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奈唑胺临床治疗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古丽拜尔·卡哈尔 侍效春 +3 位作者 刘晓清 张丽帆 梅丹 邓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96-2298,共3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并筛选预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观察研究,对我院2007年9月—2010年5月应用利奈唑胺的53例共62人次住院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并筛选预测其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回顾性观察研究,对我院2007年9月—2010年5月应用利奈唑胺的53例共62人次住院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17人次,27.4%),其中有8人次(12.9%)发生了Ⅲ度和Ⅳ度血小板下降;其次为血红蛋白下降(7人次,11.3%);仅3人次(4.8%)出现肝功能异常。经对症治疗和停药处理后,除7例患者因基础病严重而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好转。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生明显血小板减少可能与高龄〔OR=4.8,95%CI(1.4,16.2)〕、肾功能不全〔OR=3.2,95%CI(1.0,10.0)〕和低基础血小板值〔OR=5.9,95%CI(1.6,21.1)〕有关(P<0.05)。结论利奈唑胺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小板减少,停药后多可恢复至基线水平。在高龄和低基础血小板计数的患者中需要密切监测全血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药物毒性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