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功能和心血管事件 被引量:1
1
作者 丛海霞 王学东 贾三庆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血管内皮是指一种单层内皮细胞,覆盖在血管床内腔表面,具有机械和代谢功能,并将血管壁和循环以及血液中的有形成份分隔开来。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内皮功能障碍作为一种综合征,不仅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而且可以引起全身性症状,... 血管内皮是指一种单层内皮细胞,覆盖在血管床内腔表面,具有机械和代谢功能,并将血管壁和循环以及血液中的有形成份分隔开来。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内皮功能障碍作为一种综合征,不仅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而且可以引起全身性症状,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病死率。本文综述近年来有关内皮功能研究的一些最新进展,同时分析其在心血管事件危险评估中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障碍 心血管事件 单层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 代谢功能 有形成份 研究证据 功能研究 预测价值 危险评估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在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2
作者 贾宁 吴永全 贾三庆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4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研究表明,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心血管危险性评估标志物,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冠心痛二级预防的危险分层。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 心血管病 危险分层 临床应用 预防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长期预后的影响:多中心双盲评估的随机对照研究(英文)
3
作者 王雷 贾三庆 +7 位作者 陈方 马长生 张抒扬 赵红 庞文跃 王明生 杨明 李瑞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77-1580,共4页
背景:缬沙坦是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已有相当多的试验证实它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Val-PREST研究证实长期口服缬沙坦可使支架内的再狭窄率显著降低,但目前缺乏缬沙坦对中国人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影响的研究报道。目的:评价成功介... 背景:缬沙坦是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已有相当多的试验证实它对于心脏的保护作用。Val-PREST研究证实长期口服缬沙坦可使支架内的再狭窄率显著降低,但目前缺乏缬沙坦对中国人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影响的研究报道。目的:评价成功介入治疗后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口服6个月缬沙坦对临床事件的影响。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法评估,前瞻性设计。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石景山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对象:在北京8家3级甲等医院入选200例金属裸支架介入治疗成功后的冠心病患者,按照统一的随机号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入选工作2002-12/2003-10完成。实际入选病例数196例(缬沙坦组100例,对照组96例)。干预措施: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缬沙坦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mg(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批号:SD34004),1次/d口服。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指标:①6个月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复发心肌缺血、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②6个月时部分患者完成重复冠脉造影检查或运动试验,观察结果。结果:①缬沙坦组有2例(2%)因药物耐受不良在随访过程中退出试验,共有194例完成随访。②2组患者基础情况没有差异,病变类型、心功能及病变血管支数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6个月随访时,对照组死亡1例,两组各有1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缬沙坦组1例进行了靶血管重建,复发心肌缺血事件缬沙坦组略低于对照组(11.2%比15.6%),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④6个月重复血管造影在缬沙坦组有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⑤6个月复查运动试验缬沙坦组阳性(25.7%)的比例低于对照组(36.4%),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成功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口服6个月缬沙坦有降低复发心肌缺血事件和运动试验阳性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冠心病 运动试验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循环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学东 贾三庆 +4 位作者 胡大一 吴永全 邢云丽 陈金玲 杜立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5期339-341,360,共4页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循环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42例患者,男19例,女23例,年龄37-80(63.02±10.66)岁。按有无心房颤动病史分为三组:窦性心律组(SR组)14例,阵发性心房...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患者循环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的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42例患者,男19例,女23例,年龄37-80(63.02±10.66)岁。按有无心房颤动病史分为三组:窦性心律组(SR组)1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AF组)15例,慢性心房颤动组(cAF组)13例。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循环血浆肾素、AngⅡ、Ald浓度。结果cAF组患者平均左心房直径与SR组和pAF、组相比明显增大(分别增大45.3%和31.8%,P<.01),而且cAF组患者循环血浆肾素、AngⅡ、Ald浓度与SR组相比明显升高(分别升高83.3%、61.7%、34.2%,P<0.01-0.02)。三组患者左心房直径与其循环血浆肾素、AngⅡ、Ald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0.01)。结论心房颤动时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Ald的激活。RAS和Ald可能参与了心房结构重构的发生。Ald的作用靶点可能主要是心房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AT_1-R、AT_2-R mRNA的表达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学东 贾三庆 +5 位作者 胡大一 王雷 吴永全 孟旭 陈方 邢云丽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和受体2型(AT2-R)mRNA在心房颤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38例因心脏疾患住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97±13.87)岁(18~77岁),分为...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和受体2型(AT2-R)mRNA在心房颤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心房结构重构的关系。方法:38例因心脏疾患住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男18例,女20例,平均年龄(51.97±13.87)岁(18~77岁),分为3组:窦性心律组(SR组,1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组(pAF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小于6个月,13例),慢性心房颤动组(cAF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14例)。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AT1—R mRNA、AT2-R mRNA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AT1-R受体蛋白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R组和pAF组相比,cAF。组患者的平均左心房直径明显增大(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P<0.05);心房肌组织中AT1-R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1-0.05),AT2-R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AT1-R mRNA表达与左心房直径负相关(P<0.005);AT2-R mRNA表达与左心房直径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负相关。AT1-R蛋白阳性染色在SR组主要见于细胞膜,在cAF组患者主要见于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结论:cAF时,AT1-RmRNA表达下调,AT2-RmR-NA表达上调,说明存在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RAS可能是通过促进心房结构重构形成,从而影响心房颤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肌组织 AT1-R AT2-R MRNA表达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代谢综合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学东 杜立杰 贾三庆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1期5-7,共3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ne,MetS),又称X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为特征的一组征侯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在美国,大约20%的成人受累MetS[1].鉴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ne,MetS),又称X综合征.是以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为特征的一组征侯群,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在美国,大约20%的成人受累MetS[1].鉴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BAS)在阻断许多心血管疾病进程中的有益作用,近年来,人们对MetS与PAS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综述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脂质代谢异常 X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肥胖 促进因素 发展 美国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的抗凝效果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贾三庆 王雷 +4 位作者 严松彪 邢云利 赵敏 陈辉 王永亮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研究背景 低分子肝素(LMWH)可以有效取代普通肝素(UH)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然而,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时最佳的抗凝策略尚不明了。国外有关在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LMWH的研究表明,在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至少48h(≥... 研究背景 低分子肝素(LMWH)可以有效取代普通肝素(UH)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治疗。然而,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时最佳的抗凝策略尚不明了。国外有关在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LMWH的研究表明,在皮下应用低分子肝素至少48h(≥4次)的基础上,仅使用LMWH,术中不追加抗凝药是安全有效的。而我中心曾按上述方法入选278例ACS患者,发现PCI术前仅有79.7%抗-Xa活性>0.5IY/ml,存在抗在抗凝力度偏低的情况。本试验在原有LMWH依诺肝素(克赛)基础上追加UH5000u,通过监测抗-Xa因子活性及APTT值评价低分子肝素联合UH在PCI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索适合国人的PCI抗凝策略。方法 入选75例ACS患者。所有患者按照1mg[100IU]/kg的剂量每隔12小时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克赛)一次(7AM-7PM),至少48h(≥4次)后进行冠脉造影。术前不间断使用LWMH,末次注射时间(7AM)距离造影不超过8h,穿刺前≈末次注射的2~8h内)取血测定抗-Xa活性和APTT。行PCI前术中追加5000u普通肝素,术中不监测凝血活性,术后测定抗Xa活性及APTT。结果 冠脉造影前肝素抗-Xa活性是0.675±0.2594IU/ml,75.7%患者抗-Xa活性>0.5IUml,2.7%患者抗-Xa活性>1.2IU/ml。追加5000u肝素后平均抗-Xa活性1.323±0.294IU/ml,1.4%患者抗-Xa活性<0.5IU/ml,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 治疗 低分子肝素 抗凝作用 LMWH 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CYP11B2的mRNA表达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学东 贾三庆 +4 位作者 胡大一 杜立杰 陈金玲 吴永全 邢云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醛固酮合成酶 (CYP11B2 )的mRNA表达情况。方法  38例因心脏疾患住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 ,男 18例 ,女 2 0例 ,年龄 18~ 77岁 ,平均 (5 1.92± 14 .0 0 )岁。按有无心房颤动病史分为 3组 :窦性...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醛固酮合成酶 (CYP11B2 )的mRNA表达情况。方法  38例因心脏疾患住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 ,男 18例 ,女 2 0例 ,年龄 18~ 77岁 ,平均 (5 1.92± 14 .0 0 )岁。按有无心房颤动病史分为 3组 :窦性心律组 (SR组 ) ,11例 ;阵发性心房颤动组 (pAF组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6个月 ) ,13例 ;慢性心房颤动组 (cAF组 ,心房颤动持续时间 >6个月 ,14例。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测定CYP11B2mRNA在心房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R组和 pAF组相比 ,cAF组患者左心房直径明显增大 (分别增大 78.8%和 37.5 % ,P <0 .0 1) ,CYP11B2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分别升高 81%和 11.8% ,P <0 .0 5~ 0 .0 1) ,并与左心房直径变化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r =0 .82 7)。cAF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SR组 (P <0 .0 5 )。结论 组织醛固酮增加可能参与了心房颤动发生的介导 ,该作用很可能通过促进心房结构重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肌 醛固酮合成酶 mRNA 醛固酮
下载PDF
瑞肝素钠在导管室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9
作者 孙志军 贾三庆 +7 位作者 王雷 李虹伟 严松彪 赵敏 陈晖 张宇晨 王宇朋 张潇伊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801-1804,共4页
目的:本研究对瑞肝素钠在导管室中运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入选术前12h未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70例,67例使用普通肝素为对照组,203例随机分为瑞肝素钠50IU·kg^... 目的:本研究对瑞肝素钠在导管室中运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入选术前12h未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70例,67例使用普通肝素为对照组,203例随机分为瑞肝素钠50IU·kg^(-1)及70 IU·kg^(-1)组,在CAG/PCI过程中经鞘管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瑞肝素钠或普通肝素,所有瑞肝素钠组患者监测术前、术中10 min、造影结束即刻、术后2h的血抗Xa因子活性及APTT,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观察终点为围手术期抗Xa因子活性和30d时的死亡、心梗、急诊血运重建和出血事件。结果:瑞肝素钠50IU·kg^(-1)和70IU·kg^(-1)组术中10min抗Xa因子活性均达到最高峰,而后逐渐下降。70IU·kg^(-1)组抗Xa因子峰值[(1.26±0.29)IU·mL^(-1))]显著高于50IU·kg^(-1)组[(1.04±0.30)IU·mL^(-1))](P<0.001)。两组分别有95.1%(96例)和99%(101例)的患者术中抗Xa因子峰值>0.5 IU·mL^(-1)。至30d随访结束,50IU·kg^(-1)组有2例(1.9%)术后出现轻微出血事件(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70 IU·kg^(-1)组有1例(1%)出现轻微出血事件,而普通肝素组有5例出现轻微出血事件(7.5%)(P=0.061);50 IU·kg^(-1)组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出血事件(术后当天出现心脏破裂,心包填塞)。PCI亚组分析:50 IU·kg^(-1)和70 IU·kg^(-1)组各有1例(2.9%)(急诊冠脉搭桥)/(2.2%)(急性前壁再梗)发生终点事件;普通肝素组无终点事件,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570)。结论:行心导管检查及治疗中单次经动脉鞘管注射瑞肝素钠与普通肝素是一样安全有效的,且70 IU·kg^(-1)组更适于中国人群,并可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无需监测APTT,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也低于普通肝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普通肝素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抗XA因子
下载PDF
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及治疗房颤的作用机制研究(摘要)
10
作者 王学东 贾三庆 +4 位作者 吴永全 胡大一 杨芳 黄捷英 马文英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97-97,共1页
目的 分析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房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 9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 ,男 2 3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7.8± 12 .4岁 ,其中 5例有阵发性房颤病史。于射频消融成... 目的 分析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房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 9例不伴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 ,男 2 3例 ,女 16例 ,平均年龄 7.8± 12 .4岁 ,其中 5例有阵发性房颤病史。于射频消融成功后给予心房起搏 (RAA起搏 ,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 ) ,分别测定不同起搏状况下RAA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 (ERP)和心房传导时间 (RAA -His,RAA -DCS)。结果 DCS和双心房起搏后 ,与RAA起搏相比较 ,RAA处的心房传导时间明显缩短 ,ERP显著延长 (P <0 .0 1) ;且DCS起搏与双心房起搏相比 ,前者对心房传导时间和ERP的影响更为显著。 14例阵发性房颤病人 (包括既往有阵发性房颤病史和起搏过程中诱发房颤的患者 )与 2 5例非阵发性房颤病人相比 ,前者RAA起搏时的心房传导时间较长 ,ERP较短 (P <0 .0 5 )。DCS和双心房起搏可显著减轻阵发性房颤病人的心房传导延迟 ,延长ERP(P <0 .0 1)。结论 DCS起搏和双心房起搏可改变心房的电生理学特性 ,缩短心房传导时间 ,延长ERP ,其中尤以DCS起搏的改变最为显著。心房起搏对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其治疗和预防房颤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起搏 心房 电生理学特性 心房颤动
下载PDF
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赵敏 贾三庆 +1 位作者 郑平喻 郭春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 探讨 5~ 10mg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18~70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收缩压 <180mmHg ,舒张压 90~ 10 9mmHg)患者 40例。每例患者经 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开始口服氨氯地平 ,... 目的 探讨 5~ 10mg氨氯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 18~70岁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 (收缩压 <180mmHg ,舒张压 90~ 10 9mmHg)患者 40例。每例患者经 2周的安慰剂清洗期后开始口服氨氯地平 ,每天一次 ,每次 5mg ;服药 4周后降压效果满意 (舒张压 <90mmHg) ,则继续原剂量服药至8周末 ;若服药 4周后舒张压≥ 90mmHg ,则剂量加倍至 8周末。所有病人在安慰剂清洗期末及 8周末用超声测定肱动脉内径的方法测定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 (Flow -MediatedDilatation ,FMD)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 ,即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 6mg的反应 (Nitroglycerin -mediatedDilatation ,ND) ,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40例患者服药后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服药前均轻度下降 (14 3 44± 16 44mmHgvs 14 0 0 7± 17 3 2mmHg ,95 48± 8 5 2mmHgvs 92 0 7±9 3 3mmHg) ,但未达统计学差异 (P =0 40 5 ,P =0 0 62 )。服药后FMD、ND较服药前有所改善 (7 3 7%± 4 0 1%vs 6 61% ,14 49± 8 3 7vs 13 3 1± 5 16) ,差异均未达显著性 (P =0 3 2 7,P =0 490 )。结论 氨氯地平降压作用平缓、安全 ,耐受性好。用药后血管内皮功能 (FMD和ND)有改善趋势 ,以FMD较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高血压病 血管内皮功能 影响
下载PDF
炎症与房颤结构重构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邢云利 吴永全 贾三庆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314-314,共1页
心房重构,特别是结构重构是房颤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环节.主要表现为心房肌肥厚、扩大、纤维化.研究表明炎症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本文拟探讨炎症对心房结构重构及房颤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 心房结构 房颤 炎症 心房重构 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学东 丛海霞 贾三庆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5期325-327,共3页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的问世开辟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新纪元.DES植入后,释放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至血流和周围组织,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延缓血管内皮化,使...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的问世开辟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新纪元.DES植入后,释放一种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至血流和周围组织,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延缓血管内皮化,使PCI术后的支架再狭窄率从普通支架的15%~20%降至10%以下,为人类带来了福音.本文综述有关DES研究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生物活性物质 抑制炎症反应 周围组织 细胞增殖 再狭窄率 植入后 内皮化
下载PDF
西罗莫司和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陈晖 王雷 +6 位作者 贾三庆 严松彪 李虹伟 李桂华 孙志军 冯春光 张建维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 观察在病变冠状动脉中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irolimus eluting stents,SES,Cypher)和紫杉醇洗脱支架(paclitaxel eluting stents,PES,Taxus)的安全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s)情况.方法 连续... 目的 观察在病变冠状动脉中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sirolimus eluting stents,SES,Cypher)和紫杉醇洗脱支架(paclitaxel eluting stents,PES,Taxus)的安全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s)情况.方法 连续入选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接受SES和PES两种药物支架置入的患者中资料完整及完成随防者224例,其中男性168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60.9±11.1岁(35~86岁).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平均随访13.4±6.7个月(3~27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没有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发生,但PES组有2例迟发性血栓发生.PES组发生MACE 6例,其中2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患者进行了靶病变血运重建;SES组有1例患者进行了靶病变血运重建.结论 两种药物支架的置入降低了患者的MACE发生率,SES组的迟发性血栓事件、MACE发生率均低于PES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罗莫司 紫杉醇 支架 冠状动脉疾病
下载PDF
心电图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严松彪 贾三庆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19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电图(ECG)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关系。方法:分析100例AMI病人ECG及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结果:前降支为IRA时,单支血管病变与多支血管病变ECG表现未见显著差异。I,AVL导联ST段下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电图(ECG)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关系。方法:分析100例AMI病人ECG及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结果:前降支为IRA时,单支血管病变与多支血管病变ECG表现未见显著差异。I,AVL导联ST段下移对于急性下壁心梗IRA为RCA时,敏感性为69.7%,88.2%,特异性为63.6%,57.2%;而I,AVL导联ST段下称对于急性下壁心梗IRA为LCX时,敏感性为40%,54.4%,特异性为38.4%,44.7%,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认为I,AVL导联ST段下移是判断RCA为IRA的较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血管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QRS时程与心功能关系研究
16
作者 王永亮 吴永全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QRS综合波宽度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10年来心内科住院的HF患者,观察其QRS波时程与NYHA心功能分级、EF值和心腔大小的关系。结果:QRS波的时程与NYHA心功能的高低、EF值和心腔大小具有明...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HF)患者QRS综合波宽度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中心近10年来心内科住院的HF患者,观察其QRS波时程与NYHA心功能分级、EF值和心腔大小的关系。结果:QRS波的时程与NYHA心功能的高低、EF值和心腔大小具有明确的关系。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QRS≥130ms为15%。随着EF值的降低和左室心腔的增大,QRS波时程逐渐增大。结论:HF患者,随着心功能的减低,QRS时程逐渐增加。提示心脏收缩的非同步性对HF患者的心功能可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心力衰竭患者 QRS波 心腔 时程 关系研究 HF EF 增加 目的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的诊治(附ICD一例)
17
作者 贾宁 吴永全 +5 位作者 贾三庆 马文英 梁金锐 刘庆山 杨芳 任自文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z1期142-,共1页
  患者男,40岁,主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3月,伴晕厥1次于2002年7月入院.患者3月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及黑矇,2月前在当地医院住院期间曾因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动而发生晕厥,经电除颤后变为窦性心律.之后仍间断出现心悸、胸闷和...   患者男,40岁,主因反复发作心悸、胸闷3月,伴晕厥1次于2002年7月入院.患者3月来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及黑矇,2月前在当地医院住院期间曾因快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动而发生晕厥,经电除颤后变为窦性心律.之后仍间断出现心悸、胸闷和头晕等症状,为求诊治收入我院.…… 展开更多
下载PDF
心房重构——未来心房颤动防治的新靶点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学东 李妍 +1 位作者 贾三庆 胡大一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心房重构是心房颤动 (Af)发生和自我持续的核心环节 ,包括电重构、收缩功能重构和结构重构三种形式。以Af作为靶点可能是将来Af治疗的根本性策略。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心房重构 心房颤动 新靶点 治疗 电重构 结构重构 收缩功能 领域
下载PDF
CK、CK-MB、TnT对再通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的估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敏 贾三庆 +1 位作者 胡大一 王雷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介入干预(direct PCI)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估测梗死(MI)面积的可行性。方法:对直接PCI成功的60例AMI患者入院后连续抽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及TnT水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直接经皮介入干预(direct PCI)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估测梗死(MI)面积的可行性。方法:对直接PCI成功的60例AMI患者入院后连续抽静脉血测定血清CK、CK-MB及TnT水平,入院10~30d内做核素心肌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指数(infarct size inedx,ISI)。以测定的生化指标拟合释放曲线,分别以其峰值、所测定总值及术后16小时内曲线下面积与ISI做相关性比较。结果:直接PCI术后即刻血清CK、CK-MB以及TnT浓度迅速升高,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均小于0.05)。CK、CK-MB及TnT在发病24小时内释放曲线基本呈现出单峰特征。所测血清CK、CK-MB及TnT的峰值、累积值及释放曲线下面积与ISI都有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发现TnT释放曲线下面积与ISI相关性最好(r=0.58;P=0.0012)。TnT释放曲线下面积与ISI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39×10^(-4)X+0.20。以ISI=30%为界限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间TnT释放曲线下面积做t检验,发现有显著性差异(P<0.01)。直接PCI术后16小时内TnT释放曲线下面积对ISI的临床估测价值为85.2%、特异度为84%、敏感度为100%。ISI小于30%的占88.46%(以ECT=30%,TnT-Area=688g·h/L为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K CK-MB TNT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面积 估测 血清 磷酸肌酸激酶 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肌肌钙蛋白T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与冠心病 被引量:15
20
作者 侯晓霞 贾三庆 +1 位作者 王吉云 胡大一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3期177-179,176,共4页
冠心病(CAD)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也迅速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它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MI)、中风、猝死等,多见于50~60岁的男性及60~70岁的女性.过去,常通过血脂普查发现冠心病高危人... 冠心病(CAD)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其发病率也迅速增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它的临床表现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MI)、中风、猝死等,多见于50~60岁的男性及60~70岁的女性.过去,常通过血脂普查发现冠心病高危人群,尽管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但在美国每年要漏诊130万没有或只伴有轻度胆固醇增高的心肌梗死患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事件 HS-CRP CAD 临床诊断 高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