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9
1
作者 吕鹏飞 刘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8期894-897,共4页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 200万心衰患者,这个数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攀升。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已成为晚期心衰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上常用VAD的主要特征...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据统计,全世界大约有2 200万心衰患者,这个数字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不断攀升。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已成为晚期心衰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上常用VAD的主要特征为体积小,耐久性好,能提供连续血流。目前,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常适用于以下3种情况:①终末期心衰患者过渡到心脏移植的桥梁;②晚期心衰患者的永久替代性治疗,这些患者病情危重,但大多由于年龄或合并症而不能进行心脏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 连续血流
下载PDF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抗凝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宋武 刘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3期377-379,共3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在2018年第6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中归为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1]。CTEPH由慢性、纤维性、未能完全溶解的肺血管床血栓栓塞,以及肺动脉重塑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国际公认,CTEPH患者...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在2018年第6届世界肺动脉高压大会中归为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1]。CTEPH由慢性、纤维性、未能完全溶解的肺血管床血栓栓塞,以及肺动脉重塑导致肺血管阻力增高,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国际公认,CTEPH患者首选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望达到治愈疗效的方法。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世界上手术例数最多、经验最丰富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中心目前已完成了超过3200例PEA手术,近期手术死亡率已降至1.5%以下[2]。欧洲心脏协会和呼吸协会(ESC/ERS)指南推荐,患者一经确诊CTEPH应接受终生抗凝治疗(Ⅰc类推荐)[3],其目的是防止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复发。尤其是PEA术后患者,通过有效抗凝治疗避免血栓复发尤为重要。当前对于CTEPH患者的最佳抗凝策略并无定论,传统口服抗凝剂华法林和直接口服抗凝剂(DOACs)在CTEPH患者抗凝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有限[4-7],且均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本文旨在对CTEPH患者抗凝药物的种类、机制、适应症、使用方法、生物聚集特殊性及PEA前后不同阶段抗凝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阻力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 手术死亡率 肺血管床 华法林 肺动脉压力 心脏协会
下载PDF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再灌注肺水肿的防治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武 刘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998-1000,共3页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在肺高血压指南中被归为第四大类肺高压[1]。国际上公认,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是唯一能够治愈CTEPH的方法[2]。目前,国内外开展PEA的心血管病中心不断增多,并有国外中心报道了PEA后的远期结果[3]。据...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在肺高血压指南中被归为第四大类肺高压[1]。国际上公认,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是唯一能够治愈CTEPH的方法[2]。目前,国内外开展PEA的心血管病中心不断增多,并有国外中心报道了PEA后的远期结果[3]。据一项国际调查显示,在经验丰富的心血管病中心,PEA后的院内死亡率约为4.7%[4]。仅个别经验丰富的中心,近几年术后死亡率低于2.0%,但仍高于其他传统心脏手术。世界上手术例数最多、经验最丰富的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中心目前已完成超过3200例PEA,最近几年手术死亡率为1.5%[5]。再灌注肺水肿(RPE)作为PEA后特有且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即便在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医学中心也无法避免。尤其是严重RPE,因其治疗方法有限、效果不佳且高治疗费用、高院内致死率,一直是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ICU医生们心中的噩梦,也是开展PEA的肺血管中心必须加强认识并重点关注的并发症。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PEA后RPE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内膜剥脱术 再灌注肺水肿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CTEPH 防治 患者 美国加州大学 PEA
下载PDF
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腔中部梗阻的发生机制和处理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楚军民 孙寒松 王立清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494-2496,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腔中部梗阻现象的发生机制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阜外医院12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左心室腔中部梗阻的资料,记录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左心室中部压...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左心室腔中部梗阻现象的发生机制和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阜外医院12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左心室腔中部梗阻的资料,记录患者术后及随访期间左心室中部压差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全组患者无早期死亡,未发生瓣周漏、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瓣膜故障、二次开胸等并发症,12例患者均出现了左心室腔中部梗阻,平均峰值差压为(53.4±17.3)mm Hg,并没有出现SAM现象,患者术后左室舒张末径、主动脉瓣峰值流速、主动脉瓣跨瓣平均压差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12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1±27.4(4~102)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未出现人工瓣膜故障,1例患者术后随访超声提示左室流出道血流通畅,11例患者左心室中部压差为(43.4±14.2)mm Hg,较术后早期明显降低(P<0.05),1例患者术后30个月心尖部室壁瘤形成,患者临床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纽约心功能分级均为I/II级。结论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出现左心室腔中部梗阻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并发症,预后不良,须尽早诊断并识别是否合并心尖部室壁瘤,及时予以合理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左心室腔中部梗阻 主动脉瓣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