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联合消化道造影诊断胃部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
1
作者 马晓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57-60,共4页
分析胃部肿瘤诊断中应用上消化造影术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胃部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3例患者采取了上消化道造影术进行前期鉴别诊断,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 分析胃部肿瘤诊断中应用上消化造影术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66例胃部肿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33例患者采取了上消化道造影术进行前期鉴别诊断,为对照组,另33例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进行诊断,将两种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 66例患者均确诊为胃癌,其中印戒细胞癌15例(22.73%),低分化腺癌21例(31.82%),中分化腺癌16例(24.24%),粘液腺癌14例(21.21%);观察组患者胃癌诊出率为93.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76%,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螺旋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在胃部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较于上消化道造影技术,其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开展相关治疗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造影 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 胃部肿瘤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不同切口在肥胖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斌 陈洪丽 马骁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7期2079-2082,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切口在肥胖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PTC根治术的肥胖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衣领式切口组(A组)和第二颈横纹切口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A组采用常规衣... 目的 比较不同切口在肥胖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行PTC根治术的肥胖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衣领式切口组(A组)和第二颈横纹切口组(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标准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A组采用常规衣领式手术切口,B组以第二颈横纹作为手术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喉上神经外侧支显露率、术后疼痛程度、美容效果满意度、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喉上神经外侧支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喉上神经外侧支显露率、美容效果满意度优于A组(P<0.05)。A组出现1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B组出现1例颈部肿胀,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与衣领式切口相比,对肥胖女性患者行PTC根治术时采用第二颈横纹作为手术切口可以提高美容效果及喉上神经外侧支显露率,且并未延长手术时间及增加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根治术 肥胖 女性 手术切口 美容效果 喉上神经外侧支 喉返神经
下载PDF
老年人复杂甲状腺肿瘤的外科治疗研究
3
作者 王建玲 《益寿宝典》 2021年第33期29-31,共3页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9 年 1 ~ 12 月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 105 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 分析外科手术治疗老年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9 年 1 ~ 12 月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 105 例,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d、3d、5d 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甲状腺肿瘤 疼痛评分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与食管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熊健 郑历明 +1 位作者 余汉城 骆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不同食管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95例,其中G1级19例、G2级44例、G3级32例,均术前1周内实施DCE-MRI检查;测量D... 目的 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与不同食管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患者95例,其中G1级19例、G2级44例、G3级32例,均术前1周内实施DCE-MRI检查;测量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最大值(max)、平均值(mean)、中位75%(75%)];分析不同食管癌病理分级与DCE-MRI定量参数间关系。结果 食管癌不同病理分级病灶与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ep、Ve值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不同病理分级病灶与Ktrans、Kep、Ve值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不同病理分级食管癌患者,其DCE-MRI定量参数也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具有一定的关系,Ktrans、Kep、Ve值可为不同病理分级食管癌血流灌注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分级 相关性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在临床胃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晓刚 郑历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在临床胃癌术前诊断以及疾病分期过程中使用1.5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方式,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南郊肿瘤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90例,均对其进行1.5T MRI平扫、... 目的:在临床胃癌术前诊断以及疾病分期过程中使用1.5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方式,研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北京南郊肿瘤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90例,均对其进行1.5T 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并且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从而研究观察1.5T MRI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90例患者病灶区胃壁均呈现出不均匀的增厚情况,厚度大约在7.33~31.73mm之间;且MRI T分期和临床病理学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0.00%(T2期)、90.00%(T3期)及90.00%(T4期)。结论: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成像速度较快,能够明显地反映出胃壁分层、病灶侵犯深度等相关情况,可将其使用于T2期、T3期进展期胃癌临床诊断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成像 胃癌术前诊断 癌症疾病分期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不放置引流在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骁 王天笑 +1 位作者 王斌 夏启俊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不放置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单侧腺叶切除+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女性甲状腺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程序随机分为放置引流组(n=30)和不...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中不放置引流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单侧腺叶切除+Ⅵ区淋巴结清扫术的60例女性甲状腺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程序随机分为放置引流组(n=30)和不放置引流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手术并发症情况。采用视觉评分量表(VAS)对疼痛指数及美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78.5±13.9)min vs.(80.5±12.2)min]、失血量[(15.3±8.4)ml vs.(16.7±3.9)ml]、淋巴结清扫数[(4.1±0.7)枚vs.(4.2±0.5)枚]以及手术并发症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放置引流组在术后有更轻微的疼痛感(4.13±2.54 vs.5.17±2.46,P=0.03),并获得了更好的美学效果(9.52±1.18 vs.7.52±1.46,P<0.01)。结论 对于手术范围较小的的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在精细解剖的前提下,术中配以双极电凝彻底止血,术后不放置引流可以获得更佳的舒适感及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切除术 引流 视觉模拟量表(VAS)
下载PDF
一种悬吊式紫外线灯管消毒擦拭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7
作者 温庆芝 刘禹赓 +3 位作者 高学军 王强 高燕 贾然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2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本研究介绍一款新型无罩悬吊紫外线灯管擦拭装置,其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安全性高,消毒效果优良,不仅提高了感染科悬吊式紫外线灯管消毒擦拭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和物资消耗,且避免了不必要的安全隐患,符合院内感染防控要求。
关键词 院内感染 紫外线灯管 消毒 感染防控
下载PDF
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标本运送管理实践
8
作者 温庆芝 王强 +2 位作者 蔡娟 高学军 高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标本运送情况并总结相关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7月27日—10月31日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0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标本送检与交接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实施干预措施。结果改进核酸检测标本送...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标本运送情况并总结相关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7月27日—10月31日医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0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标本送检与交接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针对问题实施干预措施。结果改进核酸检测标本送检与交接模式后,取样时间至出报告时间的用时呈现下降趋势,患者在发热门诊停留的时间缩短。结论针对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标本送检与交接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能够缩短患者在发热门诊等待的时间,对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提高诊疗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送检 护理管理 发热 核酸检测
下载PDF
软骨肉瘤的MRI强化特点 被引量:9
9
作者 韩长年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8期675-676,687,共3页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瘤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软骨肉瘤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软骨肉瘤MRI增强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2例患者均伴有软组织肿块,其中来源肋骨11例,肩胛骨6例,骨盆5例,MRI表现软组织肿块呈分叶状,等或长T1、长T2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间隔,增强扫描小叶间隔呈环状、弧状或不规则强化,小叶则无强化。结论MRI增强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软骨肉瘤尤其软骨小叶间隔的信号特点,对临床诊断与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小叶间隔 增强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阿瑞匹坦预防含顺铂的两药方案治疗Ⅳ期肺癌所致呕吐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志宾 李雅静 +1 位作者 王怀松 付金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3期3421-3423,共3页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用于含顺铂的两药方案治疗Ⅳ期肺癌所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的止吐作用和安全性。方法:Ⅳ期肺癌病例42例,均采用含顺铂的两药方案化疗。第一疗程化疗采用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等标准止吐方案,但止吐效果不理想,第二疗... 目的:探讨阿瑞匹坦用于含顺铂的两药方案治疗Ⅳ期肺癌所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的止吐作用和安全性。方法:Ⅳ期肺癌病例42例,均采用含顺铂的两药方案化疗。第一疗程化疗采用格拉司琼、地塞米松等标准止吐方案,但止吐效果不理想,第二疗程加用阿瑞匹坦,采用自体比较方法评价阿瑞匹坦的用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第二疗程患者止吐效果显著好于第一疗程,两个疗程患者止吐效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疗程患者急性恶心、急性呕吐、延迟恶心和延迟呕吐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第一疗程,两个疗程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疗程患者腹泻、头晕、头痛、便秘、腹胀、失眠和皮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疲倦和口干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疗程(P<0.05),说明疲倦和口干可能为阿瑞匹坦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标准止吐方案治疗后无显著效果的Ⅳ期肺癌化疗患者,加用阿瑞匹坦可达到较好的止吐效果,尤其对延迟恶心、呕吐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好,适合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瑞匹坦 格拉司琼 Ⅳ期肺癌 含顺铂的两药方案化疗 呕吐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长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中,与周围肌肉比较T1WI呈稍低信号17例(65%),9... 目的探讨MRI在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MRI的影像学特点。结果26例中,与周围肌肉比较T1WI呈稍低信号17例(65%),9例呈等信号(35%),其中20例在T1WI见条状低信号(77%)。在26例中T2WI信号强度高于肌肉而低于脂肪,其内可见条状低信号(100%)。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强化,其中20例见条状无强化(77%)。结论在T2WI上信号的强度及其胶原纤维低信号易观察,对腹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有重要的价值,结合其他序列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 胶原纤维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恶性黑色素瘤应用PD-1抑制剂治疗中的免疫性肝损伤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春梅 李雅静 +2 位作者 徐志华 王强 付金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8期125-129,共5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恶性黑色素瘤(MM)出现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管理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22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期间免疫性肝损伤发生情况,分析恶性黑...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恶性黑色素瘤(MM)出现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管理情况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22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治疗期间免疫性肝损伤发生情况,分析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和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疾病分期、肝转移、肝外转移、长期饮酒史、合并基础肝病、既往免疫治疗史、联合治疗情况、免疫治疗线数、肝外免疫相关事件)及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后至出现肝损伤时间、生存情况、管理情况。结果22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有23例(10.3%)发生不同程度免疫性肝损伤,其中1级9例,2级4例,3级8例,4级2例,未出现严重肝衰竭致死性事件。肝外不良反应包括肺损伤1例(0.4%),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48例(21.4%),皮疹4例(1.8%),胃肠炎4例(1.8%),肌损伤3例(1.3%)。22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女130例(58.0%);中位年龄为52岁;43例存在肝转移;111例存在肝外转移;疾病分期:Ⅰ~Ⅱ期98例,Ⅲ~Ⅳ期126例;24例有长期饮酒史;10例合并脂肪肝,1例合并肝硬化,8例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5例有既往免疫治疗史;128例采取联合治疗;新辅助治疗4例,辅助治疗65例,晚期治疗155例;出现肝外免疫相关事件62例。23例免疫性肝损伤患者中,女15例(65.2%);中位年龄为50岁;疾病分期:Ⅰ~Ⅱ期3例,Ⅲ~Ⅳ期20例;5例存在肝转移;15例存在肝外转移;2例存在长期饮酒史;1例合并脂肪肝,2例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1例有既往免疫治疗史;14例为联合治疗;新辅助治疗1例,辅助治疗7例,晚期治疗15例;5例出现肝外免疫相关事件。表明存在肝转移、长期饮酒、合并基础性肝病,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后易出现免疫性肝损伤。接受PD-1抑制剂治疗后至出现免疫性肝损伤时间为3~31周,中位时间为9周,平均4次治疗剂量后,其中3例仅接受1次治疗。出现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7.3个月长于未出现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4.9个月;出现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总生存期(OS)30.0个月长于未出现免疫性肝损伤患者的的29.8个月。23例免疫性肝损伤通过暂停PD-抑制剂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肝功能均得以恢复,未出现致死性不良事件。8例3级肝损伤患者中,5例永久性停用免疫治疗;3例重新启用免疫治疗,其中1例二次免疫治疗后出现1级肝损伤,另2例未出现肝损伤。2例4级免疫性肝损伤患者永久停用免疫治疗。23例免疫性肝损伤患者平均缓解时间为5周。3、4级肝损伤患者共10例,应用激素后肝功能均恢复。结论PD-1抑制剂治疗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过程中要依据肝损伤的程度酌情处理,主要包括停止免疫治疗及激素干预两方面,所有肝损伤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性肝损伤
下载PDF
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志宾 付金华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4X期25-26,共2页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除了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外,分子靶向治疗成为最新的一种手段,并且已经在临床中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以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进行的治疗方式,以及临床使用的相关药物。该治疗... 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除了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以外,分子靶向治疗成为最新的一种手段,并且已经在临床中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以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细胞为靶点进行的治疗方式,以及临床使用的相关药物。该治疗模式在未来将会是乳腺癌的一种潮流,随着对肿瘤认识的加深和生物医疗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药物应用到分子靶向治疗中,使更多患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 药物
下载PDF
经锁骨上行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门世雷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5期76-76,78,共2页
目的:研究经锁骨上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术的风险及实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胃肠手术前或肿瘤化疗前患者154例,均行锁骨上行CVC置入术,记录穿刺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总穿刺成功率为99.3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6... 目的:研究经锁骨上行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术的风险及实用性。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胃肠手术前或肿瘤化疗前患者154例,均行锁骨上行CVC置入术,记录穿刺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总穿刺成功率为99.35%,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63%,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经锁骨上行CVC置入术,穿刺点定位明确,并发症较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CVC导管置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经锁骨上置管 锁骨下静脉
下载PDF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15
作者 王建玲 《益寿宝典》 2021年第30期35-37,共3页
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 56例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和 125 例传统手术的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和美容效果,并对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进... 探讨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 56例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和 125 例传统手术的早期老年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和美容效果,并对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生存率进行回访。 结果: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组的老年乳腺癌患者术中手术时间(65.2±25.1)min,出血量为(60.1±15.2)mL,总引流量为(102.1±21.5)mL,胸壁引流管拔除的时间为(5.31±1.1)d,并发症发生率为 1.7% ,传统手术组术中手术时间(100.6±20.3)min,出血量(163.5±53.4)mL,总引流量(263.5±16.8)mL,胸壁引流管拔除的时间(31.6±11.2)d,并发症发生率 32.8%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组乳房美容效果良好,满意度高,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术后随访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组复发 1 例(1.7% ),远处转移 1 例(1.7% ),死亡 0 例;传统手术组复发 2 例(1.6% ),远处转移 3 例(2.4% ),死亡 1 例(0.8% )。 两组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具有手术方法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美容效果好等方面的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复发率无影响,可作为常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乳手术 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 老年
下载PDF
35例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观察
16
作者 门世雷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7期45-45,48,共2页
目的:研究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成年患者行经右侧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作为研究对象,记录穿刺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5... 目的:研究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可行性、实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成年患者行经右侧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上腔静脉作为研究对象,记录穿刺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35例成功35例,其中1例穿刺3次未寻及静脉后改为经左侧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近期并发症3例,2例穿破动脉,经压迫止血后无异常,1例乳糜漏,给予拔管后无异常。未发生血气胸、导管异位、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未发现远期并发症。结论: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缘为定位标志,穿刺点容易定位,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经锁骨上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并发症分析硏究
17
作者 门世雷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0期273-273,共1页
目的: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所有患者予以治疗,对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 目的:对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所有患者予以治疗,对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后的并发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经过精心的治疗后,本次研究中的患者中共计有13人出现近期并发症,0人出现远期或永久性并发症;13例近期并发症中,其中4例为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暂时性的甲状旁腺功能衰退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X%。结论: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单侧腺叶切除术,扩大切除范围相关的并发症并不会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腺乳头状癌 并发症
下载PDF
PICC护理门诊的组建及规范化管理方式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探讨
18
作者 黄新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9-12,共4页
探讨PICC护理门诊的组建及规范化管理方式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建立PICC护理门诊,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1年前来就诊的肿瘤患者数量,调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的资料完整情况、信息处置时间及满意度评分。... 探讨PICC护理门诊的组建及规范化管理方式对肿瘤患者的影响。方法 建立PICC护理门诊,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1年前来就诊的肿瘤患者数量,调查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的资料完整情况、信息处置时间及满意度评分。结果 建立PICC护理门诊并实施规范化管理后,前来就诊的肿瘤患者数量较实施前明显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的资料完整率高于实施前,信息处置时间短于实施前,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 PICC护理门诊的建立为肿瘤患者的就诊带来了便利,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明显减少了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患者的资料完整性得到了保障,其信息处置时间得到提高,患者感到更加满意,其实施对提高PICC护理门诊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护理门诊 规范化管理 肿瘤 并发症 满意度评分
下载PDF
UPF1甲基化和miR-744-5p/CC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王斌 马骁 陈洪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3期405-409,447,共6页
目的:探讨UPF1甲基化和miR-744-5p/CC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CP-1和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Nthy-ori-3分别用去甲基化试剂5-Aza-CdR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UPF1... 目的:探讨UPF1甲基化和miR-744-5p/CC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株TCP-1和正常甲状腺上皮细胞Nthy-ori-3分别用去甲基化试剂5-Aza-CdR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UPF1基因甲基化变化,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干预UPF1、DNMT1、miR-744-5p、CCND1蛋白相对表达,采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情况。结果:PCR扩增显示,UPF1基因在Nthy-ori-3组仅出现非甲基化引物扩增条带(U条带),在TCP-1组仅出现甲基化引物扩增条带(M条带)。经5-Aza-Cdr作用后,UPF1基因甲基化扩增条带减少,甲基化表达降低。各组UPF1、DNMT1、miR-744-5p、CCND1蛋白相对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thy-ori-3组比较,TCP-1组DNMT1、UPF1蛋白相对表达明显提高,miR-744-5p、CCND1蛋白相对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TCP-1组比较,TCP-1干预组DNMT1、UPF1蛋白相对表达明显降低,miR-744-5p、CCND1蛋白相对表达明显提高(P<0.05)。与TCP-1组比较,TCP-1干预组细胞侵袭、迁移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UPF1甲基化存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UPF1基因甲基化的表达缺失可能抑制miR-744-5p/CCND1轴,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UPF1 miR-744-5p 甲基化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导致的恶性肠梗阻短期效果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鹏举 王林 +5 位作者 陈楠 卢新友 王怀松 何勋 王智 武爱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51-1057,共7页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导致的晚期恶性肠梗阻的短期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原发灶为结直肠癌;(2)存在广泛腹腔转移;(3)影像学上梗阻部位位于Treitz韧带以下;(4)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5)...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导致的晚期恶性肠梗阻的短期效果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原发灶为结直肠癌;(2)存在广泛腹腔转移;(3)影像学上梗阻部位位于Treitz韧带以下;(4)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5)预计生存期2个月以上;(6)患者及家属有强烈手术意愿;(7)接受了包括造口/短路手术或减瘤手术治疗。按照上述标准,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中心三病区收治的46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术后可经口进固体食物的梗阻症状缓解率、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分级(采用Clavien Dindo分级)和病死率以及术后生存时间以评价手术效果,同时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导致的恶性肠梗阻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46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63(19~87)岁。其中接受造口或短路手术23例(造口/短路组),接受减瘤手术23例(减瘤手术组)。患者整体术后症状缓解率为76.1%(35/46),造口/短路组为60.9%(14/23),减瘤手术组为91.3%(21/23),减瘤手术组显著高于造口/短路组(χ2=4.301,P=0.038)。术后2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减瘤手术组和造口/短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52.2%(12/23)和56.5%(1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67);Ⅲ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7%(2/23)和13.0%(3/23),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224,P=0.636)。术后30 d内共计4例患者死亡,两组各死亡2例(均为8.7%)。术后有24例患者继续进行1~8周期不等的化疗±靶向治疗(方案有CapeOX±贝伐单抗、FOLFOX/FOLFIRI+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其中造口/短路组10例,减瘤手术组14例。减瘤手术组另有2例患者接受了术后放化疗(50.6 Gy/22 f,同步口服卡培他滨)截至2019年4月末次随访,全组有34例死亡(34/46,73.9%),中位总生存时间为6.4个月,6个月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54.5%和29.2%;减瘤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长于造口/短路组(11.5个月比5.2个月,χ2=5.117,P=0.024)。术后症状改善明显的35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的11例患者(7.1个月比5.1个月,χ2=3.844,P=0.050)。多因素分析显示,造口/短路手术(HR=2.917,95%CI:1.357~6.269,P=0.006)和网膜饼形成(HR=4.060,95%CI:1.419~11.617,P=0.009)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导致的恶性肠梗阻,减瘤手术的方式可以取得良好的症状改善效果,有网膜饼形成的患者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恶性 转移 姑息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