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主义意识与外国文学教学
1
作者 马粉英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4年第1期212-215,共4页
近几十年来,外国文学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偏颇。鉴于此,笔者提出世界主义意识的观点,予以纠正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观念的偏颇,促进外国文学教学以更加包容、多元的姿态发展,为我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引进更加多元和异质的... 近几十年来,外国文学教学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定的偏颇。鉴于此,笔者提出世界主义意识的观点,予以纠正外国文学教学中一些观念的偏颇,促进外国文学教学以更加包容、多元的姿态发展,为我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引进更加多元和异质的文学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主义 外国文学教学 西方中心主义
下载PDF
跨文化视阈:北美汉学的历史与现状——张隆溪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9,共7页
张隆溪,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长江讲座教授。... 张隆溪,四川成都人,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教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现任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长江讲座教授。其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道与逻各斯》、《强力的对峙》、《走出文化的封闭圈》、《讽寓解释:论东西方经典的阅读》、《中西文化研究十论》、《同工异曲:跨文化阅读的启示》、《不期而遇:跨文化的阅读》。2007年6月,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王炎副教授采访了张隆溪教授,就北美汉学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文艺研究》编辑部特请采访者整理出这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视阈 访谈录 现状 历史 汉学 北美 北京外国语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
下载PDF
现代性的冲突——西方政治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的多元矛盾 被引量:3
3
作者 汪民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4,共6页
现代性这一概念本身包含着多种层面的意义,其内在的诸多意义,本身就相互抵触和冲突。现代性的冲突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讨论现代性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冲突和文化-技术领域中的冲突。前者的冲突表现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 现代性这一概念本身包含着多种层面的意义,其内在的诸多意义,本身就相互抵触和冲突。现代性的冲突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讨论现代性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冲突和文化-技术领域中的冲突。前者的冲突表现为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意识形态的纷争;后种冲突表现为审美现代性和技术现代性的对抗,以及哲学领域中的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冲突 意识形态 文化
下载PDF
“在紧皱的眉头之下”——茨维塔耶娃与她的《屋子》
4
作者 邰蓓 《临沂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85-88,共4页
茨维塔耶娃是俄国白银时代的天才女诗人,被布罗茨基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茨维塔耶娃早期诗歌中不乏诸多美丽飘逸的意象,于孤傲之中透着高远灵动之气。女诗人创作于后期的《屋子》一诗,与其早期诗歌相比,主要意象貌似... 茨维塔耶娃是俄国白银时代的天才女诗人,被布罗茨基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茨维塔耶娃早期诗歌中不乏诸多美丽飘逸的意象,于孤傲之中透着高远灵动之气。女诗人创作于后期的《屋子》一诗,与其早期诗歌相比,主要意象貌似普通平凡,却反而因之独具特性。女诗人赋予"屋子"一种独特的苦涩沉重,孤寂坚忍,颇为契合她后期整体的创作和生存境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子 意象 生存
下载PDF
具象与抽象中的悖论——茨维塔耶娃诗歌《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的多重意蕴
5
作者 韩悦 《临沂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是茨维塔耶娃的一首爱情诗。诗人描述了自己对爱情生活的设想与内心的渴望,但是全诗又呈现出明显的情感悖论。一方面,诗人从具象化的生活场景入手,刻画了爱情生活的全景与细节;另一方面,诗人的爱情构想是建立在... 《我多么希望与您一起》是茨维塔耶娃的一首爱情诗。诗人描述了自己对爱情生活的设想与内心的渴望,但是全诗又呈现出明显的情感悖论。一方面,诗人从具象化的生活场景入手,刻画了爱情生活的全景与细节;另一方面,诗人的爱情构想是建立在抽象化的预设和虚构基础上的幻象,全诗呈现出现实与幻灭的双重建构。在抽象的幻灭与具象化的真实之间游离的爱情使整首诗呈现出明显的情感张力和意象隐喻。诗人选取特殊的意象,通过言语修辞、悖论性的反讽技巧和多维视角构建了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使诗歌呈现出多重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 具象 抽象 反讽 茨维塔耶娃
下载PDF
语言文化学视域下俄罗斯电影艺术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韩悦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6期70-72,共3页
掌握文化语境有利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电影艺术作为生动的文化形式,是了解语言文化的捷径。俄罗斯经典影视资料既能体现其电影艺术的高水准,也能生动地反映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情况。文章以俄语专业本科阶段的课堂教... 掌握文化语境有利于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电影艺术作为生动的文化形式,是了解语言文化的捷径。俄罗斯经典影视资料既能体现其电影艺术的高水准,也能生动地反映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情况。文章以俄语专业本科阶段的课堂教学为基础,将俄语影视资料中的语言、文化和文学等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探索影视艺术与教学有效结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电影 语言文化学 俄语教学
下载PDF
《论语》外译文本中“泰山”形象诠释——兼议泰山文化译介与传播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悦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88-194,共7页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儒家典籍的各语种翻译文本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汉学在海外日趋盛行。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根植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典籍的英、俄译本中“泰山...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儒家典籍的各语种翻译文本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汉学在海外日趋盛行。本文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根植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典籍的英、俄译本中“泰山”文化形象的译介为研究切入点。选取儒家典籍《论语》的英、俄译本中的“泰山”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通过这一特定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状况总体探究泰山文化在海外的译介,对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区域“文化互通”深入探讨,兼顾“泰山”文化负载词以及泰山文化当今在世界上扩大传播的途径,并将其纳入儒家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视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文化 文化负载词 《论语》 翻译对比
下载PDF
颠覆权威:试析麦克尤恩《家庭制造》中的游戏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江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以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伊恩·麦克尤恩短篇小说《家庭制造》中的游戏行为所具有的深刻意义。结合文本,从赠予游戏、捉迷藏游戏、过家家游戏、赛跑游戏四个方面,解析了"我"是如何通过游戏行为反... 以约翰·赫伊津哈的游戏理论为切入点,分析了伊恩·麦克尤恩短篇小说《家庭制造》中的游戏行为所具有的深刻意义。结合文本,从赠予游戏、捉迷藏游戏、过家家游戏、赛跑游戏四个方面,解析了"我"是如何通过游戏行为反抗父性权威的,并借此警示人类:只有激烈的反抗与奋发向上的精神相结合,才能使人类真正走上摆脱命运困境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颠覆 《家庭制造》 游戏
下载PDF
艾拉主体身份的缺失——论《我儿子的故事》中的“非家幻觉”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江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88-90,共3页
以往我国研究者主要从后殖民主义、叙事学等理论角度对《我儿子的故事》中的种族隔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但对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却始终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霍米·巴巴的"非家幻觉"理论为切入点,结合文本分析女主... 以往我国研究者主要从后殖民主义、叙事学等理论角度对《我儿子的故事》中的种族隔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但对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却始终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从霍米·巴巴的"非家幻觉"理论为切入点,结合文本分析女主人公艾拉如何在现实与精神层面形成"非家"的状态,从而丧失女性主体地位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拉 身份 非家幻觉
下载PDF
神性 色彩 空间:《战争天堂》的象征手法与人性书写
10
作者 韩悦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94-96,共3页
俄罗斯电影《战争天堂》(《Рай》)以真实的二战历史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建构了一个二战中纳粹集中营里“地狱”与“天堂”的二元对立世界,导演借助宗教神秘主义叙事主线讲述人性审判。影片用象征性手法实现叙事主题的隐喻性逆转,成功地... 俄罗斯电影《战争天堂》(《Рай》)以真实的二战历史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建构了一个二战中纳粹集中营里“地狱”与“天堂”的二元对立世界,导演借助宗教神秘主义叙事主线讲述人性审判。影片用象征性手法实现叙事主题的隐喻性逆转,成功地将双线并行的叙述模式、集中营封闭空间叙事与黑白色调搭配完美地结合,完成了电影中人物、情节、色彩在特定艺术空间的有效表达。导演创造性地将宗教神秘审判性视角巧妙地贯穿于影片始末,从宗教象征、黑白色彩象征与空间象征等维度实现对人性与信仰的拷问,将战争历史叙述与人性书写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文章围绕以上视点展开,对《战争天堂》作多维度解读,深入探究电影的主旨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天堂》 象征 空间 色彩 电影主旨
下载PDF
万比洛夫《六月的离别》中的反讽生成机制
11
作者 刘蕾蕾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21-25,共5页
《六月的离别》是苏联当代剧作家亚历山大·万比洛夫的一部两幕剧。剧中描述了柯列索夫和塔尼娅从相遇、相知到刚刚开始即已终止的爱情之路。该剧所采用的环形结构、布金和玛莎从矛盾走向和谐的婚恋之路,均和柯列索夫、塔尼娅在线... 《六月的离别》是苏联当代剧作家亚历山大·万比洛夫的一部两幕剧。剧中描述了柯列索夫和塔尼娅从相遇、相知到刚刚开始即已终止的爱情之路。该剧所采用的环形结构、布金和玛莎从矛盾走向和谐的婚恋之路,均和柯列索夫、塔尼娅在线性发展上走向离别形成对比;同时,剧中铺设了柯列索夫和校长列普尼柯夫的成功“交易”和卓洛图耶夫与检察员的失败“交易”这一副线,这三组对立项在戏剧的人物塑造、情节布局和场景设置等层面展开,由此凸显出的反讽不仅指向了主人公柯列索夫本人,更延伸至文本以外,具有更深层次的意涵:在当时苏联的社会背景下,个人的抉择彰显了时代印记,个人的境遇受制于社会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比洛夫 《六月的离别》 环形结构 反讽
下载PDF
犹太大屠杀的话语演变与影像观念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炎 《艺术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73,共6页
近些年来,由于相继出现了日本右翼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事件,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才再次被激活,拍摄了如纪录片《南京大屠杀》(1982年)、故事片《屠城血证》(1987年)和故事片《南京大屠杀》(1995年)等电影,兴建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近些年来,由于相继出现了日本右翼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事件,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才再次被激活,拍摄了如纪录片《南京大屠杀》(1982年)、故事片《屠城血证》(1987年)和故事片《南京大屠杀》(1995年)等电影,兴建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整个"冷战"时期,南京大屠杀是区域性话题,基本没有走出国门,至多也只是中日双边关系的议题。大屠杀被看作具体的历史事件,不具有哲学意义,无法提高到人类生存境遇和普遍经验的高度。然而,与此同时,屠犹话语却经历着不断反思、一次次演变,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着一个个新意义,影响了几代人对历史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影像观念 演变 话语 犹太 国产影片 合拍影片 文化现象
原文传递
“后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斯宾诺莎政治哲学——对巴里巴尔《斯宾诺莎与政治》的评注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文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8,共8页
斯宾诺莎的政治学和哲学,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的一个阐释"兴趣点"。在当代"后马克思主义"谱系当中,斯宾诺莎理论获得了新的复兴,在这一"复兴"过程之中,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巴里巴尔的《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的政治学和哲学,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的一个阐释"兴趣点"。在当代"后马克思主义"谱系当中,斯宾诺莎理论获得了新的复兴,在这一"复兴"过程之中,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巴里巴尔的《斯宾诺莎与政治》在斯宾诺莎阐释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以对"力量"这一核心性的斯宾诺莎主义哲学概念进行理论阐释为基础,巴里巴尔勾勒了一个"激进"版本的斯宾诺莎政治哲学,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理解当代"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主观"及其理论实践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巴尔 斯宾诺莎后马克思主义群众(诸众) 政治哲学
原文传递
阿尔都塞:在唯物主义的思想线索中
14
作者 赵文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96,共11页
阿尔都塞最引人注目的工作就是在哲学上坚持“唯物主义”。可以说,从《保卫马克思》开始,直到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和未发表的那些文本,在他引起争论的重要理论提法形成的背后,都贯穿了这个线索。然而,在阿尔都塞那里,这条线索又是... 阿尔都塞最引人注目的工作就是在哲学上坚持“唯物主义”。可以说,从《保卫马克思》开始,直到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和未发表的那些文本,在他引起争论的重要理论提法形成的背后,都贯穿了这个线索。然而,在阿尔都塞那里,这条线索又是那么的不同:“唯物主义”不仅是对各种观念论、唯灵论及形形色色意识形态虚构的彻底否定,甚至更是对沾染上“哲学主义”的那一类“唯物主义”的清算与批判。在这一问题上,阿尔都塞先后追随“马克思一列宁一葛兰西”以及“伊壁鸠鲁一霍布斯一斯宾诺莎一马克思”这两个谱系,“重新”划定了哲学的“对象”以及唯物主义哲学的“对象”,在理论上以他自己的独特方式对“唯物主义哲学”进行了强调和捍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哲学 阿尔都塞 思想线索 《保卫马克思》 20世纪70年代 哲学主义 “对象”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部队大院电视剧中的成长叙事
15
作者 王炎 《艺术评论》 2007年第8期24-25,共2页
《血色浪漫》极力烘托大院里一帮身着父母军装的孩子们的激情岁月。传统青春叙事往往升华于爱情的硕果,而该剧却选择反叛的大院子弟佩戴红色帽徽和领章的庄严一瞬。
关键词 历史叙事 《阳光灿烂的日子》 电视剧 部队 “文革” “新时期” 主流话语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噪音与逃逸线:解读卡夫卡的《地洞》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世钞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4-152,共9页
本文试图在德勒兹和迦塔利的理论视域下分析卡夫卡小说《地洞》中的空间建造和声音,认为小说演绎了交织的僵硬线、柔顺线和逃逸线。内与外、创造者与被创造物的二元对立被颠覆,噪音作为脱离意涵和源头的音响,促使视觉感知模式转向听觉模... 本文试图在德勒兹和迦塔利的理论视域下分析卡夫卡小说《地洞》中的空间建造和声音,认为小说演绎了交织的僵硬线、柔顺线和逃逸线。内与外、创造者与被创造物的二元对立被颠覆,噪音作为脱离意涵和源头的音响,促使视觉感知模式转向听觉模式,并隐示节段化的建筑中的缝隙,提供解构和逃逸的可能性。因为书写文化参与塑造了人的视觉主导模式、空间思维、理性和内省的意识,而噪音是对上述情状的颠覆,所以噪音书写可被看作文学书写开始“解辖域化”的标志,呼应着20世纪初各种新听觉媒介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德勒兹 《地洞》 噪音 逃逸线
原文传递
耻(Scham)
17
作者 杜娜 《德语人文研究》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德语中的"耻"(Scham)一词源自古日耳曼语中的"skam/skem",为"耻感、羞耻、耻辱"之意。其在印度日耳曼语中的词源"kam/kem"则是"掩盖、隐藏"之意。可见"自我掩盖"与耻总是... 德语中的"耻"(Scham)一词源自古日耳曼语中的"skam/skem",为"耻感、羞耻、耻辱"之意。其在印度日耳曼语中的词源"kam/kem"则是"掩盖、隐藏"之意。可见"自我掩盖"与耻总是不可分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情感方式,耻在神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获得了持续然而并不热切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耻的系统性特征和形态、本质、根源、功能,及其历史性和社会性进行归纳、梳理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感文化 罪感文化 赤裸
原文传递
“搭起通往星星的梯子”——白俄罗斯女诗人阿列伊琴科
18
作者 郭靖媛 《江南(诗)》 2018年第3期83-85,共3页
搭起通往星星的梯子努力到达光明…… 阿列伊琴科是一位年轻的白俄罗斯女诗人,她的诗充满自由的哲思,也富于神话般的幻想。更重要的是,她正努力搭起诗歌的梯子,以到达一个神性和光明的诗意时刻。
关键词 白俄罗斯 女诗人 星星 哲思 幻想 神话 诗歌
原文传递
是“艰难抉择”,还是“有意为之”?——恩古吉自译实践动因钩沉
19
作者 聂品格 俞盎然 姚峰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 2022年第1期97-109,共13页
20世纪80年代,恩古吉(Ngugi)首次将自己的吉库尤语作品译为英语,这一举措在学界引来诸多争议,一些学者将之视为向西方权力话语的妥协。本文将从出版市场、读者群体以及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并将分析维度从恩古吉对于非... 20世纪80年代,恩古吉(Ngugi)首次将自己的吉库尤语作品译为英语,这一举措在学界引来诸多争议,一些学者将之视为向西方权力话语的妥协。本文将从出版市场、读者群体以及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并将分析维度从恩古吉对于非洲本土问题的反思,延伸至他对泛非与亚非拉想象的考量。本文认为,恩古吉的自译实践并非全然是作家“艰难抉择”之后的妥协,而是恩古吉为重塑“被肢解的非洲”、建立国际统一战线而“有意为之”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古吉 自译 读者 市场 国际统一战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