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循环miR-19a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标志物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伟丹 聂宇 李守军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 miRNA是一类约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的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肺动脉高压是血管增殖性疾病,与血管再生相关的miR-19a可能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循环miRNA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 目的 miRNA是一类约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具有调控细胞分化、增殖、凋亡的功能,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因肺动脉高压是血管增殖性疾病,与血管再生相关的miR-19a可能与肺动脉高压密切相关,循环miRNA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标志物。方法收集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14例(病例组),室间隔缺损不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14例(对照组)。分别从血浆中提取总RNA并进行质量检测,进行逆转录反应,获得相应miRNA的cDNA,以U6snRNA为内参进行标定,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和各样本的定量PCR结果计算miR-19a的表达量并绘制ROC曲线。结果两组样本的总RNA均有较好的质量,可以满足miRNA芯片检测和实时定量PCR的实验要求。病例组血浆中miR-19a拷贝数明显高于对照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95%可信区间,CI=0.727-1.002,P<0.001),循环miR-19a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miR-19a显著增高,循环miR-19a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新的无创性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miRNA 肺动脉高压 先天性心脏病
下载PDF
microRNA在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组织内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伟丹 花中东 +7 位作者 杨克明 孟强 张浩 张瑛 潘湘斌 王德 李岩 李守军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601-605,共5页
近年来发现多种miRNA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对miRNA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肺组织内的变化进行研究。收集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 近年来发现多种miRNA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microRNA(miRNA)芯片技术对miRNA在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肺组织内的变化进行研究。收集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合并重度PAH(PAH组,n=6)和不伴PAH患者肺组织(对照组,n=6)。分别提取总RNA,然后采用miRNA芯片进行miRNA表达谱差异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实时定量PCR验证。和对照组相比,PAH组miRNA表达谱中共有78个差异表达位点,其中有62个上调,16个下调。提示miRNA参与了先天性心脏病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调节作用,可能成为预防和逆转PAH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MICRORNA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左心室大小对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解剖矫治手术早期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孔博 闫军 +4 位作者 王强 李守军 晏馥霞 刘晋萍 王旭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129-133,共5页
目的 探讨左心室大小对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解剖矫治手术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103例1岁以内TAPVC患婴行双心室矫治,男65例,女38例;体质量(5.3 ±1.3) kg.以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 ... 目的 探讨左心室大小对婴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解剖矫治手术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103例1岁以内TAPVC患婴行双心室矫治,男65例,女38例;体质量(5.3 ±1.3) kg.以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 20 ml/m2为标准,将全部患婴分为小左心室组和接近正常左心室组.比较两组患婴的年龄、体质量、病理分型、合并肺静脉梗阻及限制性房间隔缺损;以Z值对照两组患婴较正常婴儿左心房、左心室的减小程度.在胸部正中切口,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APVC矫治术,同期矫治合并畸形.结果 小左心室组45例,接近正常左心室组58例.小左心室组合并梗阻比例达71.1%,显著高于接近正常左心室组.小左心室组左心室舒张末径Z值显著低于接近正常左心室组患婴.两组体外循环(96.6±34.4) min,主动脉阻断(58.0±21.1) min.术后早期死亡4例,占3.9%,无因小左心室导致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死亡患婴.小左心室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均显著长于接近正常左心室组.结论 小左心室梗阻型TAPVC患婴只要其二尖瓣、主动脉瓣发育无明显减小,则无需考虑左心室减少程度而均可施行解剖矫治,术中、术后早期预防及处理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取得良好手术结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左心室 手术结果
原文传递
部分液体通气减轻油酸诱导乳猪重度肺损伤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耀斌 王强 +7 位作者 李晓锋 李建安 凌峰 范祥明 李志强 刘爱军 黄景彬 刘迎龙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全氟化碳为载体的部分液体通气对油酸诱导乳猪炎症反应后气体交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油酸间断注射诱导乳猪急性肺损伤,随机分为部分液体通气组(实验组)和传统机械通气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分别于模型建立前、肺损伤... 目的:探讨以全氟化碳为载体的部分液体通气对油酸诱导乳猪炎症反应后气体交换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油酸间断注射诱导乳猪急性肺损伤,随机分为部分液体通气组(实验组)和传统机械通气组(对照组),每组各6只。分别于模型建立前、肺损伤后每隔60min行动脉血气分析。通气4h后,取动脉血离心,监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取左下肺组织,监测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含量。结果:实验组动物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光镜检验显示部分液体通气组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部分液体通气可以改善油酸诱导乳猪肺损伤模型气体交换功能,明显减轻乳猪肺部炎症反应和组织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部分液体通气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一岁内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伟丹 花中东 +6 位作者 张瑛 张浩 闫军 杨克明 李文雷 王德 李守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441-444,共4页
目的总结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低龄婴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即刻疗效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探讨一站式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32例重度肺动... 目的总结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对低龄婴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的即刻疗效及近中期随访结果,探讨一站式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的有效方法。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采用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32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婴儿患者,男23例,女9例;月龄5 d^11个月(4.59±3.21个月);体重2.3~10.5 kg(6.48±2.05 kg)。均在全身麻醉、气管内插管和超声引导下进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后随访超声心动图,测量肺动脉瓣跨瓣压差,评估肺动脉瓣反流程度。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跨瓣压差由术前的82±27 mm Hg下降至23±12 mm Hg(t=15.28,P<0.05);4例患者出院时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跨瓣压差仍高于40 mm Hg。所有患者三尖瓣反流均明显改善,无反流17例,微小量反流13例,中量反流2例;血氧饱和度均大于95%。随访1个月~4年(16±11个月),疗效满意,所有患者均生长发育良好,肺动脉瓣跨瓣压差17±10 mm Hg,仅1例肺动脉瓣跨瓣压差大于40 mm Hg;发生肺动脉瓣反流24例,主要为少量反流23例,仅1例中量反流。结论经胸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新生儿及婴幼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成形术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改良灌注策略在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孔博 闫军 +3 位作者 王强 李守军 刘晋萍 王旭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以浅、中度低温,区域性脑灌注同期心脏灌注行主动脉缩窄(CoA)矫治的改良灌注策略,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中的应用及手术结果。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59例CoA合并心内畸形患儿手术,男37例,女22例... 目的探讨以浅、中度低温,区域性脑灌注同期心脏灌注行主动脉缩窄(CoA)矫治的改良灌注策略,在婴幼儿主动脉缩窄合并心内畸形一期矫治中的应用及手术结果。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59例CoA合并心内畸形患儿手术,男37例,女22例;年龄2~46(8.2±6.3)个月,体质量4.0—18.0(6.6±2.2)kg-1。采用改良灌注策略组29例,改良的灌注策略要点包括:降温至鼻咽温26℃~35℃,直肠温29℃~35℃,分别在无名动脉一左颈总动脉间和缩窄段远端放置阻断钳,不改变动脉插管位置,心脏跳动下以40—60ml·kg-1·min-1灌注流量行区域性脑灌注兼心脏灌注,下半身停循环下以端端吻合或扩大端端吻合法矫治CoA,CoA矫治完成后,行升主动脉阻断,心脏灌停,矫治心内畸形。传统灌注策略组30例患儿作为对照,采用常规的心脏停跳、全身深低温、单纯区域性脑灌注的灌注策略矫治CoA,其余操作与前述相同。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术后肺部感染12例,气胸3例,尿少行腹膜透析3例,伤口感染行二次清创缝合1例。改良手术策略组与传统灌注策略组相比,心脏阻断时间[(35.3±10.2)min对(58.4±19.8)min]、循环辅助时间[(16.8±4.0)min对(31.6±12.1)min]更短,术毕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多巴胺(4.5±0.8)μg·kg-1·min-1对(6.3±1.3)μg·kg-1·min-1更少。所有患儿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主动脉弓降部缩窄解除,吻合口通畅,流速正常或轻度增快。59例患儿随访3~26个月,无死亡和近、中期并发症。结论改良灌注策略与传统灌注策略相比较,可减轻心肌损伤,显著缩短心脏阻断、循环辅助及变温时间,缩短手术总时长,近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脑灌注 心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应用自体心包为材料制作肺动脉狭窄模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泽锐 王德 +3 位作者 吴信 潘湘斌 洪亮 李守军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58-1459,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条带制作肺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8头小型猪分别接受左侧第3肋间开胸,取自体心包条,用生理盐水浸泡30rain后,环缩左肺动脉至原始直径的30%~40%,术后1个月正中开胸,应用心导管及造影检查测量左肺动脉... 目的探讨自体心包条带制作肺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8头小型猪分别接受左侧第3肋间开胸,取自体心包条,用生理盐水浸泡30rain后,环缩左肺动脉至原始直径的30%~40%,术后1个月正中开胸,应用心导管及造影检查测量左肺动脉环缩术后跨狭窄段收缩压差及狭窄处肺动脉内径,行肺动脉支架置人术,3个月后取材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左肺动脉环缩后即刻,左肺动脉内径从(16.0±0.4)mm减少到(6,4±0.2)mm(P〈0.01),而术中环缩后跨狭窄段压差为35(18~52)mmHg(中位数,极值,1mmHg=0.133kPa),环缩术后1个月与环缩后即时结果比较,动脉内径及跨狭窄段压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缩术后8只小型猪均存活,未出现环缩带松脱、断裂等并发症,也未出现左肺动脉发育不良或动脉闭锁。病理结果显示环缩处肺动脉未见钙化灶,周围肺动脉壁组织大致正常。结论在动物肺动脉狭窄模型制作中,应用自体心包环缩带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心包 肺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动脉调转术195例冠状动脉分型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迎龙 闫军 +3 位作者 吴信 孔博 李晓锋 黄景彬 《解剖与临床》 2009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总结行动脉调转手术(ASO)患者的冠状动脉分型,并探讨其相应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195例行ASO患者资料,其中室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TGA/IVS)62例,室隔缺损型大动脉转位(TGA/VSD)86例,Ta... 目的:总结行动脉调转手术(ASO)患者的冠状动脉分型,并探讨其相应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195例行ASO患者资料,其中室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TGA/IVS)62例,室隔缺损型大动脉转位(TGA/VSD)86例,Taussing—Bing畸形(TBN)33例,先天性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CTGA)14例。主动脉位于肺动脉右前98例(50.3%),正前44例(22.6%),左前37例(19.0%),左右并列16例(8.2%)。采用Leiden冠状动脉分型方法对195例患者进行分类。ASO术中采用标准冠脉移植法179例,单窦主动脉冠状动脉片移植11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2例,其他移植方法3例。结果:1Lad,Cx;2R为冠脉正常分布,共139例(71.3%),其他类型为冠脉异常分布,共56例(28.7%)。全组手术死亡25例,总死亡率为12.8%;冠状动脉正常分布者死亡率10.1%(14/139),异常分布者死亡率19.6%(11/56)。5例患者死亡与冠状动脉异常分布相关。170例患儿存活,除1例发生脑缺氧昏迷后遗症外,余均痊愈出院。随访(14.5±7.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1例术后1年半因肺动脉吻合口狭窄再次手术,余患者无死亡和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目前多数常见冠脉异常分布的移植已取得满意效果,但壁内冠状动脉及罕见异常分布冠脉移植死亡率仍高,术中应仔细观察,注意避免发生冠脉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转位 Taussing—Bing畸形 动脉调转手术 冠状血管
原文传递
新型球囊扩张支架治疗肺动脉狭窄的动物实验研究
9
作者 陈泽锐 潘湘斌 +4 位作者 孟强 吴信 王德 花中东 李守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543-548,共6页
目的评价国产钴铬合金支架经右心室流出道植入术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只小型猪分别接受左侧第3肋间开胸,取自体心包条环缩左肺动脉至原始直径的30%~40%,于术后1个月正中开胸,在X射线引导下经右心室流出道植入球囊... 目的评价国产钴铬合金支架经右心室流出道植入术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8只小型猪分别接受左侧第3肋间开胸,取自体心包条环缩左肺动脉至原始直径的30%~40%,于术后1个月正中开胸,在X射线引导下经右心室流出道植入球囊扩张支架,并应用心血管造影检查评价肺动脉支架植入后的位置和血流动力学情况。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和3个月分别处死4只动物,取标本行大体、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8只小型猪左肺动脉环缩模型均在成功建立后植入支架,支架植入后左肺动脉内径较环缩后增加(15.6±0.4mm vs.6.4±0.2mm,P<0.01),而跨环缩狭窄段收缩压差则较植入前下降[34.5(23~52)mm Hg vs.6.0(1~20)mm Hg,P=0.012];随访期间8只小型猪均未出现支架脱落、动脉夹层、血管破裂等并发症;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所有小型猪肺动脉支架贴壁及内皮化良好,未出现支架腐蚀、断裂,其中有2只随访3个月后出现支架内新生内膜增生,但并未导致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结论在动物肺动脉狭窄模型中植入新型球囊扩张支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球囊扩张 环缩 肺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