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先锋批判到从容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晓明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明 张晓琴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00,共4页
学术开端:孤军深入的出场 张晓琴:陈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访谈。受《甘肃社会科学》杂志杨文德先生委托,对您进行这次访谈,也想借此机会请教一下您有关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思考。您在中国现当代文... 学术开端:孤军深入的出场 张晓琴:陈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访谈。受《甘肃社会科学》杂志杨文德先生委托,对您进行这次访谈,也想借此机会请教一下您有关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的思考。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是为数不多的兼文艺理论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同时您有关德里达与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研究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学术影响。前段时间做您的学术年谱时,发现您进入学术领域较早,著述也非常丰厚,学术著作二十余部,中英文学术论文则有四百余篇,您敏锐的学术视角和强大的理论思维构成了当代文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孙绍振先生用“见证中国当代文学话语变革”来形容您的学术品格。今天的访谈可否先从您的学术道路开始呢?每一个学者的人生经验、学术积累、知识结构等都是影响学术品格的重要因素,您的学术兴趣的最早来源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北京大学 访谈录 陈晓明 中文系 中国当代文学 《甘肃社会科学》 学术影响
下载PDF
中国书法高等教育的新世纪意义——访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导、书法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王岳川教授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岳川 张公者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90-97,共8页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北京大学 研究所 高等教育 教授 所长 中文 世纪 中国
下载PDF
多民族文学教育的融合与发展——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跃红教授访谈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跃红 付海鸿 《百色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4-58,共5页
个体在多民族地区共同生活的经历与文学的地域考察,能够帮助理解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多民族文学教育应回到文学产生的原初情境,同时注重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从融和、发展的角度,... 个体在多民族地区共同生活的经历与文学的地域考察,能够帮助理解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多民族文学教育应回到文学产生的原初情境,同时注重汉语言文学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二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从融和、发展的角度,既强调个性,也强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文学教育 生活体验
下载PDF
关于“后学”文化理论的反思性批评——北京大学中文系部分文艺学博士生、硕士生讨论会纪要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岳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0-54,共5页
本纪要中 ,主持人及与会者从不同侧面对我国当代后现代理论批评者的观点做了阐释 ,对后现代主义在我国的影响予以评判 ,对现代性、工具性、启蒙等与后现代理论密切相关的命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后现代 现代性 工具理性 启蒙
下载PDF
拓展学术视野 提升创新能力——北京大学中文系“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成效及问题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魏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国家已把公派出国留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加以重点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历经六年,成效卓著,有效落实了"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 国家已把公派出国留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加以重点推进,"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历经六年,成效卓著,有效落实了"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文章总结该项目管理实施工作的得失,以期提高公派留学的效益,为今后该项目的科学管理与有效推进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派研究生项目 联合培养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关注语文核心 规范教学改革——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 被引量:1
6
作者 桑哲 温儒敏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关键词 语文课 北京大学 教学改革 温儒敏 中文系 教授 新课程标准 人文性 工具性
下载PDF
文化研究与新新中国的经验叙述--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颐武教授访谈
7
作者 张颐武 徐勇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共5页
徐勇(以下简称徐):作为学术研究,在我们的理解中,其首要的问题应是与时代和社会保持一种必要的距离。而当现实或时代产生新的经验时,学术研究应做如何反应?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文化研究 经验 张颐武 中文系 新中国 教授 叙述
下载PDF
北京大学中文系韩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音韵学研究成果述评
8
作者 张渭毅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45-49,55,共6页
中韩两国1992年8月24日建交,至今已经20周年了。每年都有一批韩国学生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而且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前一个十年,来北大中文系留学的韩国学生主要是在读研究生,在读本科生很少。而后一个十年,来北大中文... 中韩两国1992年8月24日建交,至今已经20周年了。每年都有一批韩国学生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而且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前一个十年,来北大中文系留学的韩国学生主要是在读研究生,在读本科生很少。而后一个十年,来北大中文系留学的韩国学生,主要是在读本科生,在读研究生较少,韩国留学本科生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占到全系留学生总人数的85%以上。汉语音韵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属于古代汉语教研室。语言学教研室和现代汉语教研室也可以招收音韵学方向的研究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留学生 韩国 中文 研究成果 述评 学者 现代汉语
下载PDF
深化选题 立足创新——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为考察对象
9
作者 魏赤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8-90,共3页
以2001年至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为考察对象,分别从创新性和深入性两个方面分析这些论文选题切入角度的变化、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范式的更新以及研究成果水准的整体提升。试图通过透视这些论文中蕴涵的独... 以2001年至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为考察对象,分别从创新性和深入性两个方面分析这些论文选题切入角度的变化、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范式的更新以及研究成果水准的整体提升。试图通过透视这些论文中蕴涵的独特学术取向与学术意义,为今后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研究生 学位论文 选题 创新
下载PDF
“当代文学”的问题与方法——以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为例
10
作者 魏赤 《云梦学刊》 2010年第3期25-28,共4页
系统考察2001年至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可以看到这些论文中蕴涵了独特的学术取向与丰富的学术意义,这些学位论文选题表现出多维视野,既有依当代文学史阶段划分为参照的选题,也有以"文学研究"、&qu... 系统考察2001年至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可以看到这些论文中蕴涵了独特的学术取向与丰富的学术意义,这些学位论文选题表现出多维视野,既有依当代文学史阶段划分为参照的选题,也有以"文学研究"、"文化研究"的对象区分为参照的选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研究生 学位论文
下载PDF
思考与创新——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2010年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
11
作者 魏赤 《云梦学刊》 2011年第2期19-22,共4页
考察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2010年通过答辩的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总结出它们的特点,那就是,从总体上看,本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在侧重学科本位、克服方法论先行、现实关切等方面。
关键词 研究生 学位论文
下载PDF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你写故事
12
作者 漆永祥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6年第10期8-11,共4页
就作文的情况来看,今年的作文题目表面上看的确未见“创新点”在哪里.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奇险与怪异,也并不是说加大难度与挑战性.所以今年我们的命题理念就是“回归基础”,尤其是小学、初中组,重视基础、侧重纪实、展示自我、描写生... 就作文的情况来看,今年的作文题目表面上看的确未见“创新点”在哪里.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奇险与怪异,也并不是说加大难度与挑战性.所以今年我们的命题理念就是“回归基础”,尤其是小学、初中组,重视基础、侧重纪实、展示自我、描写生活,是我们多年坚持的理念,这一次我们就是想逼着孩子们写“自己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故事 中文系 教授 作文题目 命题理念 创新点 挑战性
下载PDF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力代表的发言——坚定不移地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力 《语文建设》 1986年第Z1期40-41,共2页
同志们. 今天我就讲一个问题:怎样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有人说:现在不讲汉字拼音化,看来是不搞汉语拼音文字了。还有没有必要继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呢? 我说,要不要继续推行《汉语拼音方案》,跟是否实行汉字拼音化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关键词 王力 中文系教授 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水平 拼音方案 注音识字 方言区 中国人名 人民代表 汉语普通话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姓名称呼调查——以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研究生为例
14
作者 马千 《现代语文》 2018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称呼语是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次调查从家庭、高校和友谊三个领域考察高校研究生的姓名称呼方式,发现由于社会距离、地位、正式度和功能四个社会维度及性别因素的不同,不同称呼者会采用不同的称呼方式。社会距离越近且语境... 称呼语是社会语言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次调查从家庭、高校和友谊三个领域考察高校研究生的姓名称呼方式,发现由于社会距离、地位、正式度和功能四个社会维度及性别因素的不同,不同称呼者会采用不同的称呼方式。社会距离越近且语境越非正式,称呼越短小,这是由简洁性原则、礼貌原则、像似性原理和唯一性表达共同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称呼 社会语言学 四个社会维度 性别因素
下载PDF
问学·问难·问道——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233年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15
作者 杜晓勤 《高中生学习(作文素材与时评)》 2023年第10期13-15,共3页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上午好!首先,我要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全体师生,热烈祝贺和欢迎通过多年奋斗、如愿进入我系学习的2023级新生,衷心感谢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中小学老师。其次,我要循往年惯例提醒诸位同学们,从现在起,你们身上又多了...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上午好!首先,我要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全体师生,热烈祝贺和欢迎通过多年奋斗、如愿进入我系学习的2023级新生,衷心感谢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中小学老师。其次,我要循往年惯例提醒诸位同学们,从现在起,你们身上又多了一个标签:“北大中文人”。这个标签,既是你们的荣耀和自豪,又是你们的责任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老师 开学典礼 问难 北京大学 中文系 致辞 标签
原文传递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暨“语文教育基本问题”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16
作者 《小学语文》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24年1月5日,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暨“语文教育基本问题”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旨在回顾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优... 2024年1月5日,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暨“语文教育基本问题”专家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旨在回顾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优良传统和语文教育研究所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研讨当下语文教育的基本问题,推进语文教育的改革发展,为高质量语文教育发展蓄势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研究 专家座谈会 纪念会 北京大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基本问题 交流中心 发展历程
下载PDF
纪念他们的步履——致敬北京大学中文系五位先生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子诚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4,共10页
冯至《十四行集》第十七首写到,原野里有充满生命的小路,这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的;"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几条宛转的小路,/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他们中有"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还有些... 冯至《十四行集》第十七首写到,原野里有充满生命的小路,这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的;"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几条宛转的小路,/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他们中有"寂寞的儿童、白发的夫妇,/还有些年纪青青的男女,/还有死去的朋友……"冯至先生说:我们纪念着他们的步履不要荒芜了这几条小路。我的"心灵原野"也有众多行人步履留下的小路:经典作家、长辈、同辈和学生……。可以列出长长的清单。这里设计几个条件来将范围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至 原野 经典作家 北京大学 行人 步履 无名 中文系
原文传递
按照学习书面语的规律教语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访谈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节 陆俭明 《语文学习》 2016年第3期10-13,共4页
陆俭明,男,生于1935年,江苏苏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17所大学的荣誉教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世界汉... 陆俭明,男,生于1935年,江苏苏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17所大学的荣誉教授,曾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会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汉语成语小词典》《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现代汉语虚词散论》《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现代汉语句法论》《陆俭明自选集》《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基础》《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陆俭明选集》《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中文系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 教授 现代汉语语法 书面语 咨询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
原文传递
文白关系与文言文教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蒋绍愚访谈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节 蒋绍愚 《语文学习》 2015年第11期16-20,共5页
蒋绍愚,男,籍贯浙江富阳,1940年1月25日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汉语史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 蒋绍愚,男,籍贯浙江富阳,1940年1月25日出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汉语史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专著与论集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负责统稿)、《古汉语词汇纲要》《唐诗语言研究》《近代汉语研究概况》等。编著有《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合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合编)、《古代汉语》(三册,与郭锡良等合编)、《王力古汉语字典》(参编)、《语文》(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1~18册.主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中文系 文言文教学 教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 《王力古汉语字典》 教学指导委员会
原文传递
精品课程的理念:能力先于知识--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建设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保亚 杜兆金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8-51,共4页
本文从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具体做法谈精品课程的理念。提出高年级精品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方法论上应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评价上不能根据学生的打分,而应该看和这门课相关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少;效果上应看学生... 本文从北京大学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的具体做法谈精品课程的理念。提出高年级精品课程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方法论上应是教学与讨论相结合;评价上不能根据学生的打分,而应该看和这门课相关的研究人才培养了多少;效果上应看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否实现。高年级精品课程设计和建设,应该紧紧围绕"能力先于知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学 精品课程 课程理念 研究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