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喜梅 吴永健 杨跃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775-777,共3页
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血糖事件增加有无潜在心脏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低血糖的危害在临床上不容忽视,然而有关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资料不多。现将从低血糖的发生原因、临床意义、其... 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血糖事件增加有无潜在心脏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发生风险,低血糖的危害在临床上不容忽视,然而有关低血糖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资料不多。现将从低血糖的发生原因、临床意义、其诱发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等相关进展进行综述。在临床上提高对低血糖的认知,同时积极探索心血管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的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在心脏发育及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岗 黄晓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2-314,共3页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研究表明lncRNA能以RNA的形式在多种层面上(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细胞凋亡、增殖,发育等重要生物学过程。近年来,ln...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研究表明lncRNA能以RNA的形式在多种层面上(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的表达,参与了细胞凋亡、增殖,发育等重要生物学过程。近年来,l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获得关注。现将lncRNA在心脏发育及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 心脏发育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从预防心血管事件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 被引量:4
3
作者 姚晶 吴永健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11-213,218,共4页
关键词 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 患者 管理 血脂 预防 流行病学统计 一般人群
下载PDF
2011年心血管抗栓治疗领域回顾 被引量:1
4
作者 宋莉 颜红兵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152-157,共6页
1对血小板功能检测进行了大量临床验证 机体对抗血小板药物(尤其是氯吡格雷)的反应性存在差异是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近期研究提示机体对抗血小板药物的低反应性与支架血栓等缺血性事件相关。
关键词 抗栓治疗 心血管 抗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功能检测 临床验证 低反应性 缺血性事件 氯吡格雷
下载PDF
2011心血管影像回眸 被引量:2
5
作者 陆敏杰 赵世华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基于影像学证据的诊断、治疗与干预措施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现以2011年国际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概述该年度在心血管影像领域包括超声心动图、核医学、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血管内超声及光学相干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与研究热点。
关键词 心血管 影像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华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0年第4期252-253,共2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专业知识 医疗模式 医疗决策 医务人员 临床研究 患者 证据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近期预后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赵振燕 刘冰 +6 位作者 吴永健 宋光远 裴汉军 王喜梅 徐波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对我院2005-08至2009-04初次发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且在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29例非...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对我院2005-08至2009-04初次发生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且在12h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329例非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分析,以空腹血糖≥7.0mmol/L划分为有应激性高血糖组(n=121)和<7.0mmol/L为无应激性高血糖组(n=208)两组,随访50天,进行应激性高血糖发生危险因素的logistics回归分析及死亡发生风险的Cox分析。结果: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是36.8%(121/329),50天内总病死率是8.5%(28/329)。与无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相比,有应激性高血糖组患者的年龄偏大[(64±12)岁vs(58±12)岁,P<0.001]、女性患者较多(33.1%vs13.9%,P<0.001)、心功能Killip分级≥Ⅱ级者较多(52.9%vs15.9%,P<0.001),血糖浓度较高[(9.1±3.3)mmol/Lvs(5.4±0.4)mmol/L,P<0.001],病死率较高(16.5%vs3.8%,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提示高龄[比值比(OR)1.024,95%可信区间(CI)1.001to1.047,P=0.043],女性[OR3.013,95%CI1.617to5.616,P=0.001]和心功能Killip分级愈高[OR2.161,95%CI1.532to3.048,P<0.001]是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对两组患者50天内发生的死亡进行分析,提示应激性高血糖是死亡[OR2.459,95%CI1.022to5.921,P=0.045]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高龄、女性、心功能Killip分级愈高是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提示老年女性心功能愈差愈容易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应激性高血糖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高血糖 应激 病死率
下载PDF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毕 田力 +4 位作者 樊晓寒 朱俊 梁岩 李建东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4-818,共5页
目的:探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2-02至2013-05就诊于我院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证实的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83例,男性126例(68.9%)。分组:①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 目的:探讨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住院死亡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12-02至2013-05就诊于我院并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证实的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183例,男性126例(68.9%)。分组:①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n=157),死亡组(n=26);②根据血小板计数五分位值将患者分五组,即血小板计数第1分位(≤119×109/L)组(Q1组,n=36),血小板计数第2分位(120~149×109/L)组(Q2组,n=37),血小板计数第3分位(150~173×109/L)组(Q3组,n=36),血小板计数第4分位(174~228×109/L)组(Q4组,n=37),血小板计数第5分位(〉228×109/L)组(Q5组,n=37);③按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分为≤119×109/L组(n=36)和〉119×109/L组(n=147),再根据是否接受手术治疗将其分为≤119×109/L手术者(n=18)、≤119×109/L非手术者(n=18)和〉119×109/L手术者(n=96)、〉119×109/L非手术者(n=51)。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及静脉血标本,检测血小板计数、白细胞、D-二聚体等值。主要终点事件为住院死亡率。结果:183例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总住院死亡率为14.3%。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血压较低、D-二聚体水平较高; Q1组患者死亡率(38.9%)显著高于Q2、Q3、Q4和Q5四组(10.8%、11.1%、8.1%和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Q5组较Q1组死亡风险增加(HR=11.2,95%CI 2.13~123.3,P=0.007),在调整了年龄、性别等影响预后的因素后,血小板计数≤119×109/L无论在手术治疗进入Cox模型前(HR3.90,95%CI 1.67~9.09, P=0.002)还是进入模型后(HR2.67,95%CI 1.15~6.19,P=0.023)均增加住院死亡风险。结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119×109/L住院死亡率风险明显增加。即使接受手术治疗,血小板计数值较低的患者仍与住院死亡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急性主动脉夹层 住院死亡率
下载PDF
二尖瓣腱索断裂295例超声与手术结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伟春 罗晓亮 +2 位作者 王浩 郑平 王吴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55-557,560,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大样本二尖瓣腱索断裂(MCTR)的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特点,探讨MCTR疾病分布特点、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特征,并明确其在指导手术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5年以来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295例MCTR患者病例资料,记录所有患... 目的通过观察大样本二尖瓣腱索断裂(MCTR)的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特点,探讨MCTR疾病分布特点、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特征,并明确其在指导手术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5年以来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295例MCTR患者病例资料,记录所有患者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手术结果,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95例MCTR患者中,前叶腱索断裂100例,后叶腱索断裂182例,前后叶腱索均断裂13例;腱索完全断裂26例,部分断裂269例;进行换瓣手术110例,修补手术132例。本组MCTR的主要超声特点为二尖瓣叶脱垂、出现连枷样或挥鞭样改变、二尖瓣中~重度反流、心脏扩大、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根据手术结果判断,TTE对MCTR的诊断符合率为96.7;判断前后叶脱垂和腱索断裂的诊断符合率为92.5,准确判断为完全和部分腱索断裂的诊断符合率为89.3。TTE的主要误诊原因是在判断腱索摆动与断裂腱索、二级腱索断裂部位仍有缺陷和缺少经验。经过统计学分析,MCTR是进行换瓣还是修补手术,与附着瓣叶的部位有关(P<0.05),而腱索是否部分或完全断裂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无关(P>0.05)。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够准确地诊断大部分MCTR,并且能够协助外科医生进行初步分型和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闭锁不全 二尖瓣腱索断裂 超声检查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几种炎症因子与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晨 唐晓芳 +12 位作者 袁晋青 陈纪林 杨跃进 陈珏 尤士杰 吴元 李健军 刘海波 吴永建 姚民 秦学文 乔树宾 高润霖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选取多个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新蝶呤(Neopterin),观察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和正常人群中的不同表达水平以及与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探... 目的选取多个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新蝶呤(Neopterin),观察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和正常人群中的不同表达水平以及与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探索其在AMI发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和用于预测急性心梗风险的可行性。方法从收住本院的患者中,入选AMI5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48例,稳定性心绞痛54例,正常人44例。所有患者的确诊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和中华医学会的相关指南。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同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法分别测定4组患者的MMP9,TIMP1和Neopterin浓度。所得数据使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差异。各个数据之间的相关采用单回归线性分析检验。结果 (1)基本临床资料:四组之间在年龄和高血脂,糖尿病发病率上无显著性差异,正常组男性,高血压和吸烟史相对其他组较少。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心绞痛高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急性心梗。(2)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炎症因子检测结果:高敏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急性心梗组皆高于其他3个组,有显著性差异。而其他三组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3)其他炎症因子检测结果:,MMP9、TIMP1、MMP9/TIMP1以及Neopterin各个指标,AMI组皆高于其他3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他三个组相互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4)入选病人的Hs-CRP与Neopterin和CK呈良好的正相关性(P<0.05),而MMP9/TIMP1与hs-CRP及CK皆无相关性。Neopterin与CK也无相关性。结论在AMI患者,炎症因子MMP9、TIMP1、Neopterin均明显升高,除Neopterin与Hs-CRP有良好相关性以外,其他的炎症因子与传统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并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心梗标记物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喜梅 吴永健 杨跃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大量的研究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肾功能异常较为常见,肾功能不全是AC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其具体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肾功能状态影响着ACS患者的治疗策略,包括介入、抗栓及抗凝药物的使用等。现对肾功... 大量的研究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肾功能异常较为常见,肾功能不全是AC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其具体的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肾功能状态影响着ACS患者的治疗策略,包括介入、抗栓及抗凝药物的使用等。现对肾功能不全造成不良预后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及ACS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重视ACS患者的肾功能评估,以其更好地指导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微囊泡在组织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喜梅 杨跃进 吴永健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3期1993-1995,共3页
微囊泡作为新发现的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来源于细胞膜,含有与母细胞膜相似的脂类和蛋白质。通过介导配体-受体反应或传递胞质成分及细胞器等方式使母细胞与靶细胞发生联系。近年来研究发现微囊泡在组织再生中发挥... 微囊泡作为新发现的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来源于细胞膜,含有与母细胞膜相似的脂类和蛋白质。通过介导配体-受体反应或传递胞质成分及细胞器等方式使母细胞与靶细胞发生联系。近年来研究发现微囊泡在组织再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现就微囊泡的生物学特性、与靶细胞的作用方式及在组织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泡 组织再生 干细胞
下载PDF
全身成像三维量化评估二尖瓣反流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吴刚 林琼雯 +2 位作者 吴伟春 江勇 王浩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成像三维量化(GI3DQ)法测量二尖瓣反流束体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93例二尖瓣反流(MR)患者:偏心性MR组52例,中心性MR组41例。GI3DQ法直接测量MR体积,以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计算的MR体积作为参考标准。结果在偏心... 目的探讨全身成像三维量化(GI3DQ)法测量二尖瓣反流束体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93例二尖瓣反流(MR)患者:偏心性MR组52例,中心性MR组41例。GI3DQ法直接测量MR体积,以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计算的MR体积作为参考标准。结果在偏心性MR组,两种方法相关性:r=0.91;一致性分析:GI3DQ法较RT3DE法平均低估MR体积约10.6 ml;在中心性MR组,两种方法相关性:r=0.96;一致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偏心性MR组,GI3DQ法评估MR体积存在明显低估;在中心性MR组,GI3DQ法与RT3DE法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 全身成像三维量化 二尖瓣反流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喜梅 吴永健 杨跃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2年第3期297-299,共3页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理想指标,同时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诸多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一个理想指标,同时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诸多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资料不多,有关两者的关系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其作用的具体机制。现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经皮左心耳封闭术预防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晶 吴永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72-174,共3页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在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中的比例非常高。国外研究表明,在55至64岁的人群中,每年新发房颤病例为2‰~3‰,在85至94岁人群中每年新发病例高达35‰。房颤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为循环血栓...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患者在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中的比例非常高。国外研究表明,在55至64岁的人群中,每年新发房颤病例为2‰~3‰,在85至94岁人群中每年新发病例高达35‰。房颤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为循环血栓栓塞,其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是脑血管血栓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血栓栓塞 房颤患者 左心耳封闭术 持续性心律失常 预防 新发病例 心房颤动 老年人
下载PDF
瑞苏伐他汀不同给药方式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再流及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程宇彤 罗富良 +4 位作者 张海涛 钱海燕 赵京林 孟宪敏 杨跃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7,共4页
目的对比瑞苏伐他汀单次及多次给药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再流及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19只中华小型猪分为安慰剂组、瑞苏伐他汀单次及多次给药组。开胸冠状动脉结扎1.5 h,松解3 h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动脉... 目的对比瑞苏伐他汀单次及多次给药对猪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无再流及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19只中华小型猪分为安慰剂组、瑞苏伐他汀单次及多次给药组。开胸冠状动脉结扎1.5 h,松解3 h制备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模型。术中监测动脉血压、心室压、心率及冠脉血流量。手术结束前经左房、室分别注射硫磺素S、伊文思蓝染料鉴别无再流、缺血区域。心肌组织以红四氮唑染色,用面积求积法测定心肌的缺血、梗死及无再流面积。以比色法测定再流区及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的固有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性,并以免疫印迹法测定血管内皮钙黏附分子(VE-cadherin)含量。结果各组缺血前血压和心率的乘积无统计学差异;再灌注180 m in时瑞苏伐他汀多次给药组冠脉血流量明显高于安慰剂组和单次给药组(P<0.05);瑞苏伐他汀多次给药组梗死区面积与心肌缺血面积的百分比值、无再流面积与心肌缺血面积的百分比值、心肌再流区、无再流区cNOS活性与安慰剂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瑞苏伐他汀多次给药组无再流区VE-cadherin含量明显高于安慰剂和单次给药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瑞苏伐他汀可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给药方式会影响其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再灌注损伤 他汀 瑞苏伐他汀钙
下载PDF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20
17
作者 田力 樊晓寒 +3 位作者 朱俊 梁岩 李建东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2012-02到2013-01期间连续入选我院急诊,且由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成像确诊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133例,男96例,平均年龄(52.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入选2012-02到2013-01期间连续入选我院急诊,且由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血管成像确诊为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133例,男96例,平均年龄(52.0±10.7)岁,平均住院日为(12±10)天,同时检测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浓度。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9)和存活组(n=114),依据血浆D二聚体浓度将患者分为D二聚体≥20μg/ml组(n=36),D二聚体<20μg/ml组(n=97)。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住院死亡的预测价值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确定。结果:133例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9例,死亡率为14.3%。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D二聚体浓度的均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D二聚体浓度≥20μg/ml组的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D二聚体浓度<20μ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 P<0.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浓度≥20μg/ml增加住院死亡风险(HR:4.845;95%CI,1.840~12.76;P=0.001)。调整年龄、收缩压、入院血小板计数和疼痛至入院时间后,血浆D二聚体≥20μg/ml是住院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HR,3.399;95%CI,1.252~9.229;P=0.016)。当把手术干预进入回归模型时,D二聚体浓度≥20μg/ml不再与住院死亡相关(HR:1.185,95%CI,,0.354~3.968;P=0.783),而入院血小板计数仍和住院死亡相关(HR:0.987;95%CI,0.977~0.998;P=0.021)。结论:对于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干预治疗前较高的入院D二聚体浓度和住院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入院血小板计数也可以作为评估发生住院死亡风险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D二聚体 死亡
下载PDF
心房颤动消融术后三个月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与远期成功率的关系 被引量:30
18
作者 刘俊 方丕华 +6 位作者 刘悦 李晓枫 候煜 王玉山 马坚 浦介麟 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术后3个月内("空白期")发生的房性心律失常,探讨其与远期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 92例房颤患者在接受同一术者初次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接受远程心电图(TTECG)监测,... 目的通过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术后3个月内("空白期")发生的房性心律失常,探讨其与远期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 92例房颤患者在接受同一术者初次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后空白期内接受远程心电图(TTECG)监测,同时开始进行规律定期临床随访(24 h-Holter和门诊/电话询问)12个月。房颤消融复发的定义为随访期间TTECG或动态心电图记录到房颤和/或心房扑动(简称房扑)和/或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发作持续时间≥30 s。根据术后第12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复发组和无复发组。结果共收到18 969份TTECG,其中严重干扰TTECG 733份,有效率为96.1%。所有TTECG中诊断为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占25.7%(其中房颤为17.7%、房扑为5.6%、房速为2.4%),房性早搏为21.1%,窦性心动过缓为7.1%。采用TTECG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房颤复发率高于定期临床随访结果(42.4%vs 29.3%,P=0.03)。术后第12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房颤复发率为35.9%(33/92)。与无复发组相比,房颤复发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房颤发生率较高(中位数:22.6%vs 11.3%,P<0.01),且维持在较高水平(术后3个月分别为23.3%、22.2%、28.1%,P=0.65)。无复发组术后3个月亦可出现房颤,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房颤发生率降低(术后3个月分别为18.8%、11.3%、4.0%,P<0.01)。结论无论远期随访房颤是否复发,术后"空白期"内均可以出现各种房性心律失常。TTECG监测系统用于房颤消融术后随访优于常规心电图和24 h-Holter。"空白期"内出现的房颤复发并不能等于远期复发,但是房颤发作频率无明显下降者远期随访具有较高复发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远程心电图 早期复发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干预对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大鼠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裴汉军 吴永健 +4 位作者 惠汝太 王晓建 宋光远 赵振燕 王喜梅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已经表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糖尿病大鼠的左心功能恶化及左室重构的速度均较非糖尿病大鼠显著;心肌梗死四周后,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大鼠。本研究旨在评价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梗死(A... 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已经表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糖尿病大鼠的左心功能恶化及左室重构的速度均较非糖尿病大鼠显著;心肌梗死四周后,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的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大鼠。本研究旨在评价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大鼠心室重构的干预效应。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经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成功后随机分成三组,即:心肌梗死对照组(MI,n=30),阿托伐他汀(20mg.kg-1.d-1)干预组(A,n=30),及假手术组(S,n=15)。所有大鼠经腹腔内注射链脲霉素(STZ,65mg/kg)诱导糖尿病,10周后MI组和A组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干预组于术后24h直接灌胃法给药。干预4周后血流动力学测定,之后采血、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观察血脂水平、心脏/体重比值、病理组织形态,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测定非梗死区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值,免疫组化分析非梗死区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物TIMP-2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在非梗死区的蛋白表达。结果(1)各组间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脏体重比值、非梗死区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及Ⅰ/Ⅲ型胶原比值均降低,但仍高于假手术组;干预组较对照组MMP-2、TGFβ1表达及MMP-2/TIMP-2比值降低,TIMP-2表达增高;(3)血流动力学检测表明干预组较对照组左室最大压力、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平均动脉压增高,而左室最小压力、左室舒张末压力、舒张常数降低。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长时间(4周)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改善了左心重构和心功能。阿托伐他汀能够减轻非梗死区心肌间质胶原重构,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TGFβ1的表达及MMP-2/TIMP-2比值,升高TIMP-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糖尿病大鼠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左室重构 左心功能 型胶原 干预 胶原含量 天狼猩红染色
下载PDF
糖尿病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形成中的效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裴汉军 宋光远 +2 位作者 吴永健 惠汝太 王晓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1-1058,共8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在链脲霉素(STZ)诱导的血糖不加控制的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形成中的效应。方法:所有SD大鼠随机分组,糖尿病组经腹腔内注射STZ(65mg/kg)诱导糖尿病,70d后所有AMI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 目的:评估糖尿病在链脲霉素(STZ)诱导的血糖不加控制的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HF)形成中的效应。方法:所有SD大鼠随机分组,糖尿病组经腹腔内注射STZ(65mg/kg)诱导糖尿病,70d后所有AMI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AMI模型。确定AMI前后各时点观察大鼠的生存率,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心肌纤维化测定及左心肥厚的评估。结果: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糖尿病大鼠的左心功能恶化及左室重构的速度均较非糖尿病大鼠显著。在早期阶段,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大鼠心肌纤维化相似,而1月后却出现显著差别。结论:糖尿病大鼠AMI后心力衰竭进展明显加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霉素 糖尿病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