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7 位作者 王伟民 朱天刚 靳文英 赵红 曹成富 张前 王静 姜柏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80-1185,共6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情况,并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11月至202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在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情况,并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11月至2021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在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患者162例。根据MCE结果分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组(CMD组)及微循环功能正常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运重建情况以及超声心动图资料。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期间MACE(包括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机械并发症、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情况。结果:1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MCE证实存在CMD者100例(61.7%),与对照组相比,CMD组患者B型利钠肽(BNP)水平更高[268(91,671)ng/L vs.190(57,459)ng/L,P=0.006],Killip分级更差(P=0.017);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55.0(44.3,63.0)%vs.60.5(54.0,66.3)%,P<0.001],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下降更为显著[-11.8(-9.2,-16.0)%vs.-13.9(-10.7,-17.0)%,P<0.001],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发生率更高(93.0%vs.64.5%,P<0.001),室壁瘤发生率更高(18.0%vs.3.2%,P=0.005)。CMD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为23.0%,校正混杂因素后显著高于对照组8.1%(OR=3.405,95%CI:1.221~9.500,P=0.019),住院期间MACE以急性左心衰竭最多见,CMD组患者急性左心衰竭发生率为17.0%,校正混杂因素后显著高于对照组4.8%(OR=5.205,95%CI:1.138~23.801,P=0.033)。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CMD可增加患者住院期间MACE发生风险,尤其是急性左心衰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损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4 位作者 朱天刚 靳文英 姜柏林 曹成富 王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损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我院已完成罪犯血管PCI,并于住院期间完成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的STEMI患者156例。去...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GLS)损减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20年9月至2023年8月我院已完成罪犯血管PCI,并于住院期间完成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的STEMI患者156例。去除基线时心力衰竭(Killip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18例,最终观察138例患者。应用斑点追踪技术检测GLS。根据约登指数将患者分为GLS>-11.7%组(n=57)及GLS≤-11.7%组(n=81)。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超声心动图特点。对患者进行21(13,28)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心力衰竭事件率。结果:入院时GLS>-11.7%组患者肌钙蛋白I(TnI)峰值显著高于GLS≤-11.7%组[85 160(31 297,214 226)pg/ml vs. 34 942(13 571,92 713)pg/ml,P<0.001]、罪犯血管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心动图显示,GLS>-11.7%组患者较GLS≤-11.7%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49.2±8.3)%vs.(60.1±8.7)%,P<0.001],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比例更高(100%vs. 90.1%,P=0.015)。随访期间GLS>-11.7%组的LVEF及GLS均有恢复趋势,但整体仍逊于GLS≤-11.7%组(P均<0.001)。中位随访21(13,28)个月期间,校正年龄、性别、罪犯血管分布、TnI峰值后,GLS>-11.7%组患者心力衰竭风险显著增加(HR=9.123,95%CI:1.720~43.394,P=0.009)。结论:STEMI患者PCI后,GLS相对损减严重的患者远期心力衰竭风险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整体长轴应变 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救治和预后的时间节律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俊贤 陈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76-879,共4页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救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已是公认的救治理念。在发病早期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有效恢复心肌再灌注,是降低AMI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指南对AMI再灌注治疗时...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救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已是公认的救治理念。在发病早期及时开通梗死血管,有效恢复心肌再灌注,是降低AMI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指南对AMI再灌注治疗时间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入院至球囊扩张时间(door to balloon,D2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冠状血管造影术 预后
下载PDF
中国西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早期β受体阻滞剂使用十年趋势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子涵 张海波 +2 位作者 李静 白雪珂 陈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评价2001年~2011年间中国西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入院24h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设计。第一阶段,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西部农村协作医院;第二阶段,选取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三个特定年份,... 目的:评价2001年~2011年间中国西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入院24h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设计。第一阶段,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确定西部农村协作医院;第二阶段,选取2001年、2006年和2011年三个特定年份,在协作医院中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研究病历,进行中心性病历信息提取。比较西部农村AMI患者入院24h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变化趋势,采用多因素模型分析其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抽取35家医院(其中32家最终参加),从抽样获取的AMI病历中排除不适宜评价β受体阻滞剂使用的人群,最终获得无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的AMI病历486例,其中247例适宜早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239例存在高休克风险。入院24h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于2001年、2006年和2011年在适宜人群中分别为19.06%、54.30%和56.20%(趋势P=0.0020),在休克高风险人群中分别为31.53%、59.49%和69.62%(趋势P=0.0001)。适宜人群中,高血压病史[比值比(OR)=1.87,95%可信区间(CI):1.06~3.29],吸烟(OR=1.97,95%CI:1.11~3.48),或在2006年(OR=2.93,95%CI:1.22~7.03)、2011年(OR=4.67,95%CI:2.06~10.59)入院与入院24h内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高相关。结论:我国西部农村地区AMI患者中,入院24h内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自2001年至2011年呈上升趋势,但仍与指南推荐存在较大差异,提高其使用规范性有助于改善AMI诊疗质量及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Β受体阻滞剂 西部农村
下载PDF
循环微小RNA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伍满燕 迟骋 +2 位作者 连政 苏丽娜 陈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0-473,共4页
目的探讨循环微小RNA(microRNA,miR-19b、miR-223和miR-483-5p)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因"胸痛或其等危症"就诊于我院且疑诊AMI的年龄≥85岁高龄患者70例,按性别和年龄1:1配对原则,分为AMI组35... 目的探讨循环微小RNA(microRNA,miR-19b、miR-223和miR-483-5p)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连续入选因"胸痛或其等危症"就诊于我院且疑诊AMI的年龄≥85岁高龄患者70例,按性别和年龄1:1配对原则,分为AMI组35例和非AMI组35例。收集患者入院时首份血标本,检测循环microRNA表达水平。比较2组循环miR-19b、miR-223和miR-483-5p表达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循环microRNA对高龄AM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与非AMI组比较,AMI组miR-19b、miR-223和miR-483-5p表达显著上调(3.42±0.11 vs 1.00±0.00,P<0.01;2.25±0.12 vs 1.00±0.00,P<0.05;2.51±0.12 vs 1.00±0.00,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9b、miR-483-5p和血清肌钙蛋白I诊断高龄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CI:0.64~0.83)、0.71(95%CI:0.61~0.80)和0.64(95%CI:0.53~0.74),miR-19b、miR-483-5p诊断AMI价值优于血清肌钙蛋白I;miR-19b、miR-223和miR-483-5p三者联合诊断高龄AMI的AUC为0.82(95%CI:0.74~0.90)。结论循环miR-19b和miR-483-5p表达上调有助AMI早期诊断,有望成为高龄AMI的新型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Ⅰ ROC曲线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5 位作者 王伟民 朱天刚 靳文英 赵红 曹成富 王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前壁STEMI住院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患... 目的:评估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情况,并探讨其对患者远期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6年8月至202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前壁STEMI住院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MCE)的患者73例。根据MCE结果分为CMD组(n=54)及对照组(n=19)。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超声心动图资料及初步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73例前壁STEMI患者中MCE证实存在CMD者54例(74.0%),与对照组相比,CMD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水平更高[80.0(30.0,124.0)ng/ml vs.22.4(1.4,67.2)ng/ml,P=0.002]。对患者中位超声心动图随访3.6(2.5,6.0)个月,总回访率67.1%,校正cTnI峰值后,随访时CMD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50.1±11.8)%vs.(61.3±8.0)%,P<0.001],LVEF<50%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48.6%vs.8.3%,P=0.013),中位随访10.9(5.7,22.4)个月,对照组和CMD组的总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壁STEMI后发生CMD可影响患者远期心功能,亟待加强关注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前壁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随访 心功能
下载PDF
心肌声学造影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7 位作者 王伟民 朱天刚 靳文英 赵红 曹成富 张前 王静 姜柏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85-990,共6页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21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的患者113例,根据心肌声学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组(CMD组,n=78)及微循环功能正常组(正常组,n=35)。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运重建情况以及心肌声学造影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M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13例患者中CMD的发生率为69.0%。女性(OR=4.065,P=0.034)、陈旧性心肌梗死史(OR=13.364,P=0.021)、STEMI(OR=3.248,P=0.031)、术前罪犯血管TIMI血流<3级(OR=3.535,P=0.007)是CMD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在心肌梗死急性期行心肌声学造影后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CMD发生率较高,女性、陈旧性心肌梗死史、STEMI及术前罪犯血管TIMI血流<3级是CMD的预测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行心肌声学造影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5 位作者 王伟民 朱天刚 靳文英 赵红 曹成富 王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年龄≥75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的AMI患者197例,纳入合并CMD患者115例(58.4%)为研...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年龄≥75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的AMI患者197例,纳入合并CMD患者115例(58.4%)为研究对象,根据AMI发病时年龄分为≥75岁组20例和对照组(年龄<75岁)95例。收集2组基线资料,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整体长轴应变(GLS)、室壁运动评分(WMSI)、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以及心肌灌注指数(MPI)。随访8(3,1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与对照组比较,≥75岁组女性(50.0%vs 18.9%,P=0.00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比例明显升高(40.0%vs 15.8%,P=0.014),2组入院时Killip分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2组LVEDD、LVEF、GLS、RWMA、WMSI及M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Killip分级及NSTEMI后,≥75岁组患者再住院(OR=4.017,95%CI:1.255~12.861,P=0.019)、心力衰竭(OR=4.179,95%CI:1.296~13.470,P=0.017)及总MACE发生率(OR=2.594,95%CI:1.056~6.370,P=0.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MI后年龄≥75岁老年CMD患者左心收缩功能与运动受损,但与年龄<75岁患者无差异。尽管如此,AMI后年龄≥75岁老年CMD患者远期MACE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微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及其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6 位作者 王伟民 朱天刚 靳文英 赵红 曹成富 张前 王静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STEMI住院行PCI,并于住院... 目的应用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STEMI住院行PCI,并于住院期间完成MCE的患者109例。根据MCE检查分为CMD组及微循环功能正常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STEMI相关临床情况、冠状动脉造影及血运重建情况以及MCE资料。结果109例STEMI患者中CMD发生率为66.1%。CMD组患者与正常组相比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10.0(1.3,46.2)mg/L比1.7(0.5,15.5)mg/L,P=0.029],脑钠肽水平更高[333(100,685)pg/ml比125(39,348)pg/ml,P=0.016],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51.0%(43.1%,58.9%)比58.9%(51.5%,63.8%),P=0.002],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更差[–10.8%(–8.1%,–13.6%)比–13.3%(–10.5%,–16.7%),P=0.006],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比例更高(95.8%比78.4%,P=0.004),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更差[1.53(1.37,1.88)比1.29(1.09,1.47),P<0.001],室壁瘤发生率更高(19.4%比0,P=0.004)。且校正罪犯血管的影响后,两组患者LVEF、RWMA比例及WMSI依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微循环功能正常组相比,STEMI后出现CMD的患者具有更高的炎性水平,室壁运动及心功能相对更差,提示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心功能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所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4 位作者 刘健 张静 穆新林 赵红 王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所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通过病案系统检索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诊断ICIs所致心肌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共检索出ICIs所致心肌炎患者4例。4例患... 目的:分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所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通过病案系统检索2018年1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诊断ICIs所致心肌炎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共检索出ICIs所致心肌炎患者4例。4例患者均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其中1例患者联合应用PD-1抑制剂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蛋白(TIGIT)单抗。应用ICIs后发病时间为17~27 d。4例患者3例为女性,年龄范围46~83岁。2例患者合并心力衰竭;3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1例患者合并少量心包积液;无患者出现严重心脏瓣膜病变。除心肌炎外,4例均合并肝损伤;3例合并肌损伤。除1例较轻患者未予特殊治疗外,3例患者均应用糖皮质激素,其中1例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3例患者治疗后明显好转,1例患者(联合应用PD-1抑制剂+TIGIT单抗,给予糖皮质激素+IVIG治疗)因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原性休克死亡。结论:ICIs所致心肌炎常表现为心律失常及心功能衰竭,多易合并肝损伤及肌损伤,应根据心肌炎病情程度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甚至IVIG治疗,但重症患者仍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欣 刘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362-366,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临床常见睡眠相关疾病,此疾病多由于肥胖所致舌根部及扁桃体增大压迫、先天性颌面畸形、喉部肌肉松弛等因素导致气道狭窄,阻力增加。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呼吸道的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表现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临床常见睡眠相关疾病,此疾病多由于肥胖所致舌根部及扁桃体增大压迫、先天性颌面畸形、喉部肌肉松弛等因素导致气道狭窄,阻力增加。主要临床表现为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呼吸道的完全或不完全阻塞,表现为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进一步导致间歇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常见的一个类型,其以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著称。近年来,ISAACC、SAVE、OSA-ACS等从多方面对OSA和ACS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从疾病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诊断/评估及医学干预等多个方面对OSA合并ACS进行综述,探索两者间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发病机制 诊疗
下载PDF
急性胸痛患者呼叫急救医疗服务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文凤 田振彪 +5 位作者 冯雪艳 李忠佑 宋俊贤 朱继红 仁晖 陈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胸痛患者从发作至呼叫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延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北京地区2014-01~2015-12因胸痛呼叫EMS且送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救治的患者304例,搜集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救治时间点、病史特点、病因及... 目的 分析急性胸痛患者从发作至呼叫急救医疗服务(EMS)的延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入选北京地区2014-01~2015-12因胸痛呼叫EMS且送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救治的患者304例,搜集患者的基本人口学特征、救治时间点、病史特点、病因及预后,以患者发病至呼叫EMS的中位时间为切点分为呼叫无延迟组和呼叫延迟组,对比分析两组基线资料.结果 304例患者中,男性151例(占49.7%),中位年龄74岁,心源性疾病167例(占54.9%),其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85例(占28.0%),急诊病死率8.2%、急诊入院率25.3%、总体死亡率9.5%.院前时间、患者时间和转运时间分别为180 min、96 min和63 min.多因素研究发现,年龄≥65岁的老年人、城区呼叫、胸痛部位典型和伴有发热与患者从发病至呼叫EMS的时间延迟有关.结论 急性胸痛患者的院前救治,尤其应关注老年人、郊区居民和冠心病患者,建议尽早呼叫EMS来院,以缩短院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急救医疗服务(EMS) 院前时间 患者时间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滕玮利 李琪 +6 位作者 马玉良 曹成富 刘健 赵红 卢明瑜 宋俊贤 王伟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84-1090,共7页
目的:比较腔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OCT或IVUS指导下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60例患者... 目的:比较腔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治疗钙化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OCT或IVUS指导下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60例患者(61处病变),根据术中使用OCT或IVUS指导,分为OCT指导组23例(24处病变),IVUS指导组37例(37处病变)。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病变及手术特点,腔内影像学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病变及手术特点方面: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均达100%;住院期间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OCT指导组对比剂用量多于IVUS指导组([322.9±106.1)ml vs(.270.6±81.2)ml,P=0.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腔内影像学结果方面:与IVUS指导组比较,OCT指导组可以获得更高的支架膨胀率[(82±8)%vs(.75±10)%,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腔内影像学技术OCT与IVUS对于指导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具有重要作用,OCT比IVUS指导下的旋磨术可以获得更高的支架膨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钙化病变 旋磨术
下载PDF
急性胸痛患者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的分布特征和院前延迟现状 被引量:9
14
作者 伍满燕 黄文凤 +4 位作者 李忠佑 宋俊贤 李素芳 崔淯夏 陈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53-957,共5页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急性胸痛患者呼叫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medicalservices,EMS)的分布特征及院前延迟现状。方法连续人选2014-01-01-2015-12-31期间北京地区呼叫某EMS的急性胸痛患者,通过调取EMS调度中心的全智能数字化指挥平台数...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急性胸痛患者呼叫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medicalservices,EMS)的分布特征及院前延迟现状。方法连续人选2014-01-01-2015-12-31期间北京地区呼叫某EMS的急性胸痛患者,通过调取EMS调度中心的全智能数字化指挥平台数据精确获取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呼叫EMS的地点、呼叫EMS的时间和院前救治时间点。院前延迟细分为患者延迟和EMS转运延迟。结果北京地区呼叫某EMS的急性胸痛患者共28090例,占所有呼叫EMS患者的4.7%;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叫EMS的急性胸痛患者增多。城区发病的胸痛患者呼叫EMS更多(72.0%),冬季、工作日、晨起和傍晚是急性胸痛患者使用EMS的高峰。急性胸痛患者院前延迟的中位时间为180(113,720)min,其中患者延迟的中位时间为96(24,662)min,EMS转运延迟的中位时间为78(58,101)min,分别占院前延迟的53.1%和46.9%,而交通时间(74.6%)是EMS转运延迟的主要部分。结论急性胸痛患者呼叫EMS具有地区差异和时间节律,患者延迟和交通延迟是影响院前救治的主要环节,提示加强患者宣教和改善交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院前延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痛 急救医疗服务(EMS) 院前延迟
下载PDF
急性STEMI患者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与左心功能的超声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靳文英 朱天刚 +4 位作者 陈红 王岚 马玉良 于超 张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7,共7页
目的应用心脏声学造影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以及左心功能,并探讨心肌灌注异常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入选2018年6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STEMI接受经皮... 目的应用心脏声学造影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灌注情况以及左心功能,并探讨心肌灌注异常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入选2018年6月至2021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急性STEMI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并在术后48 h内完成心脏声学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心肌灌注评分将患者分为心肌灌注正常组和心肌灌注异常组。分析比较两组术后48 h内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观测指标包括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值、左心室间隔和侧壁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的平均值(Em)及左心室长轴应变(GLS)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心肌灌注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入选123例STEMI患者,年龄(59±13)岁,其中男性93例(75.6%)。心肌灌注正常组50例,心肌灌注异常组73例。心肌灌注异常发生率为59.3%(73/123)。心肌灌注异常组的左心室容积指数[(62.3±18.4)ml/m2比(55.1±15.2)ml/m2,P=0.018]和室壁运动积分[1.59(1.44,2.00)比1.24(1.00,1.47),P<0.001]较心肌灌注正常组高,而GLS更低[(-10.8±3.4)%比(-13.8±3.5)%,P<0.001],同时二尖瓣E/Em也更高[17.8(12.0,24.3)比12.2(9.2,15.7),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肌灌注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罪犯血管为前降支(OR=3.733,95%CI 1.282~10.873,P=0.016)、术中慢血流/无复流(OR=6.125,95%CI 1.299~28.872,P=0.022)和肌钙蛋白I(TnI)峰值(OR=1.018,95%CI 1.008~1.029,P=0.001),而与心肌灌注异常独立相关的超声指标包括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OR=0.979,95%CI 0.965~0.993,P=0.003)、二尖瓣E/Em(OR=1.100,95%CI 1.014~1.194,P=0.022)和室壁运动积分(OR=7.470,95%CI 2.630~21.222,P<0.001)。结论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微循环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心肌灌注异常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损伤更严重。前降支病变、术中无复流和TnI峰值是心肌灌注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声学造影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原文传递
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围术期老年患者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岚 郭丹杰 +4 位作者 冯艺 姜柏林 李以煊 邹尚志 薛霖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68-771,共4页
目的评估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人选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的≥65岁的住院患者9285例。依据是否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分为心梗组及非心梗组... 目的评估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人选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的≥65岁的住院患者9285例。依据是否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分为心梗组及非心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合并疾病、术前实验室检查、合并用药、手术麻醉资料及预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该人群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例(0.13%)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肌梗死。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OR=159.254,P〈0.001)、冠心病病史(OR=33.645,P〈0.001)及慢性肾脏病(OR=19.393,P=0.003)是老年患者行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围术期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围术期心肌梗死显著延长患者住院时长[29(15~59)d和9(6~15)d,P〈0.001],且死亡率极高(58.3%)。结论非心脏非神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为卒中或TIA病史、冠心病病史及慢性。肾脏病。此类患者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则死亡率高,且延长住院时间。对于此类患者应给予更加精细化的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期间 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2022年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欣 刘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208-212,共5页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重要辅助方式,因其较高的分辨率、穿透力而被用以精准协助判断斑块性质、管腔特征、病变程度等,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策略的优化、疗效评价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2022年,对... 冠状动脉腔内影像学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重要辅助方式,因其较高的分辨率、穿透力而被用以精准协助判断斑块性质、管腔特征、病变程度等,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策略的优化、疗效评价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2022年,对IVUS-XPL、ULTIMATE试验数据的再次分析、LightLab Initiative研究等进一步证明了腔内影像技术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作用。随着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腔内影像技术会更广泛、高效地应用于指导各类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影像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下载PDF
2001至2011年天津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趋势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子涵 李静 +2 位作者 张海波 白雪珂 陈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24期-,共6页
目的评价2001至2011年间天津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在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和结局方面的变化趋势。方法针对随机抽样选中的天津市2家医院2001年、2006年、2011年的STEMI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对比三个年份的患者临床特征、疾... 目的评价2001至2011年间天津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患者在临床特征、诊疗模式和结局方面的变化趋势。方法针对随机抽样选中的天津市2家医院2001年、2006年、2011年的STEMI病历,提取临床信息。对比三个年份的患者临床特征、疾病诊疗特点及预后。结果共526份STEMI病历纳入分析。2001至2011年STEMI住院患者中位年龄和女性比例无明显变化。心血管危险因素≥3个的高危人群比例呈上升趋势(8.3%上升至31.4%,趋势P值<0.000 1)。在无相应禁忌证的患者中,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比例由10.7%增长至78.6%(趋势P值0.004 9),再灌注治疗率由78.6%提高至82.9%(趋势P值0.045 9)。氯吡格雷和他汀的早期使用率均显著升高(趋势P值均<0.000 1)。2001至2011年住院7 d内病死率由10.1%下降至1.9%(趋势P值0.004 3)、死亡加放弃治疗率由10.1%下降至2.2%(趋势P值0.002 1)。结论 2001至2011年间,天津市STEMI诊疗明显改善,新技术、新药物的应用快速增长,患者结局显著改善但仍存在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临床方案 死亡率 特征
原文传递
住院晕厥患者病因及诊治状况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立娜 仁晖 +5 位作者 陈江天 李忠佑 罗碧芬 李素芳 宋俊贤 陈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3296-3299,共4页
背景目前,晕厥的病因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并存在诊治不规范现象。目的探讨晕厥的病因分布和诊治的不足之处,提高临床医生对晕厥的正确认识。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入院和/或出院诊断为"晕厥"和/或&qu... 背景目前,晕厥的病因诊断仍有一定困难,并存在诊治不规范现象。目的探讨晕厥的病因分布和诊治的不足之处,提高临床医生对晕厥的正确认识。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6年6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入院和/或出院诊断为"晕厥"和/或"意识丧失"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以及发作诱因、意识丧失发作前中后症状、"意识丧失"和"晕厥"出现的频次、与"意识丧失"和/或"晕厥"相关的出入院诊断等。结果共纳入509例"晕厥"和/或"意识丧失"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病因明确239例,包括晕厥182例(76.2%),非晕厥57例(23.8%)。病因明确的晕厥患者病因依次为神经介导性晕厥(100例,54.9%)、心源性晕厥(59例,32.4%)、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17例,9.3%)、其他复合病因晕厥(6例,3.4%)。入院诊断为"晕厥",但病因中包含非晕厥疾病(如癫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共116例。出院诊断为"晕厥",但病因中包含非晕厥疾病的患者共21例。84例患者的病程记录中,76例(90.5%)存在"意识丧失"和"晕厥"概念混淆的情况。509例患者共1 084人次发作意识丧失,未记录发作诱因有147人次(13.6%),而未记录前驱症状、发作中或发作后症状分别有354人次(32.7%)、299人次(27.6%)和353人次(32.6%);诊断明确的182例晕厥患者共395人次发作晕厥,未记录发作诱因有47人次(11.9%),未记录前驱症状、发作中或发作后症状分别有131人次(33.2%)、127人次(32.2%)和136人次(34.4%)。临床医生对神经介导性晕厥患者的治疗以教育(43例,43.0%)和功能锻炼(13例,13.0%)为主,心源性晕厥患者多给予植入起搏器(24例,40.7%)或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14例,23.7%),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患者给予调整药物和教育治疗分别为9、3例。上述3种病因所致的晕厥患者中,未给予任何治疗者共39例(22.2%)。结论住院晕厥患者病因主要为神经介导性晕厥,其次为心源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和其他复合病因晕厥;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意识丧失和晕厥概念混淆、病史询问不详细、治疗不充分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厥 病因 意识丧失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急诊高龄患者肌钙蛋白检查现状及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迟骋 杨洁 +3 位作者 李龙 伍满燕 朱继红 陈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1-595,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高龄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现状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患者69757例,其中<60岁患者46 404例(非老年组),60~84岁患者20 122例(老年组),≥85岁患者3231例(高龄组)。2018年9~12... 目的探讨急诊高龄患者肌钙蛋白检测现状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就诊患者69757例,其中<60岁患者46 404例(非老年组),60~84岁患者20 122例(老年组),≥85岁患者3231例(高龄组)。2018年9~12月高龄组肌钙蛋白检测313例,其中肌钙蛋白阳性组120例,肌钙蛋白阴性组193例。肌钙蛋白阳性组又分为AMI组47例,非AMI组73例。采集入选患者病史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对高龄肌钙蛋白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肌钙蛋白检测因素,并绘制ROC曲线,比较肌钙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中对AMI诊断的价值。结果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和老年组(18.5%vs 8.4%、14.9%,P<0.01),且基础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和老年组[(0.10±0.74)μg/L vs (0.03±0.25)μg/L、(0.05±0.39)μg/L,P<0.05]。肌钙蛋白阳性组发病<6h、胸痛、高血压、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肌钙蛋白阴性组,恶性肿瘤、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肌钙蛋白阴性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6h、eGFR、NT-proBNP水平是影响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胸痛、初始肌钙蛋白、空腹血糖与高龄组肌钙蛋白阳性诊断AMI相关(P<0.01)。高龄组肌钙蛋白诊断AMI的敏感性100.00%、特异性72.56%、阳性预测值39.17%,ROC曲线下面积0.65,较非老年组和老年组下降。结论高龄患者肌钙蛋白阳性率较高,但其在AMI中的诊断价值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生物学标记 发热 呼吸困难 胸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