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校际交流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边超 《北京教育(高教)》 2016年第3期53-55,共3页
创新大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题中之意。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校际交流项目为例,分析总结建立海外党小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创新大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题中之意。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校际交流项目为例,分析总结建立海外党小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以期为促进高校大学生校际交流项目的实践推广和探索国际化视野下的德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 德育人才培养模式 校际交流 海外党小组
原文传递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之争议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海霞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6-108,共13页
在德国,迄今只有综合性大学及同等机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而近年来成功发展的应用科技大学(FH)只设有学士和硕士学位,并无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这种格局与FH的历史发展背景关系密切。2013年年底,德国联邦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拟突破... 在德国,迄今只有综合性大学及同等机构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而近年来成功发展的应用科技大学(FH)只设有学士和硕士学位,并无博士学位授予资格。这种格局与FH的历史发展背景关系密切。2013年年底,德国联邦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拟突破原《高等学校总纲法》,赋予该州的应用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这一决定在德国教育界以及德国社会引发大范围的讨论,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议题。目前,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大学持强烈反对意见,而德国媒体中则以支持赋予FH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声音占据压倒性多数。FH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诉求,符合其自身学科发展的需要以及FH学生攻读博士学位的需求,也符合知识生产模式现代转型的趋势。德国FH与高校关于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争夺,体现了传统知识生产模式与现代知识生产模式之间的并存与竞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应用科技大学 博士学位授予权 知识生产模式I和模式II
下载PDF
德语专业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贾文键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27,共4页
本文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及实践进行介绍,对"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及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所蕴含的创新意... 本文对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及实践进行介绍,对"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及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所蕴含的创新意义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专业 复合型 国际化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构建中西经典之间的互文性——卫礼贤1919/1920年版《大学》译稿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徐若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8,共8页
卫礼贤的中国典籍德译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却长期处于学术领域的空白。笔者亲赴德国,搜集各种文献,力求依托史料,全面研究卫氏的翻译思想。文章深入分析卫氏1919/1920年版《大学》首章翻译,阐述卫氏对儒家学说进行康德化诠释的思路... 卫礼贤的中国典籍德译具有极高的价值和影响力,却长期处于学术领域的空白。笔者亲赴德国,搜集各种文献,力求依托史料,全面研究卫氏的翻译思想。文章深入分析卫氏1919/1920年版《大学》首章翻译,阐述卫氏对儒家学说进行康德化诠释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说明卫氏典籍翻译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构建经典间的互文关系,架起贯通中西哲学的桥梁。这是《大学》卫译稿在国内外的首度挖掘,也是针对卫氏《大学》翻译的首个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礼贤 典籍翻译 互文性 《大学》 康德
下载PDF
德国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和中国形象——以三部德语故事片为主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海霞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35-43,共9页
论文以三部华人题材的德语故事片为样本,分析了三部影片的内容及其与德媒涉华报道之关联、三部影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以及德国人关于华人和中国的刻板印象。分析显示,影片都设定有与其主题相应的、关于中国和华人群体的总体性认识框架,... 论文以三部华人题材的德语故事片为样本,分析了三部影片的内容及其与德媒涉华报道之关联、三部影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以及德国人关于华人和中国的刻板印象。分析显示,影片都设定有与其主题相应的、关于中国和华人群体的总体性认识框架,在该框架下影片将德国社会关于中国和华人的各种具体认知融合在一起,这些框架包括中国经济崛起框架、对华政治偏见框架、华人非法移民框架等。华人题材的德语影片对于中国形象和华人形象的建构,一方面与德国媒体涉华报道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另一方面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华人题材电影之间具有一定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影视作品 中国形象 华人形象 文化元素 收视率 德国媒体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德语文坛的作家群现象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卫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7,共7页
20世纪90年代,文学已经成为一门产业而迅速地市场化。初登文坛的年轻作家们,为了能够顺利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于是在自己同代人中间寻找归属感和群体意识,以群体的姿态亮相。同时,为了引起批评界和公众的更多关注,有些作家有意或无... 20世纪90年代,文学已经成为一门产业而迅速地市场化。初登文坛的年轻作家们,为了能够顺利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道路,于是在自己同代人中间寻找归属感和群体意识,以群体的姿态亮相。同时,为了引起批评界和公众的更多关注,有些作家有意或无意、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并配合出版社为市场营销目的而进行的包装和炒作。因此,90年代的德语文学圈,特别是小说圈中,出现了以各种归类法划分出的不同作家群,成为一个独特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8一代” “89一代” “文学少女奇迹” 奥地利作家 移民作家
下载PDF
德国统一对德语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卫东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共4页
1989年东欧巨变背景下的德国统一,不仅给德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重大变化,而且对德国的思想领域、文化生活、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仅出现了直接以德国统一为题材的"转折小说",对刚刚过去的... 1989年东欧巨变背景下的德国统一,不仅给德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重大变化,而且对德国的思想领域、文化生活、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仅出现了直接以德国统一为题材的"转折小说",对刚刚过去的德国统一进行讨论、思考甚至质疑;而且,由统一引发的对德国历史、特别是对纳粹德国历史的反思,催生了"反思小说"。与此同时,从80年代就已经在小说创作中逐渐凸显的对身体、感官和性的描写,在90年代与上述历史记忆联系在一起,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主题和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统一 转折小说 反思小说 身体性
下载PDF
颠覆与重构——1980-2000年德语诗歌
8
作者 丁君君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21,31,共8页
20世纪末的德语诗坛处于一个新旧交替、承前启后的阶段,随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涌入,德语诗歌在形式、媒介、主题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然而鉴于二战以及战后几十年的政治风波背景,诗人们在尝试美学实验的同时依然保留着一种审慎的政治思考... 20世纪末的德语诗坛处于一个新旧交替、承前启后的阶段,随着后现代文化思潮的涌入,德语诗歌在形式、媒介、主题上都实现了新的突破,然而鉴于二战以及战后几十年的政治风波背景,诗人们在尝试美学实验的同时依然保留着一种审慎的政治思考。世纪末的诗人既勇于打破陈规,解构诗歌,也有意识地从传统中汲取新的灵感,哀歌传统、古典风格的复兴也促进了诗坛的血液循环,令世纪末的德语诗歌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精彩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诗歌 后现代 政治思考 多元化
下载PDF
现实主义时期两位风格迥异的德语诗人
9
作者 任卫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5-19,共5页
19世纪下半叶,德语现实主义时期,是叙事文学一统天下的时期。叙事性对诗歌的内容、语言和形式都产生了影响。因此,诗歌在母题、基调、节奏、结构、诗句等方面都表现出简洁、收敛的趋势。而且,现实主义时期最重要的诗人,同时也是最杰出... 19世纪下半叶,德语现实主义时期,是叙事文学一统天下的时期。叙事性对诗歌的内容、语言和形式都产生了影响。因此,诗歌在母题、基调、节奏、结构、诗句等方面都表现出简洁、收敛的趋势。而且,现实主义时期最重要的诗人,同时也是最杰出的小说家,如凯勒G.Keller、冯塔纳Th.Fontane、施托姆Th.Storm、迈耶C.F.Meyer等。其中施托姆和迈耶,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诗歌风格。作为诗人的施托姆,更多秉承了浪漫文学的传统,他的诗歌强调的是民歌般的简朴和音乐性;而迈耶诗歌的特点,是对形式有意识的雕琢修饰、精简浓缩。他在表现形式、象征意义方面的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历程,是从浪漫主义到象征主义诗歌的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 诗歌 施托姆 迈耶
下载PDF
奥地利德语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10
作者 王静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55-59,共5页
德语是典型的多元中心语言,德国德语作为主导型语言变体在德语非母语学习领域占主导地位,而奥地利德语作为一种非主导型语言变体一直只被看作是一种方言,受到忽视。本文一方面介绍德语在奥地利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另一方面着眼于奥地利德... 德语是典型的多元中心语言,德国德语作为主导型语言变体在德语非母语学习领域占主导地位,而奥地利德语作为一种非主导型语言变体一直只被看作是一种方言,受到忽视。本文一方面介绍德语在奥地利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另一方面着眼于奥地利德语的现状:总体介绍奥地利德语在发音、语法、语用、词汇方面的突出特点,以增进德语教学者及学习者对这种语言变体的了解,并促进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中心语言 变体 德国德语 奥地利德语
下载PDF
构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模型——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军平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8-39,共2页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秉承服务理念已成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借鉴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工作经验,提出了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新模型。
关键词 构建 高校学生事务 服务 模型
下载PDF
2006-2014年德国大学学费改革(上)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丁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第18期29-33,共5页
2006-2014年,德国大学进行了学费改革,经历了从不收费到收费再到不收费的过程。文章详细介绍了德国16个联邦州中7个联邦州大学收费的年限和额度,以及减免学费的法律条款,并通过对大学学费历史的回顾和对德国媒体与学者就大学收费的反应... 2006-2014年,德国大学进行了学费改革,经历了从不收费到收费再到不收费的过程。文章详细介绍了德国16个联邦州中7个联邦州大学收费的年限和额度,以及减免学费的法律条款,并通过对大学学费历史的回顾和对德国媒体与学者就大学收费的反应和评价的研究,总结归纳德国大学学费改革对大学教育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大学 学费改革 收费历史 免学费
下载PDF
2006-2014年德国大学学费改革(下)
13
作者 韩丁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第19期32-38,共7页
2006-2014年,德国大学进行了学费改革,经历了从不收费到收费再到不收费的过程。文章详细介绍了德国16个联邦州中7个联邦州大学收费的年限和额度,以及减免学费的法律条款,并通过对大学学费历史的回顾和对德国媒体与学者就大学收费的反应... 2006-2014年,德国大学进行了学费改革,经历了从不收费到收费再到不收费的过程。文章详细介绍了德国16个联邦州中7个联邦州大学收费的年限和额度,以及减免学费的法律条款,并通过对大学学费历史的回顾和对德国媒体与学者就大学收费的反应和评价的研究,总结归纳德国大学学费改革对大学教育和社会带来的影响,分析大学学费再次取消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大学 学费改革 收费历史 免学费
下载PDF
全国德语系巡礼(一) 北外德语专业小传
14
作者 贾文键 《德语学习》 2007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大学德语 外国语学校 语言文学 共和国 学科点 国家级 本科生
原文传递
文化记忆 被引量:85
15
作者 黄晓晨 《国外理论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文化记忆 脑生理学 神经学 文化学
下载PDF
德国《明镜》周刊(2006--2007年)中的中国形象 被引量:19
16
作者 贾文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67,共6页
《明镜》周刊是对德国公众舆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的对象为2006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发行的全部《明镜》期刊中重点报道中国和中国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内容上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八个方面。其中... 《明镜》周刊是对德国公众舆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刊物。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的对象为2006年1月到2007年12月间发行的全部《明镜》期刊中重点报道中国和中国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从内容上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八个方面。其中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占主导地位,究其原因,本文认为有三:德国的国家利益面临挑战,德国人的文化自信面临危机及"跨文化沉默的螺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形象 德国媒体 《明镜》周刊 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下载PDF
德国人是如何反思二战的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文红 王建斌 《和平与发展》 CSSCI 2015年第5期70-83,共14页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德国作为二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与许多国家一样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在各地举行的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和各界政治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反省历史。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不能简...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德国作为二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与许多国家一样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在各地举行的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中,德国政府和各界政治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反省历史。总理默克尔表示:德国不能简单地和过去的纳粹历史"划清界限",更不应忘却历史,不应保持历史"已经过去了,没必要再提"的态度,重申德国人有责任稳重地、敏感地、熟练地解决德国人在纳粹时代所犯下的罪行问题。战后以来,德国对二战不断深刻和彻底的反思,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对于德国人来说,这种集体认同的反思,并非是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的,而是痛苦和深刻的。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和失败者,德国战后精神层面的反省和社会文化层面的转型着实令人称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二战 反思 原因
下载PDF
施罗德的“新中派”经济政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殷桐生 《国际论坛》 2001年第4期71-76,共6页
“第三条道路”是当今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施罗德的“新中派”正是德国版的“第三条道路” ,是布莱尔和吉登斯理论在德国的新发展。本文便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集中阐述施罗德的“新中派”经济政策 ,指出“新中派”的经济政策主要表现... “第三条道路”是当今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施罗德的“新中派”正是德国版的“第三条道路” ,是布莱尔和吉登斯理论在德国的新发展。本文便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集中阐述施罗德的“新中派”经济政策 ,指出“新中派”的经济政策主要表现在处理三组矛盾和一个中心上。所谓三组矛盾是指供给导向经济政策同需求导向经济政策之间、国家同市场之间和雇员同雇主之间的矛盾。一个中心就是要发展高新技术 ,搞德国式的“新经济”。文章认为 ,施罗德的经济政策已经开了个好头 ,但党内外的阻力都很大 ,能否基本获得成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派" 供给导向政策 需求导向政策 国家 市场 中产阶层 德国
下载PDF
中德政治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文红 于芳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0-55,共6页
中德两国的政治文化拥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德国的政治文化建立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基础之上,以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基本价值观为其核心,主要包括民主、自由、人权等,强调个人主义。二战以后德国政治文化强调民主制,民主制得到广泛认同,... 中德两国的政治文化拥有不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德国的政治文化建立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基础之上,以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基本价值观为其核心,主要包括民主、自由、人权等,强调个人主义。二战以后德国政治文化强调民主制,民主制得到广泛认同,国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并积极表述个人的诉求,是德国日耳曼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中国政治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价值和观念,其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决定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发展和变迁,公民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中德两国都重视民主制度的建立,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通过对话与合作来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和平,但是各国当代政治文化受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不同、对民主制度的推广、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不同,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两国的文化差异与历史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价值观 民主制度
下载PDF
人权外交的新版本-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文红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8-74,共7页
统一后的德国有意超越其中等国家的国际地位,希望在打造国际政治秩序方面发挥更多的影响力。为了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尊重,并且扩大自己的外交活动空间,提升国家的影响力和声望,德国赋予人权外交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人们对德国红绿联盟的人... 统一后的德国有意超越其中等国家的国际地位,希望在打造国际政治秩序方面发挥更多的影响力。为了在世界舞台上赢得尊重,并且扩大自己的外交活动空间,提升国家的影响力和声望,德国赋予人权外交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人们对德国红绿联盟的人权外交研究颇多,对默克尔价值观外交的评论也散见于各种报章媒体,但把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放在人权外交的大框架内进行分析的研究还做得比较少。本文在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对人权外交新版本———默克尔价值观外交做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人权外交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我们在同西方国家交往中做到"知己知彼",取得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外交 默克尔的价值观外交 中德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