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贲门失弛缓症的四种介入治疗成形术的选择和中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英升 李明华 +4 位作者 杨仁杰 陈维雄 陈尼维 尚克中 庄奇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7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4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3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球囊导管成形术组(A组)80例;永久性贲门支架成形组(B组)8例;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组(C组)135例;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组(...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并分析4种介入治疗方法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3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其中球囊导管成形术组(A组)80例;永久性贲门支架成形组(B组)8例;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组(C组)135例;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组(暂时性贲门支架加增加直径的球囊导管成形术8例;直径递增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7例)15例(D组)。C、D组术后3~5d由胃镜取出支架。4种介入治疗方法随访时间6~138个月。结果A组80例共进行152次扩张,平均每例1.9次。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3.8%、反流27.5%、出血10.0%;随访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32.5%、56.3%、85.5%、89.1%、92.6%、100%。B组8例,安放裸支架5枚和部分覆膜抗反流支架3枚,支架置入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5/8、反流5/8、出血3/8、肉芽组织增生3/8;随访半年、1、3年和5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3/8、4/8、5/8、4/8。C组135例,安放部分覆膜支架135枚。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39.3%、反流21.5%、出血17.0%;随访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7.4%、8.7%、12.9%、23.9%、42.1%、66.7%。D组1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73.3%、反流40.0%、出血40.0%;随访半年、1、3年和5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12.5%、20.0%、27.3%、28.6%。4种介入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等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是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中的首选方法;直径递增组合成形术为贲门失弛缓症介入治疗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介入治疗 成形术 随访
下载PDF
食管良性狭窄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随访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维雄 程英升 +4 位作者 杨仁杰 李明华 尚克中 庄奇新 陈尼维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对食管良性狭窄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访 方法:75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其中永久性金属支架扩张组(A组)25例;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组(B组)50例。在X线引导下,A组25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15只,不带膜金属支架10只;B组5... 目的:对食管良性狭窄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访 方法:75例食管良性狭窄患者,其中永久性金属支架扩张组(A组)25例;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组(B组)50例。在X线引导下,A组25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15只,不带膜金属支架10只;B组50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50只,在支架术后3~7d由胃镜取出。所有患者,治疗前食管管腔最窄处直径0.5~8.3mm,吞咽困难评分2~4级;治疗后食管管腔最窄处直径8.7~21.0mm,吞咽困难评分0~1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54mo[平均(23.3±15.2)mo]不等。 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0%(10/25)、反流60%(15/25)、出血12%(3/25)、支架移位16%(4/25);超过6mo的随访患者中20%(5/25)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a的随访患者中25%(2/12)复发吞咽困难,超过3a的随访患者中60%(3/5)复发吞咽困难。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0%(20/50)、反流20%(10/50)、出血14%(7/50);超过6mo的随访患者中14%(7/50)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a的随访患者中15%(6/40)复发吞咽困难,超过3a的随访患者中16%(4/25)复发吞咽困难。 结论: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是食管良性狭窄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中远期疗效中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良性狭窄 金属内支架介入治疗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胃肠道狭窄或梗阻介入治疗规范化探讨 被引量:17
3
作者 程英升 杨仁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关键词 胃肠道狭窄 胃肠道梗阻 介入治疗 介入器材 适应证 并发症
下载PDF
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或阻塞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7
4
作者 程英升 杨仁杰 +2 位作者 李明华 方淳 尚克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1111-1111,共1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或阻塞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和他的优选法及其中远期疗效.方法:消化道(alimentaltract,AT)良恶性狭窄或阻塞患者383例,其中AT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组(A组)70例;AT恶性狭窄或阻塞永久性带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 目的:探讨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或阻塞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和他的优选法及其中远期疗效.方法:消化道(alimentaltract,AT)良恶性狭窄或阻塞患者383例,其中AT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组(A组)70例;AT恶性狭窄或阻塞永久性带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组(B组)180例;AT良性狭窄永久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组(C组)25例;AT良性狭窄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组(D组)88例.AT恶性狭窄或阻塞经皮导管引流组(E组)20例.A组在X线引导下行球囊扩张;B组、C组和D组在X线引导下放置部分带膜和无膜金属支架,D组在支架术后3d由胃镜取出.E组由导管引流出黄疸.结果:A组70例共进行105次球囊扩张,平均1.5次.B组180例安放带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188只.C组25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15只;不带膜金属支架10只.D组88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88只.B,C和D组支架置入成功率100%;D组支架取出成功率100%.E组经皮导管引流成功率100%.A组A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1±1.7)mm,术后为(8.9±3.3)mm;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29%(20/70)、反流23%(16/70)、出血9%(6/70);超过1a的随访患者中91%(64/70)复发吞咽困难.B组AT肠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1.9±1.5)mm,术后为(13.3±2.8)mm;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20%(36/180)、反流10%(18/180)、出血15%(27/180)、支架移位5%(9/180);超过6mo的随访患者中15%(27/180)复发吞咽困难或肠梗阻或梗阻性黄疸,超过1a的随访患者中50%(75/150)复发吞咽困难或肠梗阻或梗阻性黄疸.C组A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1±2.1)mm,术后为(17.7±2.4)mm;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0%(10/25)、反流60%(15/25)、出血12%(3/25)、支架移位16%(4/25);超过6mo的随访患者中20%(5/25)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a的随访患者中25%(2/12)复发吞咽困难.D组A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3±2.2)mm,术后为(15.1±2.9)mm;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0%(35/88)、反流15%(13/88)、出血16%(14/88);超过6mo的随访患者中16%(12/88)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a的随访患者中9%(8/65)复发吞咽困难.E组A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0.8±0.3)mm,术后为(4.6±0.7)mm;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20%(5/20)、渗血10%(2/20);超过6mo的随访患者中20%(2/10)复发梗阻性黄疸.结论:带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或经皮导管引流是不能手术的AT恶性狭窄或阻塞介入治疗首选方法;球囊导管多次分级扩张术和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是AT良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方法;在AT良性狭窄介入治疗中远期疗效方面,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是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消化道阻塞 良性 恶性
下载PDF
肝细胞癌化疗及介入治疗现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士辰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化学治疗及介入治疗在肝细胞癌 (HCC)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新的治疗方法及观点不断涌现 ,现复习近期有关文献 ,综述各种治疗方法的进展、应用范围及其疗效。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化学治疗 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不同直径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远期随访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英升 李明华 +4 位作者 杨仁杰 陈维雄 陈尼维 庄奇新 尚克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673-676,共4页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研究探讨不同直径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远期疗效。方法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暂时性贲门支架直径分为3组,其中20 mm组(A组)30例;25 mm组(B组)30例;30 mm组(C组)75例。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放... 目的通过长期随访研究探讨不同直径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远期疗效。方法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根据暂时性贲门支架直径分为3组,其中20 mm组(A组)30例;25 mm组(B组)30例;30 mm组(C组)75例。13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中放置135枚暂时性贲门支架。支架放置后3~5 d,采用内镜取出。所有支架安放和取出成功率100%,无操作死亡。结果3组介入治疗前后贲门管腔直径、吞咽困难评分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A组随访半年、1、3、5、8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6/30(20.0%)、6/30(20.0%)、5/22(22.7%)、6/16(37.5%)、5/9和3/3;B组随访大于等于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4/30(13.3%)、4/30(13.3%)、3/23(13.0%)、4/18 (22.2%)、5/11(45.5%)和3/4;C组随访大于等于半年、1、3、5、8年和10年以上患者吞咽困难复发率分别为0/75(0%)、1/66(1.5%)、4/48(8.3%)、6/33(18.2%)、6/18(33.3%)和2/5。结论30 mm直径作暂时性贲门支架成形术是贲门失弛缓症暂时性支架成形术中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支架 成形术 随访
下载PDF
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再狭窄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程英升 杨仁杰 +5 位作者 尚克中 张惠箴 李明华 庄奇新 蒋智铭 丁在咸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食管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双球囊导管法制作大鼠食管良性狭窄模型 (对照组 ) ;使用PTCA球囊导管对食管良性狭窄进行扩张制作食管再狭窄模型 (实验组 )。大鼠食管狭窄和再狭窄形成过程中... 目的 探讨食管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后食管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双球囊导管法制作大鼠食管良性狭窄模型 (对照组 ) ;使用PTCA球囊导管对食管良性狭窄进行扩张制作食管再狭窄模型 (实验组 )。大鼠食管狭窄和再狭窄形成过程中的定量指标采用图像分析仪测量、定性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结果 成功制作大鼠食管良性狭窄和再狭窄模型 49个。实验组术后食管黏膜层、肌层及全层的载面积和周长都有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意义 (P <0 .0 5 )。实验组术后第 5天 ,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开始表达 ,持续到 1个月仍有表达。术后第 1天 ,纤维连接蛋白(FN)就开始表达 ;第 2 1天 ,FN表达仍呈阳性 ;第 30天时 ,FN仍有部分呈强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扩张术 再狭窄 机制 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