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作者 戴虹 卢颖毅 赵晶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5-219,共5页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导致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目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在现实世界中,nAMD的治疗效果并不如人意,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频繁的药物给予和随访负担可能导致患者长期...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是导致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目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在现实世界中,nAMD的治疗效果并不如人意,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频繁的药物给予和随访负担可能导致患者长期治疗中的依从性下降,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足。部分病灶对抗VEGF治疗反应不佳,甚至无反应,视力获益难以维持甚至下降,而病灶的纤维化和组织萎缩等因素也会导致视力下降。因此,规范化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加强整个病程的监测管理,是目前可以采取的主要改进措施。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临床诊疗指南发布于2023年,为临床提供规范的诊疗指导。同时,新药物和给药方法的研究开发是未来治疗的期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治疗
原文传递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前后黄斑区微血管结构改变 被引量:36
2
作者 李可嘉 喻晓兵 戴虹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黄斑水肿(ME)患者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眼颞侧BRVO伴ME(BRVO-ME)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1... 目的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黄斑水肿(ME)患者抗VEGF药物治疗前后黄斑区微血管结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北京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单眼颞侧BRVO伴ME(BRVO-ME)患者32例3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14只眼,女性18例18只眼。平均年龄(57.81±10.58)岁;平均病程(12.13±7.13)d。将BRVO-ME眼静脉阻塞侧定义为受累侧。双眼均行BCVA、OCT血管成像(OCTA)检查。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每一个月1次,连续3个月。采用OCTA仪对双眼黄斑区3mm×3mm范围进行扫描,测量治疗前后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层(SCP)、深层毛细血管层(DCP)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PERIM)、非圆度指数(AI)以及FAZ范围300μm宽度内的血流密度(FD-300),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治疗前后黄斑区血流密度、FAZ参数比较行配对t检验;治疗前血流密度与BCVA、FAZ面积关系采用一元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治疗前,与对侧健康眼比较,BRVO-ME眼黄斑区SCP、DCP血流密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89,9.753,P=0.000、0.000);PERIM、AI增加,FD-30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54、4.988、2.963,P=0.000、0.000、0.006);FAZ面积扩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8,P=0.36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BCVA、FAZ面积分别与受累侧DCP血流密度呈正相关和负相关(r=0.462、-0.387,P<0.05)。连续3次治疗后,BRVO-ME眼CRT下降,BCVA提高,FD-300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65、-10.573、3.256,P<0.05);PERIM、AI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0、2.004,P=0.607、0.054);黄斑区SCP血流密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4,P=0.008);DCP血流密度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61,P=0.514),但与第1次治疗后比较,第2次治疗后DCP血流密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2,P=0.004);FAZ面积扩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0,P=0.000);每次治疗后,FAZ面积逐渐扩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07、3.742、2.203,P<0.05)。结论BRVO-ME眼SCP、DCP血流密度降低,且DCP血流密度与BCVA呈正相关,与FAZ面积呈负相关;抗VEGF药物治疗后,SCP血流密度下降,DCP血流密度增加,FAZ面积逐渐扩大,PERIM和AI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血流 视网膜静脉闭塞/治疗 黄斑水肿/治疗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应用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成本-效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范长生 戴虹 +4 位作者 陈斌斌 王芳旭 赵蒙蒙 王欣 韩荣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1年第5期12-17,21,共7页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治疗方案在中国医疗成本环境下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经济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医保支付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从支付者角度出发,建立马尔...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nti-VEGF)药物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治疗方案在中国医疗成本环境下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经济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和医保支付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从支付者角度出发,建立马尔科夫模型模拟nAMD患者疾病进展,模型状态包括无视力损伤、轻度视力损伤、中度视力损伤、严重视力损失、失明和死亡。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健康效用值和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以及导致的负效用值来源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成本数据来源于采集nAMD患者治疗费用及明细数据分析结果。模型循环终止条件是95%入组患者进入死亡状态,成本和产出贴现率为5%。结果患者平均入组年龄65岁,入组状态构成轻度视力损伤占68.6%、中度视力损伤占16.91%、严重视力损失占15.03%。在为期终生的治疗中,阿柏西普3+T&E(阿柏西普2 mg,初始3个月每月1针,之后治疗间隔可根据治疗效果延长至2~4个月注射一次,即治疗和延长给药方案,3+Treat-and-Extend)方案治疗成本为101127元,获得6.162 QALYs和9.265个失明年(处于失明的年数)。雷珠单抗3+Q12W(雷珠单抗0.5 mg,初始3个月每月1针,之后每12周注射一次)方案治疗成本为103406元,获得6.156 QALYs和9.573个失明年。阿柏西普3+Q8W(阿柏西普2 mg,初始3个月每月1针,之后每8周注射一次)方案治疗成本为109102元,获得6.162 QALYs和9.265个失明年。雷珠单抗3+PRN(雷珠单抗0.5 mg,初始3个月连续每月给药1次,之后按需给药)方案治疗成本为114999元,获得6.156 QALYs和9.573个失明年。雷珠单抗Q4W(雷珠单抗0.5 mg,每4周注射一次)方案治疗成本为136150元,获得6.162 QALYs和9.306个失明年。与雷珠单抗3+Q12W方案和雷珠单抗3+PRN方案比较,阿柏西普3+T&E方案成本较低,获得QALYs更高,占绝对优势。与阿柏西普3+Q8W方案和雷珠单抗Q4W方案比较,阿柏西普3+T&E方案成本较低,获得QALYs更高,更具有成本-效用。敏感性分析显示这一结果具有稳健性。结论与其他方案相比,阿柏西普3+T&E总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或一致,更具有成本-效果,是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优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药物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成本-效用分析
原文传递
阈值下微脉冲激光联合雷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谷潇雅 宋爽 +1 位作者 戴虹 喻晓兵 《中华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70-579,共10页
目的探讨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PL)联合雷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特点。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医院眼科确诊为DME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SMP... 目的探讨阈值下微脉冲激光(SMPL)联合雷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特点。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医院眼科确诊为DME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SMPL联合雷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组(联合组)和单纯雷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组(单纯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基线)和治疗6和12个月随访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以及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参数,包括浅层毛细血管丛血管密度(SCP-VD)、深层毛细血管丛血管密度(DCP-V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视盘旁血管密度(P-VD);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随访时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FFA)检查结果,治疗12个月随访时玻璃体腔注射药物次数、SMPL治疗次数和不良反应。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和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DME患者72例(72只眼),年龄为(61.1±8.2)岁;联合组36例(36只眼),男性19例(19只眼),女性17例(17只眼);单纯组36例(36只眼),男性17例(17只眼),女性19例(19只眼),两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和12个月随访时,两组BCVA均明显改善[联合组提升至(58.5±12.9)和(58.2±12.2)个早期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字母;单纯组提升至(63.3±13.1)和(63.8±12.5)个ETDRS字母];CMT均显著下降[联合组降低至(451.0±185.5)和(380.4±159.3)μm;单纯组降低至(387.5±135.5)和(372.8±146.1)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是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个月随访时,单纯组(42.6%±5.9%)和联合组(42.2%±5.5%)SCP-VD与基线比较的差异和组间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DCP-VD增加至47.5%±5.6%,与单纯组比较(43.4%±5.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FAZ面积缩小至(0.32±0.13)mm2,联合组FAZ面积缩小至(0.34±0.16)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内注射药物次数单纯组为(7.3±2.5)次,联合组为3次。两组随访期间FFA检查无明显变化,全身或局部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MPL联合雷珠单克隆抗体注射治疗DME患者有效且安全;与单纯雷珠单克隆抗体注射治疗比较,可减少眼内注射药物次数,并改善深层毛细血管丛的血流灌注,改善黄斑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激光凝固术 兰尼单抗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血管造影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