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像医学专业研究生临床技能培训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鲜军舫 王振常 +5 位作者 燕飞 刘中林 杨本涛 常青林 李书玲 张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4期577-579,共3页
关键词 影像医学 研究生 临床技能 培训
下载PDF
颈动脉间隙内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被引量:13
2
作者 郝大鹏 满凤媛 +5 位作者 王振常 徐文坚 梁熙虹 崔久法 陈光利 杨本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位于颈动脉间隙的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颈动脉间隙的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其中颈动脉体瘤8例,神经鞘瘤8例。6例颈动脉体瘤和5... 目的探讨位于颈动脉间隙的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发生于颈动脉间隙的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其中颈动脉体瘤8例,神经鞘瘤8例。6例颈动脉体瘤和5例神经鞘瘤患者接受CT平扫;所有患者均接受MR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颈动脉体瘤和2例神经鞘瘤患者接受DSA检查。结果CT表现:①6例颈动脉体瘤为分叶状软组织肿块影,呈与周围肌肉组织等密度改变;2例累及颈静脉孔者可见颈静脉孔扩大,边缘不规则、虫蚀状骨质破坏。②5例神经鞘瘤为卵圆形或梭形软组织肿块影,呈与周围肌肉组织等或低混杂密度改变;2例累及颈静脉孔者可见颈静脉孔扩大,边缘光整,无骨质破坏。MRI表现:8例颈动脉体瘤呈分叶状,边界清楚,纵向生长,有特征性血管流空信号,分离并包绕颈内、外动脉,动脉管径正常,增强扫描明显强化。8例神经鞘瘤呈梭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纵向生长,呈混杂信号,分离颈动、静脉,血管管径变窄,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DSA表现:4例颈动脉体瘤呈明显肿瘤染色,2例神经鞘瘤呈轻度肿瘤染色。结论根据颈动脉间隙内颈动脉体瘤和神经鞘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对二者进行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下载PDF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影像学诊断:附7例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燕明 梁熙虹 +7 位作者 王振常 鲜军舫 刘中林 杨本涛 燕飞 付琳 李勇 刘兆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88-1789,共2页
关键词 门静脉 海绵样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耳部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鲜军舫 王振常 +9 位作者 满凤媛 王冰 刘兆会 刘中林 常青林 李书玲 张青 于文玲 陈青华 张媛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7-572,共6页
关键词 影像学分析 耳部病变 影像检查技术 人工耳蜗植入 图像后处理 影像学评估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影像学评估体系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鲜军舫 李永新 +4 位作者 满凤媛 王冰 刘中林 王振常 韩德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9-392,共4页
本文描述了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后评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影像学检查的作用。
关键词 耳蜗植入术(Cochlear Implantation)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下载PDF
先天性骨性外耳道畸形的HRCT影像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于文玲 刘中林 +1 位作者 王振常 刘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分析 81耳骨性外耳道畸形的HRCT表现 ,探讨颞骨鼓部的发育情况与外耳道畸形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及HRCT证实外耳畸形病例 81耳 ,观察颞骨鼓部的发育情况及相邻结构的改变。结果 骨性外耳道轻度发育不良 2 0耳 (2 0 /81) ,表现... 目的 分析 81耳骨性外耳道畸形的HRCT表现 ,探讨颞骨鼓部的发育情况与外耳道畸形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及HRCT证实外耳畸形病例 81耳 ,观察颞骨鼓部的发育情况及相邻结构的改变。结果 骨性外耳道轻度发育不良 2 0耳 (2 0 /81) ,表现为鼓部形成外耳道结构 ,但鼓部发育短小、骨性外耳道狭窄或走行异常 ;外耳道重度发育不良 2 1耳 (2 1/81) ,表现为鼓部为一骨块 ,未形成管形外耳道结构 ;骨性外耳道缺如 40耳 (4 0 /81) ,表现为鼓部结构缺如。结论 颞骨鼓部是构成骨性外耳道结构的重要部分 ,鼓部的发育情况对外耳道畸形的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 畸形 颞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与复视相关影像学改变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征宇 杨本涛 +1 位作者 王振常 鲜军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复视患者影像学改变 ,提高复视病因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复视患者 15 3例 ,对其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15 3例中影像表现正常者 3 7例 (2 4.2 % ) ,有异常影像表现者 116例 (75 .8% ) ;② 3 7例影像表现... 目的 探讨复视患者影像学改变 ,提高复视病因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复视患者 15 3例 ,对其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15 3例中影像表现正常者 3 7例 (2 4.2 % ) ,有异常影像表现者 116例 (75 .8% ) ;② 3 7例影像表现正常者中 ,有外伤病史者 19例 (5 1.4% ) ,临床检查发现眼外肌麻痹者 8例 (2 1.6% ) ,临床诊断为脑梗死者 2例(5 .4% ) ,临床诊断不明确者 8例 (2 1.6% ) ;③有异常影像表现的 116例中 ,病变位于眼眶内 90例 (77.6% ) ,其中眶壁骨折66例 (71.8% ) ;病变位于颅内者 2 0例 (17.2 % ) ;眶颅沟通者 3例 (2 .6% ) ;其他 3例 (2 .6% )。结论 引起复视的疾病影像学表现多样 ,仔细观察 ,全面分析有助于明确引起复视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耳炎颞骨并发症影像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兆会 王振常 鲜军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82-1385,共4页
目的分析中耳炎颞骨并发症的HR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中耳炎颞骨并发症(35耳)的HRCT和MRI表现。结果迷路受侵19耳,其中骨迷路侵蚀8耳,HRCT显示骨迷路破坏7耳;迷路腔淋巴液受侵10耳,HRCT显示骨迷路破坏7耳,MRI显示淋巴液呈短T1... 目的分析中耳炎颞骨并发症的HRCT、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中耳炎颞骨并发症(35耳)的HRCT和MRI表现。结果迷路受侵19耳,其中骨迷路侵蚀8耳,HRCT显示骨迷路破坏7耳;迷路腔淋巴液受侵10耳,HRCT显示骨迷路破坏7耳,MRI显示淋巴液呈短T1等T2信号5耳,短T1短T2信号4耳,等T1等T2信号1耳,其中明显强化8耳,轻度强化2耳;迷路广泛骨质破坏1耳,HRCT显示软组织密度影、骨质破坏及死骨,MRI上呈长T1短T2信号及等T1长T2信号,不均匀强化;面神经受侵16耳,HRCT显示面神经管破坏12耳,增粗4耳,MRI显示面神经增粗、异常强化11耳;岩尖炎5耳,HRCT显示岩尖骨质破坏及软组织密度影,MRI呈长T1长T2信号,中心无强化而周边环形强化3耳,明显均匀强化2耳;骨膜下脓肿1耳,HRCT显示乳突外壁骨质破坏,耳周软组织增厚,MRI显示耳后骨膜下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颞颌关节受累1耳,HRCT显示颞颌关节上壁骨质破坏,MRI显示关节窝内长T1长T2信号,中度强化。伴颅外并发症2耳,颅内并发症28耳。结论HRCT和MRI结合使用可明确中耳炎颞骨并发症类型、部位和范围,给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凌 王振常 +2 位作者 戴皓洁 史季桐 李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55-175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的各个步骤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接受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眼眶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有数字影像资料者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术前计划设计,23例无数字资料的患者... 目的探讨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的各个步骤中的作用。方法对54例接受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的眼眶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有数字影像资料者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术前计划设计,23例无数字资料的患者未行术前TPS计划,术中粒子按照巴黎布源原则排列。术后均应用TPS系统进行术后质量验证。术后3、6、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CT和(或)MRI追踪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共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917粒、平均(17.0±7.7)粒/人。TPS计划组及未计划组满意率分别为77.42%(24/31)及43.47%(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3,P=0.011)。8例患者术后失访。TPS质量验证满意组术后3、6、12个月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29)、7.14%(2/28)、25.00%(6/24),TPS质量验证不满意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65%(3/17)、37.50%(6/16)、66.67%(8/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结论影像学在125I粒子治疗眼眶肿瘤的各个步骤中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显像 125I 眼眶肿瘤
下载PDF
迷路炎的影像学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征宇 王振常 +3 位作者 鲜军舫 付琳 何立岩 郭健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迷路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观察27例31耳临床提示为迷路炎同时存在异常影像学表现的病例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及MRI图像,总结其内耳在HRCT及MRI图像上的不同改变。结果进行了HRCT扫描的22耳中... 目的探讨迷路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其诊断价值。方法观察27例31耳临床提示为迷路炎同时存在异常影像学表现的病例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及MRI图像,总结其内耳在HRCT及MRI图像上的不同改变。结果进行了HRCT扫描的22耳中,内耳1个或多个结构表现为密度增高者6耳,密度增高且发生变形者8耳,单纯变形者1耳,内耳迷路内腔局部或完全硬化消失者7耳。在22耳中除上述改变外亦有内耳骨质缺损者4耳。进行了HRCT及MRI检查的9耳中,7耳在HRCT上可见内耳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2耳内耳未见异常改变。MRI图像上9耳均可见内耳迷路内腔1个或多个结构T2WI信号减低或消失。行增强扫描的6耳中,4耳可见明显强化,2耳未见强化。31耳中,耳蜗受累30耳,其中仅基底周受累5耳,中顶周受累2耳,耳蜗各周均受累23耳;半规管受累26耳;前庭受累20耳;前庭窗受累18耳;蜗窗受累19耳。结论HRCT可以较好显示骨迷路迷路炎的异常改变,MRI对于显示迷路内腔有重要价值,二者在迷路炎的影像检查与诊断中的作用是互补的,对迷路炎的临床诊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1
作者 鲜军舫 张云亭 +6 位作者 王振常 李彬 史季桐 刘兆会 何立岩 燕飞 安裕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03-1206,共4页
目的探讨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以及MR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7例均表现为眼眶椭圆形肿块,其中4例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视神经... 目的探讨酷似海绵状血管瘤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淋巴管瘤的CT和MRI表现以及MR动态增强扫描的特点。结果7例均表现为眼眶椭圆形肿块,其中4例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视神经明显受压移位。7例CT表现均呈等密度,密度均匀。MRI显示7例均呈略长T1长T2信号,信号不均匀,T2WI显示肿块内有散在的条状和小片状低信号。7例MR动态增强扫描都表现为"渐进性强化"征象,其中5例肿块强化范围扩大较快。结论表现为眼眶内椭圆形肿块的海绵状淋巴管瘤与海绵状血管瘤非常相似,但肿块累及眼眶后部和眶尖及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强化范围扩大较快高度提示肿瘤为海绵状淋巴管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淋巴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颞骨迷路炎的影像学诊断及其相关病因学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中林 王振常 +6 位作者 付琳 杨欢 李勇 刘博 郑雅丽 郑军 李永新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967-971,共5页
目的:探讨骨化性迷路炎的影像学表现,并对相关的病因学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临床患有中耳炎、胆脂瘤、脑膜炎和外伤等41例患者(55耳),经过临床和CT、MRI检查确诊为骨化性迷路炎,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影像表现。结果:H... 目的:探讨骨化性迷路炎的影像学表现,并对相关的病因学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临床患有中耳炎、胆脂瘤、脑膜炎和外伤等41例患者(55耳),经过临床和CT、MRI检查确诊为骨化性迷路炎,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影像表现。结果:HRCT示耳蜗基底周内可见点状高密度影、"弧形"高密度影或耳蜗普遍密度增高,呈"磨玻璃"样高密度影,伴有管腔不规则狭窄者24耳,其中蜗轴增粗、骨性螺旋板增宽各2耳;耳蜗完全骨性闭塞4耳。前庭受累表现为狭窄、密度增高。各半规管受累表现为密度增高、管腔狭窄或完全骨性闭塞。前庭窗、蜗窗受累者表现为其内密度增高、狭窄。受累机率由高至低依次是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耳蜗、上半规管、前庭窗、蜗窗及前庭。22耳MRI表现异常,T1WI为等信号或高信号,T2WI为信号减低或消失,增强后早期可见强化。受累机率由高至底依次是耳蜗、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及前庭,表现为轮廓不规则或狭窄。结论:CT、MRI对诊断骨化性迷路炎及其判断病变累及部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路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听神经瘤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振常 王冰 鲜军舫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听神经瘤为临床常见病。本文概述了听神经瘤的影像学诊断特点,重点叙述了听神经瘤的影像检查方法、影像学表现、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及其比较影像学。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影像学诊断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耳炎侵犯迷路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兆会 王振常 鲜军舫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9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耳炎侵犯迷路的HR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与局限。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4耳),经临床综合诊断为中耳炎侵犯迷路患者的HRCT和MRI表现。结果:骨迷路破坏8耳,HRCT诊断7耳,表现为骨迷路破坏,中耳内病变与迷路腔相通。迷路腔淋... 目的:探讨中耳炎侵犯迷路的HRCT和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与局限。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4耳),经临床综合诊断为中耳炎侵犯迷路患者的HRCT和MRI表现。结果:骨迷路破坏8耳,HRCT诊断7耳,表现为骨迷路破坏,中耳内病变与迷路腔相通。迷路腔淋巴液受侵14耳,HRCT显示骨迷路破坏9耳,骨迷路完好5耳。MRI示8耳迷路腔淋巴液于T1WI上信号升高,T2WI信号无变化,其中7耳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1耳轻度强化;5耳迷路腔淋巴液于T1WI信号升高,T2WI信号减低,其中4耳明显强化,1耳轻度强化;1耳迷路腔淋巴液于T1WI和T2WI信号无变化,增强后明显强化。迷路增生、硬化1耳,HRCT显示耳蜗骨迷路骨质增厚、硬化,迷路腔变窄;MRI上表现为蜗腔变细。骨迷路广泛破坏1耳,位于耳蜗后部骨迷路内,HRCT显示骨迷路内大片软组织密度影,周围骨质破坏,内部可见形态不规则死骨;MRIT1WI和T2WI显示骨迷路内均呈混杂信号,增强后有不均匀强化。结论:HRCT和MRI可显示中耳炎侵犯迷路的程度,能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中耳炎 迷路
下载PDF
影像学在^(125)I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任凌 王振常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6期220-222,共3页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组织间 影像学 肿瘤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内听道区的正常影像解剖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冰 王振常 鲜军舫 《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2004年第6期352-354,共3页
内听道是内耳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剖结构复杂 ,内含重要血管和神经。该区病变 ,尤其是微小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往往需手术探察、尸检和颞骨切片观察方可确定。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 ,内听道疾病的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 ,内听道区... 内听道是内耳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剖结构复杂 ,内含重要血管和神经。该区病变 ,尤其是微小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往往需手术探察、尸检和颞骨切片观察方可确定。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 ,内听道疾病的诊断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 ,内听道区的影像学检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本文就该区的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 ,重点叙述了内听道区的解剖学基础、影像检查方法学及正常影像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听道 影像解剖 定位 定性诊断 内听道疾病 颞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促进我国头颈部影像学的发展(述评)
17
作者 王振常 刘中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头颈部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 头颈部疾病 CT 核磁共振 医学文献
下载PDF
Graves眼病眼外肌病变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8
作者 姜虹 王振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62-1064,共3页
Graves眼病(G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采用传统方法判断GO眼外肌病变活动期、非活动期有多方面的局限性。本文对GO眼外肌病变的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格雷夫斯眼病 眼外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充分利用影像检查,提高头颈部疾病诊疗水平
19
作者 王振常 王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5-126,共2页
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步韵重要标志是微创手术的应用与普及,业务范围的拓展,如颅底和鞍区手术等。这些进展均要求我们精确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解剖和变异,病变的位置及范围,与邻近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关系以及病变的性质等。现... 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步韵重要标志是微创手术的应用与普及,业务范围的拓展,如颅底和鞍区手术等。这些进展均要求我们精确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解剖和变异,病变的位置及范围,与邻近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关系以及病变的性质等。现代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可以显示精细的解剖,详尽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还可以了解病变的微血管变化、病变部位的代谢状态以及功能改变。在临床实践中,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影像检查技术,才能更好发挥影像学检查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影像学 评论【文献类型】
下载PDF
成人窦口鼻道复合体区钩突及邻近结构影像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万宏燕 杨瑜 王振常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7期363-366,共4页
目的分析螺旋CT冠状位片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区钩突及其邻近结构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200侧)行眼眶CT受检者,采用64层螺旋高分辨率CT及多平面重组后处理技术重组出连续的冠状位标准化图像,选取标准层面... 目的分析螺旋CT冠状位片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OMC)区钩突及其邻近结构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200侧)行眼眶CT受检者,采用64层螺旋高分辨率CT及多平面重组后处理技术重组出连续的冠状位标准化图像,选取标准层面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钩突角度(43.2±10.8)°,钩突高度(8.1±2.2)mm。钩突角度与筛泡最大横径成正相关(r=0.429,P<0.05),钩突高度与筛泡最大横径成负相关(r=-0.377,P<0.05)。上颌窦口含气通道宽度与钩突角度成负相关(r=-0.316,P<0.05)。结论钩突角度内偏可引起上颌窦口含气通道狭窄,黏膜病变是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解剖学 窦口鼻道复合体 钩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