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肺内转移预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段建春 刘叙仪 +6 位作者 王洁 赵军 吴梅娜 方健 杨鹭 安彤同 郭庆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30-535,共6页
背景与目的 4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确诊即为Ⅳ期,可发生肺内或/和远处转移。不同转移部位对生存期的影响目前报道不多。本研究拟探讨NSCLC患者肺内转移与单一远处血行转移以及肺内转移并其它多部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 背景与目的 4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确诊即为Ⅳ期,可发生肺内或/和远处转移。不同转移部位对生存期的影响目前报道不多。本研究拟探讨NSCLC患者肺内转移与单一远处血行转移以及肺内转移并其它多部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期差异,从而探讨NSCLC肺内转移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活检及全面分期检查确诊为Ⅳ期NSCLC、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425例患者.其中仅肺内转移而无其它部位转移者(单一肺内转移)81例,单一远处血行转移98例,肺内转移并其它部位转移68例。通过Kaplan-Meier曲线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三组生存期差异.单因素分析肺内转移的预后因素。结果 81例肺内转移者中位生存期(MST)及1、2、3年生存率(SR)分别为:13个月(95%CI11~15),57%、21%、7%;N1/N2者MST22个月,N3者10个月(P=0.0011);同侧、对侧及双侧肺内转移者MST及年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肺内转移MST及年SR与单一脑或骨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一肺内转移生存期长于肺并其它部位转移(MST9个月.1、2、3年SR分别为40%、9.4%、1.5%)(P=0.021)。单因素分析:年龄、病理亚型、分化程度、化疗疗效对单一肺内转移的NSCLC生存期无影响(P〉0.05),性别及淋巴结转移(N1/N2比N3)与生存相关(P=0.018,P=0.001);将年龄分层进行分析,淋巴结转移(N1/N2比N3)为此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2)。在肺并其它部位转移者,转移数目(2vs≥3)系独立预后因素(=0.013)。结论 NSCLC单一肺内转移者生存期与单一脑、骨等远处转移者无显著差异.但长于肺并其它部位转移者。淋巴结转移状况(N1+2比N3)及远处转移数目(2比≥3)分别影响单一肺内转移及肺并其它部位转移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NSCLC 肺内转移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9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36
2
作者 杨鹭 刘叙仪 +2 位作者 方健 安彤同 吴梅娜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4-477,共4页
目的总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9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分析与疗效、生存期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91例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化疗周期数为... 目的总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治疗9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和毒副反应,分析与疗效、生存期可能相关的因素。方法91例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化疗周期数为6(1~17)周期,68例(74.7%)患者至少经过二线方案化疗,疾病仍进展;Ⅳ期76例(83.5%),其中42例(46.2%)至少有2个转移部位。口服吉非替尼剂量为250 mg/d。运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客观有效率为20.9%(19/91),疾病控制率为63.7%(58/91),症状改善率为72.7%(40/55),ECOG评分稳定及改善为71.4%(65/91)。腺癌、至少接受二线方案化疗及出现皮肤毒性者与疾病控制率呈明显正相关(P值分别为0.04、0.02及0.00)。中位TTP 5.0个月(95%CI为3.26~6.74),中位随访7.5(1~18.5)个月,1年生存率为56.4%。目前仍存活56例(61.5%),其中29例(51.8%)仍处于疾病控制中,20例生存期已超过1年(12~18.5个月)。对生存有益的单因素为不吸烟、疾病控制、出现皮肤毒性及吉非替尼治疗过程中控制转移灶。经Cox回归分析发现,不吸烟、疾病控制是独立预后因素(P值分别为0.01和0.00)。毒副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皮肤毒性。结论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对传统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明显疗效,有改善症状及延长生存期作用,且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
原文传递
微卫星多态性分析鉴别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肺内转移与第二原发癌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洁 Charles Lu +6 位作者 刘叙仪 张洪兵 赵军 杨鹭 郭庆志 安彤同 吴梅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利用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探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肺内复发转移与第二原发肿瘤(Second primary tumor,SPT)的分子遗传学差异以助鉴别诊断。方法 1994年1月至2002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Ⅰ~Ⅲ_A 期 NSCLC 患者,术后2~7年(中位2.8... 目的利用微卫星多态性分析探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肺内复发转移与第二原发肿瘤(Second primary tumor,SPT)的分子遗传学差异以助鉴别诊断。方法 1994年1月至2002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Ⅰ~Ⅲ_A 期 NSCLC 患者,术后2~7年(中位2.8年)发现病理类型与原发 NSCLC 相同的肺内孤立肿瘤(腺癌7例,鳞癌14例),将之与相应的原发 NSCLC 石蜡包埋组织配对,以非恶性肺组织为对照,在显微组织切割基础上分离其 DNA,应用 PCR 为基础的微卫星分析方法检测8个定位于染色体3p、9p 及17p 区域的高密度微卫星位点,确定每一位点在相应配对肿瘤组织中杂合性丢失的异同,并结合临床特点分析肺内孤立肿瘤是复发转移还是 SPT。结果根据临床及影像学特点,9例患者肺内孤立肿瘤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其中7例配对肿瘤组织在3p、9p 及17p 8个微卫星标志上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的位点相同,提示肺内孤立肿瘤与原发 NSCLC 具有共同的克隆起源,支持肺内转移癌的诊断。4例肺内孤立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倾向 SPT,其配对肿瘤3p、9p 及17p 上8个微卫星位点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条带不一致,表明肺内孤立肿瘤克隆起源相异于原发 NSCLC,支持临床 SPT 的诊断。另8例肺内孤立肿瘤患者术前不能判定系 SPT 还是肺内转移,其中6例配对组织3p 或3p 与17p 微卫星位点杂合性丢失模式一致,但9p 或17p 杂合性丢失不一致,临床随访发现该6例肺内孤立肿瘤术后6~13个月内可见肺内或远处转移,支持肺内孤立肿瘤为转移癌的诊断;2例配对肿瘤虽有一致的9p 或17p 微卫星位点杂合性丢失,但3p 的杂合性丢失模式不一致,临床倾向 SPT。结论对 NSCLC 术后肺内孤立病灶,3p、9p、17p 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其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有助于鉴别系肺内转移还是 SPT,其中3p 的杂合性丢失可能是鉴别诊断的重要生物学标志,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杂合子丢失 肿瘤 第二原发 微卫星分析
原文传递
小细胞肺癌规范化治疗及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洁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4-97,共4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发病率占肺癌的15%-20%,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有所下降,我国目前尚无SCLC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SCLC易发生血行转移,确诊时约2/3有远处转移,80%以上为胸腔内转移,故SCLC系全身性...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发病率占肺癌的15%-20%,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有所下降,我国目前尚无SCLC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SCLC易发生血行转移,确诊时约2/3有远处转移,80%以上为胸腔内转移,故SCLC系全身性疾病已成不争的事实。SCLC对化放疗敏感,大部分患者初治效佳,但一旦复发转移,即产生继发性耐药,因此其5年总生存率低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美国退伍军人分期将SCLC分为限局期与广泛期,前者肿瘤局限于一侧胸腔,包括纵隔、对侧肺门及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后者肿瘤超出以上范围,包括恶性胸腔、心包积液及远处转移。近年来二者在治疗策略及方案上均有一定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规范化治疗 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胸腔内转移 SCLC 流行病学资料 欧美国家 远处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