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喜梅 杨跃进 吴永健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5期593-596,共4页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引起广大心脏病学者的极大兴趣。DPP-4抑制剂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缺...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近年来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引起广大心脏病学者的极大兴趣。DPP-4抑制剂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稳定心肌缺血时电生理状态,改善心室重构,并动员干细胞至心血管损伤处,促进组织修复。现将DPP-4抑制剂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P-4抑制剂 心血管保护
下载PDF
抗微生物肽LL-37与心血管疾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3
2
作者 乜丽 赵汉军 《医学综述》 2015年第7期1163-1166,共4页
抗微生物肽LL-37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感染和免疫疾病方面的研究尤为活跃,以LL-37为基础的新型抗生素研发也受到重视。近年研究提示,LL-37可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功能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 抗微生物肽LL-37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感染和免疫疾病方面的研究尤为活跃,以LL-37为基础的新型抗生素研发也受到重视。近年研究提示,LL-37可能通过影响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功能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过程。动物实验显示,LL-37有抑制支架再狭窄的效果。LL-37也可能通过影响血管新生、创伤修复等机制参与心肌重构。同时,其作为心血管疾病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价值也有待深入评估。此外,LL-37及其衍生物对心血管疾病的药用价值也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37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 血管生成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心脏微血管内皮屏障功能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转化医学意义探寻 被引量:2
3
作者 齐康 杨跃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6期648-652,共5页
微血管内皮屏障是氧、养分和代谢产物进行选择性交换的场所,对于维持心肌微环境稳态起核心作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促进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与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不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还有生物学... 微血管内皮屏障是氧、养分和代谢产物进行选择性交换的场所,对于维持心肌微环境稳态起核心作用。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促进白细胞跨内皮迁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与心肌再灌注损伤程度不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还有生物学机制上的密切关联。虽然现有的再灌注治疗和公认的辅助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但该部分患者仍存在再灌注损伤的剩余风险,调节微血管通透性的转化医学研究成果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微血管通透性 内皮细胞 心肌梗死 转化医学
下载PDF
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娟 杨艳敏 +4 位作者 朱俊 张晗 邵兴慧 田力 黄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1-915,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无论是否为急诊...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无论是否为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均可入选.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按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分成二组:高血压病史组和无高血压病史组.应用单变量Cox分析分别评价高血压病史、基线血压水平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16例房颤患者,全部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1.9±23.3)/(79.9±14.7)mm Hg(1 mm Hg=0.133 kPa);既往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1118例(55.5%),其中在高血压患者中,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比例高达91.1%.1年随访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共314例(15.6%),其中高血压病史组191例(17.1%),无高血压病史组123例(13.7%).对主要心血管事件作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基线收缩压水平(连续变量)是1年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HR=1.269,95% CI:1.012~1.592,P=0.039;HR=1.005,95%CI:1.000 ~1.010,P=0.042),而基线舒张压水平(连续变量)无统计学意义(HR=0.998,95%CI:0.991 ~1.006,P=0.698).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校正其他因素后,高血压病史分组及基线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对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不具有独立预测价值.此外,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心力衰竭史、卒中史是房颤患者1年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年龄、心力衰竭史、卒中史是房颤患者1年随访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压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年龄和性别对直立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姜雪 刘悦 +4 位作者 刘俊 阿米娜·艾海提 王超 方丕华 黄建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对疑似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08至2012-12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HUTT检查的患者共1 223例,其中男性549例。患者年龄7-79岁,按年龄依次分为≤20岁组、...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对疑似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08至2012-12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HUTT检查的患者共1 223例,其中男性549例。患者年龄7-79岁,按年龄依次分为≤20岁组、21-40岁组、41-60岁组和〉60岁组。HUTT包括30 min的基础试验阶段和(或)20 min的药物(硝酸甘油)试验阶段。根据阳性患者血压和心电学的变化,VVS分为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和混合型。结果:HUTT阳性率为51%(624/1 223例),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60.1%vs 39.9%,P=0.001)。四组阳性率依次为68.3%、49.1%、48.6%和47.9%。阳性患者中混合型占51.4%(321例),血管抑制型占28.7%(179例),心脏抑制型占19.9%(124例)。HUTT阳性类型的分布受年龄因素的影响(男性:χ2=15.65,P=0.016;女性:χ2=18.84,P=0.00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试验阶段74.8%的阳性反应出现在试验开始后22.5(17.5-27.5)min,但无年龄性别差异(P〉0.05);药物试验阶段81.9%的阳性反应出现在试验开始后7.5(5-10)min,女性发生阳性反应的时间比男性提前(7.5 min vs 10 min,P=0.004),无年龄差异。结论:HUTT诊断VVS的阳性率、阳性分型和发生阳性反应的时间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直立倾斜试验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心血管CT检查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震南 吕滨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4期136-140,共5页
近年来随着CT检查设备的更新和扫描方法的改进,心血管CT检查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心血管CT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既安全、简便又相对廉价,与超声优势互补,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需求,辐射剂量进一步降低,安全性大... 近年来随着CT检查设备的更新和扫描方法的改进,心血管CT检查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心血管CT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既安全、简便又相对廉价,与超声优势互补,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需求,辐射剂量进一步降低,安全性大为提高。CT具有的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强大的三维后处理技术,弥补了超声对心腔外和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缺陷,其作为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检查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总结心血管CT检查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为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MicroRNAs参与血管内皮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米雪楠 惠汝太 张伟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4期52-54,共3页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皮细胞衰老参与血管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因此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调节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能...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病理基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皮细胞衰老参与血管功能紊乱的病理过程,因此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调节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小的非编码RNA,能够调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继而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miRNAs参与内皮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血管内皮细胞 衰老
下载PDF
Ghrelin的心血管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公兵 杨秀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704-706,共3页
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其作用广泛,可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参与能量代谢以及影响其他激素及细胞因子的释放。近年来研究发现,ghrelin及其合成类... 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GHSR)的内源性配体,其作用广泛,可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参与能量代谢以及影响其他激素及细胞因子的释放。近年来研究发现,ghrelin及其合成类似物可以通过分布在心血管系统的相关受体改善心脏收缩、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的表达,舒张血管,改善灌注等保护作用,有潜在研发成心血管药物的可能。现对ghrelin对心血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Ap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颖 陈游洲 乔树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33-737,共5页
目的:探讨Ap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培养1-3 d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细胞,给予AngⅡ刺激。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浓度Apelin。测定[3H]亮氨酸掺入量、细胞表面积以及总... 目的:探讨Apel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其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培养1-3 d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细胞,给予AngⅡ刺激。在此基础上给予不同浓度Apelin。测定[3H]亮氨酸掺入量、细胞表面积以及总蛋白表达量评价心肌细胞肥大程度。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B型尿钠肽、β肌球蛋白重链、活化T细胞的核因子3、钙调神经磷酸酶、磷酸化钙调神经磷酸酶、钙调蛋白激酶Ⅱ、磷酸化钙调蛋白激酶Ⅱ的蛋白表达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B型尿钠肽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水平。结果:Apeli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同时,Apeli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B型尿钠肽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水平、B型尿钠肽和β肌球蛋白重链、活化T细胞的核因子3、磷酸化钙调神经磷酸酶、钙调蛋白激酶Ⅱ和磷酸化钙调蛋白激酶Ⅱ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且均与Apelin浓度呈剂量依赖性。结论:Apelin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Ca2+依赖的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细胞肥大 钙调神经磷酸酶 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
下载PDF
15例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主动脉根部影像学与临床应用--单中心早期经验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墨扬 许亮 +6 位作者 裴汉军 滕思勇 张海涛 吕滨 王浩 杨跃进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4-717,共4页
目的:15例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患者主动脉根部影像学与临床应用的单中心早期临床经验。方法:入选我院2011-03至2013-11拟行TAVI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15例,分别进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扫描、经胸超声心动图采集主动脉根... 目的:15例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患者主动脉根部影像学与临床应用的单中心早期临床经验。方法:入选我院2011-03至2013-11拟行TAVI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15例,分别进行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扫描、经胸超声心动图采集主动脉根部解剖数据,并对比主动脉瓣环测量差异。根据CT测量结果选择植入瓣膜型号,通过术后6个月随访,评估术前测量准确性。结果:15例患者术前CT测量主动脉瓣环短径(21.5±2.4)mm,主动脉瓣环长径(27.3±2.7)mm,瓣环平均内径(24.4±2.4)mm,左心室流出道长径(28.3±4.5)mm,左心室流出道平均内经(24.±3.5)mm;升主动脉内径(35.3±4.4)mm。置入A-Venus人工瓣膜26号瓣膜8例,29号瓣膜7例。CT测量主动脉瓣环内径均值大于经胸超声心动图主动脉瓣环内径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6个月随访,15例患者均未出现主动脉根部破裂、阻挡冠状动脉、主动脉瓣及瓣周中量及以上反流,有4例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置入。结论:CT及经胸超声心动图对于主动脉瓣环测量结果存在差异,CT测量可准确有效评估主动脉根部形态及毗邻,为TAVI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主动脉根部 影像学测量分析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酶4F2基因多态性对中国人服用华法林起始七天内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熊筱伟 刘红 +4 位作者 韩璐璐 娄莹 华潞 李彦 李一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0-912,共3页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4F2(CYP4F2,rs2108622)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服用华法林起始七天内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271例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CYP4F2基因多态性,记录患者服用华法林七天内的平均华法林初始剂...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4F2(CYP4F2,rs2108622)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人群服用华法林起始七天内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析271例服用华法林抗凝患者的CYP4F2基因多态性,记录患者服用华法林七天内的平均华法林初始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首次进入治疗窗的时间。统计学方法分析CYP4F2基因多态性的CC,CT和TT各基因型间初始剂量和INR首次进入治疗窗的时间差异。结果:CYP4F2基因多态性的TT、CT/TT基因型的平均华法林初始剂量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T基因型的INR首次进入治疗窗的时间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外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以及合并疾病和合用药等多种因素,CYP4F2基因多态性对患者华法林起始七天内华法林剂量的影响仍有统计学意义(回归系数0.21,P=0.003)。结论:在服用华法林的中国人中,CYP4F2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起始七天内的剂量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CYP4F2基因多态性 初始剂量
下载PDF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群血浆抵抗素浓度变化与同期体重变化的关系
12
作者 范国辉 张林峰 +7 位作者 李莹 赵连成 陈祚 史平 任福秀 郭敏 田野 鲁向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5-669,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市石景山区人群血浆抵抗素浓度变化与同期体重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们2005年和2010年两次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调查的同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943例,其中男316例,女627例,男性平均年龄为(58.2±... 目的:探讨北京市石景山区人群血浆抵抗素浓度变化与同期体重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们2005年和2010年两次在北京市石景山区调查的同一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943例,其中男316例,女627例,男性平均年龄为(58.2±8.5)岁,女性平均年龄为(59.3±7.5)岁。按照两次调查测定血浆抵抗素浓度变化的4分位数将943例研究对象分为:≤-0.66 mmol/L组(n=239)、-0.67~0.25 mmol/L组(n=233)、0.26~1.24 mmol/L组(n=235)和≥1.25 mmol/L组(n=236)。运用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血浆抵抗素浓度变化与同期的体重变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女性血浆抵抗素浓度变化与体重变化百分比、体重指数变化量及其变化百分比、腰围变化量及其变化百分比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173、0.1521、0.1412、0.1228、0.1057,P均〈0.05),男性均不显著(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在调整基线变量因素后,女性血浆抵抗素浓度变化与体重变化量及其变化百分比、体重指数变化量及其变化百分比、腰围变化量及其变化百分比均显著相关(回归系数分别为0.0261与0.2916、0.2157与0.3072和0.0532与0.2738,P均〈0.05),男性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女性血浆抵抗素浓度的变化与同期体重变化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男性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抵抗素 体重变化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受教育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宏海 陈纪春 +12 位作者 杨学礼 黄建凤 李莹 李建新 曹杰 俞玲 吴先萍 陈娜萦 张荣敏 胡一河 李会仓 井斌 顾东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9-473,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成年人群受教育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为基线,于2007-2008年进行随访。调查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以及进... 目的:研究中国成年人群受教育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多中心协作研究和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为基线,于2007-2008年进行随访。调查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以及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测定等,最终将12 784例35~74岁研究对象纳入分析。按照受教育水平将研究对象分成未上学、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5组,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受教育水平与MS发病风险、基线吸烟和饮酒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8.1年,2 760例发生MS。多因素调整后,与未上学者相比,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以上者的MS发病风险逐渐降低,RR(95%CI)分别为0.93(0.79~1.10)、0.97(0.81~1.16)、0.72(0.59~0.87)和0.57(0.45~0.72),P趋势〈0.0001;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有吸烟、嗜烟酒习惯的OR(95%CI)分别为0.25(0.19~0.34)和0.34(0.22~0.52),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成年人群中受教育程度低者的MS发病风险高,更有可能嗜烟酒,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水平 代谢综合征 发病率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 被引量:29
14
作者 袁勋 王文尧 +9 位作者 张阔 杨敏 张璇 陈静 窦克非 颜红兵 吴永健 乔树宾 杨跃进 唐熠达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3-727,共5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的选择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2-01至2013-12行PCI术的患者,按入选、排除标准筛选出合并房颤的患者570例,对所有患者进...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的选择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2-01至2013-12行PCI术的患者,按入选、排除标准筛选出合并房颤的患者57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CHADS2及HAS-BLED评分。按照CHADS2评分〈2分或≥2分及是否使用华法林,将患者分为:CHADS2评分〈2卒中低危患者(n=339),其中包括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n=309)、卒中低危用华法林组(n=30例);CHADS2评分≥2分为卒中高危患者(n=231),其中卒中高危未用华法林组(n=200)、卒中高危用华法林组(n=31)。随访15个月比较不同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策略在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缺血事件、出血事件方面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卒中低危患者相比,卒中高危的患者MACCE发生率更高[P〈0.001,风险比(HR)=2.667,95%可信区间(CI):1.535~4.635],缺血事件更多(P=0.013,HR=2.080,95%CI:1.167~3.709)。570例患者随访结果多因素Cox生存分析,卒中高危未用华法林组与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相比,MACCE和缺血事件发生率均增加(P=0.001,HR=2.985,95%CI:1.532~5.816;P=0.026,HR=2.068,95%CI:1.090~3.925)。卒中高危用华法林组及卒中低危用华法林组的MACCE事件、缺血事件分别与卒中低危未用华法林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华法林患者大出血事件多于未用华法林,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低危和卒中高危患者,用华法林均增加小出血风险[P〈0.001,比值比(OR)=4.458,95%CI:1.934~10.277;P=0.002,OR=4.155,95%CI:1.717~10.055]。结论:华法林能够显著的降低卒中高危房颤患者的MACCE及缺血事件发生率,但对于卒中低危的房颤患者,华法林并不能进一步降低MACCE及缺血事件发生率。无论是卒中低危还是卒中高危房颤患者,华法林均增加了小出血风险,但并没有显著性增加大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房颤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 出血风险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组分中血浆淀粉样蛋白A与载脂蛋白A-Ⅰ比值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慧 刘红 +9 位作者 王冬雪 闫丽荣 柴琳 李彦 江岳鑫 华潞 管晓媛 熊筱伟 黄一玲 李一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组分中血浆淀粉样蛋白A(SAA)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比值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52例,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冠心病组77例,对照组75例。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HDL)组分中血浆淀粉样蛋白A(SAA)与载脂蛋白A-Ⅰ(apoA-Ⅰ)比值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52例,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冠心病组77例,对照组75例。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提取血浆HDL,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HDL及血浆中SAA与apoA-Ⅰ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HDL组分中SAA(HDL-SAA)显著升高(P〈0.001),HDL组分中apoA-Ⅰ(HDL—apoA-Ⅰ)显著降低(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SAA/HDL—apoA—Ⅰ比值与冠心病风险独立相关(比值比:9.521,95%可信区间:3.345~27.10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HDL—SAA/HDL—apoA—Ⅰ比值具有中等程度诊断冠心病的能力(曲线下面积:0.712,95%可信区间:0.632~0.793,P〈0.001),最佳诊断临界点为3.27。血浆中SAA/apoA—Ⅰ比值与HDL-SAA/HDL—apoA-Ⅰ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857,P〈0.001),诊断冠心病的能力相似(曲线下面积:0.676,95%可信区间:0.591~0.761,P〈0.001),诊断的最佳临界点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载脂蛋白A-Ⅰ 高密度脂蛋白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在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81
16
作者 谷鸿秋 王杨 李卫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48,共2页
20世纪70年代,随着随机对照试验以及循证医学的兴起,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的研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各种证据分级体系也将其列为最高的证据级别。但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研究本身的质量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
关键词 META分析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随机对照
下载PDF
566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杨丽睿 张慧敏 +9 位作者 蒋雄京 邹玉宝 秦芳 宋雷 关婷 吴海英 周宪梁 卞瑾 惠汝太 郑德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49-853,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单中心566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至2013-11在我院住院的566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策略及预后情况。结果:男女比例为1:3.8,平均发病年龄为(28.9... 目的:探讨中国单中心566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01至2013-11在我院住院的566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策略及预后情况。结果:男女比例为1:3.8,平均发病年龄为(28.9±12.0)岁。最常见的非特异性症状、初始症状及并发症分别为发热52例(9.2%)、头晕214例(37.8%)和高血压392例(69.3%)。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受累的患者分别有83例(14.7%)和66例(11.7%)。131例(23.1%)患者血沉增快。血管受累的性质以狭窄—闭塞性病变为主,最常见受累血管为左锁骨下动脉,共278例(49.1%)。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自体血管移植术、人工血管置换术及主动脉瓣置换术等。经过平均(5.0±0.2)年的随访,共32例患者死亡。高血压、主要并发症和疾病进展是影响大动脉炎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4.664、1.959和1.870,P均<0.05)。结论:高血压是中国大动脉炎患者就诊的首要原因。高血压、主要并发症和疾病进展是影响大动脉炎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动脉炎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风险模型及评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何源 张冬 +2 位作者 尹栋 徐波 窦克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27-832,共6页
目的:建立预测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风险模型及评分系统。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12-01至2012-07连续7007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筛选,入选以单支架或临时性双支架策略行PCI的分又病变患者1545例(共... 目的:建立预测冠状动脉(冠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风险模型及评分系统。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12-01至2012-07连续7007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进行筛选,入选以单支架或临时性双支架策略行PCI的分又病变患者1545例(共计1601处病变)。根据术中是否发生分支闭塞分为无分支闭塞组(n=1431例)和分支闭塞组(n=114例)。按时间顺序将1601处病变中前1200处作为建模数据集用于构建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风险模型和评分系统,将后401处作为验证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建模数据集分析显示,术前主支血管斑块与分支血管位置关系、支架置入前主支血管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等级、术前分叉核直径狭窄程度、术前分叉角度、支架置入前分支直径狭窄程度和术前主支/分支血管直径比是分支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80[95%可信区间(CI):0.75~0.85],Hosmer—Lemeshow法(HL)P=I.00;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0.76(95%CI:0.71~0.82),HLP=0.12。验证数据集检验风险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81(95%CI:0.73~0.89),HLP=0.77;评分系统ROC曲线下面积0.77(95%CI:0.69~0.86),HLP=0.58。建模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患者评分系统积分四分位数划分结果显示评分积分≥10分患者分支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10分以下患者(P〈0.001),术中分支闭塞风险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评分系统简便易用,通过定量分析冠脉造影区分出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分支闭塞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策略 分支闭塞 风险预测 评分系统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估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9
作者 马红 吴伟春 +3 位作者 谢荣爱 高立建 兰亭玉 王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6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舒张功能正常组[LVEDP≤15 m...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3D-STE)评估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6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冠心病患者。据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将6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舒张功能正常组[LVEDP≤15 mm Hg,(1 mm Hg=0.133 k Pa)]31例,舒张功能不全组(LVEDP>15 mm Hg)37例。采集心尖四腔全容积图像,运用4D Auto LVQ软件进行离线分析,得到左心室整体(四项三维应变指标)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面积应变(GAS)及径向应变(GRS)。结果: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组GLS、GCS、GAS、GRS较舒张功能正常组均明显减低(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四项三维应变指标与LVEDP中度相关:GLS(r=0.585,P<0.001),GCS(r=0.589,P<0.001),GAS(r=0.674,P<0.001)及GRS(r=-0.64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GLS在-15.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68%;GCS在-17.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和81%,GAS在-29.5%时预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和68%。结论:3D-STE的相关应变参数可用来预测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冠心病患者的LVEDP,并能作为新的超声诊断指标来评估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左心室舒张末期压 冠心病
下载PDF
通心络减轻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其改善内皮屏障功能有关 被引量:9
20
作者 齐康 蒋雷培 +6 位作者 李向东 崔贺贺 金辰 李娜 李清 田夏秋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是否与调控内皮屏障功能有关。方法:将32只Zucker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胰岛素组,通心络组,每组8只。8只Zucker非糖尿病大鼠作为对照组。通过进行心肌缺血45 min/再灌注...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是否与调控内皮屏障功能有关。方法:将32只Zucker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胰岛素组,通心络组,每组8只。8只Zucker非糖尿病大鼠作为对照组。通过进行心肌缺血45 min/再灌注3 h干预以建立心肌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病理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采用Miles法,通过酶标仪测定心肌组织萃取液异硫氰酸荧光素浓度,从而反映心肌微血管通透性。利用膜蛋白提取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不溶性和可溶性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梗死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55.2±1.4)%vs(36.2±1.3)%,P<0.05],模型组异硫氰酸荧光素浓度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内化显著高于对照组。胰岛素组和通心络组梗死面积均低于模型组[(36.8±1.2)%vs(38.7±1.1)%,P>0.05],胰岛素组和通心络组异硫氰酸荧光素浓度(P<0.01)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内化(P<0.05)均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通心络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保护内皮屏障功能有关,这一保护作用不依赖于降糖治疗,并且不亚于胰岛素降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微血管通透性 通心络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