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学科融合 促进知识创新——组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体会
1
作者 丁仲礼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0年第3期207-210,共4页
介绍了整合前地质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情况 。
关键词 研究所 知识创新 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整合
下载PDF
海南屯昌早白垩世晚期埃达克质侵入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被引量:20
2
作者 贾小辉 王强 +5 位作者 唐功建 姜子琦 赵振华 杨岳衡 王晓地 赵武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7-519,共23页
海南岛屯昌地区侵入岩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及少量辉绿-闪长玢岩(脉)、镁铁质包体组成。本文报道了这些侵入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和地球化学组成,定年结果显示岩石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07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闪长岩... 海南岛屯昌地区侵入岩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及少量辉绿-闪长玢岩(脉)、镁铁质包体组成。本文报道了这些侵入岩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和地球化学组成,定年结果显示岩石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107 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具有高的SiO2、Al2O3含量以及高的Sr含量和Sr/Y比值,低的Y和Yb含量,Eu异常不明显等,属于埃达克质岩。屯昌埃达克质岩具有比较均一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0.7082~0.7096,εNd(t)=-6.55^-3.85)。镁铁质岩脉和包体则显示了稍低的ISr(0.7064~0.7086)和变化的εNd(t)(-5.10^+0.13)。埃达克质岩的锆石原位Hf同位素组成为:(176Hf/177Hf)i=0.28257~0.28277,εHf(t)=-4.86^+2.09,相应的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于1.09 Ga和1.54 Ga之间。闪长玢岩脉的(176Hf/177Hf)i=0.28257~0.28264,εHf(t)=-4.94^-2.42,TDM2=1.38~1.55 Ga,类似于埃达克质岩。屯昌埃达克质岩很可能由新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所形成,俯冲的古太平洋板块在早白垩世晚期(约107 Ma)的后撤作用所导致的软流圈上涌为地壳熔融提供了热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质岩 底侵作用 花岗岩 海南岛 华南
下载PDF
准南前陆盆地油藏类型和成藏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斌 宋岩 +1 位作者 孟自芳 夏斌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2-456,461,共6页
以准南前陆盆地的烃源岩演化和油气成藏期次为依据,划分出中二叠统、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等4套含油气系统。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构造类型和油藏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压扭背斜油气藏和背斜—... 以准南前陆盆地的烃源岩演化和油气成藏期次为依据,划分出中二叠统、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等4套含油气系统。通过对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构造类型和油藏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油气藏类型主要为压扭背斜油气藏和背斜—岩性油气藏,其次为断层遮挡背斜油气藏。综合准南前陆盆地构造特征、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等,建立了该区中、东、西段3个油气聚集区带的成藏模式:西段油气成藏多为逆冲断裂带—不整合面单向充注型;中部地区多为断层封闭—多向充注型;东段地区多为逆冲背斜带单向充注和断层遮挡单向充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类型 成藏类型 成藏模式 准南前陆盆地
下载PDF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乌兰剖面记录的早白垩世火灾事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瑞 戴霜 +5 位作者 张明震 赵杰 汪禄波 张莉莉 张翔 刘海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77-1186,共10页
古火灾事件研究对于重建当时的古气候及古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白垩纪是全球火灾事件最盛行的时期之一,但在我国目前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内蒙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东部乌兰剖面早白垩世砂岩中发现的大量炭屑的显微形貌特征观察和多环芳烃(P... 古火灾事件研究对于重建当时的古气候及古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白垩纪是全球火灾事件最盛行的时期之一,但在我国目前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对内蒙银根-额济纳旗盆地东部乌兰剖面早白垩世砂岩中发现的大量炭屑的显微形貌特征观察和多环芳烃(PAHs)测定,发现炭屑燃烧痕迹明显,木质细胞结构保存完好;同时在样品中检出了燃烧源的多环芳烃(PAHs)菲、芘、苯并荧蒽、苯并[e]芘等,证实炭屑是火灾产物,燃烧温度可达520℃以上。结合沉积环境分析、孢粉资料和岩石磁化率测量,认为乌兰剖面上3个炭屑密集层代表该区在早白垩世经历了3个大火频发时期,炭屑是火灾过程中松柏类和衫科类等高大乔木燃烧后的残留物,并推测大部分炭屑是由周边地区发生火灾堆积,后期通过快速搬运而来,结合前人在霍林河煤田发现的早白垩世火灾事件,推断我国华北地区在早白垩世大火频发,是早白垩世北半球中纬度火灾带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屑 多环芳烃 古火灾 内蒙古银根-额济纳旗盆地 早白垩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斌 孟自芳 +2 位作者 夏斌 卢红选 郑民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6年第4期29-3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运动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以青铜峡-马家滩地区的转换带为界,西缘形成了南北2个截然不同的逆冲体系。分析鄂尔多斯西缘古生界储层形成及演化,其西部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成古生代地台演化阶段和晚三叠后前陆盆地演...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运动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以青铜峡-马家滩地区的转换带为界,西缘形成了南北2个截然不同的逆冲体系。分析鄂尔多斯西缘古生界储层形成及演化,其西部构造演化大致可以分成古生代地台演化阶段和晚三叠后前陆盆地演化阶段。前者控制着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展布特征,而前陆盆地构造运动强烈影响了古生界地层的埋藏演化史。由于地史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早期形成的断裂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而重新活动,从而使断裂活动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征,断裂活动对油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构造演化 构造特征 前陆盆地
下载PDF
流体性质对岩石地震波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梅 苗永康 +2 位作者 孟宪军 慎国强 陈松莉 《油气地球物理》 2007年第3期36-39,共4页
地震响应的变化源于地下地层结构和岩石弹性性质的变化。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压力、温度、孔隙度及孔隙形态、流体类型及其饱和度等。根据Biot-Gassmann和Kuster-Toksz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孔隙度下流体性质... 地震响应的变化源于地下地层结构和岩石弹性性质的变化。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压力、温度、孔隙度及孔隙形态、流体类型及其饱和度等。根据Biot-Gassmann和Kuster-Toksz理论模型,分析了不同孔隙度下流体性质及其饱和度对岩石弹性性质的影响,讨论了两种理论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认为流体对岩石地震波速度的影响主要与孔隙度大小和孔隙形状有关,纵波阻抗对储层中流体变化最敏感,横波阻抗对流体变化不敏感,通过纵横波阻抗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储层流体变化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弹性性质 孔隙度 流体饱和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