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梁爱莉 张倩茜 +1 位作者 袁广林 董亚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49-2052,共4页
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20、C25和C30的硅质骨料和钙质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分析了受火温度、冷却方式、骨料类型、静置时间和强度等级等因素对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混凝土抗... 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20、C25和C30的硅质骨料和钙质骨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分析了受火温度、冷却方式、骨料类型、静置时间和强度等级等因素对混凝土高温后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受热温度较低时,冷却方式对受热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小,在受热温度较高时,冷却方式对受热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骨料类型对高温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温度低于550℃时,硅质骨料混凝土强度高于钙质骨料,但当超过750℃后,硅质骨料混凝土强度迅速降低,温度越高,钙质骨料相对于硅质骨料的耐火优越性表现的越明显;受火灾作用后,混凝土强度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稳定,在某一静置时间,混凝土强度都会出现最小值;高温后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趋势相似,高温后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受强度等级的影响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 抗压强度 骨料类型 冷却方式 静置时间
下载PDF
高温后不同骨料RC边节点反复载荷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梁爱莉 田露丹 +1 位作者 袁广林 董亚男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0-1073,共4页
为研究高温和骨料类型对钢筋混凝土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针对硅质和钙质两种不同骨料的RC边节点进行了高温后的低周反复载荷试验,分析了高温后硅质和钙质骨料RC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破坏形态、延性指标和耗能能... 为研究高温和骨料类型对钢筋混凝土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针对硅质和钙质两种不同骨料的RC边节点进行了高温后的低周反复载荷试验,分析了高温后硅质和钙质骨料RC边节点在低周反复载荷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破坏形态、延性指标和耗能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钙质骨料混凝土边节点,硅质骨料的承载力退化较少,梁柱相对转角偏小,高温核心区剪切变形较小,证实硅质骨料混凝土边节点有更好的弹塑性性能、耗能能力及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骨料 边节点 低周反复载荷 抗震性能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浅埋暗挖工法适应性模拟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洁溪 郭福成 雷刚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415-1421,共7页
以青岛地区埋置于上软下硬典型地层中的地铁车站为例,选取双侧壁导坑法和单拱大空间法,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两种施工方法的整个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对开挖过程中的地表和拱顶位移、围岩应力和支护结构内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 以青岛地区埋置于上软下硬典型地层中的地铁车站为例,选取双侧壁导坑法和单拱大空间法,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两种施工方法的整个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对开挖过程中的地表和拱顶位移、围岩应力和支护结构内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与单拱大空间施工方法相比较,在上软下硬地层中采用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能有效控制地表和拱顶沉降以及衬砌和支撑结构受力,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地层 浅埋暗挖 双侧壁导坑法 单拱大空间法 有限元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型式-吊脚桩支护结构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宁宁 董亚男 孙建成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4-17,共4页
结合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人民会堂站对青岛地区典型的上软下硬地层常用的支护结构—吊脚桩支护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此种支护体系中两个关键设计参数,桩体嵌岩深度和锁脚锚索预加力对支护体系的影响规律,并与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 结合青岛地铁一期工程(3号线)人民会堂站对青岛地区典型的上软下硬地层常用的支护结构—吊脚桩支护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此种支护体系中两个关键设计参数,桩体嵌岩深度和锁脚锚索预加力对支护体系的影响规律,并与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软下硬 吊脚桩支护结构 嵌岩深度 锁脚锚索预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