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服务信息有效传播能力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定真 董丽丽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用传播学的理念对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电视传播能力进行了探讨,主要从完善气象信息传播理念,提高气象服务信息质量等方面,提出要提高气象服务影响力──最大化达到气象服务信息的有效传播,要在气象服务中借鉴传播学理论,用高科技的气象监... 用传播学的理念对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电视传播能力进行了探讨,主要从完善气象信息传播理念,提高气象服务信息质量等方面,提出要提高气象服务影响力──最大化达到气象服务信息的有效传播,要在气象服务中借鉴传播学理论,用高科技的气象监测、预报手段,和高科技的媒体制作手段,提高气象信息向气象服务产品转换的质量,完善信息传播渠道。必须重视公众的需求和接受能力这"最后一公里"的工程建设,产品尽量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使气象服务信息传的出去,到达得了,减灾防灾、趋利避害,最终实现公众气象服务多样性,服务精细化,服务高频次发布,服务广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有效传播 影响力
下载PDF
高清气象影视虚拟演播室系统设计与调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孟頔 卢冠宇 耿丹丹 《气象科技》 2013年第4期659-663,共5页
以华风集团高清虚拟演播室建设项目为案例,论述了高清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系统建设、系统调试、天气预报节目业务实现环节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和难点。根据气象电视节目制作要求,在从虚拟演播室系统系统建设到节目制作业务化的整个过程... 以华风集团高清虚拟演播室建设项目为案例,论述了高清虚拟演播室技术在系统建设、系统调试、天气预报节目业务实现环节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和难点。根据气象电视节目制作要求,在从虚拟演播室系统系统建设到节目制作业务化的整个过程中,重点解决了音频系统延时量计算、绿箱景区施工、绿箱景区灯光布局、绿箱色键抠像调试、摄像机定位与跟踪调试、气象数据调用与转换共6个关键性技术问题。此次业务系统实践的成功是虚拟演播室技术在全国气象影视行业高清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和推广的很好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虚拟 演播室 视音频系统 调试 天气预报
下载PDF
气象影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石永怡 宁凯峰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气象影视资源积累过程和现状,气象影视行业影视资源管理、共享及再利用的业务需求,针对气象影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业务流程、系统组成及系统结构、编目规则在气象影视行业的设计及应用。
关键词 媒体资产 编目 气象影视
下载PDF
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 被引量:5
4
作者 石永怡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9-112,共4页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的媒介时代带来了传统电视媒体传播空间、传播内容、受传关系的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趋于多元化。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旨在以服务为导向的前提下,在开路电视传播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新兴媒体资源,实现对...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新的媒介时代带来了传统电视媒体传播空间、传播内容、受传关系的改变,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越来越趋于多元化。气象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旨在以服务为导向的前提下,在开路电视传播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新兴媒体资源,实现对各级政府、目标消费者更加及时、精准、到位的气象服务。在信息时代,借助开路电视频道、数字有限付费频道、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平台等,气象产品的社会价值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气象服务整体质量的跃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气象 信息 整合 传播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提升气象信息传播力的思考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既有的受众、信息传播及媒体生产的概念和含义,整个媒介生态乃至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都随之产生了变化。在全媒体时代,传播力不再只是测量传播效果的一项指标而成为衡量整个传播机构整合力、执行力、覆盖力、品...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既有的受众、信息传播及媒体生产的概念和含义,整个媒介生态乃至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都随之产生了变化。在全媒体时代,传播力不再只是测量传播效果的一项指标而成为衡量整个传播机构整合力、执行力、覆盖力、品牌力等的一个坐标系。媒体竞争的核心正是传播力的竞争。气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内容,在全媒体平台上如何实现传播力的拓展?如何理解以传播力为核心的气象媒体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信息 传播力 全媒体 媒体竞争 媒体生产 信息传播 社会形态 生活方式
下载PDF
气象频道本地化天气信息插入技术
6
作者 宁凯峰 《现代电视技术》 2006年第10期98-99,共2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第一个气象专业化——频道中国气象频道的基本情况,节目的传输流程。为了提高气象频道节目的收视率,针对如何在气象频道中实现本地化天气信息插入,详细介绍了信息插入技术及插入系统的结构。
关键词 气象频道 MPE封装 本地化天气信息
下载PDF
无人机航拍应用于气象信息服务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闵际元 孟京 +3 位作者 马毅 田祎 代栋 刘然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年第6期73-76,共4页
本文通过概述航拍飞行载具的特征应用动态,分析无人机航拍特点与优劣,尝试为无人机航拍形式应用于气象信息服务领域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无人机航拍 气象信息服务 灾害性事件报道
下载PDF
基于Morpho 3D系统制作气象影视服务图表类产品的研发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庞君如 曹锐怡 +1 位作者 王维一 孟京 《影视制作》 2012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文首先分析现有气象节目中图表信息的制作和应用的现状,并提出了制作复杂和包装简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阐述Morpho3D系统在自动数据链接和三维图形渲染方面的强大功能,来详细说明利用该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气象图表产品的制作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现有气象节目中图表信息的制作和应用的现状,并提出了制作复杂和包装简单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阐述Morpho3D系统在自动数据链接和三维图形渲染方面的强大功能,来详细说明利用该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气象图表产品的制作能力。最后,重点分析基于该系统在研发和制作气象图表产品的技术难点,介绍图表所表示的输入数据的格式转换以及表现形式的图形模板、设计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o 3D系统 气象图表 数据接口 图形模板
下载PDF
媒介融合背景下气象信息的传播 被引量:2
9
作者 信欣 《商情》 2009年第50期73-74,共2页
当今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渠道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各自传播中的特点、效果和不足之处,以及媒介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焕发出来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气象信息的传播提... 当今气象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渠道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本文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各自传播中的特点、效果和不足之处,以及媒介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焕发出来的传播特点、效果和优势,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气象信息的传播提出了新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对媒介融合下气象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以及两面提示等传播方式和技巧也做出了相应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媒体 新媒体 媒介融合气象信息 意见领袖
下载PDF
基于APSIM模型的灌溉降低冬小麦产量风险研究 被引量:28
10
作者 李艳 薛昌颖 +3 位作者 杨晓光 王靖 刘园 Enli Wang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5-44,共10页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干旱是影响该地区冬小麦产量稳定的最主要的灾害之一。进行产量风险评估以及如何通过灌溉降低干旱产量风险对于该地区冬小麦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利用澳大利亚的APSIM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以... 华北平原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干旱是影响该地区冬小麦产量稳定的最主要的灾害之一。进行产量风险评估以及如何通过灌溉降低干旱产量风险对于该地区冬小麦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利用澳大利亚的APSIM农业生产系统模拟模型,以华北平原北京和山东禹城为例,分析了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风险;通过不同灌溉方案的设计和模拟,分析了不同的灌溉方案在各种年型条件下对降低冬小麦产量风险的作用。结果表明:北京和禹城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绝大部分年份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水,严重缺水年型出现的频率均在30%左右,两地该年型的平均产量仅为2445和2466kg/hm2,产量风险较高。灌溉对于降低产量风险具有明显的作用,但需根据不同的缺水年型选择适宜的灌溉方案。在兼顾冬小麦稳产高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严重和中度缺水年型进行3次补充灌溉,分别为底墒水、拔节水和开花水,而在轻度缺水年型条件下,底墒水和拔节水两次灌溉即可大大降低干旱带来的产量风险,灌水定额为50~70mm,且随缺水程度的降低和灌溉次数的增加,可以适当减小灌水定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灌溉 风险分析 模型 APSIM 冬小麦
下载PDF
基于规则引擎的多元大气信息数据质量检查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兴 朱定真 苗春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238-243,共6页
为了提高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为天气预报以及各类气象业务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检查方法.该方法能对各类常规气象报文进行实时、准确地解码与译码,检查、订正不符合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 为了提高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为天气预报以及各类气象业务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检查方法.该方法能对各类常规气象报文进行实时、准确地解码与译码,检查、订正不符合世界气象组织和中国气象局编码规范的报文,并具备灵活的人机交互能力,以适应各类气象观测资料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该方法的应用,可取代传统的以气候极值检验为主要手段的质量检查方法,提高了实时资料处理的效率,并显著提升了相关气象产品结果的准确性.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资料 质量检查 规则引擎
下载PDF
中国气象频道高标清电视会商系统设计及在直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孟頔 孟京 +2 位作者 徐栋 鲁静 耿丹丹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3年第1期57-59,共3页
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音视频信号既是频道日常气象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频道气象新闻直播的主要视音频信号源。中国气象频道新改造的高标清兼容电视会商系统成功解决了电视天气会商与中国气象频道电视节目制播两个业务平台之间不同信号... 全国气象电视会商系统音视频信号既是频道日常气象信息的重要来源,又是频道气象新闻直播的主要视音频信号源。中国气象频道新改造的高标清兼容电视会商系统成功解决了电视天气会商与中国气象频道电视节目制播两个业务平台之间不同信号格式的兼容和转换问题,并且设计考虑了对频道未来平滑过渡到高清格式的支持。该系统使全国气象电视会商信号能够在中国气象频道新闻节目直播中得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象频道 气象电视会商 新闻直播
下载PDF
高原东部夏季潜热与西北太平洋台风强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汗青 郭品文 +1 位作者 薛荣康 闵裕秋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1期16-19,共4页
通过运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975-2005年的高原东部夏季潜热资料,西北太平热带气旋资料,初步研究了气候背景下高原夏季潜热对西北太平洋区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强度的影响,指出夏季(7-9月)潜热强度与TC强度存在很好的反向变化特... 通过运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975-2005年的高原东部夏季潜热资料,西北太平热带气旋资料,初步研究了气候背景下高原夏季潜热对西北太平洋区热带气旋(以下简称TC)强度的影响,指出夏季(7-9月)潜热强度与TC强度存在很好的反向变化特征,潜热强年TC偏弱,反之亦然。潜热引起西北太平洋环境场的垂直切变异常是导致TC强度变化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热 热带气旋 强度 垂直风切变
下载PDF
基于MSTP的气象电视节目传输方案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1
14
作者 孟京 卢冠宇 +1 位作者 李孟頔 庞君如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本文主要阐述基于MSTP的专线业务,实现《凤凰气象站》和《阳光卫视气象节目》两档天气预报节目的同一物理线路的传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利用点到点的SDH以太网数据专线业务,将电视节目进行编码和压缩,然后以IP的数据包方式进行发送... 本文主要阐述基于MSTP的专线业务,实现《凤凰气象站》和《阳光卫视气象节目》两档天气预报节目的同一物理线路的传输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方案利用点到点的SDH以太网数据专线业务,将电视节目进行编码和压缩,然后以IP的数据包方式进行发送。该解决方案在电视节目传输上,基于MSTP专线业务的传输稳定性以及以太网特性高效的链路管理能力,是较先进的技术应用案例,发挥了技术规模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传输 SDH MSTP SDH以太网
下载PDF
气象频道远程天气新闻采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宁凯峰 司研 《广播与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6-98,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气象频道各地天气新闻及远程天气实况采集的业务需求,针对远程天气新闻采集系统的建设,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布局方案,系统总体设计思路,系统的组成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设计。
关键词 气象频道 天气新闻 远程采集
下载PDF
中国气象频道无带化录制设备系统设计
16
作者 李孟頔 杨新霞 +2 位作者 孟京 王新 马毅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2年第10期66-68,共3页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无带化和网络化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数字硬盘录像机作为无带化制作的关键,相比于传统磁带录像机,具有播出安全可靠、编播灵活方便、集成程度高、节约人力资源等优势。因此,本文对以气象新闻为主的中国气象频道新闻...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无带化和网络化发展成熟并被广泛应用,数字硬盘录像机作为无带化制作的关键,相比于传统磁带录像机,具有播出安全可靠、编播灵活方便、集成程度高、节约人力资源等优势。因此,本文对以气象新闻为主的中国气象频道新闻演播室无带化硬盘录制设备应用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针对节目录制需求,从设备选型对比、方案设计与实现、系统部署探讨了如何符合中国气象频道的节目制作流程,实现硬盘录放设备较好融合应用,使频道节目制作真正从磁带化步入到文件化和网络化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象频道 气象新闻节目 无带化 硬盘 录制设备
下载PDF
中国气象频道综合业务平台的设计
17
作者 石永怡 宁凯峰 《现代电视技术》 2008年第3期90-92,共3页
简要介绍了面向SOA面向服务体系架构设计思想,针对气象频道的业务需求,详细介绍了综合业务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并重点介绍了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平台、数据交互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综合业务 互联互通 全台网
下载PDF
基于CCMP风场的中国近海18个海区海面大风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慧 隋伟辉 《气象科技》 2013年第4期720-725,共6页
利用1988—2010年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高时空分辨率10m风场分析了我国近海海区的大风(6级以上)日数和大风风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按照中央气象台对近海海区的划分,分析了近海18个海区大风的季节变化特征。我国近海... 利用1988—2010年CCMP(Cross Calibrated Multi-Platform)高时空分辨率10m风场分析了我国近海海区的大风(6级以上)日数和大风风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按照中央气象台对近海海区的划分,分析了近海18个海区大风的季节变化特征。我国近海大风日数高值中心及大风风速高值中心都集中于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和南海东北部海域,在巴士海峡和南海东北部海域交界处最高可达140天以上,平均大风风速达到13m/s以上。从季节变化来看,大风日数和大风风速充分体现了东亚季风冬强夏弱的特点。冬半年,大风日数及风速高值中心一直位于东海东北部、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以及南海西南部海域,12月是一年之中大风日数和强度的峰值时期。从4月开始,南海西南部的高值中心消失,而以北海域的高值区的分布基本不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9月。近海18个海区的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差别,南海中部和南部的4个海域大风日数呈双峰型变化,冬季的12月至次年1月出现最高值,夏季西南季风时期的7—8月出现次高值。除琼州海峡外,包括南海北部海域的其余13个海区高值均在冬季12月至次年1月,低值出现在夏季6—7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MP风场 近海海区 大风日数 风速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探讨中国气象频道本地化节目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丽娟 《商情》 2011年第35期89-90,共2页
“本地8分”——美国气象频道的本地天气节目,在频道多年来对美国气象频道成功经验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对本地天气的打造也成为我们必须效仿的一个环节。2008年2月29日,随着北京插播在中国气象频道的亮相,地方插播节目正式成为中国... “本地8分”——美国气象频道的本地天气节目,在频道多年来对美国气象频道成功经验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对本地天气的打造也成为我们必须效仿的一个环节。2008年2月29日,随着北京插播在中国气象频道的亮相,地方插播节目正式成为中国气象频道节目体系中的一部分,随后的两年中,河北、山东、江苏、安擞、广东、新疆、广西、宁夏、甘肃等多个地区都相继实现了本地插播的天气节毽,截止到2010年11月,全国已经有22个省(区、市)实现了本地插播,节目初具规模。这两年,频道稳步发展,对现有节目进行多次改版,不断尝试创新,频道在全国各地的收看率和知晓率也在日益提升,这种趋势除了归功于频道本身落地的地区在不断增加之外,本地插播的节目也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本地天气节目的贴近性、实用性让全国的观众发现了一个了解气象频道的窗口、找到了收看气象频道的一个理由。发展是硬道理,本地化节目要配合频道的整体发展,真正成为本地气象部门防灾减灾、应急防御、服务行业和大众的平台,就必须结合地方特色和频道整体规划,探寻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本地化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象频道 本地化 探寻 发展
下载PDF
凤凰涅槃——论虚拟演播室在气象节目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庞兰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第3X期65-67,共3页
2011年凤凰卫视的《凤凰气象站》栏目进行了改版,将虚拟演播室技术运用到了气象节目之中,开创了国内气象节目运用虚拟演播室之先河。本文试图通过《凤凰气象站》改版的过程及成果,论述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气象节目当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发... 2011年凤凰卫视的《凤凰气象站》栏目进行了改版,将虚拟演播室技术运用到了气象节目之中,开创了国内气象节目运用虚拟演播室之先河。本文试图通过《凤凰气象站》改版的过程及成果,论述虚拟演播室技术在气象节目当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其发展前景。同时结合全国气象影视服务业务竞赛期间制作《天气聚客》的经验,介绍将虚拟演播室导入气象节目的思路、方法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演播室 凤凰气象站 信息量最大化 全球视角 品牌化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