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顶层设计理念为指导的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秦小平 于磊 +3 位作者 卢联合 陈宝敏 郭亮 谢向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4期161-164,192,共5页
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医疗机构的重视,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并在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医学院校中没有医院感染控制专业,造成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 我国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医疗机构的重视,医院感染控制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并在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医学院校中没有医院感染控制专业,造成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专业的发展,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解决。北京市朝阳区在2010年率先成立了区级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在“顶层设计”理念的指引下,努力开展区域医院感染控制专兼职人员培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弥补目前医院感染专业队伍建设的不足,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对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管理 顶层设计 队伍建设 研究
下载PDF
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的评价研究
2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11 位作者 胡美华 张冰丽 孙昕霙 李子涵 邓明卓 卢联合 李杰 宋丽红 路简羽 宋雪梅 高航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传染病的识别、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相应防护要求和口罩的正确选择与使用三个方面设计呼吸道防护能力测评内容,分别包括6、6、8个知识点,共20个知识点,均为选择题。多选题全选对为满分,部分选正确且无错误选项为部分得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根据经典测评理论对每个知识点题目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结果对6所医院326名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结果显示,20个知识点中,得满分比率在60%以上的有6个,其他题目得满分比例较低,其中空气传播疾病种类、飞沫传播疾病种类、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常规措施、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指征和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指征5个知识点得满分比率在10%以下。在20道知识题中,难度分析较为容易、难度中等和较难的题目分别有5、1、14道;区分度在≥0.4、0.30~0.39、0.20~0.29、≤0.19的题目分别为6、1、4、9道。结论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在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种类的认知和不同类型口罩佩戴指征的掌握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人员 医院工作人员 呼吸道防护 能力 评价
下载PDF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宋丽红 陈宝敏 李建菊 《中国医院管理》 2011年第3期43-45,共3页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不仅对评估ICU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综述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推荐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不仅对评估ICU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综述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推荐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用其调整ICU目标性监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各家医院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下载PDF
多所医院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胡美华 贾会学 +10 位作者 姚希 孙昕霙 闵鹤葳 邓明卓 卢联合 李杰 宋丽红 路简羽 宋雪梅 高航 李六亿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描述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现状以及探索适合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中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部门,即低风险(普通病区)、中风险(如急诊、呼吸科门诊)、高风险(发热门诊... 目的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描述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现状以及探索适合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中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部门,即低风险(普通病区)、中风险(如急诊、呼吸科门诊)、高风险(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感控处)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对两个品牌的拱形和折叠形口罩进行测试,采用环境气溶胶冷凝核计数器法测试医用防护口罩的定量密合性和适合性。结果6所医院共抽取320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在进行正式适合性测试之前,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定量密合性测试通过率较被测试人员自行调整明显提升,整体从27.50%提升至57.73%。不同品种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监测的通过率最低为0.94%,最高为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51,P<0.001)。通过定量密合性测试后,进行标准动作适合性试验时,拱形A、折叠形A、拱形B、折叠形B 4款医用防护口罩通过的比率分别为50.00%、58.25%、66.67%、85.67%。主要是在左右摆头动作之后通过率开始下降。结论适合性测试是保证呼吸道防护效果的有利工具,应充分利用适合性测试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医用防护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用防护口罩 口罩 适合性试验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孕妇妊娠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芬 李建菊 孙玉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67-296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孕妇妊娠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妊娠压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对160例慢性HBV感染孕妇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慢性HBV感染孕妇在妊娠压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方面均存在中~重度的压力。社会支持总分为(62.1...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孕妇妊娠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妊娠压力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对160例慢性HBV感染孕妇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慢性HBV感染孕妇在妊娠压力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方面均存在中~重度的压力。社会支持总分为(62.18±11.35)分,将两个类别得分进行标准化转换后,家庭内支持得分为(8.23±1.38)分,家庭外支持得分为(6.99±1.52)分,二者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相关分析,慢性HBV感染孕妇的母亲角色和母子健康压力与社会支持和家庭外支持均呈负相关关系(P<0.01),而与家庭内支持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外形改变与社会支持总分和家庭内支持及家庭外支持得分间均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孕妇的妊娠压力较大。社会支持中,慢性HBV感染孕妇家庭外支持程度低于家庭内支持程度,且家庭外支持程度越低,其所感受的母亲角色和母子健康压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妊娠 压力 社会支持
下载PDF
传染病医院职业暴露的前瞻性调查与防护模式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宝敏 宋丽红 +1 位作者 陈利军 张树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2105-2107,共3页
目的了解传染病院的职业暴露现状及高危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防护模式。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116名医护人员进行前瞻性监测,对职业暴露的人群、时间、地点分布、损伤部位,暴露源类别、暴露后应急处理及随访情况等进行... 目的了解传染病院的职业暴露现状及高危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防护模式。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职业暴露的116名医护人员进行前瞻性监测,对职业暴露的人群、时间、地点分布、损伤部位,暴露源类别、暴露后应急处理及随访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士(75.00%)是职业暴露的高位人群;HBV、HCV、梅毒和HIV是主要的职业暴露源;锐器损伤(78.45%)是主要的损伤方式;左手食指及拇指是最多的损伤部位;暴露后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合理预防用药及坚持血清学追踪监测,会大大降低职业暴露的感染率;监测的116名职业暴露者无一名感染。结论加强对传染病医院不同层次的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及屏障保护措施、暴露后及时处理和合理预防用药等,可有效防范职业暴露及暴露后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职业暴露 高危因素 职业防护
原文传递
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测试主观感受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贾会学 姚希 +10 位作者 胡美华 孙昕霙 闵鹤葳 邓明卓 卢联合 李杰 宋丽红 路简羽 宋雪梅 高航 李六亿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542-2546,共5页
目的 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及主观感受调查,了解适合性测试与主观感受的区别以及对不同口罩的舒适度。方法 在北京市选取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6所,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选取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 目的 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及主观感受调查,了解适合性测试与主观感受的区别以及对不同口罩的舒适度。方法 在北京市选取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6所,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选取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对两个品牌四款口罩(即拱形和折叠形)进行适合性测试,同时调查主观感受密合性以及呼吸情况、面部压迫等舒适性感受。结果 共320人参与了测试,4种口罩经过适合性测试通过534人次,主观感受完全密合的为334人次,符合率为62.55%;适合性测试未通过746人次,主观感受有漏气的536人次,符合率为71.85%。四种口罩主观感受不密合的区域均主要为鼻梁区和下巴区。不同品种口罩舒适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折叠形B的主观感受各项指标较好,整体满意程度较高。结论 进行适合性测试不仅为医务人员找到合适的医用防护口罩,还使医务人员了解正确的口罩佩戴方法,并让佩戴者感受密合情况。另外需综合考虑舒适度,为医务人员选择更加合适的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医用防护口罩 适合性测试 主观感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