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吴超 杨跃进 +6 位作者 赵雪燕 张健 黄洁 韦丙奇 孙寒松 王巍 闫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27例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单纯AR心力衰竭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NT-proBNP测定,评价其对单纯AR心力衰... 目的:评价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对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R)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的方法对27例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单纯AR心力衰竭组)和76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行NT-proBNP测定,评价其对单纯AR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AR心力衰竭组的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Ⅰ、Ⅱ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YHAⅢ级者显著升高5.2倍,也显著高于NYHAⅠ、Ⅱ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60 mm者显著高于LVEDD≤60 mm者(P<0.05),在合并心房颤动者也显著高于窦性心律者(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当NT-proBNP阈值在1 340 pg/ml时,是诊断单纯AR心力衰竭(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0.699,P<0.01)的最佳阈值;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9.26%、96.05%和86.41%。单因素分析,Log(NT-proBNP)仅与心功能(P=0.002)和LVEDD(P=0.033)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只有心功能与NT-proBNP呈独立相关。结论:NT-proBNP对单纯AR心力衰竭患者有重要诊断价值。诊断单纯AR心力衰竭的最佳阈值为1 340 pg/ml,准确性高达86.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力衰竭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诊断
下载PDF
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疗效间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柳磊 杨克明 +3 位作者 李源 王巍 胡盛寿 王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 目的:探讨左心耳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疗效的影响。方法:风心病瓣膜手术同期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共80例,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分为房颤消除组(n=56)和房颤未消除组(n=24)。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左心耳组织中MMP-2和TIMP-2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和蛋白表达,天狼猩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型和Ⅲ型胶原容量分数(CVF-Ⅰ和CVF-Ⅲ)。结果:房颤未消除组心房组织MMP-2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26.75±47.67 vs.62.43±31.41,P<0.001;140.33±35.17 vs.82.57±29.56,P<0.001),CVF-Ⅰ也较房颤消除组明显增加(18.16±3.22 vs.11.66±3.38,P<0.001)。两组之间TI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CVF-Ⅲ无明显区别。左心耳组织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CVF-I呈显著正相关(r=0.575,P<0.001;r=0.637,P<0.001),左心耳组织中M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左心房直径也呈显著正相关(r=0.465,P=0.003;r=0.571,P<0.001)。结论:左心耳组织MMP-2表达与左心房大小和心房纤维化程度相关并影响瓣膜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行心脏移植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胡小莹 邱洪 +9 位作者 宋雷 张峻 谭小燕 吴元 唐熠达 赵红 李莉 宋来凤 宋云虎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253,共1页
患者,男,50岁,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4年,2年前曾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心梗)”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规律服药,病情平稳,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I级。此次因“突发胸痛8小时”来... 患者,男,50岁,既往糖尿病病史3年,高血压病史4年,2年前曾因“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心梗)”行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规律服药,病情平稳,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I级。此次因“突发胸痛8小时”来我院就诊,诊为“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梗、陈旧性下后壁心梗、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心源性休克”。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行急诊冠脉造影检查示:左前降支近段100%闭塞,右冠脉50%狭窄,于左前降支置人支架2枚。术后持续IABP辅助循环,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内径6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患者 急性期 心脏移植 急性下后壁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左前降支近段 高血压病史
下载PDF
经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室双出口368例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樊丽姿 施怡声 +3 位作者 樊百玲 江勇 徐楠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299,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DOR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对照手术结果,分析术前超声诊断情况。结果 :超声定性诊断准确率88.9%(327/368),误诊率5.4%(20/368),漏诊率5.7%(21/368);对于室间隔缺损(VSD)与大动脉关系、大动脉位置关系和动脉骑跨、超声分型诊断总符合率分别为:70.2%、76.2%和72.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的定性诊断DORV;对于病变程度复杂、病理类型相对少见的DORV,超声分型诊断水平仍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右心室双出口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建强 宋云虎 +1 位作者 黄洁 孙晓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81例经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的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的变化,另定义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为肾功能不全,将患... 目的: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及1年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分析81例经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的心脏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的变化,另定义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为肾功能不全,将患者分为术前肾功能不全组(n=25)和术前非肾功能不全组(n=56)进行分析。分析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者或他克莫司者术后1个月、术后1年肾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心脏移植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分别为30.9%、43.2%和60.5%,术后1年严重肾功能不全发生率6.2%。全组患者心脏移植术后1年GFR(56.72±19.08)ml/min较术前GFR(70.81±20.80)ml/min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肌酐术后1年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肾功能不全组,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GFR(56.08±17.62)ml/min与术前GFR(47.71±9.98)ml/min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1年GFR(50.02±17.45)ml/min较术前增高,但无显著差异;术前非肾功能不全组,心脏移植术后1个月GFR(68.80±18.39)ml/min、术后1年GFR(59.71±19.17)ml/min较之术前GFR(81.21±15.27)ml/min均显著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者肾功能不全发生率术后1年(68.2%)与术前(28.3%)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应用他克莫司者无显著差异,且两者术后1年时Ⅱ级以上排异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心脏移植术后1年GFR显著降低,但血肌酐升高不明显,应用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较之血肌酐评价肾功能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肾功能不全 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下载PDF
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海宁 胡盛寿 +1 位作者 郑哲 侯剑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研究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1至2005—12行CABG2570例患者资料,其中有吸烟情况记录者共2486例,按照术前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1457例)和不吸烟组(1029例),其... 目的:研究吸烟及戒烟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1至2005—12行CABG2570例患者资料,其中有吸烟情况记录者共2486例,按照术前吸烟情况分为吸烟组(1457例)和不吸烟组(1029例),其中吸烟组根据术前1个月是否戒烟分为戒烟者(409例)及未戒烟者(1048例),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吸烟及戒烟与住院期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系。结果:与不吸烟组相比,吸烟组接受CABG时年龄较小,男性患者占比例更高,体重指数较高,心肌梗死史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史高,较少合并高血压病及高脂血症,合并二尖瓣反流史低,射血分数低,较少应用体外循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3.2%VS1.6%),呼吸机辅助时间增加(8h vs 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吸烟组(包括术前戒烟和未戒烟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为不吸烟组的1.91倍(95%可信区间1.03—3.56);未戒烟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风险为不吸烟组的2.30倍(95%可信区间1.19~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他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吸烟组与不吸烟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吸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明显增加,呼吸机辅助时间延长,术前未戒烟患者术后并发症显著增加。应鼓励患者及早戒烟,戒烟有助于减少CABG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早期结果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立猛 郑哲 +3 位作者 王健仰 张路 侯剑峰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03至2010-09间在我院接受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术前采集患者血样,以检测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本研究应用PHQ-9抑郁量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03至2010-09间在我院接受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术前采集患者血样,以检测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本研究应用PHQ-9抑郁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以PHQ-9抑郁量表评分结果为观察终点,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CABG患者术前炎症标志物与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研究共收集234例CABG患者,共计232例完成了随访,另外2例为院内死亡患者;平均年龄为(60.8±8.6)岁,其中女性比例为18.5%(43/232),CABG患者术前抑郁障碍者发生率为18.1%(42/232),术后1个月抑郁障碍者的发生率为14.7%(34/232),患者6个月抑郁障碍者发生率为18.1%(42/232)高于前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术后抑郁障碍者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术后1个月随访结果:20.9%:13.2%,P=0.197;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20.9%:17.5%,P=0.594)。术后抑郁障碍者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抑郁障碍者[术后1个月:(5.4±5.1)mg/L vs(3.0±2.9)mg/L,P<0.01;术后6个月:(4.9±4.7)mg/L vs(3.0±3.0)m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敏C反应蛋白是术后1个月、6个月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调整,得出术前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为影响CABG患者术后早中期抑郁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抑郁障碍 炎症标志物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预后 被引量:4
8
作者 裴汉军 吴永健 +13 位作者 杨跃进 陈纪林 乔树宾 徐波 李建军 刘海波 戴军 窦克非 慕朝伟 随永刚 吕峰 许建屏 胡盛寿 高润霖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院内随访内容包...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1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院内随访内容包括心脏性死亡、Q波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事件;院外随访的研究终点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管重建.结果 患者年龄(61±5)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三支病变患者5例(45.5%).在介入治疗的靶血管病变中,9例(81.8%)位于左前降支,中、重度钙化、慢性完全闭塞及弥漫性长病变分别为3例(27.3%)、4例(36.4%)和4例(36.4%).11例患者均有行急诊CABG的指征,其中冠状动脉夹层5例(45.5%)、冠状动脉穿孔 3例(27.3%)、病变无法充分扩张1例(9.1%)、血管急性闭塞1例(9.1%)和支架脱载1例(9.1%).CABG术后随访(47±33)个月.院内随访期间,发生心脏性死亡1例(9.1%),Q波心肌梗死2例(18.2%).院外随访期间,1例(9.1%)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无因心原性事件再次住院的患者.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失败后行急诊CABG多见于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术后患者的长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分流术
原文传递
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远期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然鋆 宋云虎 +5 位作者 胡盛寿 王巍 王水云 孙寒松 许建屏 孙立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分析其远期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1996至2009年,连续外科手术治疗86例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男51例,年龄6~67岁,平均(37±16)岁,术前左心室... 目的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分析其远期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1996至2009年,连续外科手术治疗86例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男51例,年龄6~67岁,平均(37±16)岁,术前左心室流出道收缩压差(LVOTPG)为61~150mmHg(1mmHg=0.133kPa),平均(98±27)mmHg。手术均采用经升主动脉切口的室问隔心肌切除术。围术期采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术后随访0.75~12.5年,平均(4.8±3.3)年。结果术后院内死亡4例,另外有2例分别于手术后4个月及1年时于院外发生猝死。随访74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生存70例(94.6%),1年时69例(93.2%),5年时68例(91.9%)。随访中有63例术后症状缓解,56例患者静息状态下LVOTPG小于30mmHg。63例患者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Ⅰ~Ⅱ级,其中I级的比例大于65%。结论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生存率,可明确地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中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避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及其它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心脏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心脏移植术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对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柳青 胡盛寿 +5 位作者 黄洁 宋云虎 王巍 廖中凯 邱建丽 王勇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HT)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4年6月至2012年5月连续完成的301例HT患者中,选取术后存活时间≥6个月的患者2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HT)术后高血压的发生率、独立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4年6月至2012年5月连续完成的301例HT患者中,选取术后存活时间≥6个月的患者2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1mmHg=0.133kPa)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利用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HT术后发生高血压的术前和术后因素进行分析,并绘制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265例患者术前有高血压病史者占17.4%(46/265);移植术后随访37(20—57)个月,高血压发生率为57.4%(152/265)。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2.27,95%CI:1.16~4.42,P〈0.05)、术前高血压病史(OR:2.22,95%CI:1.05—4.71,P〈0.05)和术后服用环孢素A(OR:2.54,95%CI:1.51~4.29,P〈0.01)是HT术后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患者的生存率移植术后1年分别为100%和98.1%,术后3年分别为97.2%和93.8%,术后5年分别为86.7%和93.8%,两组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是H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男性、术前高血压病史和术后服用环孢素A是患者HT术后发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调节可控危险因素和积极控制血压,HT术后高血压患者的中期生存率未受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心脏移植
原文传递
368例右室双出口的解剖特点与双心室矫治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丽姿 樊百玲 +2 位作者 施怡声 江勇 王浩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03-605,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右室双出口(DORV)的解剖类型、合并心脏畸形及双心室矫治方法 ,指导临床诊断,探讨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分析手术诊断和矫治方法。结果 (1)解剖类型:室缺位于主动脉下95例,肺动脉下44例,... 目的通过分析右室双出口(DORV)的解剖类型、合并心脏畸形及双心室矫治方法 ,指导临床诊断,探讨个体化手术方案。方法回顾368例经双心室矫治术证实的DORV,分析手术诊断和矫治方法。结果 (1)解剖类型:室缺位于主动脉下95例,肺动脉下44例,双动脉下13例,远离两大动脉98例。大动脉位置关系正常40例,左右并列关系51例,右位型主动脉101例,左位型主动脉43例。主动脉骑跨142例,肺动脉骑跨36例,双动脉骑跨2例,两大动脉完全发自右室157例。(2)合并心脏畸形共862处,其中常见畸形依次为肺动脉狭窄223例,动脉导管未闭99例,房间隔缺损93例,右位主动脉弓68例,永存左上腔静脉64例,冠状动脉畸形60例,镜面右位心24例。(3)手术方法 :心室内隧道修补术(IVR)270例,大动脉调转术(ASO)59例,Rastelli术14例,改良REV术7例,Nikaidoh术7例,双动脉根部调转术(DRT)11例,同期行Senning术6例,Mustard术1例。结论 DORV解剖类型复杂多样,可合并多种畸形,有多种矫治方法。只有早期准确诊断DORV,才能在合适的手术时机,根据不同的解剖特点,制定最佳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右室双出口 解剖 心脏手术
原文传递
支架象鼻技术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鑫 常谦 +5 位作者 朱俊明 刘永民 于存涛 郑军 李滨 孙立忠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93,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改良支架象鼻的支撑型内衬远端吻合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7月~2007年12月,应用全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94例,男80例,女14例,13~67岁,平均(44.45±9.... 目的评价应用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替换+改良支架象鼻的支撑型内衬远端吻合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7月~2007年12月,应用全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技术治疗主动脉夹层94例,男80例,女14例,13~67岁,平均(44.45±9.41)岁。同期升主动脉行单纯置换55例,主动脉根部置换16例,主动脉瓣+升主动脉置换手术2例,窦部成形8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187.09±44.08)min,主动脉阻断(99.70±27.51)min,选择性脑灌注(22.47±11.35)min,术后2次开胸止血7例,肾功能衰竭2例,脑卒中1例,术后院内死亡2例;平均随访(34.86±18.08)个月,随访中死亡1例,有1例行胸腹主动脉Ⅱ期置换术,生存率为96.63%,患者出院1年后支架血管段假腔闭合效果好的占50.00%。结论应用全主动脉弓+结合支撑型内衬吻合技术的改良支架象鼻手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主动脉CT能较好地跟踪评估残余假腔的闭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象鼻技术 马凡氏综合征
原文传递
FW-Ⅱ型轴流泵短期辅助抗体内血栓形成性能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海波 胡盛寿 +5 位作者 周建业 孙寒松 唐跃 张岩 柳光茂 朱晓东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对优化设计FW-Ⅱ轴流泵短期辅助的抗血栓性能进行评价,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5只60—70坛成年小尾寒羊,建立心室-泵-降主动脉旁路循环模型。FW-Ⅱ轴流泵辅助循环2周,分别在术前和置入泵术后1、2、3、7、10、14天抽取静脉... 目的对优化设计FW-Ⅱ轴流泵短期辅助的抗血栓性能进行评价,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5只60—70坛成年小尾寒羊,建立心室-泵-降主动脉旁路循环模型。FW-Ⅱ轴流泵辅助循环2周,分别在术前和置入泵术后1、2、3、7、10、14天抽取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V,CD41/61及CD14量化外周血中活化血小板及白细胞-血小板聚集;检测不同转速下血小板活化及白细胞-血小板聚集体。实验结束后观察轴流泵各组成部分有无血栓形成,取材观察心、脑、脾、肾大体和镜下病理表现。结果同术前相比较,置入轴流泵术后实验动物血小板活化及白细胞-血小板聚集体形成显著增加,第2天达到高峰,7天内维持较高水平,后逐渐降低,但术后14天仍高于术前水平。泵转速8000转/min时活化血小板和白细胞-血小板聚集体数最低。实验结束后拆分泵,轴流泵轴根部有少量血栓形成,叶轮、泵管及前、后导叶无血栓形成,心、脑、脾、肾等主要脏器大体和镜下观察均无血栓形成及缺血梗死表现。结论FW-Ⅱ型泵抗血栓性能良好,可用于短期循环辅助。特定转速下血小板活化和白细胞-小板聚集体值达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辅助装置 血栓形成 血小板活化 白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