壁浅层,但未突破深肌层;T3期5例,癌灶突破膀胱壁全层;T4期7例,癌灶侵犯到周围组织。病理证实膀胱癌T1期21例,T2期9例,T3期5例,T4期7例。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三维超声判断膀胱癌浸润程度的准确性为85.7%。结论三维超声成像结合断层显像技术可以无创判断膀胱癌的浸润程度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肿瘤侵润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检出方面的应用——基于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大切片为对照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韩思圆 李春媚 +3 位作者 刘明 张伟 朱锦霞 陈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34,共5页
目的探索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检出方面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行术前常规bpMRI检查,之后行前列腺癌根治... 目的探索双参数磁共振成像(b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p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检出方面的应用。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间临床怀疑前列腺癌,行术前常规bpMRI检查,之后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并行病理大切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包括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ADC在内的双参数MR图像与病理大切片图像进行匹配分析,探索bpMRI在前列腺癌灶检出方面的敏感性,并分析影响前列腺癌灶检出的因素。结果67例患者,病理大切片确认病灶123个,术前bpMRI检出病灶94个,直径>1 cm的癌灶检出率为92.1%,Gleason评分大于3+3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84.3%。癌灶大小(P<0.001)和Gleason评分(P=0.008)分别为癌灶检出的独立预测因子,移行带癌灶检出率与外周带癌灶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pMRI对前列腺癌灶的检出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是对直径大于1 cm或Gleason评分>6分的病灶敏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双参数磁共振成像 癌灶检出 病理大切片
下载PDF
COVID-19大流行对我国细胞病理学工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书佚 何淑蓉 +6 位作者 焦琼 张惠箴 张智慧 金木兰 刘东戈 吴玲 刘志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期间,疫情防控措施对我国临床细胞病理学检查各方面的影响。方法通过微信平台向我国1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细胞病理室发放在线问卷调查。结果23家医院的23个细胞病理室参...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期间,疫情防控措施对我国临床细胞病理学检查各方面的影响。方法通过微信平台向我国1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细胞病理室发放在线问卷调查。结果23家医院的23个细胞病理室参与了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城市(87.0%)和医院(82.6%)均实施了限制医疗服务措施。COVID-19暴发对细胞学工作流程和工作量均有影响。多数细胞病理室均实施部署新生物安全方案(95.7%)以及设施改善(91.3%)。重新安排(73.9%)或调整(21.7%)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细胞病理室妇科标本(82.6%)和非妇科标本(87.0%)相关病例数量显著减少(>10%),其中非妇科标本以细针穿刺标本及脱落细胞学标本减少最明显,肺标本量减少不明显,这可能与COVID-19以呼吸道损伤为首发症状有关。与2019年同期相比,妇科标本(69.6%)和非妇科标本(60.9%)的恶性肿瘤率无明显变化。少数医院妇科和非妇科细胞病理室为独立部门,但受影响程度基本一致。结论调查结果表明,COVID-19大流行导致细胞样本量显著减少,以妇科标本减少最显著,而对应的恶性肿瘤比例无明显变化。我国细胞病理室急需实施新生物安全方案和标准化生物安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理 生物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胸腺瘤相关重症肌无力合并炎性肌病三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蒋云 侯世芳 +3 位作者 张华 苏闻 张劲松 国红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合并炎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y,I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胸腺瘤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北京医院2010-3-1—2020-3-31收治的3例MG合并IM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MG-IM中1...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合并炎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y,IM)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胸腺瘤的相关性。方法分析北京医院2010-3-1—2020-3-31收治的3例MG合并IM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MG-IM中1例合并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的僵肢综合征(stiff limb syndrome,SLS)。3例患者均有胸腺瘤,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横纹肌抗体和心肌抗体阳性,而肌炎特异性抗体(myositis specific antibodies,MSA)和肌炎相关抗体(myositis associated antibodies,MAA)均阴性;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损害和神经肌肉接头受累;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提示心肌受累;肌肉病理诊断多发性肌炎。联合46篇文献中的93例患者,共96例MG-IM患者纳入汇总分析。MG与IM同时发生者占42.7%,以MG症状首发者占34.4%,以IM症状首发者占22.9%。EMG检查提示肌源性损害和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疾病。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阳性者占91.3%(84/92),MSA抗体阳性者仅占3.0%(2/66),MAA抗体阳性者仅占6.3%(2/32),横纹肌抗体阳性者占95.2%(20/21),6例行心肌抗体检测者均呈阳性。CT检查发现胸腺瘤者占64.4%(58/90)。53例行胸腺瘤手术的患者中,47例描述了胸腺瘤病理分型,以胸腺瘤B2型最常见(19例,40.4%),其次为B1型10例(21.3%),B3型9例(19.1%),AB型8例(17.0%),C型1例(2.1%)。89例行骨骼肌病理检查,其中以多发性肌炎最常见(62例,69.7%),其次为皮肌炎13例(14.6%),肉芽肿性肌炎9例(10.1%),免疫坏死性肌病2例(2.2%),嗜酸性粒细胞肌炎2例(2.2%),包涵体肌炎1例(1.1%)。7例尸体解剖患者行心肌病理检查,均诊断巨细胞性心肌炎。结论MG-IM多见于胸腺瘤患者,部分MG-IM患者同时合并心肌炎。大多数MG-IM患者血MSA和MAA抗体阴性。血横纹肌抗体和心肌抗体阳性提示骨骼肌和心肌受累,巨细胞性心肌炎是MG-I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G、IM和SLS全面准确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电生理、免疫学和肌肉病理的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炎性肌病 僵肢综合征 胸腺瘤 副肿瘤综合征 肌炎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血管针吸活检在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艳 张旻 +1 位作者 陈岚 周为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9期1041-1043,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血管针吸活检(EBUS-TVNA)诊断6例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12月于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应用EBUS-TVNA穿刺的6例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EBUS-TVNA穿...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血管针吸活检(EBUS-TVNA)诊断6例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9月至12月于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应用EBUS-TVNA穿刺的6例纵隔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EBUS-TVNA穿刺纵隔肿物的诊断效果。结果本研究恶性病变术后结合EBUS-TVNA病理结果确诊,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半年完成随访,所有良性病变患者均通过术后半年随访胸部CT评估并经临床医生判断得出最终诊断。6例患者中,肺鳞状细胞癌2例,肺腺癌2例,上皮细胞鳞化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1例,穿刺见肺门/纵隔淋巴结炎性改变1例。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EBUS-TVNA检查,3例(50%)出现轻度并发症,均为术中轻-中度出血,均无重度出血、心率加快或减慢、血氧降低等穿刺并发症发生。结论EBUS-TVNA可作为活检肺门/纵隔旁有血管穿行或包绕的肿物的重要检查方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EBUS-TVNA增加了患者获得病理诊断的机会,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血管针吸活检 诊断价值 安全性
下载PDF
2022年医学期刊发表的中国病理学指南和共识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评级结果分析
9
作者 师晓华 王世贤 +11 位作者 王哲 王坚 张智弘 刘月平 张红英 高洪文 周晓燕 饶秋 梁莉 姚小红 刘东戈 梁智勇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28-534,共7页
采用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的评级工具(STAR)评估并分析2022年医学期刊中发表的中国病理学指南和共识的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2022年评审的病理学指南及共识共计18篇,包括指南1篇,共识17篇。评价结果显示,指南得分为21.83分,低于总... 采用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的评级工具(STAR)评估并分析2022年医学期刊中发表的中国病理学指南和共识的科学性、透明性和适用性。2022年评审的病理学指南及共识共计18篇,包括指南1篇,共识17篇。评价结果显示,指南得分为21.83分,低于总体指南平均水平(43.4分);共识平均得分27.87分,与总体共识水平持平(28.3分)。得分高于总体水平的领域是“利益冲突”和“工作组”部分,得分低于总体水平的领域是“计划书”“资助”“证据”“共识方法”及“可及性”部分。综上所述,2022年病理学相关指南及共识制订欠规范,在制定过程中未提供有关临床问题推荐意见的证据检索过程、证据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未提供达成共识的过程及方法,缺少计划书,未进行注册等。建议病理学领域指南/共识制订者重视循证医学证据,严格遵照指南制订方法与流程,进一步提升本领域指南/共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透明性,更好地为临床工作者及患者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质量控制 病理学 共识
原文传递
中国病理科/实验室细胞学报告方式的调查情况及思考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病理学组 梅平 +3 位作者 何淑蓉 吴广平 刘东戈 金木兰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8-1290,共3页
为了解国内对国际/国内推荐的细胞学报告方式的应用情况,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病理学组于2021年3月至4月对国内部分医院病理科/实验室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宫颈细胞学等8种细胞学报告方式的应用情况。调查了解了国内病理科/实... 为了解国内对国际/国内推荐的细胞学报告方式的应用情况,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细胞病理学组于2021年3月至4月对国内部分医院病理科/实验室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宫颈细胞学等8种细胞学报告方式的应用情况。调查了解了国内病理科/实验室细胞学工作的一些情况,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中国细胞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病理科 宫颈细胞学 细胞病理学 实验室 问卷调查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
原文传递
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2
11
作者 柴坷 李莹莹 +3 位作者 罗瑶 方芳 刘东戈 王华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62-966,共5页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和心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69年4月至2013年10月北京医院病理科资料库的系统解剖资料,纳入60~99岁老年HFpEF(左心室射血分数≥50%)患者154例(HFpEF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和心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69年4月至2013年10月北京医院病理科资料库的系统解剖资料,纳入60~99岁老年HFpEF(左心室射血分数≥50%)患者154例(HFpEF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射血分数降低性心力衰竭(HFrEF)组患者49例,比较HFpEF与HFrEF组、≤85岁组HFpEF(73例)和>85岁HFpEF(81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心脏及其他脏器病理改变。结果HFpEF组患者平均年龄(85.7±7.4)岁,HFrEF组(82.8±7.8)岁(P=0.017);HFpEF组患者较HFrEF组患者合并高血压[80.5%(124例)比26.5%(13例),P<0.001]、糖尿病[58.4%(90例)比20.4%(10例),P<0.001]、心房颤动[65.6%(101例)比12.2%(6例),P<0.001]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6.6%(41例)比4.1%(2例),P=0.001]均增加,病理检出慢性心肌缺血[18.2%(28例)比6.1%(3例),P=0.041]和慢性支气管炎[49.4%(76例)比30.6%(15例),P=0.022]亦高于HFrEF患者。与≤85岁HFpEF患者比较,>85岁组HFpEF患者并发心房颤动(P=0.046)、COPD(P=0.002)和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P=0.009)的比例更高,病理检出慢性心肌缺血(P=0.027)、小灶性陈旧性心肌梗死(P=0.041)和肺气肿(P=0.005)患者更多。结论随增龄HFpEF患者增多,老年特别是高龄患者HFpEF易合并心房颤动和COPD,常存在慢性心肌缺血,应重视上述病变对高龄HFpEF患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尸体解剖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对BI-RADS4类乳腺结节的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川予 王飞亮 +4 位作者 贾静怡 陈秀华 何淑蓉 陆旭 戴维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4类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结节患者16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25G活检针和16G半自动活检针穿刺,经细胞学检查结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细胞块免疫组化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4类乳腺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结节患者16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25G活检针和16G半自动活检针穿刺,经细胞学检查结合细胞块免疫组化和组织学检查结合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及阳性符合率。结果细针及粗针的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4.3%(151/160)、95%(152/160),免疫组化检测成功率分别为97.8%(90/92)、94.0%(93/99),两组穿刺成功率和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细针抽吸细胞联合细胞块免疫组化诊断乳腺结节病变具有与组织学检查相同的诊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下载PDF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中免疫相关调节因子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敏 李琳 +3 位作者 王晖 王征 武晓楠 李超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6期25-29,共5页
目的分析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GC)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特点。方法分析4例LELGC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肿瘤石蜡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CD4、CD8、CD20、Foxp3、PD-... 目的分析胃淋巴上皮瘤样癌(LELGC)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及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的特点。方法分析4例LELGC患者的临床特征,对肿瘤石蜡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3、CD4、CD8、CD20、Foxp3、PD-1、PD-L1,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RNA(EBER)。结果 4例肿瘤组织EBER均阳性,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CD8阳性细胞为主。所有病例中PD-L1均高表达,其中2例以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为主,另2例以肿瘤细胞表达为主。结论 LELGC肿瘤微环境具有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丰富、PD-L1高表达等特点。PD-1/PD-L1抑制剂或许是治疗LELGC的一个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上皮瘤样癌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分子-1 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疗效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侃 李铄 +3 位作者 葛月月 缪刚 何淑蓉 戴维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48-453,458,共7页
目的 探讨影响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近、远期疗效的因素。资料与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11月—2020年10月北京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74例共76个甲状腺囊性结节,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囊液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检测和聚桂... 目的 探讨影响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近、远期疗效的因素。资料与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11月—2020年10月北京医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74例共76个甲状腺囊性结节,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囊液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检测和聚桂醇硬化治疗,并于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进行超声随访。以囊肿初始体积、囊壁血供情况、病理类型及囊液Tg浓度作为疗效评价指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结节体积变化,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Tg浓度评估治疗有效性的阈值。结果 治疗后囊肿体积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呈缩小趋势,不同随访时间结节体积(F=34.58,P<0.001)及体积缩小率(F=161.3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有效率为81.58%(62/76),术后12个月累积有效率为97.33%(73/75),治愈率为81.33%(61/75)。囊液Tg浓度是术后3个月治疗有效率(OR=0.997,P=0.003)及术后12个月治愈率的影响因素(OR=0.998,P=0.031)。以囊液Tg浓度146.50 ng/ml作为术后3个月有效性截断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1,特异度为0.86。结论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可有效治疗甲状腺囊性结节,囊液Tg浓度是甲状腺囊性结节硬化治疗近期及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聚桂醇 硬化治疗 治疗结果 甲状腺球蛋白 超声检查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MLH1和PMS2错配修复基因表达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焱 杨重庆 +2 位作者 李文举 张帅 李琳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7-93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MLH1和PMS2错配修复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诊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按照MLH1和PMS2基因表达缺失情况分M...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MLH1和PMS2错配修复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连续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诊治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按照MLH1和PMS2基因表达缺失情况分MLH1组(65例)和PMS2组(80例),比较两组与MLH1和PMS2基因正常表达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MHL1蛋白表达缺失患者中,男性、女性相似,少部分(16.9%)患者有肿瘤家族史,病理提示病变多为中分化(63.1%)和低中分化(24.6%),T分期多为T4(44.6%)和T3(27.7%),N分期多为N0(61.5%),M分期多为M0(89.2%),TNM分期多为Ⅲ期,病变多位于升结肠(61.5%)。与MHL1正常表达的患者比较,MHL1蛋白表达缺失组的年龄较小[(74.6±8.8)岁比(77.3±6.2)岁,t=-2.072,P=0.040],但肿瘤最长径较大[(5.7±2.3)cm比(4.4±1.3)cm,t=3.753,P<0.001],两组的病变分化程度、T分期和肿瘤部位均有明显差别(均P<0.05)。结论老年MLH1和PMS2基因表达缺失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早、肿瘤进展快,分化程度低,且与病理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POLE、POLD1基因突变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逸菲 何磊 +5 位作者 杜俊 崔娣 杨丽 邸婧 刘东戈 王征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讨携带POLE、POLD1基因突变的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子病理改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诊断结直肠癌的45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276例,通过二代测序检测及生物信息分析,筛选携带POLE、POLD1基... 目的探讨携带POLE、POLD1基因突变的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子病理改变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9月诊断结直肠癌的45岁及以上中老年患者276例,通过二代测序检测及生物信息分析,筛选携带POLE、POLD1基因胚系有害突变及体细胞变异,并将276例患者分为:有害突变组6例,意义不明变异组18例,野生型组252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与其他分子病理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包括肿瘤突变负荷(TMB)、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MSI)、基因共突变情况等。结果276例结直肠癌患者成功进行二代测序检测,所有患者中未检测出POLE、POLD1基因胚系突变,18例(6.5%,18/276)患者携带POLE基因突变,其中6例(2.2%,6/276)为有害突变,12例(4.3%,12/276)为意义不明变异,余为POLE基因野生型患者。10例(3.6%,10/276)患者携带POLD1基因突变,均为意义不明变异。5例(1.8%,5/276)同时携带两种基因突变。6例有害突变组患者与意义不明变异组及野生型组患者相比显示肿瘤分期早(P<0.05),发生低级别肿瘤出芽现象多见(P<0.05)。而有害突变组及意义不明变异组患者与野生型组患者比较,均更多见于结肠癌患者(P<0.05)及组织学表现低分化组(P<0.05)。有害突变组患者TMB中位数257.76muts/Mb,意义不明变异组患者TMB中位数74.4 muts/Mb,野生型组患者TMB中位数5.81muts/Mb,3组间TMB-H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有害突变组、意义不明变异组及野生型组患者检出MSI-H状态分别为1例(16.7%,1/6)、14例(77.8%,14/18)及18例(7.1%,18/276),而意义不明变异组患者MSI-H状态高于野生型组及POLE基因有害突变组患者(均P<0.01)。有害突变组患者KRAS、NRAS、BRAF、PIK3CA基因共突变发生频率高于意义不明变异组及野生型组患者(均P<0.05)。结论有害突变组、意义不明变异组结直肠癌患者存在独特临床病理特征,意义不明变异组结直肠癌患者更好发于结肠,组织学分化差多见,伴TMB-H及MSI-H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POLE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老年人移行区前列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伟 侯惠民 +6 位作者 王淼 崔亚东 李春媚 于启 张亚群 刘明 刘东戈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目的分析大切片病理所观察的移行区前列腺癌癌灶大小、分布及其肿瘤分级、分期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且术后前列腺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患者129例.记录病理学病灶位置、最大径线、国际泌尿外科... 目的分析大切片病理所观察的移行区前列腺癌癌灶大小、分布及其肿瘤分级、分期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2017年7月至2020年3月行前列腺癌根治术且术后前列腺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患者129例.记录病理学病灶位置、最大径线、国际泌尿外科病理学会分级分组(ISUP);影像学病灶最大径线、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对病理大切片与影像学诊断病灶进行逐一对应,分析位于不同分区的前列腺癌病理学特征和影像检出情况.结果129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标本,大切片病理检出213个癌灶.同时位于外周区及移行区的癌灶21个(9.9%),最大径线(2.82±0.71)cm;外周区的癌灶85个(39.9%),最大径线(1.36±0.81)cm;移行区的癌灶107个(50.2%),最大径线(1.60±0.94)cm.位于移行区的癌灶较多,癌灶最大径线较大,不同区域病灶最大径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MRI资料完整的患者中,大切片病理检查出105个癌灶,MRI共检查出75个癌灶,位于移行区的癌灶MRI检出率较低,评估癌灶大小与大切片病理检出癌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癌灶直径≥1.0 cm或癌灶国际泌尿病理学会(ISUP)分级分组2组及以上的主要病变进行分析,位于移行区的病灶MRI检出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移行区病灶比例高,且肿瘤径线更大.移行区的前列腺癌灶易临床和影像学检查中易漏诊,需要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老年肾病患者肾活检病理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莉莉 王海涛 +2 位作者 方芳 孙颖 毛永辉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00-1405,共6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肾活检患者常见病理类型和疾病谱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经皮肾活检穿刺的418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肾脏病理资料,与同期年龄<60岁的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单中心15年60岁及以上老年肾活检患者常见病理类型和疾病谱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经皮肾活检穿刺的418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肾脏病理资料,与同期年龄<60岁的肾活检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根据肾活检时间分为2005~2009年、2010~2014年、2015~2019年三个时间段。结果(1)1572例资料完整的肾活检患者中,老年组患者为418例(26.6%),年龄67.8±5.7(60~85)岁;非老年组1154例(73.4%),年龄39.6±12.5(9~59)岁。三个时间段肾活检患者中老年组比例呈升高趋势(19.0%,23.2%,34.4%,χ^2=35.8,P<0.01);(2)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75例,占65.8%,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57.1%),其次是IgA肾病(17.8%)和微小病变肾病(11.6%);非老年组最常见病理类型是IgA肾病(47.7%),其次是膜性肾病(28.2%)和微小病变肾病(10.7%);(3)老年组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比例最高的是糖尿病肾病(26.7%),其次是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21.7%)和缺血性肾病(15.8%);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比较,ANCA相关性血管炎(21.7%比4.5%,χ^2=25.781,P<0.001)、肾淀粉样变性(6.7%比2.1%,χ^2=4.942,P=0.026)比例增高;(4)老年组肾小管间质疾病中急性肾小管坏死占9.1%,急性/亚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占27.3%,慢性肾小管间质肾炎疾病占54.5%,IgG4相关间质肾炎占9.1%,其疾病构成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着时间变迁,三个时间段老年组肾活检例数增长明显的原发性肾小疾病病理类型有膜性肾病(32例、50例和75例)、微小病变肾病(5例、9例和18例)、IgA肾病(9例、10例和30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糖尿病肾病(4例、8例和20例)、缺血性肾病(1例、2例和13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4例、6例和16例),而非老年组中增长明显的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膜性肾病(60例、78例和104例)和糖尿病肾病(7例、9例和30例)、缺血性肾病(2例、4例和19例)、狼疮性肾炎(15例、13例和26例)。结论老年肾活检患者所占比例增长明显,且病理类型的构成与非老年患者有所不同。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仍是老年肾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IgA肾病和微小病变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肾病,其次是ANCA相关性血管炎和缺血性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活检 病理
原文传递
IgG4相关性心包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优 罗文琦 +1 位作者 方芳 刘德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通过报道少见的IgG4相关性心包炎并进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报道一例IgG4相关性心包炎,并以"IgG4"和"pericarditis"检索Pub Med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经过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和影... 目的通过报道少见的IgG4相关性心包炎并进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报道一例IgG4相关性心包炎,并以"IgG4"和"pericarditis"检索Pub Med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者经过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IgG4相关性心包炎。IgG4相关性心包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多数经手术病理确诊,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结论本病临床少见,遇到有心包炎临床特征的患者,可行IgG4血清学检测及其他相关腺体疾病筛查,如合并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应考虑本病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避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IGG4相关性疾病
下载PDF
多参数磁共振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萱 谢江凌 +7 位作者 李春媚 何磊 龙星博 王淼 方芳 万奔 王建业 刘明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在经前列腺穿刺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中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术后病理为对照,研究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诊断的准确性,并对csPCa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20年8月于北京医院泌尿外... 目的:在经前列腺穿刺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中以根治性前列腺切除(RP)术后病理为对照,研究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诊断的准确性,并对csPCa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20年8月于北京医院泌尿外科接受RP、且术前行mp-MRI检查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1名放射科医生根据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版本2(PI-RADSv2)进行盲法阅片,前列腺活检病理和RP术后病理分别由2名病理科医生回顾阅片并作出诊断。以RP术后病理作为对照,分析mp-MRI对csPCa的诊断能力,并对csPCa预测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纳入285例患者,年龄平均(68.0±6.5)岁,PSA平均(14.1±14.0)μg/L。其中260例(91.23%)csPCa以PI-RADSv2评分3分为临界值,mp-MRI对cs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8%、56.00%、95.53%和35.90%,曲线下面积(AUC)0.815。Bland-Altman分析显示PI-RADS v2评分与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RP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09(P<0.001)和0.396(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PI-RADS v2评分、癌占穿刺组织最大百分比和穿刺阳性针数百分比是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3、P=0.001、P=0.022)。对活检时Gleason评分为6分的患者(76例,26.67%)进行亚组分析,mp-MRI对该亚组RP术后csPCa诊断的AUC为0.739,多因素分析显示,PI-RADS v2评分和癌占穿刺组织最大百分比是该亚组患者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2、P=0.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术前多参数磁共振的PI-RADSv2评分是鉴别csPCa可靠而有效的手段,并且与肿瘤的Gleason评分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 多参数磁共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