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饮食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钙磷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孙慧娟 陈献广 +6 位作者 柴毅 范文娟 张燕燕 于永炜 吴捷 王春玲 张岚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索适合血液透析患者的系统饮食教育,改善透析患者的钙磷水平,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组建健康饮食教育团队,筛选40例高磷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责任护士分组管理,通过集体教育、个体化教育的系统饮食教育,干预3个月后,采... 目的探索适合血液透析患者的系统饮食教育,改善透析患者的钙磷水平,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组建健康饮食教育团队,筛选40例高磷血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责任护士分组管理,通过集体教育、个体化教育的系统饮食教育,干预3个月后,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钙磷代谢变化。结果 3个月后,患者血磷由(2.12±0.31)mmol/L下降到(1.68±0.49)mmol/L(P<0.01),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由(824.52±588.07)ng/ml下降到(567.61±526.59)ng/ml(P<0.05)。结论通过集体教育、个体化教育的系统饮食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健康饮食知识水平和依从性,改善饮食习惯,减少磷的摄入,血磷水平下降,改善患者的钙磷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钙磷代谢 系统饮食教育
下载PDF
五“E”模式在慢性肾脏病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孙慧娟 孙超 +11 位作者 王霞 陈献广 陈妍 田震强 周亚杰 张慧娴 李昊宇 郭敏倩 司莉娟 于永炜 戚婷婷 张岚 《护理管理杂志》 2021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筛选血磷≥1.78 mmol/L的规律透析患者入组,组建医护患质量改善团队,采取责任护士分组管理,运用五“E”模式通过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价5项措施干...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筛选血磷≥1.78 mmol/L的规律透析患者入组,组建医护患质量改善团队,采取责任护士分组管理,运用五“E”模式通过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价5项措施干预18个月,并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磷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五“E”模式干预18个月后,患者自我管理各维度及总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血磷平均值由(2.15±0.32)mmol/L下降至(1.78±0.42)mmol/L(t=6.249,P<0.01),血磷<1.78 mmol/L的比例提升60.32%;NT-proBNP平均值下降幅度43.24%。结论运用五“E”模式对透析患者进行全程管理,形成以护士为主导的医护患多团队协作一体化闭环管理架构,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五“E”模式 自我管理能力 血磷
下载PDF
应用血管通路记录表实施内瘘维护持续质量改进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慧娟 吴捷 +3 位作者 王春玲 马静 陈妍 王宝春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通路记录表指导护士有计划变换穿刺点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的影响,为延长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6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阶梯式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76例患... 目的探讨使用血管通路记录表指导护士有计划变换穿刺点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维护的影响,为延长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16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阶梯式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176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阶梯法设计穿刺位点,为每位患者建立血管通路记录表,绘制内瘘血管穿刺示意图,护士穿刺前结合血管通路记录表评估血管情况,严格按位点顺序变换穿刺点。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发生血栓、动脉瘤、狭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动脉瘤、内瘘血栓、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64%,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使用血管通路记录表指导护士进行内瘘维护,能够明显减少血栓、动脉瘤、狭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内瘘血管均匀扩张,延长内瘘使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穿刺方法 不良事件 血管通路记录表
下载PDF
错峰预诊对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就诊状况的效果
4
作者 孙慧娟 杨嫚 +4 位作者 马静 于永炜 王春玲 张燕燕 范文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6期1948-1951,共4页
目的:缩短血液透析患者候诊时间,改善预诊秩序,避免发生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及护理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2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3年1—3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传统预诊模式,4—6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为... 目的:缩短血液透析患者候诊时间,改善预诊秩序,避免发生意外事件,确保医疗及护理安全。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2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3年1—3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传统预诊模式,4—6月收治的144例患者为干预组,采取错峰预诊的方法,应用品管圈手法对患者候诊、预诊、联机等就诊环节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观察干预前后患者在候诊、预诊、等待联机的时间变化和患者对预诊秩序的满意度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患者就诊的等候时间较前缩短了11 min,患者对预诊秩序改善的满意度由80.00%提高到9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3.792,P〈0.05)。结论实施错峰预诊,患者候诊时间缩短,预诊秩序井然,进出人员减少,减少交叉感染机会,增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公平合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排号先后顺序穿刺联机,上机过程从容有序,就诊环境改善,有效避免了意外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 肾透析 候诊 预诊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