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25家医院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对感染相关性疾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韩露艳 徐小静 +22 位作者 童笑梅 张欣 刘捷 杨立 刘慧 闫菊 宋志芳 梅亚波 米荣 秦选光 刘玉环 齐宇洁 张巍 曾慧慧 崔红 龙卉 郭果 陈旭琳 杨召意 孙芳 付晓辉 王长燕 李正红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45-1250,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分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母乳喂养对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5家医院新生儿病房在2015年10月23日至2017年10月30日住院的晚期早产儿资料。根据喂养方...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分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母乳喂养对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地区25家医院新生儿病房在2015年10月23日至2017年10月30日住院的晚期早产儿资料。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和配方奶喂养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1576例晚期早产儿,其中母乳喂养组153例,配方奶喂养组1423例。发生感染性疾病共计484例(30.71%),其中母乳喂养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配方奶喂养组(22.88%vs 31.55%,P=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是感染性疾病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534,P=0.004),而男婴、胎膜早破、妊娠糖尿病、窒息是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别OR=1.328、5.386、1.535、2.353,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可降低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是晚期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保护因素,应积极提倡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感染 晚期早产儿
下载PDF
2016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手足口病患者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梁璞 刘婷 +8 位作者 刘顺爱 庞琳 芦红萍 闫永红 韩铭 袁晓雪 韩凯 杨松 成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7年第6期533-538,共6页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6年度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原体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掌握不同型别病原体感染的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预防提供指导建议。方法本研究共采集本院儿科137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16年度手足口病患者的病原体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并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掌握不同型别病原体感染的特点,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预防提供指导建议。方法本研究共采集本院儿科137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咽拭子及粪便标本,提取病毒R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样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柯萨奇病毒A16(Cox A16)型核酸检测,病原学分型结果结合13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度本院137例手足口病患者中EV71阳性率最高(40.88%);手足口病患者主要集中出现在6~8月份(62.04%);1~2岁患病儿童最多(32.12%);EV71型阳性患者中重症病例最多,且住院天数也显著多于Cox A16、非EV71非Cox A16型阳性患者;入组手足口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发热(96.35%),皮疹/疱疹出现在手部(93.43%)、足部(88.32%)、口/咽部(75.91%)和臀部(53.28%)和易惊(41.61%);非EV71非Cox A16型肠道病毒阳性患者较EV71阳性患者的皮疹范围更广泛,且最高体温均高于EV71组和Cox A16组患者;EV71型阳性患者更易合并脑炎。结论本院2016年手足口病患者主要以EV71型病毒感染为主,且EV71型手足口病更易发展为重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近些年逐渐增多的非EV71非Cox A16型肠道病毒阳性病例也应密切监测,防止引起新的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肠道病毒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传染病专科医院儿科学青年教师选拔与培养初探
3
作者 王彩英 庞琳 《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11期21-23,共3页
总结传染病专科医院儿科青年教师选拔与培养的初步经验。随着传染病专科医院传统办院模式的转变,儿科作为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重视和加强。现阶段立足现有条件从儿科传染病专业青年医师中选拔和培养青年教... 总结传染病专科医院儿科青年教师选拔与培养的初步经验。随着传染病专科医院传统办院模式的转变,儿科作为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得到重视和加强。现阶段立足现有条件从儿科传染病专业青年医师中选拔和培养青年教师,是儿科学科建设的重要工作,但该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在加强儿科传染病专业青年教师选拔与培养工作经验积累的同时,也需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儿科 教师 培训
下载PDF
2013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芦红萍 孟一星 +5 位作者 庞琳 曹金凤 梁璞 韩铭 刘顺爱 成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2013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2013至2014年本院收治的232例儿科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 目的 探讨2013至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病原体分布情况,为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共收集2013至2014年本院收治的232例儿科手足口病住院患者的咽拭子标本,提取病毒RNA,使用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及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核酸检测试剂盒,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进行检测。结果2013年5-7月手足口病病例数最多,占全年的64.96%(76/117),2014年手足口病病例则主要集中在6-8月,占全年68.70%(79/115)。2013年手足口病患者的EV阳性率为81.20%(95/11 7),其中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占63.25%(74/117);2014年手足口病患者的EV阳性率为79.1 3%(91/11 5),其中,EV71型肠道病毒占53.91%(62/11 5)。0-1岁组EV71感染率低于〉1岁组儿童(χ^2=5.22、P=0.022),而该组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的感染率高于〉1岁组儿童(χ^2=5.38、P=0.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组患者病原学构成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EV71型、CoxA16型及非EV71非CoxA16型病原体感染的住院天数中位数分别为8、7和7 d,EV71感染者住院天数大于CoxA16感染者(Z=-7.27,P〈0.001)及非EV71非CoxA16感染者(Z=-7.39,J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013至2014年本院手足口病以夏季高发;2013年本院儿科手足口病患者以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为主,2014年发生较大改变,以EV71型为主;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以〉1岁组儿童为主,而非EV71非CoxA16型肠道病毒感染以0-1岁组儿童为主;EV71型肠道病毒感染者平均住院天数大于CoxA16型和非EV71非CoxA16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肠道病毒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160例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临床流行病学多中心研究
5
作者 王彩云 许红梅 +32 位作者 刘钢 刘静 俞蕙 陈必全 郑帼 舒敏 杜丽君 徐志伟 黄丽素 李海波 汪东 白松婷 单庆文 朱春晖 田健美 郝建华 林爱伟 林道炯 吴谨准 张新华 曹清 陶仲宾 陈源 朱国龙 薛萍 汤正珍 苏学文 曲政海 赵仕勇 庞琳 邓慧玲 舒赛男 陈英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研究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pneumococcal meningitis,PM)的临床特征、转归和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160例<15岁的PM住院... 目的研究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脑膜炎(pneumococcal meningitis,PM)的临床特征、转归和分离菌株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全国33家三级甲等医院160例<15岁的PM住院患儿的临床信息、实验室资料和微生物学资料。结果160例PM患儿中,男103例,女57例;年龄15 d至15岁,其中3月龄至<3岁109例(68.1%)。脑脊液培养分离SP菌株95例(59.4%),血培养分离SP菌株57例(35.6%)。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和脑脊液SP抗原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35/87)、27%(21/78)。55例(34.4%)患儿存在1个或多个化脓性脑膜炎高危因素;113例(70.6%)患儿有1个或多个颅外感染病灶;18例(11.3%)有明确基础疾病。临床症状以发热最常见(147例,91.9%),其次是精神萎靡(98例,61.3%)、呕吐(61例,38.1%)等。69例(43.1%)患儿住院期间发生颅内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为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43例,26.9%)、脑积水(24例,15.0%)、脑脓肿(23例,14.4%)、脑出血(8例,5.0%)。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和脑积水主要发生在<1岁患儿,分别为91%(39/43)、83%(20/24)。SP菌株对万古霉素(100%,75/75)、利奈唑胺(100%,56/56)、厄他培南(100%,6/6)完全敏感;对左氧氟沙星(81%,22/27)、莫西沙星(82%,14/17)、利福平(96%,25/26)和氯霉素(91%,21/23)敏感率高;对青霉素(16%,11/68)、克林霉素(6%,1/17)敏感率低;对红霉素完全耐药(100%,31/31)。痊愈和好转出院率分别为22.5%(36/160)、66.2%(106/160);18例(11.3%)出现不良结局。结论儿童PM多见于3月龄至<3岁婴幼儿,颅内并发症多发生在<1岁患儿,发热是PM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硬膜下积液和/或积脓、脑积水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脑脊液非培养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病原菌检出率。超过10%PM患儿出现不良结局。SP菌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厄他培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利福平、氯霉素敏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 流行病学 多中心研究 儿童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儿童麻疹临床分析
6
作者 苗敏 刘玉环 +1 位作者 张慧敏 庞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5期149-153,共5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诊治儿童重症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ICU收治的54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存活...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医生诊治儿童重症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ICU收治的54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54例患儿中,男性35例(64.8%),女性19例(35.2%);年龄为8.7(6.6,13.0)个月,<1岁患儿最多,为39例(72.2%)。死亡组17例(31.5%),男性7例(41.2%),女性10例(58.8%);<1岁12例(70.6%),9例(52.9%)合并基础疾病。并发症以重症肺炎(100.0%)最常见。死亡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休克的发生率及机械通气率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住ICU的麻疹患儿,尤其有基础疾病者,当出现ARDS,或同时并发肺气漏时有较高的死亡风险,早期识别并发症,及时机械通气支持等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麻疹 临床分析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儿童获得性梅毒
7
作者 张慧敏 王彩英 +2 位作者 何咏霖 王陈宇 庞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1-214,共4页
本文报告4例儿童获得性梅毒,均为密切接触感染,其中两例有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扁平湿疣、虫蛀样脱发及口腔黏膜损害;另外两例中1例有外阴瘙痒,1例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检查发现。经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后,有皮肤黏膜损害及外阴瘙痒的患... 本文报告4例儿童获得性梅毒,均为密切接触感染,其中两例有皮肤黏膜损害,表现为扁平湿疣、虫蛀样脱发及口腔黏膜损害;另外两例中1例有外阴瘙痒,1例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前检查发现。经青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后,有皮肤黏膜损害及外阴瘙痒的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复查4例患儿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获得性梅毒 二期梅毒 扁平湿疣
下载PDF
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联合阻断后无/低应答状态及加强免疫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慧慧 何明 +2 位作者 杨洪玲 闫杰 庞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评价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联合阻断后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了解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干预效果。方法249例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出生后予以联合免疫阻断,跟踪并测定出生后7~11个月、12~23个月、24~35个月、≥36个月的HBsAb水平,对... 目的评价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联合阻断后无应答或低应答状态,了解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干预效果。方法249例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出生后予以联合免疫阻断,跟踪并测定出生后7~11个月、12~23个月、24~35个月、≥36个月的HBsAb水平,对其中50例无应答或低应答儿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1个月后复查HBsAb水平。结果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出生7个月后无应答和低应答的发生率为23.29%(58/249);高应答儿出生12~23个月时无应答和低应答的发生率为37.50%(45/120);持续高应答儿出生24~35个月时无应答和低应答率的发生率为48.14%(13/27)。给予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后,幼儿的HBsAb水平增高(P<0.05),加强免疫成功率为94%。性别及加强免疫接种时的年龄不影响加强免疫的效果(P>0.05)。结论HBsAg阳性母亲其婴幼儿全程乙肝疫苗接种后存在无应答及低应答状态,给予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干预后多见高应答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传播 垂直 肝炎抗体 乙型 加强免疫接种 应答状态
下载PDF
HBV感染母亲妊娠期低蛋白血症对母婴影响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何明 王彩英 +1 位作者 何树新 庞琳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妊娠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对母亲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1日至7月31日于我院分娩的192例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按母亲分娩前1周内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分为2组:低蛋...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妊娠期合并低蛋白血症对母亲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4月1日至7月31日于我院分娩的192例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按母亲分娩前1周内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分为2组:低蛋白血症组(A组)92例,和血浆蛋白正常组(B组)100例,对两组母亲的孕产期情况,包括是否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羊水异常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体重以及出生后1小时静脉血浆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A组母亲并发妊娠期糖尿病6例(6.5%)、胎儿宫内窘迫12例(13.0%),B组分别为1例(1.0%)和5例(5.0%),A组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早产、羊水异常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A组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7.4±1.1分,血浆总蛋白65.63±7.77g/L,白蛋白41.83±3.15g/L,B组新生儿分别为8.3±1.2分,67.76±6.47g/L,43.39±3.28 g/L,A组均不同程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01)。新生儿出生体重及5分钟、10分钟阿氏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并发低蛋白血症者较血浆蛋白正常者可能更易合并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同时与其新生儿的1分钟阿氏评分,血浆蛋白和/或白蛋白更低存在相关性,故积极纠正妊娠期低蛋白血症对HBV感染母亲及其新生儿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低蛋白血症 乙肝病毒感染
下载PDF
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慧敏 王彩英 +2 位作者 米荣 郝一炜 庞琳 《中国医药》 2021年第1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住院的167例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目的分析影响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住院的167例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9周、出生体质量<3000 g、双胎或多胎、百日咳疫苗部分接种或未接种、入院时痰百日咳鲍特菌阳性、住院期间应用过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以及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重症肺炎、电解质紊乱、百日咳脑病均为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双胎或多胎、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重症肺炎、百日咳疫苗未接种或部分接种、电解质紊乱、巨细胞病毒感染均为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分别为4.103、4.076、12.367、3.670、1.909、7.668、2.755)(均P<0.05)。结论双胎或多胎、百日咳疫苗未接种或部分接种、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机械通气以及合并其他呼吸道病原感染、重症肺炎、电解质紊乱、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使百日咳患儿住院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 住院时间 双胎或多胎 感染 重症肺炎
下载PDF
肥大细胞活化产物的类糜蛋白酶是促进小鼠基质胶栓中血管生成的主要介质
11
作者 侯玉涛 梁晓东 +2 位作者 车辑 梁朋朋 陈章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活化产物的促进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腹腔肥大细胞(RPMC),用钙离子载体刺激使其活化,提取活化产物并检测其类糜蛋白酶活性。选取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活化产物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0只),用基质胶栓模...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活化产物的促进血管生成作用。方法分离SD大鼠腹腔肥大细胞(RPMC),用钙离子载体刺激使其活化,提取活化产物并检测其类糜蛋白酶活性。选取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活化产物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0只),用基质胶栓模型来研究活化产物的血管生成作用。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法测定胶体内血红蛋白(Hb)浓度,HE染色观察胶体内血管分布情况,并用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基质胶中血管密度(MVD)。结果分离获得的RPMC激活后可以检测到类糜蛋白酶活性。小鼠基质胶栓实验显示,活化产物注射组基质胶内的Hb水平约为对照组的7倍,而抑制剂组的Hb水平比实验组下降了80.8%。HE染色显示,实验组基质胶中可见新生血管,有些可以观察到血管腔。MVD检测结果显示活化产物组的MVD约为对照组的5倍,而抑制剂组比实验组下降66.2%。结论肥大细胞活化产物中类糜蛋白酶是促进小鼠基质胶栓中血管生成的主要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类糜蛋白酶 基质胶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奈韦拉平与齐多夫定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暴露婴儿母婴阻断结局和肝功能以及血常规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玉环 王彩英 +2 位作者 张慧敏 徐琳 庞琳 《中国医药》 2021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奈韦拉平与齐多夫定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婴儿母婴阻断结局、肝功能、血常规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HIV感染患者分娩新生儿70例,最终纳入研究63例,根据出生... 目的探讨奈韦拉平与齐多夫定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暴露婴儿母婴阻断结局、肝功能、血常规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HIV感染患者分娩新生儿70例,最终纳入研究63例,根据出生后6 h内母婴阻断用药情况分为奈韦拉平组(37例)和齐多夫定组(26例)。比较2组婴儿性别、出生体质量和分娩方式等基本资料,HIV母婴阻断效果和HIV抗体转阴率,出生6周和出生3个月的生长发育情况、肝功能和血常规。结果2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低出生体质量儿比例和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婴儿出生6周、3个月HIV-RNA均阴性,HIV母婴阻断效果均为100%,出生24个月2组婴儿HIV抗体均转阴,阻断成功率均为100%。出生6周,奈韦拉平组总蛋白水平低于齐多夫定组[(52.62±0.48)g/L比(55.01±0.57)g/L],白细胞计数高于齐多夫定组[(8.34±0.42)×10^(9)/L比(6.99±0.19)×10^(9)/L](均P<0.05),2组婴儿出生6周和出生3个月的体质量、头围、身长以及其他肝功能、血常规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奈韦拉平与齐多夫定对HIV暴露婴儿母婴阻断结局和生长发育均无影响,奈韦拉平对肝功能中总蛋白生成有影响,齐多夫定对造血功能有一过性抑制作用,二者均能对HIV进行完全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齐多夫定 奈韦拉平 母婴阻断
下载PDF
儿童麻疹757例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苗敏 王彩英 庞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1-596,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麻疹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控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757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按年龄分为<8月龄组和≥8月龄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757例麻疹患儿中男505例(66.7%)、... 目的总结儿童麻疹的临床特点,为其防控及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9年7月收治的757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按年龄分为<8月龄组和≥8月龄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757例麻疹患儿中男505例(66.7%)、女252例(33.3%);中位年龄8.7(6.7~12.0)月,以<1岁患儿(71.7%)为主。每年3~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未接种疫苗者653例(86.3%)。临床表现以发热(99.5%)、皮疹(100.0%)、咳嗽(72.0%)、麻疹黏膜斑(Koplik斑,58.4%)多见,并发症以肺炎(77.5%)最常见。<8月龄患儿251例,≥8月龄506例。与≥8月龄组相比,<8月龄组典型皮疹、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及重型麻疹发生率较高,高热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738例(97.5%),死亡19例。死亡患儿中<1岁14例,≥1岁5例;16例未接种疫苗;8例有基础疾病。结论儿童麻疹高发于春夏季节,好发于未接种麻疹疫苗的<1岁的男孩,临床以典型麻疹表现为主,可导致死亡,尤其合并基础疾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临床特征 回顾性研究 儿童
下载PDF
甲型流行性感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慧敏 张艳兰 +1 位作者 王彩英 庞琳 《中国医药》 2021年第7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探讨冬季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收治的130例甲型流感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MP感染,将其分为单纯甲型流感组(... 目的探讨冬季甲型流行性感冒(甲型流感)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收治的130例甲型流感患儿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合并MP感染,将其分为单纯甲型流感组(A组,82例)和合并MP感染组(B组,48例)。所有患儿均予帕拉米韦静脉滴注,B组患儿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记录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血常规指标、血清免疫学指标水平。结果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中以2019年12月甲型流感患儿比例最高[50.0%(65/130)]。各月份M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新生儿与婴儿、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期及以上甲型流感患儿MP的检出率分别为4.5%(1/22)、30.3%(10/33)、48.2%(27/56)、52.6%(1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5,P<0.01)。B组患儿年龄、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咳嗽症状评分为2~3分及并发肺炎比例均大于/长于/高于A组,合并心肌损害及肝功能异常比例均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2组患儿血常规及炎性因子检测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 d后,A组患儿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B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CRP、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高于治疗前;B组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A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B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 d后,2组患儿IgG、IgA、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 d后,2组CD_(4)^(+)、CD_(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B组患儿均低于A组[1068(823,1503)cells/μl比1496(1149,1918)cells/μl、711(524,1121)cells/μl比980(717,1243)cells/μ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冬季甲型流感合并MP感染患儿的比例较高,临床症状及体征较重,治疗前后体液免疫指标较高,治疗后细胞免疫指标恢复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行性感冒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
下载PDF
儿童甲型流感合并不同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洋 王爱彬 +3 位作者 宋美华 王彩英 张艳兰 庞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3期102-106,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甲型流感合并不同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急诊收治的1985例18岁以下甲型流感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甲型流感合并不同并发症的年龄... 目的分析儿童甲型流感合并不同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急诊收治的1985例18岁以下甲型流感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甲型流感合并不同并发症的年龄分布特点及临床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甲型流感并发不同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437例甲型流感患儿并发其他疾病,其中并发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居于首位(10.8%),其次为肺炎(8.0%)和细菌感染(7.2%)。1~3岁甲型流感患儿发生流感相关并发症的比例最高,6月龄以下的流感儿童很少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1~2岁患儿发生肺炎的比例最高。除并发细菌感染组外,其余各并发症组与单纯流感组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患儿的中位年龄明显低于单纯流感组,男童、首次就诊时间>48 h、首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时间>48 h、合并基础疾病占比均明显高于单纯流感组(P<0.05)。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及首剂NAI时间>48 h是儿童流感合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OR>1,P<0.05)。与5~17岁患儿比较,其余各小年龄组患儿发生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升高,1~3岁甲型流感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是5~17岁患儿的3.330倍。1~5岁患儿并发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更高,合并基础疾病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是无基础疾病患儿的4.691倍(P<0.05)。0~3岁、男性、合并基础疾病、首剂NAI时间>48 h的患儿并发肺炎的风险更大(P<0.05)。而流感并发细菌感染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合并基础疾病及首剂NAI时间>48 h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神经系统疾病、肺炎及细菌感染是儿童流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男性、5岁以下儿童、合并基础疾病、发病超过48 h才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是流感并发其他疾病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并发症 儿童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D2相关蛋白与其他足细胞相关蛋白间互相作用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琼 刘运广 +1 位作者 董凯华 颜嘉葳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766-769,共4页
足细胞足突融合消失和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共同特征,了解足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研究足细胞损伤机制、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裂孔隔膜作为足细胞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限制蛋白滤过起关键作用。CD2相关蛋... 足细胞足突融合消失和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共同特征,了解足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研究足细胞损伤机制、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裂孔隔膜作为足细胞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及功能、限制蛋白滤过起关键作用。CD2相关蛋白(CD2AP)作为裂孔隔膜的代表性蛋白之一,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其他裂孔隔膜蛋白、基底膜区蛋白、顶膜区蛋白和离子通道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足细胞形态学和动力学。本文围绕CD2AP与足细胞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为探讨蛋白尿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足细胞相关蛋白 CD2相关蛋白 裂隙隔膜 肾小球疾病 综述
下载PDF
儿童麻疹并发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苗敏 王彩英 +2 位作者 徐琳 赵扬 庞琳 《医学研究杂志》 2022年第11期160-164,193,共6页
目的分析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及死亡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收治的118例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8例患儿中男患儿76... 目的分析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为其临床诊治及死亡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9~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儿科收治的118例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8例患儿中男患儿76例(64.4%),女患儿42例(35.6%),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为8.43(6.25,11.31)个月,<2岁患儿最多,109例(92.4%)。未接种疫苗者106例(89.8%),有基础疾病者35例(29.7%),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多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高热占比72.9%)、皮疹、咳嗽,并发症以喉炎、呼吸衰竭(各占49.2%)最常见,肺气漏(13.6%)、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8.5%)亦不少见。存活99例(83.9%)。死亡19例(16.1%),其中<1岁14例(73.7%),17例(89.5%)未接种疫苗,10例(52.6%)有基础疾病。死亡组呼吸衰竭、肺气漏、ARDS、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肾衰竭、脓毒症、休克的发生率及转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率、机械通气率均高于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基础疾病(OR=7.555,P=0.018)、出现ARDS(OR=23.126,P=0.006)预示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不良预后可能性大。结论2岁以下婴幼儿是发生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的主要人群,易并发呼吸衰竭、肺气漏、ARDS等严重并发症。有基础疾病,出现ARDS是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尤其ARDS并发肺气漏时增加死亡风险,临床应引起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麻疹 重症肺炎 临床特征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艾滋妈妈也能生 健康宝宝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一堂 +6 位作者 袁征 赵慎 张南生 刘敏 庞琳 杨虹 福燕 《中国保健营养》 2005年第12期16-21,共6页
目前全球每年每天以2000多例新生儿HIV感染的速度递增。其中,90%以上是因HIV感染母亲经母婴垂直传播感染,95%以上HIV感染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自1994年艾滋病临床治疗合作组开展研究以来,研究人员发现,对HIV感染孕妇采用抗逆转录病毒... 目前全球每年每天以2000多例新生儿HIV感染的速度递增。其中,90%以上是因HIV感染母亲经母婴垂直传播感染,95%以上HIV感染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自1994年艾滋病临床治疗合作组开展研究以来,研究人员发现,对HIV感染孕妇采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干预性治疗,可使母婴传播的发生率降低约68%,若结合其它干预措施,可将母婴传播率降至1%或以下。无论母婴传播的发生率是40%、50%还是1%,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避免那个几率落到某个具体人,母婴阻断就是为了这个百分比尽可能小地发生在孩子身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健康婴儿 母婴垂直传播感染 HIV感染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母婴传播
下载PDF
治疗小儿咳嗽“养”字当先
19
作者 文月 庞琳(指导专家) 《中国保健营养》 2006年第2期66-67,共2页
咳嗽是冬季里呼吸道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冷空气及灰尘进入呼吸道刺激气管常引起咳嗽。呼吸道直通外界,抵抗力弱,小孩子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尤其差,易患呼吸道疾病而出现咳嗽。
关键词 小儿咳嗽 呼吸道刺激 呼吸道疾病 治疗 免疫功能 冷空气 抵抗力
下载PDF
医院实施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焱 刘敏 +4 位作者 庞琳 伦文辉 王克荣 赵香梅 李秀兰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4年第2期132-133,144,共3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是一所以感染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可以为各种感染性疾病病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医疗服务。从2003年开始,地坛医院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工作,10年来,已经成功开展艾滋病母婴阻断70余例次,
关键词 艾滋病 母婴传播阻断 问题与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