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调查和了解肿瘤科护士化疗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规范化护理现状,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和广州地区共8所医院的214名肿瘤科护士,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目的调查和了解肿瘤科护士化疗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规范化护理现状,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和广州地区共8所医院的214名肿瘤科护士,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CINV规范化护理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CINV规范化护理知识15个题目中,正确率在50.0%以下的有9个题目。超过一半的护士表示没有或很少使用标准的CINV评估工具;45.8%的护士对患者出院后CINV的发生情况缺乏关注;54.2%的护士表示所在科室未定期开展CINV的随访工作;57.0%的护士表示未应用CINV指南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高达92.3%的护士希望接受CINV专业培训,最希望的培训内容为CINV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结论肿瘤科护士对CINV知识的掌握度不高,对接受规范化的教育培训需求较高,在评估、宣教及随访方面规范化程度不高,对延迟期恶心呕吐的控制关注度不足,不够重视应用指南指导实践。建议医院继续加强对肿瘤科护士关于CINV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并通过制度的完善规范护士的临床实践行为,采取措施鼓励护士将指南推荐的方法应用于实践,逐步提升CINV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对内隐理论在健康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框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目的对内隐理论在健康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框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10日。结果共纳入45篇文献,与健康行为相关24篇和与心理健康相关21篇,涉及内隐健康理论、内隐体重理论及内隐情绪理论等14种内隐理论衍化形式。内隐理论主要干预程序可归纳为信念引导干预、注意力检查及结果测试三大步骤。结论内隐理论在健康领域的研究价值逐渐被挖掘,是改善个体健康行为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前因,其简短有效的干预模式与护理工作特质较为契合。国内外护理研究者可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预防指导及心理照护等策略,并开展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调查和了解肿瘤科护士化疗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规范化护理现状,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北京和广州地区共8所医院的214名肿瘤科护士,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CINV规范化护理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CINV规范化护理知识15个题目中,正确率在50.0%以下的有9个题目。超过一半的护士表示没有或很少使用标准的CINV评估工具;45.8%的护士对患者出院后CINV的发生情况缺乏关注;54.2%的护士表示所在科室未定期开展CINV的随访工作;57.0%的护士表示未应用CINV指南指导实际工作的开展。高达92.3%的护士希望接受CINV专业培训,最希望的培训内容为CINV的预防及处理措施。结论肿瘤科护士对CINV知识的掌握度不高,对接受规范化的教育培训需求较高,在评估、宣教及随访方面规范化程度不高,对延迟期恶心呕吐的控制关注度不足,不够重视应用指南指导实践。建议医院继续加强对肿瘤科护士关于CINV规范化管理知识的培训,并通过制度的完善规范护士的临床实践行为,采取措施鼓励护士将指南推荐的方法应用于实践,逐步提升CINV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文摘目的对内隐理论在健康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临床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按照范围综述框架,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10日。结果共纳入45篇文献,与健康行为相关24篇和与心理健康相关21篇,涉及内隐健康理论、内隐体重理论及内隐情绪理论等14种内隐理论衍化形式。内隐理论主要干预程序可归纳为信念引导干预、注意力检查及结果测试三大步骤。结论内隐理论在健康领域的研究价值逐渐被挖掘,是改善个体健康行为及心理健康的重要前因,其简短有效的干预模式与护理工作特质较为契合。国内外护理研究者可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健康教育、预防指导及心理照护等策略,并开展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