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双心室矫治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
3
1
作者
姜睿
闫军
+3 位作者
李守军
罗国华
王强
郭岩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双心室解剖矫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4例DORV-AVSD患者施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个月~31岁。患者均行...
目的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双心室解剖矫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4例DORV-AVSD患者施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个月~31岁。患者均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经右心房和右心室切口,疏通右心室流出道,分隔并成形房室瓣,采用"逗号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同时构建通畅的左心室流出道,自体心包闭合Ⅰ孔房间隔缺损,用心包或跨瓣环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例患者中,住院死亡5例,其中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3例,不能脱离呼吸机2例;住院时间23~105 d,住ICU时间5~90 d,机械通气时间1~52 d。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例患者中,无住院死亡,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21~41 d,住ICU时间4~21 d,机械通气时间1~7 d。随访9例,随访时间6~2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流出道残余梗阻。结论 DORV-AVSD患者可一期行双心室矫治术,近年来手术效果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室双出口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双心室矫治术
原文传递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景彬
梁健
+4 位作者
赵晓芳
杜茗
朱耀斌
刘迎龙
吕小东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目的评价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对86例年龄6个月以上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行大动脉调转手术,观察...
目的评价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对86例年龄6个月以上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行大动脉调转手术,观察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肺动脉压力等,分析手术死亡、术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住院死亡6例(6.98%),72例完成随访,死亡2例;存活者心功能NYHAⅡ级2例(2.86%),心功能NYHAⅠ级68例(97.14%);术后肺动脉压(30.5±13.0)mm Hg明显低于术前(64.9±13.0)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99.7±0.7)%明显高于术前(72.0±15.0)%(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吸入、血浆胶体渗透压监测是手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36,95%CI:1.080-1.415,P=0.002;OR=0.016,95%CI:0.001-0.345,P=0.008;OR=0.070,95%CI:0.006-0.829,P=0.035),手术年龄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独立相关(OR=1.283,95%CI:1.073~1.536,P=0.006)。结论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大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中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大动脉调转术
室间隔缺损
大动脉转位
TAUSSIG-BING畸形
原文传递
题名
双心室矫治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
3
1
作者
姜睿
闫军
李守军
罗国华
王强
郭岩
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病
研究所
小儿
心脏
中心
出处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18-320,共3页
文摘
目的总结右心室双出口(DORV)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AVSD)的双心室解剖矫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10年12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4例DORV-AVSD患者施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6个月~31岁。患者均行双心室解剖矫治术,经右心房和右心室切口,疏通右心室流出道,分隔并成形房室瓣,采用"逗号状"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同时构建通畅的左心室流出道,自体心包闭合Ⅰ孔房间隔缺损,用心包或跨瓣环补片加宽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例患者中,住院死亡5例,其中术中不能脱离体外循环3例,不能脱离呼吸机2例;住院时间23~105 d,住ICU时间5~90 d,机械通气时间1~52 d。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4例患者中,无住院死亡,术后未发生并发症;住院时间21~41 d,住ICU时间4~21 d,机械通气时间1~7 d。随访9例,随访时间6~26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无流出道残余梗阻。结论 DORV-AVSD患者可一期行双心室矫治术,近年来手术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
右心室双出口
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双心室矫治术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分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黄景彬
梁健
赵晓芳
杜茗
朱耀斌
刘迎龙
吕小东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
医院
心胸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
安贞
医院
小儿
心脏
中心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病研究所小儿心脏中心
出处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年第10期961-96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9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60014)
+1 种基金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2013BC26236)
广西卫生厅项目(GZPT13-27)
文摘
目的评价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的中期疗效。方法对86例年龄6个月以上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行大动脉调转手术,观察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肺动脉压力等,分析手术死亡、术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住院死亡6例(6.98%),72例完成随访,死亡2例;存活者心功能NYHAⅡ级2例(2.86%),心功能NYHAⅠ级68例(97.14%);术后肺动脉压(30.5±13.0)mm Hg明显低于术前(64.9±13.0)mm Hg,经皮血氧饱和度(99.7±0.7)%明显高于术前(72.0±15.0)%(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吸入、血浆胶体渗透压监测是手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OR=1.236,95%CI:1.080-1.415,P=0.002;OR=0.016,95%CI:0.001-0.345,P=0.008;OR=0.070,95%CI:0.006-0.829,P=0.035),手术年龄与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独立相关(OR=1.283,95%CI:1.073~1.536,P=0.006)。结论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大龄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室间隔缺损、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中期效果良好。
关键词
重度肺动脉高压
大动脉调转术
室间隔缺损
大动脉转位
TAUSSIG-BING畸形
Keywords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transposition of greatarteries
Taussig-Bing abnormality
分类号
R726.5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双心室矫治术治疗右心室双出口合并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
姜睿
闫军
李守军
罗国华
王强
郭岩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
3
原文传递
2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年龄6个月以上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疗效分析
黄景彬
梁健
赵晓芳
杜茗
朱耀斌
刘迎龙
吕小东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