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带一路”视域中的亚洲“区域+跨境”研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为例 |
穆宏燕
|
《区域国别学刊》
|
2024 |
2
|
|
2
|
源于教学、服务教学的翻译研究选题与设计——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威教授访谈录 |
张威
刘晓红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24 |
0 |
|
3
|
高校智能教室建设应用研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
杨月
薛玉
杨红波
|
《中国高校科技》
|
2024 |
0 |
|
4
|
校史资料征集工作实践探析——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
周文晖
|
《档案天地》
|
2024 |
0 |
|
5
|
跨国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的实践为样本 |
万猛
李晓辉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6
|
提升大学创新能力 培养高端国际化战略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之道 |
杨建国
李茂林
|
《大学(研究)》
|
2010 |
8
|
|
7
|
培养非通用语创新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中亚语”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 |
孙芳
|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
2020 |
10
|
|
8
|
优化学科结构 提升核心竞争力 培养符合时代 需要的高级涉外人才——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
韩震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9
|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就业问题探析——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
李美玲
|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
2017 |
9
|
|
10
|
海外汉学 继往开来——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访谈录 |
张西平
潘琳琳
|
《语言文化研究辑刊》
|
2016 |
1
|
|
11
|
投身教育扶贫 促进教育公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扶贫工作探索 |
苏大鹏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12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 |
高育花
|
《对外传播》
|
2015 |
4
|
|
13
|
实用功能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新图书馆为例 |
杨晓景
|
《美与时代(城市)》
|
2015 |
1
|
|
14
|
推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中华文化‘走出去’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
管永前
|
《对外传播》
|
2017 |
0 |
|
15
|
国内外语类高校的建立和发展之路——写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 |
杨学义
李茂林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6
|
涉外人才培养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对接——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第二课堂实践为例 |
曹文泽
陈洪兵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7
|
新型俄语学科的真正确立是培养21世纪俄语人才的前提——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教学之路的思考 |
张建华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5
|
|
18
|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嵌入课程探索为例 |
周静怡
|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19
|
外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内涵与标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
贾文键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4
|
|
20
|
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为视角 |
王文华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
2008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