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崔传亮 马建辉 +2 位作者 郭军 周爱萍 王金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12例,其中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者11例,肿瘤侵及临近器官,原发灶无法手术切除者1例。均为初次治疗。12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透明细...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12例,其中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者11例,肿瘤侵及临近器官,原发灶无法手术切除者1例。均为初次治疗。12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治疗方案:索拉非尼400mg,每日2次,持续使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3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2例。客观反应率25%(3/12),疾病控制率83%(10/1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1~24)个月,中位生存期16(3~24)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83%(10/12),1年生存率为50%(6/12)。不良反应:食欲下降7例、脱发5例、乏力5例、腹泻5例、皮疹5例、手足皮肤反应4例、高血压4例、心悸3例、黏膜出血3例、声嘶1例、肾功能损害1例。通过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基本可以控制并耐受。结论索拉非尼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可取得较高的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总生存期均明显延长,不良反应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肿瘤转移 一线治疗 临床试验 Ⅱ期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调节性T细胞抑制小鼠淋巴瘤细胞系EL4体外增殖的研究
2
作者 张晨 孔艳 +7 位作者 郭军 应志涛 袁志宏 张运涛 郑文 宋玉琴 李萍萍 朱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198-1203,共6页
本研究探讨自体调节性T细胞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EL4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选获得C57BL/6小鼠CD4+CD25+T细胞(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所得的细胞纯度及Foxp3的表达水平,PT-PCR法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 本研究探讨自体调节性T细胞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EL4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MACS)分选获得C57BL/6小鼠CD4+CD25+T细胞(Treg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所得的细胞纯度及Foxp3的表达水平,PT-PCR法检测Foxp3 mRNA的表达,3H-TdR掺入法检测分选的Treg细胞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系EL4的体外抑制作用,ELISA方法检测抑制实验中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的水平。结果显示,MACS分选获得CD4+CD25+T细胞纯度达94.52%,Foxp3表达比例为84.72%;分选后的细胞用PT-PCR法可检测到Foxp3mRNA的表达;3H-TdR掺入法证实无论有无抗原呈递细胞(APC)或树突状细胞(DC)存在,自体Treg细胞在体外都能明显抑制EL4细胞的增殖(p<0.05),APC或DC有可能增强这种抑制作用,且单纯DC对EL4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实验中可检测到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结论:自体Treg细胞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淋巴瘤细胞系EL4细胞的增殖,APC或DC可能增强这种抑制作用,且单纯DC对EL4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细胞因子TGF-β1和IL-10是Treg细胞发挥抑制作用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3H-TdR掺入法 FOXP3 EL4细胞系 淋巴瘤
下载PDF
索拉非尼增量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13
3
作者 斯璐 马建辉 +2 位作者 周爱萍 王金万 郭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增量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复治的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位年龄53(37-71)岁。男女比例3:1。既往均接受过肾癌根治术和至少1个方案的全身治疗,存在至少1个单径可测病灶,均服用索拉非尼,从80... 目的评价索拉非尼增量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例复治的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位年龄53(37-71)岁。男女比例3:1。既往均接受过肾癌根治术和至少1个方案的全身治疗,存在至少1个单径可测病灶,均服用索拉非尼,从800mg/d逐渐增量至1200或1600mg/d,直至不能耐受或病情进展,评价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期。结果1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1(9~16)个月。客观有效(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7例,临床受益(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加病灶稳定)13例。严重不良反应(≥3级)主要表现为手足皮肤反应25%(4/16)、黏膜炎19%(3/16)、腹泻19%(3/16)、高血压12%(2/16)和骨髓抑制12%(2/16),经剂量调整和一般对症治疗后短期内症状可消失或减轻到1~2级。结论索拉非尼增量治疗晚期肾癌可获较高的客观反应率,不良反应可控制,能延长高危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增量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周爱萍 马建辉 +2 位作者 郭军 斯璐 王金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干扰素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给药方法:索拉非尼400mg2次/d;干扰素α-2b3MU每周5次,连续3~4个月,休息2个月。其中...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干扰素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给药方法:索拉非尼400mg2次/d;干扰素α-2b3MU每周5次,连续3~4个月,休息2个月。其中1例患者索拉非尼初始剂量为600mg,2次/d。如病情进展,可视患者耐受性情况将索拉非尼剂量增至600mg2次/d,同时继续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按RECIST标准每2个月评价疗效。结果中位治疗时间120(51-442)d。1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5例,另1例部分缓解未能确认,稳定9例,进展2例。客观反应率29%(5/17),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加部分缓解加稳定)88%(15/17)。由于随访时间短,尚不能报告中位无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常见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发热14例(82%),腹泻14例(82%),手足皮肤反应12例(71%),乏力11例(65%),皮疹9例,脱发7例,黏膜炎7例,高血压5例,食欲下降4例,声音嘶哑4例,肌肉关节疼痛4例,恶心、呕吐2例,头疼、头晕2例。其中3级不良反应有腹泻4例,黏膜炎2例,乏力2例,皮疹1例,手足皮肤反应1例。中性粒细胞减少11例(65%),血小板下降5例,贫血5例。转氨酶升高者4例。结论索拉非尼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可提高客观反应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干扰素 肿瘤转移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盛锡楠 迟志宏 +4 位作者 廉红云 袁香庆 斯璐 崔传亮 郭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预后预测因素。方法经病理确诊的转移性肾癌患者51例。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同期联合或不联合干扰素、全身化疗,治疗2周期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客观疗效,将其与临床特征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疗...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及预后预测因素。方法经病理确诊的转移性肾癌患者51例。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同期联合或不联合干扰素、全身化疗,治疗2周期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客观疗效,将其与临床特征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疗效相关性采用Х^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51例患者中,客观反应率29.4%(95%可信区间为16.9%~41.9%),多因素分析显示单纯肺转移与客观反应率明显相关(P=0.021,HR=5.127)。结论索拉非尼治疗转移性肾癌有较好疗效,单纯肺转移是索拉非尼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预测因素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迟志宏 盛锡楠 +4 位作者 廉红云 斯璐 崔传亮 袁香庆 郭军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晚期肾癌患者51例,有可测病灶,其中T1Nx,0.1M1 26例、T2Nx,0M1 12例、T3NxM1 8例、T4NxM1 5例,46例T1~T3患者原发灶已手术切除,5例T4NxM1患者原发灶未切除。51例...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的不良反应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晚期肾癌患者51例,有可测病灶,其中T1Nx,0.1M1 26例、T2Nx,0M1 12例、T3NxM1 8例、T4NxM1 5例,46例T1~T3患者原发灶已手术切除,5例T4NxM1患者原发灶未切除。51例患者均采用索拉非尼治疗,400mg每日2次口服,不间断治疗。每2个月复查CT评效,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调整索拉非尼用量。2例患者由于不良反应减量为200mg每日2次,16例患者病情进展后予以增量治疗,其中12例患者增至600mg每日2次,4例增至800mg每日2次。详细记录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通用毒性标准3.0版进行分级,实体瘤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客观反应率及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应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51例患者发生手足皮肤反应35例(68.6%),腹泻20例(39.2%),皮疹13例(25.5%),黏膜炎12例(23.5%),高血压9例(17.6%),骨髓抑制7例(13.7%);发生3~4级不良反应患者的有效率33.3%(12/36),无3~4级不良反应患者12.0%(3/25)。患者手足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不良反应(P〈0.01),黏膜炎及皮疹发生与疗效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48及0.045),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疗效具有相关性(P=0.008)。中位PFS为15.0个月(95%CI5.64~24.37个月),PFS与不良反应无相关性。结论晚期肾癌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疗后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可作为疗效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疗效 不良反应 索拉非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