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中国急诊心房颤动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王娟 杨艳敏 +4 位作者 朱俊 张晗 邵兴慧 田力 黄毕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11-915,共5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无论是否为急诊...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史及基线血压水平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发生)的影响.方法 2008年11月至2011年10月在全国20家医院连续入选急诊就诊的所有房颤患者,无论是否为急诊就诊的主要原因均可入选.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并进行1年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卒中、心肌梗死和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事件的发生情况).按照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分成二组:高血压病史组和无高血压病史组.应用单变量Cox分析分别评价高血压病史、基线血压水平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模型识别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16例房颤患者,全部患者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1.9±23.3)/(79.9±14.7)mm Hg(1 mm Hg=0.133 kPa);既往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有1118例(55.5%),其中在高血压患者中,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比例高达91.1%.1年随访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共314例(15.6%),其中高血压病史组191例(17.1%),无高血压病史组123例(13.7%).对主要心血管事件作单变量Cox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基线收缩压水平(连续变量)是1年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HR=1.269,95% CI:1.012~1.592,P=0.039;HR=1.005,95%CI:1.000 ~1.010,P=0.042),而基线舒张压水平(连续变量)无统计学意义(HR=0.998,95%CI:0.991 ~1.006,P=0.698).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校正其他因素后,高血压病史分组及基线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对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不具有独立预测价值.此外,多变量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心力衰竭史、卒中史是房颤患者1年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年龄、心力衰竭史、卒中史是房颤患者1年随访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压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二级预防 被引量:3
2
作者 万槐斌 杨艳敏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5-458,共4页
合理的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心房颤动(房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等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抗凝治疗已经成为这些心血管疾病... 合理的抗凝治疗可显著减少心房颤动(房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等高危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复发率和死亡率,因此抗凝治疗已经成为这些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1-3].传统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因疗效肯定、价格便宜而广泛用于临床.早期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在ACS患者的二级预防中,华法林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4]和阿司匹林[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口服抗凝药物 二级预防 静脉血栓栓塞症 随机对照研究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心血管事件
原文传递
成年小鼠心房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进及钾电流记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娟 杨艳敏 +3 位作者 李泱 朱俊 傅义程 邵兴慧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9期75-78,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重复性好的小鼠心房肌细胞分离技术,观察小鼠心房肌细胞形态以及钾通道电流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小鼠心房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打下基础。方法在体视显微镜下行主动脉插管,应用Langendorff装置恒流灌流,依次用无钙台氏液、酶... 目的建立稳定、重复性好的小鼠心房肌细胞分离技术,观察小鼠心房肌细胞形态以及钾通道电流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小鼠心房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打下基础。方法在体视显微镜下行主动脉插管,应用Langendorff装置恒流灌流,依次用无钙台氏液、酶消化液(含Ⅱ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灌流,灌流完成后,剪除心室组织,心房组织块用消化酶液(仅含Ⅱ型胶原酶)行二步消化,分离出小鼠单个心房肌细胞,采用标准的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和钾电流,电流的电压-电流曲线(I-V曲线)以电压为横坐标,每个电压值下的电流密度(pA/pF)为纵坐标拟合而成。结果本法分离所得小鼠心房肌细胞呈长梭形、横纹清晰,细胞耐钙,具有正常电生理活性,细胞贴壁好,从而易于形成高阻封接;记录小鼠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为近似于三角形,静息电位为(-70.2±4.9)mV;记录的瞬时外向钾电流(Ito)激活非常快,达峰值后快速失活,峰电流存在明显的电压依赖性和外向整流特征,电流峰值为(11.1±1.9)pA/pF;超速激活的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激活迅速,几乎无延迟现象,失活缓慢,峰电流呈现出外向整流特征,该电流约在-20 mV被激活,峰电流存在明显的电压依赖性,峰值(7.0±1.5)pA/pF。内向整流钾电流(IK1)随着超极化刺激电位的增加,电流密度增加,在-140 mV时,其内向电流的峰值为(27.0±2.3)pA/pF。结论此方法可成功获取适合做膜片钳实验的单个小鼠心房肌细胞,操作方法简便,可行性高,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分离 膜片钳术 动作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