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0年与2004年北京友谊医院手术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晓燕 阴赪宏 +3 位作者 邓明卓 王超 文艳 张淑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友谊医院手术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和2004年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各178例、172例,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0年和2004年手术患者... 目的了解北京友谊医院手术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0年和2004年手术患者的住院病历各178例、172例,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00年和2004年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均为100%,合理使用率分别为65.7%和46.5%。其中,单纯预防性用药者分别占43.8%和43.6%,预防合并治疗性用药者分别占56.2%和56.4%。经验性用药分别占100%和98.3%。单联、二联、三联、四联及四联以上使用抗生素者2000年和2004年分别占56.5%和44.4%,36.6%和50.0%,6.9%和4.4%,0和1.1%。结论手术患者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抗生素 应用
下载PDF
1998~2003年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铁华 赵宇 +4 位作者 葛庆岗 朱曦 王超 阴赪宏 张淑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53-755,共3页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情况、原发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01年ISTH/SSC DIC专业委员会提出的DIC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医院ICU中收治DIC...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病情况、原发病、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01年ISTH/SSC DIC专业委员会提出的DIC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医院ICU中收治DIC患者。结果DIC患者87例,占同期ICU收治危重病人的1·03%;其中感染性疾病(39·1%)、创伤(20·7%)、大手术(11·5%)、重症胰腺炎(10·9%)是最常见原发病。DIC总病死率为63·2%,对病死率分别以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进行调整,调整后5年间的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DIC患者死亡率为0,DIC患者累及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结论DIC是北京地区ICU中常见危重症,病死率很高,且近年来并未下降,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流行病学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世荣 王红 +1 位作者 张淑文 王宝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研究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血白介素-2(IL-2)水平... 目的研究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西药结合组和西药组,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实验动物血白介素-2(IL-2)水平及单核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芪参活血颗粒能显著增强单核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表达,提高外周血IL-2水平。结论芪参活血颗粒联合氟康唑治疗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作用优于单纯使用氟康唑,芪参活血颗粒通过调节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活血颗粒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 白细胞介素-2
下载PDF
不同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田瑛 任东伟 +1 位作者 张娟 王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6期1379-1382,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其差异,了解不同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3年感染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1例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检测其外周血...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其差异,了解不同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3年感染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51例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其差异并分析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K细胞、B细胞比率减少,T细胞比率升高;T细胞亚群中CD4+CD28+T细胞和CD8+CD28+T细胞比率降低,CD8+T细胞以及CD8+CD38+T细胞比率升高。EB病毒感染后T细胞、CD8+T细胞、CD8+CD38+T细胞比率升高较其他病毒感染更为显著。结论病毒感染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天然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同时伴有细胞免疫异常激活,EB病毒感染较其他病毒免疫激活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细胞免疫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血浆(1→3)-β-D-葡聚糖与抗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药物疗效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世荣 王红 文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小鼠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与抗真菌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11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康唑组,建立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 目的探讨深部真菌感染小鼠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与抗真菌药物疗效的关系。方法110只ICR小鼠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氟康唑组,建立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Set动态真菌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血浆中(1→3)-β-D-葡聚糖的含量,双肾组织匀浆液培养计数菌落数。结果①造模后24小时模型组菌落计数与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造模成功。②氟康唑组菌落计数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随着治疗逐渐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各时间点及氟康唑组治疗前、治疗第1、3、7天菌落计数与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具有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检测血浆(1→3)-β-D-葡聚糖是一种实用的深部真菌感染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1→3)-β-D-葡聚糖的水平与抗真菌药物疗效呈线性相关,可以借助连续监测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评估药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抗真菌治疗
下载PDF
病毒感染急性期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田瑛 张娟 王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7期1391-1393,共3页
目的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急性期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住院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4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 目的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急性期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住院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4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T细胞及CD8+T细胞比率及计数升高;CD8+CD38+T细胞比率及计数明显升高。结论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与病毒的清除及病毒感染后宿主的免疫损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损伤
下载PDF
半乳甘露聚糖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世荣 王红 张淑文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81-384,共4页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曲霉菌 感染 诊断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的肺部感染特点 被引量:4
8
作者 黄樱 王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5期172-173,共2页
为提高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诊断治愈率,选取本院1999-01/2004-12收治的8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单纯细菌感染32例,真菌感染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3例,卡氏肺孢子虫感染12例... 为提高肾移植后肺部感染的诊断治愈率,选取本院1999-01/2004-12收治的8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2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单纯细菌感染32例,真菌感染3例,巨细胞病毒感染13例,卡氏肺孢子虫感染12例,混合感染14例,病原不清8例。其中26例(31.7%)发展成重症肺部感染。治愈63例(76.8%),19例死亡(23.2%)。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并及时予以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原虫治疗,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加强对症及支持治疗,有利于提高其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感染 治疗
下载PDF
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田瑛 张娟 王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8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0例,使用流... 目的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差异。选取其中10例患者,于抗病毒治疗1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后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T细胞、CD8+T及CD8+CD38+T细胞比率及计数升高。抗病毒治疗1周后,患者白细胞、CD8+CD38+T细胞计数降低。结论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亚群 抗病毒治疗 免疫损伤
下载PDF
感染性疾病临床与基础的转化研究
10
作者 肖红丽 阴赪宏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987-989,共3页
近年来,转化医学应运而生,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固有屏障,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患者需求的临床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特别集中在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向最有效地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以转化... 近年来,转化医学应运而生,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固有屏障,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患者需求的临床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特别集中在基础分子生物学研究向最有效地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的转化。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感染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相互转化,将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高其疗效,降低其发病率,防止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转化医学 临床医学 基础分子生物学 预防模式 基础医学 临床医生 患者需求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剑平 黄樱 王红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24-427,共4页
目前肾移植术已较为成熟,在经历了手术技术、宿主对异体器官排斥反应的困难之后,大量免疫抑制剂应用所诱发的感染已成为器官移植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其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起病急,发展快... 目前肾移植术已较为成熟,在经历了手术技术、宿主对异体器官排斥反应的困难之后,大量免疫抑制剂应用所诱发的感染已成为器官移植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其中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起病急,发展快,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国外报道,肾移植术后HCMV感染率为59%~79%,HCMV感染发生率为38.4%,HCMV感染相关死亡人数占肾移植近期总死亡人数的2%。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可提高移植器官存活率,降低病死率。本文就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肾移植 诊断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6
12
作者 杜微 王红 +1 位作者 张淑文 王宝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9-28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SIRS、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入住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救医学科并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72...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SIRS、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入住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救医学科并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72例患者,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将存活患者又分为重型组与轻型组,对各组患者有无SIRS、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SIRS组与非SIRS组间和不同符合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间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有无SIRS及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存活患者中轻型组与重型组间有无SIRS及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差异也有极显著性。APACHEⅡ评分在SIRS组与非SIRS组间以及不同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存活组中轻型组与重型组间SIRS持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IRS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积极有效防治SIRS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情严重程度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APACHEⅡ评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 诊断标准 2003年 2001年 性健康状况 急性生理学 显著性 存活组 相关关系 临床治疗 临床依据 医院感染 方法调查 比较分析 时间差异 早期识别 死亡组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时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晶铃 阴赪宏 +3 位作者 王超 文艳 张淑文 王宝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 S)的变化,探讨内毒素血症的病理机制。方法9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80),模型组又分为注射脂多糖(LPS)后2、4、8、12、24、48、72 h及7 d 8个时间点... 目的研究大鼠内毒素血症时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 S)的变化,探讨内毒素血症的病理机制。方法90只雄性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80),模型组又分为注射脂多糖(LPS)后2、4、8、12、24、48、72 h及7 d 8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分别于腹腔注射LPS后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心脏血,测定血浆内毒素、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 10)、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①模型组血浆内毒素和血清TNFα、IL 10水平均在腹腔注射LPS后2 h达高峰,分别在注射LPS后7 d、8 h和8 h降至正常水平。②模型组血浆PRA和血清AⅡ、ACE水平分别在腹腔注射LPS后2、8 h和8 h达高峰,分别于注射LPS后12、72和24 h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内毒素血症时,机体产生一系列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同时循环RA S激活,引起血管收缩,导致微循环障碍,可进一步加重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研究内毒素血症时RA S改变对阐明内毒素血症的病理机制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血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肾素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超 苏强 +3 位作者 张淑文 阴赪宏 王红 王宝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建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方法收集MODS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出反映脏器功能的指标并赋予各指标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值,分值范围为0~4分,0分表示脏器功能正常,1~4分表示脏器功能障碍至衰竭,... 目的建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方法收集MODS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筛选出反映脏器功能的指标并赋予各指标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等级分值,分值范围为0~4分,0分表示脏器功能正常,1~4分表示脏器功能障碍至衰竭,据此建立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结果对MODS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学分析,筛选出收缩压、氧合指数、意识状态、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总胆红素浓度、血肌酐浓度及肠鸣音、消化道出血情况作为反映心血管、肺、脑、凝血、肝脏、肾脏和胃肠7个脏器系统功能状态的指标,结合所赋予的等级分值,建立MODS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根据患者各指标的实际情况对各脏器功能进行评分,将各脏器功能状态的评分分值相加后得到MODS总分,总分值最高为24分。MODS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显示,随着MODS总分的增加,病死率显著增加(P<0.001)。结论本评分系统可用于评价MO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病情严重度 评分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严重程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葛庆岗 阴赪宏 +2 位作者 文艳 吕旌乔 王谊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29-731,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对61例MODS患者(其中感染组40例,非感染组21例)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 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和...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对61例MODS患者(其中感染组40例,非感染组21例)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 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 析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ODS患者血清PCT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感染组血 清PCT[13.01(2.73,64.79)μg/L]、APACHEⅡ评分[(17.50±5.35)分]与Marshall评分[(6.38±2.46)分] 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50(0,2.98)μg/L、(14.67±3.01)分和(4.62±2.01)分,P<0.05或P<0.0013;感染组 与非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不相关(r=0.175,P=0.281;r=0.071,P=0.759),全部 MIDDS患者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也无明显相关性(r=0.229,P=0.076);全部MODS患者血清 PCT水平与Marshall评分显著相关(r=0.514,P<0.001),但感染组的r值更高(r=0.535,P<0.001),非感 染组血清PCT水平与Marshall评分不相关(r=0.003,P=0.991)。结论 检测血清PCT对判断感染导致的 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生理学 Marshall评分
下载PDF
肠功能障碍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被引量:95
16
作者 董军 张淑文 王宝恩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64-767,共4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休克、病理产科、心肺复苏后等状态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MODS是一种独立疾病,是机体遭受严重损害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休克、病理产科、心肺复苏后等状态下,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MODS是一种独立疾病,是机体遭受严重损害后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治疗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大黄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水通道蛋白3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齐文杰 张淑文 +3 位作者 王红 张苗苗 文艳 王宝恩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4-21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小肠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及大黄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30)、大黄素治疗组(n=30)。采用胰胆管逆行匀速注入牛磺胆酸钠(1ml/kg)方法制作...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小肠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及大黄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20)、模型组(n=30)、大黄素治疗组(n=30)。采用胰胆管逆行匀速注入牛磺胆酸钠(1ml/kg)方法制作SAP模型;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大黄素组于制模后予大黄素灌胃(20mg·kg-1·d,分两次给予),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制模后24、72、120h处死大鼠,留取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麦芽糖苷法、免疫组化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胰腺病理评分、血淀粉酶、AQP3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胰腺病理评分及血淀粉酶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黄素能明显降低SAP大鼠胰腺病理评分及血淀粉酶水平(均P〈0.05)。SAP大鼠回肠黏膜AQP3蛋白及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以24h时更为显著;大黄素治疗可明显下调AQP3的蛋白及mRNA表达,蛋白表达于24、72、120h,mRNA表达于24h、72h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QP3可能参与了SAP的病理生理改变;大黄素治疗可通过下调AQP3的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改善SAP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重症 大黄 小肠 水通道蛋白3
下载PDF
既往慢性病史对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齐海宇 阴赪宏 +2 位作者 王超 苏强 张淑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4-587,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研究既往慢性病对MODSE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月北京和天津4家三级甲等医院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1例MODSE患者的原发病... 目的分析老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E)的临床特点,研究既往慢性病对MODSE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2002年3月-2005年1月北京和天津4家三级甲等医院MODS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31例MODSE患者的原发病因依次为重症感染(27.2%)、休克(24.5%)、大手术(22.1%)、心肺复苏(11.2%)、严重创伤(7.2%)、重症胰腺炎(6.6%)等,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中心为72.2%、肺为94.6%、脑为74.6%、胃肠为83.1%、肾为77.9%、凝血系统为76.1%、肝为77.6%,其中肺、脑、心、胃肠功能障碍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无相应器官功能障碍者,尤以脑功能障碍的病死率最高,达74.1%。78.5%的MODSE患者既往有慢性病,平均每例患者有2种慢性病。既往有慢性病者病死率(68.1%)显著高于既往无慢性基础病者(54.9%,P=0.039)。且随器官功能障碍数目的增多,病死率逐渐升高。结论感染是MODSE最常见的原发病因,MODSE患者肺功能和胃肠功能的发生率较高,发生脑功能障碍的病死率最高,既往有慢性病的MODSE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既往无慢性病者。早期对原发病和慢性疾病进行有效干预,及时控制感染,有助于控制MODS患者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老年 病死率 慢性病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9
作者 黄光伟 任爱民 +3 位作者 张淑文 王红 王超 王宝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11期897-89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抽出12只为正常对照组,余下按照15 mg/kg腹腔注射内毒素方式建立内毒素脓毒症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组,大黄组于制模后每日用大黄汤剂灌胃3次,模型... 目的探讨中药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将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抽出12只为正常对照组,余下按照15 mg/kg腹腔注射内毒素方式建立内毒素脓毒症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组,大黄组于制模后每日用大黄汤剂灌胃3次,模型组每日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3次,10天后用强迫排便法取各组大鼠新鲜大便进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4种菌的培养与计数,菌落计数以LgCFU/g计算。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存在明显菌群紊乱,厌氧菌减少(P<0.05),需氧菌增多(P<0.05),厌氧/需氧比值降低(P<0.05);大黄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着明显的纠正菌群紊乱的作用,表现在厌氧菌增多(P<0.05),厌氧/需氧比值升高(P<0.05)。结论①脓毒症大鼠存在肠道菌群紊乱;②中药大黄有明显的纠正菌群紊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脓毒症 肠道菌群 菌群紊乱 中药 大黄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葛庆岗 赵建娟 +4 位作者 吕旌乔 朱曦 么改琦 王超 阴赪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ICU中收治的年龄>12岁、持续ICU...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992年欧美ARDS联席会议提出的ARDS诊断标准,回顾性调查1998年5月-2003年4月北京地区8所三级综合性医院ICU中收治的年龄>12岁、持续ICU治疗超过24h的ARDS患者。结果 8482例患者中383例发生ARDS(4.5%),其中肺源性97例、肺外源性286例。脓毒症(21.7%)、肺炎(16.2%)、大手术(13.1%)、重症胰腺炎(12.8%)及严重创伤(10.7%)为ARDS最常见的原发病。ARDS总病死率52.0%,以APACHEⅡ评分对病死率进行调整,调整后5年间病死率无显著变化(P=0.085)。多因素分析显示,ARDS死亡危险因素有年龄、基础疾病、多器官功能障碍及住院时间。脓毒性休克(36.2%)与心功能衰竭(20.6%)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仅14.6%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ARDS是北京地区ICU中的常见危重症,死亡率仍较高,且近年来未下降。脓毒性休克与心功能衰竭是ARDS主要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 危险因素 重症监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