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慢性功能性关节不稳定康复疗效评估体系 被引量:11
1
作者 于惠贤 杨纯生 +3 位作者 张冉 胡志伟 何蕾 陈亚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前后进行综合功能评估;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门诊选取124例单侧踝关节不稳患者,年龄34~56岁,其中男性73例,女性51例。分别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疗...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前后进行综合功能评估;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门诊选取124例单侧踝关节不稳患者,年龄34~56岁,其中男性73例,女性51例。分别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疗程为2个月,康复前后分别做即时、行走后疼痛[500 m行走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肢负重时间、星偏移距离平衡检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评估。结果患足负重项康复前平均站立时间与康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时VAS疼痛评分康复前与康复后差异显著(5.32±0.27,1.07±0.08);500 m步行VAS疼痛评分康复前后差异有显著性(8.79±1.78,4.51±1.78),且显著高于健侧(5.41±0.42,27.31±5.48)(P<0.05);两组足底动、静态峰值压力分布无明显改变(P>0.05),静态压力:健侧前足(1095.30±61.28)gr/cm^2,患侧前足(1670.30±151.22)gr/cm^2负重增加,动态压力:健侧(1654.98±294.27)gr/cm^2,患侧前足(2822.30±312.28)gr/cm^2(P>0.05)。结论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即时疼痛得到明显缓解,平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但500 m步行后疼痛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无明显变化,生物力学未得到纠正,限制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康复治疗 足底压力 动态平衡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发音和吞咽障碍康复治疗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冉 陈亚平 徐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 探讨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案。方法 12例单侧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 48.0±17.6 岁)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表现的发音、吞咽、舌运动、躯体运动障碍进行相应的发音、吞咽... 目的 探讨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案。方法 12例单侧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 48.0±17.6 岁)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表现的发音、吞咽、舌运动、躯体运动障碍进行相应的发音、吞咽、舌运动训练以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肌力训练等康复治疗,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12例患者中,4例原发脑干梗塞者(平均发病时间 1.7 个月)迷走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康复治疗后吞咽障碍改善,可经口进食,舌运动、构音不清及声音嘶哑改善。2例原发颅底肿瘤者(平均发病时间 13.5 个月)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康复治疗后声嘶改善有限,后续行声带脂肪注射治疗后改善。2例颈部外伤者(发病时间平均 2.5 个月)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损伤,经康复治疗后声嘶改善。4例病因不明的迷走神经及副神经损伤者(平均发病时间 2.4 个月)康复治疗后吞咽障碍均改善明显,3例声嘶改善明显,1例声嘶改善不明显。结论 声带麻痹合并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相应功能障碍进行综合发音、吞咽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肌肌力训练;训练应在损伤后尽早开始,多数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后组颅神经 损伤 康复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衰弱的康复治疗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冉 陈亚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8-481,共4页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重症监护病房的出现使得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得到很大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给予患者生命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直至原发损伤得到合理处置。随着重症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使得临床医生更加关注患者出院后的...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重症监护病房的出现使得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得到很大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基本目标是给予患者生命支持,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直至原发损伤得到合理处置。随着重症患者存活率的提高使得临床医生更加关注患者出院后的生存质量。观察发现,重症监护病房转出或出院的患者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继发表现,如体重减轻、肌肉萎缩使得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乏力、呼吸闲难和抑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康复治疗 获得性 重症患者 生命体征稳定 肢体功能障碍 生命支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平衡评估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后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1
4
作者 何蕾 柴双双 陈亚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应用Huber 360神经肌肉控制训练与评估系统(Huber 360)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11月,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试验组(n=8)。两组均接受常规运动功能训练3周,试验组同时采用Huber...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应用Huber 360神经肌肉控制训练与评估系统(Huber 360)的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11月,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患者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试验组(n=8)。两组均接受常规运动功能训练3周,试验组同时采用Huber 360进行训练。训练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Huber 360、10米步行测试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改善(t>1.368,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230,P<0.05)。结论Huber 360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平衡 评定 康复
下载PDF
足踝疾病康复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亚平 胡志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5期19-23,共5页
近年来,足踝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保守治疗与术后康复对足踝疾病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针对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仍无统一意见。本文对几种常见足踝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结果进行总结。跖腱膜炎的康复... 近年来,足踝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保守治疗与术后康复对足踝疾病患者足部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针对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和效果仍无统一意见。本文对几种常见足踝疾病的康复治疗研究结果进行总结。跖腱膜炎的康复治疗包括跖腱膜牵伸技术、夜间支具及冲击波治疗,均被认为是有效治疗方法,肌力训练和物理因子治疗仍具争议。急性跟腱损伤,建议穿戴合适的支具早期负重行走,跟腱牵伸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仍是康复治疗的常用技术。对于踝关节骨折患者而言,单纯物理因子治疗和单纯牵伸治疗对踝关节的功能无明显改变。常用的方法是术后制动期间定时行关节松动术和肌力训练,待拆除外固定后开始渐进性负重训练,完全负重后行平衡训练。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康复治疗主要是本体感觉的训练、肌力训练、手法治疗和支具的应用,短期效果明显,但远期效果仍不确定。外翻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增加了第一跖趾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对患者的步态有很好的帮助。总之,康复治疗在足踝疾病中的应用仍需普及,各种康复治疗技术的有效性也需进一步研究来证实,康复治疗的时间、频率及持续时间需要大样本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跖腱膜炎 跟腱损伤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不稳 外翻
下载PDF
伴发音痛的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嗓音康复治疗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冉 马佳良 +1 位作者 陈亚平 徐文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0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探讨伴发音痛的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患者嗓音康复治疗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伴发音痛的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嗓音特征。对患者进行发音训练、颈部肌肉按摩及日常用声指导。记录治疗前后嗓音障碍疾病GRBAS... 目的探讨伴发音痛的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患者嗓音康复治疗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伴发音痛的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嗓音特征。对患者进行发音训练、颈部肌肉按摩及日常用声指导。记录治疗前后嗓音障碍疾病GRBAS听主观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最长发音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分析其疗效。结果女性患者常见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45.8%)、压力(16.6%)、胃食道返流病(12.5%)。男性患者常见诱因为吸烟(27.3%)、上呼吸道感染(18.2%)、胃食道返流病(18.2%)。29例(82.8%)患者因发音疼痛减少用声。8.6%患者存在轻度声嘶、14.3%伴发音无力、11.4%伴发音紧张。治疗前VAS评分3.23±1.03,VHI评分39.94±8.93,MPT评分8.09±1.31秒。经嗓音康复治疗后,32例(91.4%)患者发音痛明显改善,声嘶及发音紧张明显改善。治疗后VAS评分0.20±0.41(P<0.01),VHI评分7.34±7.15(P<0.01),MPT评分10.31±1.64(P<0.01)。结论伴发音痛的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患者以青年女性多见,常见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胃食道返流病、压力、吸烟等。多数患者存在不良发声习惯,因发音疼痛,减少或限制用声。经颈肩部肌肉放松、嗓音康复治疗及用声指导可明显改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肌紧张性发音障碍 疼痛 言语康复治疗
下载PDF
完善慢性功能性关节不稳定康复疗效评估体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惠贤 杨纯生 +2 位作者 张冉 胡志伟 陈亚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前后的综合功能评估,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4例单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年龄34~56岁,其中,男73例,女51例。分别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 目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前后的综合功能评估,采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4例单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年龄34~56岁,其中,男73例,女51例。分别进行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平衡训练、本体觉训练,疗程为2个月,评估康复前后即时、行走后疼痛(500米行走后,VAS评定)、患肢负重时间、星偏移距离平衡功能及动、静态足底压力。结果患足负重项康复前平均站立时间与康复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即时VAS疼痛评分康复前与康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2±0.27 vs 1.07±0.08,P<0.05);500米步行VAS疼痛评分前后差异显著(8.79±1.78 vs 4.51±1.78),但是仍显著高于健侧(5.41±0.42 vs 27.31±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底动、静态峰值压力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压力:健侧前足(1095.30±61.28)gr/cm^2,患侧前足(1670.30±151.22)gr/cm^2负重增加,动态压力:健侧(1654.98±294.27)gr/cm^2,患侧前足(2822.30±312.28)gr/c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患者即时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以及平衡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500米步行后疼痛以及动静态足底压力无明显变化,生物力学未得到纠正限制了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康复治疗 足底压力 动态平衡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院内外康复训练对终末伸膝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8
作者 于惠贤 闫汝蕴 +5 位作者 崔鹏 杨辉 冯宝玉 何蕾 于歌 柴双双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院内外康复训练对终末伸膝的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院内康复组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至术后12w,院外治疗组术后3d出院给予康复计划及指导,每2周门诊复查,至术后12w。对照组出院后...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院内外康复训练对终末伸膝的疗效比较。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n=20),院内康复组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至术后12w,院外治疗组术后3d出院给予康复计划及指导,每2周门诊复查,至术后12w。对照组出院后家中自行训练。通过测量对比两组膝关节角度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60例患者均获随访,院内康复训练组患者术后4w后膝关节伸直角度(8.3±2.1,12)w膝关节不存在伸膝(2.3±0.7),而院外康复治疗组有的患者术后1个月与3个月存在终末伸膝角度分别为(19.7±4.6)和(10.9±3.8),对照组分别为(27.1±4.5)和(20.6±3.0)。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院内康复训练,可以更好地防止膝关节伸膝迟滞带来的一系列膝关节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康复治疗 伸膝受限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康复研究的局灶性颅脑外伤大鼠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沈夏锋 吴军发 +5 位作者 于惠贤 张宇玲 田闪 路微波 胡永善 吴毅 《中国康复》 2014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仿制一种适合康复机制研究的局灶性颅脑外伤(TBI)动物模型,为国内广泛开展颅脑损伤康复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颅脑外伤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颅脑外伤组制作成控制性皮层损伤(CCI)模型,术后采用神经功... 目的:仿制一种适合康复机制研究的局灶性颅脑外伤(TBI)动物模型,为国内广泛开展颅脑损伤康复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颅脑外伤组和假手术组各8只。颅脑外伤组制作成控制性皮层损伤(CCI)模型,术后采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foot-fault test和cylinder test评估动物感觉和运动能力;外伤后第21~25天行Morris水迷宫检查,评估大鼠认知功能的变化;在外伤后28d通过焦油紫(CV)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改变和组织缺失情况。结果:颅脑外伤组大鼠较假手术组神经功能评分有明显降低(P<0.05),运动协调能力和对称使用前肢的能力明显下降(P<0.05),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损坏(P<0.05);脑组织明显缺损(P<0.05),缺损组织周边出现神经元变性、坏死,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结论:控制性皮层损伤的TBI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感觉、运动、认知功能障碍和相应的病理改变,可以作为一项良好的TBI模型用于康复训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控制性皮层损伤模型 动物模型 康复
下载PDF
距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及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国 陈亚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55-57,共3页
距骨软骨损伤是导致踝关节疼痛、肿胀常见病因之一,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中青年距骨软骨损伤患者,可优先选择自体骨软骨移植,并且术后配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使患者疼痛及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本文综述了目前距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及术... 距骨软骨损伤是导致踝关节疼痛、肿胀常见病因之一,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中青年距骨软骨损伤患者,可优先选择自体骨软骨移植,并且术后配合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可使患者疼痛及肢体功能得到明显恢复,本文综述了目前距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及术后康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软骨损伤 自体移植 康复
下载PDF
激光穴位及脑手区照射对早期脑梗死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惠贤 杨纯生 +5 位作者 贾杰 何蕾 武广艳 张冉 胡志伟 陈亚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8,328,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及手功能区照射对脑梗死后软瘫期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试验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激光照射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及手功能区照射对脑梗死后软瘫期患者上肢和手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试验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19)和对照组(n=17)。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激光照射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8周时采用Fug1-Meyer量表上肢部分(FMA-UE)、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治疗FMA-UE、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呈上升趋势(P<0.05);治疗4周后两组MBI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试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激光穴位照射及手功能区照射可进一步促进软瘫期脑梗死患者手和上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激光 手功能 上肢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营养代谢状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志伟 陈亚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08-1411,共4页
脊髓损伤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可导致各种营养代谢异常,出现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本文主要阐述脊髓损伤后患者营养代谢评定方法、营养代谢的变化并分析潜在的原因。脊髓损伤后成人营养不良的评估量表主要有脊髓损伤营养筛查量表、营养不... 脊髓损伤是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可导致各种营养代谢异常,出现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本文主要阐述脊髓损伤后患者营养代谢评定方法、营养代谢的变化并分析潜在的原因。脊髓损伤后成人营养不良的评估量表主要有脊髓损伤营养筛查量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问卷。儿童营养不良的评定使用儿童营养不良筛查量表。营养过剩的评定常用体质量指数、腹围及双能X线。脊髓损伤后,患者总热量摄入增加,糖代谢紊乱,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冠心病风险增加,骨代谢异常。医务人员应参与患者营养管理,提供个性化膳食方案,使患者营养均衡。常规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营养代谢筛查、评定,建立营养支持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营养代谢 能量平衡 评定 综述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足底压力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建国 唐佳 +1 位作者 董继革 陈亚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7-1223,共7页
目的观察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方法2021年1月至7月,采用Freestep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北京同仁医院FAI患者20例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并进行健、患侧之间的比较。结果双足睁眼站立时,患侧前足负荷占体重比小于健侧(t... 目的观察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AI)患者的足底压力分布特征。方法2021年1月至7月,采用Freestep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对北京同仁医院FAI患者20例进行足底压力测试,并进行健、患侧之间的比较。结果双足睁眼站立时,患侧前足负荷占体重比小于健侧(t=2.251,P=0.036),后足负荷占体重比大于健侧(t=2.251,P=0.036);单足睁眼站立时,患侧平均纵向移动距离(Y)明显大于健侧(t=3.271,P<0.01);单足闭眼站立时,患侧球长度、椭圆面积、平均速度、平均Y均明显大于健侧(t>3.140,P<0.01)。行走时,患侧内侧足跟的受力面积和负荷大于健侧(t>2.260,P<0.05),患侧的前足和后足受力负荷分布与健侧不同(t=2.153,P<0.001),患侧足的最大压强和平均压强显著小于健侧(t>5.005,P<0.001),患侧压力中心连线增量及压力中心连线占脚印长度比例显著大于健侧(t>20.567,P<0.001)。结论FAI患者双足站立时,患侧前后足重心分布不均匀;单足支撑时,姿势控制稳定性弱,尤其是闭眼状态下;行走时,患侧动态稳定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足底压力 稳定性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动态足底压力分布及平衡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冉 胡志伟 +3 位作者 于惠贤 张肸 马佳良 陈亚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健侧足与患侧足在行走及静态平衡测试中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特征,从生物力学的视角了解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表现,以辅助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并制定安全有效的康复计划。方法选取70例单侧功能性踝关... 目的研究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健侧足与患侧足在行走及静态平衡测试中的足底压力和平衡功能特征,从生物力学的视角了解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表现,以辅助慢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的诊断,并制定安全有效的康复计划。方法选取70例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采用Free Med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分别记录双足在行走中的最大压力、平均压力、压力中心点连线/足印长度、行走速度、足内侧、足外侧压力百分比,以及在单足静态平衡测试(睁眼/闭眼)时的身体重心摆动面积和身体重心摆动轨迹长度。结果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患侧足在行走中的最大压力及平均压力均小于健侧足(P<0.05),患侧足的压力中心点连线/足印长度小于健侧足(P<0.05),双侧足的行走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足内侧压力百分比与足外侧压力百分比较健侧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足静态平衡测试中,不论睁眼状态还是闭眼状态下,患侧足身体重心摆动轨迹长度和重心摆动面积均大于健侧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关节不稳患者在行走中双侧足的行走速度、足内侧与外侧压力分布无明显差别,但患侧足的平均压力和最大压力均小于健侧足,患侧的单足静态平衡功能较健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足底压力 平衡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与超声波治疗早期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志伟 陈亚平 +2 位作者 马佳良 张冉 张肸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1期90-93,共4页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和超声波治疗Ⅰ期和ⅡA期胫后肌腱功能不全(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PTT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8例Ⅰ期和ⅡA期PTTD患者...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和超声波治疗Ⅰ期和ⅡA期胫后肌腱功能不全(posterior tibial tendon dysfunction,PTT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28例Ⅰ期和ⅡA期PTT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ESWT组(16例,接受ESWT治疗,每周1次,共4周)和超声波组(12例,接受超声波治疗,每周3次,共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感及患侧胫后肌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和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 0.05)。治疗4周和3个月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_均<0.05),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_均<0.05);治疗3个月后,ESWT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超声波组(P <0.05),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超声波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ESWT和超声波疗法均能缓解早期PTTD患者疼痛情况,促进患侧胫后肌腱功能恢复,但ESWT的远期疗效显著优于超声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肌腱功能不全 体外冲击波疗法 超声波
下载PDF
功能性失声的嗓音治疗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冉 陈亚平 徐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失声应用言语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功能性失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肌肉放松及发声诱导训练,治疗前后行VHI评估和GRBAS评分,分析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女21例,男9例,年龄9~54岁,平均27.40... 目的探讨功能性失声应用言语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功能性失声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肌肉放松及发声诱导训练,治疗前后行VHI评估和GRBAS评分,分析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女21例,男9例,年龄9~54岁,平均27.40±12.60岁。其中情绪紧张所致7例(30.0%),上呼吸道感染诱发6例(20.0%),用声过度5例(16.7%)。住校学生5例,占入组患者中学生人数的41.7%。治疗前G评分均为G3,治疗后G平均分为0.17±0.46,(P<0.05)。治疗前VHI评分总分96.73±5.87,治疗后为6.10±13.82(P<0.05)。随访28例,2例复发,经短期言语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失声应用心理疏导、发声诱导及肌肉放松训练可获得良好效果,多可恢复正常发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失声 言语治疗
下载PDF
足底筋膜联合腓肠肌冲击波治疗对足底筋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于惠贤 张冉 +2 位作者 胡志伟 何蕾 陈亚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单纯足底筋膜处行冲击波治疗与足底筋膜联合腓肠肌行冲击波治疗(ESWT)对足底筋膜炎(PF)的疗效。方法选取PF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足底筋膜痛点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观察单纯足底筋膜处行冲击波治疗与足底筋膜联合腓肠肌行冲击波治疗(ESWT)对足底筋膜炎(PF)的疗效。方法选取PF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均给予足底筋膜痛点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小腿肌肉及足底肌肉ESWT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站立行走开始时及1 000米步行后的足底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1 000米步行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常规冲击波治疗基础上,对小腿三头肌和足底肌肉进行冲击波治疗可以更好地缓解PF患者长距离步行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筋膜炎 冲击波 腓肠肌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对Ⅰ期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的疗效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志伟 张冉 +2 位作者 于惠贤 王建国 陈亚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T)对Ⅰ期胫后肌建功能不全(PTT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Ⅰ期PTTD患者12例,进行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选用8 Hz,强度0.10~0.18 m J/mm^2,每次冲击1 000~2 000次,每周1次,共4次。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ESWT)对Ⅰ期胫后肌建功能不全(PTT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Ⅰ期PTTD患者12例,进行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选用8 Hz,强度0.10~0.18 m J/mm^2,每次冲击1 000~2 000次,每周1次,共4次。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量表。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VAS评分降低、AOFAS评分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T能缓解Ⅰ期PTTD患者的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可用于Ⅰ期PTTD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肌腱功能不全 疼痛 体外冲击波
下载PDF
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患者双下肢平衡功能变化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冉 于惠贤 +1 位作者 胡志伟 陈亚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目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骨与关节损伤之一,踝关节扭伤后容易造成踝关节不稳,导致反复扭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后双下肢平衡功能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了解受伤前后患者的平衡功能状况。方法采用C... 目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骨与关节损伤之一,踝关节扭伤后容易造成踝关节不稳,导致反复扭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针对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后双下肢平衡功能的变化进行Meta分析,了解受伤前后患者的平衡功能状况。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Medline网上数据库、Science 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2名评价员独立提取信息并评价文献质量后交叉比对,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4篇文献进入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后双下肢平衡功能比较的Meta分析,研究对象共202例;3篇文献进入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前平衡功能比较的Meta分析,研究对象共220例。利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分析显示,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后患侧下肢(SMD=0.73,Z=4.99,P<0.000 01)及健侧下肢(SMD=0.69,Z=4.71,P<0.000 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平衡功能均有下降,生物力学方面表现为单足站立时重心摆动指数增大,重心偏移速度增大等,发生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受伤前即存在一些生物力学特征异常(SMD=0.42,Z=2.4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单侧踝关节扭伤患者双下肢平衡功能均受损,这些异常可能在受伤前就存在。在今后的研究中不适合将这类患者的健侧下肢作为对照组,并且在康复训练时建议进行双下肢平衡功能训练,预防再次扭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平衡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闭链训练结合多角度等长肌力训练增强膝关节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惠贤 陈亚平 +1 位作者 何蕾 柴双双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7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前瞻性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行闭链肌力训练结合不同角度等长收缩练习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搜集62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患者,年龄20~4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随后指导下行家庭... 目的前瞻性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行闭链肌力训练结合不同角度等长收缩练习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搜集62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患者,年龄20~4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进行为期12周的康复治疗,随后指导下行家庭康复治疗至12周。分别于6周、12周采集主动直腿抬高试验结果、平衡功能结果以及6个月后IKDC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12周的主动主动直腿抬高迟滞大于5°的例数显著小于对照组(A组10例,B组2例),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周(A组:6.28±3.42;B组:3.97.28±0.87)和12周(A组:4.89±1.02;B组:0.78±0.19)两组平衡功能测试存在显著差异,B组分值显著小于A组;术后IKDC评分有明显差异。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行闭链肌力训练结合不同角度等长收缩练习可以提高终末伸膝肌力和术后平衡功能从而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闭链肌力训练 肌肉等长收缩 膝关节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